《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7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93章改变

陆政东见两人一副凝神沉思的样子,笑了笑道:“西部其他贫穷落后的省区市基数小,底子薄,有这样的机会发展速度会很快,还有中部一些省市也搭西部大开发的顺风车也是卯足了劲,其实西河作为西部最重要的省份,压力其实很大……”

陆政东其实很清楚,要是比西河发展得快,发展得好,西河肯定是坐不住的,这就倒逼西河等西部省市不得不下大力气来改善这方面的工作。

当然说易做难,西河要转变观念不容易,而西河面临的种种困难要得到解决也同样是一件相当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这顿饭实际上真正吃的什么估计宾主双方都没多少在意,不过这顿饭对于双方来说,都有不小的收获。

吃晚饭,江至阳也邀请陆政东到西河去走一走看一看,对于江至阳的邀请,陆政东很爽快的答应了——不管他对西河多么熟悉,西河作为西部重要的省份,他不能过门不入。

不过就算下去考察,有些话恐怕还不如今天说得这么透彻,江至阳和姜东元是受命而来,陆政东也希望这些话能够为西河主要领导所重视。

※※※

“永航,我看了看你们报上来关于支持西部筹建一批国家级特色产业项目,你觉得有多少条件比较成熟?”

陆政东一边翻阅着手中文件,一边头也不抬的问道。

“陆主任,这一批都是各省西部办报上来的,前期我们已经逐个进行了审查核准,砍掉了一些徒有虚名的项目,剩下这一批都是比集成熟的,而且组里边的同志也对这些项目逐一进行了论证和实地审查,基本上都符合标准。”

西部办下属的经济发展组的组长蒋永航小心翼翼的说道。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抬起头来:

“我看了这些报上来的资料,还是有不少涂有虚名,如果只是单纯为了特色而特色,我觉得意义不大,建起来,发挥作用没有,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跟上没有,使用效率有多高,对当地产业经济起到了多大促进作用,这些我们不能审核过了,资金补助了,那我们就了事大吉不闻不问了。”

陆政东摇摇头,想了一下说道:

“这一批项目补助暂时搁一搁,对报上来的项目再进行一遍梳理,我和巡视组的联系一下,请他们也派人和你们组里一道对去年试点的地方和这些申报项目的地方进行一次暗访调研,拿出真实结果来。”

蒋永航头皮一阵发麻,看来陆主任是要动真格的了,和巡视组一起联合暗访调研就是一个信号,看样子他对各省所报项目很太满意,只是这一查没准儿又要捅出不少问题来。

蒋永航也是在发改委里边浸淫多年的老人了,西部办实际上很大程度也就是发改委的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机构而已,其实也就是下边有些项目资金的使用上表面相当正规,但是那也只是应付上边检查,真正要落实逗硬,免不了就要出问题,每年审计署审查各部门各省市的项额资金使用,都要审杏出一大堆问题来,自只手里捏着的这些特色产业项目肯定也免不了有猫腻,虽然主要责任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地方政府,但是这真的被查出问题来,自己脸上也是无光。

“陆主任,巡视办那边恐怕这段时间也比较忙,另外这些项目不属于重大项目……”

蒋永航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

陆政东点点头:

“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那是资金使用的重点,也是改善西部发展条件的重要举措,这些项目的投资金额确实和那些重点项目无法相提并论,不过在我看来特色产业发展却是比有些产业性的项目更为重要,真正有特色的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有持久生命力才能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条件比较脆弱的西部来讲,更需要这样的产业作为一个基础支撑……”

陆政东平静的说道:

“这件事情要抓紧时间落实,你马上去安排人手,分成几个组,争取这周就下去,一个星期之后我要看到他们的调研报告,不是各省自己的报告,而是各小组的调研报告。”

蒋永航听出陆政东话语中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似乎很不满意,心里一紧,赶紧应承道:“好,我马上去安排,尽快把人员落实下来。”

蒋永航离开之后,陆政东不由从椅子上站起来,站在窗边沉思。

他当初在绵西的时候有一批交流出去的干部,现在在西部的潜东武鑫市,这一次到京里找他,目的也很简单,主要是为其所在市争取特色产业项目,也就在刚才蒋永航报上来的那一批项目中,这个项目已经经过审核批准,照理说也没啥问题了。

可是在交谈中陆政东听说他们也是考察了西部其他省市特色产业试点的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很多,很多地方巧立名目为获取国家将其列入特色产业财政资金补贴,便肆意编造项目内容,甚至连地方配套资金也是虚拟,结果特色产业项目建成之后要么无法发挥实际作用,要么就是挪作他用,根本没有达到目的。

这个消息一开始让陆政东有些拿不准,毕竟任何项目都是粥多僧少,地方上各地之间也是有着很大的竞争关系,是不是借着这个机会把竞争对手撵一批下去。

不过陆政东很快通过自己的渠道对去年试点的地方进行了了解,里面确实问题很多。

陆政东也不禁有些感叹,国家专项资金用于促进西部真正打造有特色的产业,提升产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没想到竟然被这样浪费挪用,这是陆政东无法容忍的,西部地方啥都缺,而在目前最缺的无疑就是资金,这样的资金使用可以说都要求是用在刀刃上的。

陆政东此时更是觉得巡视组的成立真是及时,怎么在监督使用这些资金,这些项目建成后究竟发挥出了多大井用,产生了多大效益,并不能只听下边省市给你一纸报告你就在办公室里浏览一遍就行了,这一点上陆政东觉得需要认真查实一下。

当然,名义上说暗访调研,陆政东也知道这些事情是保不了密的,很快下边省市就会获得消息,甚至可能今天就要开始想办法做补救措施,这都不是大问题,这么短时间内,如果说资料你可以作假,那么有些需要用真凭实据来说明问题的东西,你就无法糊弄得过去了,陆政东并不指望利用这一件事情要为难哪个地方什么人,但是至少要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在这项工作上来不得半点虚假,在申报上更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这也是在立规矩。

当然陆政东也很清楚,这审批更为严格,实际上也很容易滋生权力寻租。

位置很高,机关很大,自然也就生出很多积弊,谁也不能指望一下子就能改变一切,但是陆政东还是希望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一些改变。他也不能不考虑如何在这方面也做出一些改变,以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环节降到更低。

从下边来,陆政东当然清楚有些地方对于财政资金的渴求,特别是西部地区,而要把这笔资金争取来,不知道要费多少心思,要过多少道坎,但是争取来了,却没能用好,那实在是太可悲也太可恨了……

第194章润物细无声

陆政东也很清楚,虽然他想了不少办法来减少工作上的一些阻力,而且西部大开发是才提出来的,是新鲜事物。

既然是新鲜事物,那么就有一个探索和摸索的阶段,那采取一些新办法做出一些改变也是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即便是这样做了不少其他工作和借助这样的一个时机,他在西部办的一些新的做法和举措让包括西部办在内的一部分人心里也有些不满。

就比如说巡视制度,虽然查出问题后处理的是地方上或者是央企,但作为批准这些项目的部门和人员肯定也是脸上无光,甚至在里面存在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灰色东西的人就更抵触。

原来在经济运行局里边倒是不觉得这些,但是上了一格,位置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更高了,顿时就觉得其间味道非比寻常了。

西部办这个位置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比较尴尬,大事由西部领导小组定,具体由相关部委执行,一旦有些做法对其部门有影响甚至触及其各种利益,有些工作就始终难以那样顺畅,也说不上什么有意针对什么,但是总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拖上一拖,搁上一搁。

对于这些在机关浸淫了大半辈子的干部来讲,有的人对于如何玩弄好手里的那点权力让自己成为香饽饽是颇有心得,权力运用存乎一心,奥妙自在其中。

这是一个体系的问题,一个人想要推到他那是痴人说梦,说实话陆政东不太喜欢这种工作,虽然经手的每一项工作你必须要斟酌再三,毕竟这些政策面向的是一个很大的面,出现问题就很被动。

而项目更不用说,放在省里肯定都是有影响的,而到地市一级也就更为重要,不过这些项目从手里经过,总感觉有些虚,西部办的更主要的工作还是规划、布局,主要还是做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或者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偏。

事实上要是在这样的部门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实在是太容易了,也就按照领导小组的指示精神上传下达,找点相关部门和地方上的领导或者是专家学者开开会,座谈座谈,考察考察调研调研,拿出点政策建议,发发文件也能行。

但是你想要做出一番事情来,那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这一点是条条块块工作和综合工作最大的区别,也是部委和地方上的最大区别。

在地方上,想要按部就班显然要难得多,一是上边随时敲打着,要是每个季度的各种数据不太好看,主要领导拿着就像是个炸弹一般。

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比较就出差距,一出差距,那日子就更难过。

当然真要是能干事,抓住时机做点事情,出来的成绩也很直观的展现在上上下下的眼里。

但在部委里边却是比较模糊,哪一项工作都是事关全局,哪一项工作都是牵一动全身,哪一项工作都需要谋定而后动,对于这一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