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7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子林和省长张志清都是河东土生土长起来的干部,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两人从县委书记到市委书记一直都在竞争,作为河东省最重要的两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在竞争副省长一职务的时候,当时杨子林表现更为抢眼,身后的贵人也很得力,捷足先登坐上了副省长的宝座。而提拔为常务副省长时刚刚四十出头,可说前途无量。

不过风云变幻,世事变化无常,张志清也很快追上了杨子林,杨子林出任常务副省长的时候,张志清出任省委组织部部长,一起进入常委。

而后张志清很快在常委中的排名就超越了杨子林,两人工作虽然没有交叉,但在人事问题等等方面矛盾很多,而在省长卸任之后,杨子林作为常务副省长,作为仅次于懂经济的人,自然是想争一争的,但最后居然被张志清捷足先登。

这样一些恩恩怨怨,就算张志清作为胜利者不把两人过去的事情带到工作中来,下面的人却不会那么想,自然而然的就会将两人对立起来,甚至某些有机会上升到杨子林位置的人也会有意无意的放大这样的矛盾,为自己的上位创造机会。

而林武高速出现问题更是杨子林的政治对手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张志清等人进一步削弱姚思淼影响力的机会。

而他这个调查组的负责人也是他们可以利用的一环,陆政东不禁想到为什么有时候查处一个重要的厅级干部非要中纪委出面,其实厅级干部不是个事,而是围绕厅级干部角力的人都是大块头,就像眼下的林武高速一样,里面盘根错节,而年轻总是会让人本能的往某些方面想,陆政东不禁自嘲的笑了笑,他也接到了家里的电话,陆政东知道,可能中央一些领导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疑虑,调查得差不多了,大概是时候鸣金收兵了……

而作为事件风暴眼中的当事人杨子林此时也是有些消沉。

“子林,绝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你可以到京城找中央领导说明实情!我就不信有谁能一手遮天?”

杨新江气愤的说道。

“你呀,都秘书长了,注意自己的言词。调查组还没结论,省里书记和省长都没表态。你让我去说什么?”

杨新江一听也不由有些颓然:

“那就任由姓陆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就算其他什么都没,谁叫自己负责这事出了这样大的篓子?”

杨子林微微叹息了一声说道:

“新江,我的事情你不要管了,还是为自己打算打算吧,想想办法,离开河东这个是非之地!”

杨新江盯了杨子林一会儿,叹口气道:“金老先生有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天下那里又不是是非之地,我那里也不去,爱咋咋的!”

杨子林微笑看着杨新江,人啊,只有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才会看清谁才是真正值得结交的人,省里面关系比杨新江更亲近的还有,有的甚至是他带到省城的,这是已经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了,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有些犯忌讳了,但是对方还是大胆的把他带来了,可是现在这人不知道溜那里去了,连个安慰的话也没一句,倒霉的时候身边还有杨新江,做人总算没完全失败……

在调查组最终的调查结果出来后,河东省紧急召开了常委会听取调查组的情况汇报,河东省委办公大楼,会议室凝重肃穆墙壁上悬挂着鲜红的党旗。

常委们都在翻看着手里的材料,会议室一片寂静,仿佛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杨子林也参加了常委会,伸头是一刀,缩头是一刀,真正到了这个时候反倒是坦然了不少,他也不想让其他同僚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样子。

陆政东平静的扫过河东省常委们的脸,然后才开始介绍调查的情况。

常委们都生怕漏掉一个字,认真的听着。

“在林武高速的工程发包,监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工程总承包商通过发包层层拔毛的套路,视巨额投资工程为分肥良机,满足部门利益,结果导致工程严重偷工减料。原本应全部由混凝土浇筑的基座,都被填放了大量碎石、砂石等混合物,留下极大的安全和质量隐患,而项目经理部工程监理单位却照样签字验收。

这些通过偷工减料获得利益的施工者造成严重质量问题是否涉嫌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罪,而总承包商和监理单位是不是涉嫌玩忽职守罪,是否应该追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相关人员的党纪政纪以及刑事责任,是否涉及利益输送,是否存在经济问题,调查组将把有关线索提交纪检司法机关进行侦查认定。”

陆政东这话让会议室的气氛顿时一滞,因为这类问题在之前查不出经济上有问题,他们最多是被党纪政纪处分,而陆政东一开口就上升到刑责高度,那其他问题恐怕也会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这些人的神情自然落在陆政东眼里,不过他没有任何表示,继续介绍其他调查事项,常委中负责纪检和政法的两位常委心里都是暗惊,调查确实做得很深入,特别是容易出现经济问题的环节,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的地方都进行了仔细的核查,河东省纪检和公安经侦方面的精英都不会有如此内行。

当然他们更关注的是调查结果。

“在这些方面没发现重大问题,当然河东省相关职能部门作为这方面的权威没能更好的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督检测,工程管理的体系不顺畅,对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正确指示养分阳奉阴违,或抵制或执行得不到位,工作上不顾全大局是有严重失误的,希望能引以为戒,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杨子林心里如同压着的千钧之石一下就落了地,习惯性的就去摸烟,但马上又停了下来,仍然低着头。

这样的结果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特别是一句不顾全大局让很多人如坐针毡,这个时候不是露出高兴的时候。

他作为这个项目的指挥长,而不是分管交通的副省长,其实也是省里妥协的结果,而分管交通的副省长才真正对交通厅的有影响力,两人唯张马首是瞻,这不顾全大局虽然没点名,但谁都清楚指的是谁。

陆政东讲完,姚书记把手习惯性的抬了一抬然后才淡然说道:“中央已经认同了调查组的结论,由于这件事影响巨大,社会上各种说法沸沸扬扬,为了消除负面影响,中央已经原则同意将调查组的调查报告略有删减公之于众。并且同意后续调查由河东负责。”

将调查报告公开,这也出乎很多人得意料,通常调查报告是不对外公布的,只是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而能够公开调查报告,说明调查报告是经得起检验的。

在坐的人看起来都为之一振,纷纷发言表示这么大的工程没有出现经济问题,说明河东的大多数干部素质是过硬的,要吸取此时的教训等等,但心里都怎么想,大概只有当事人清楚。

姚思淼却是皱眉打断了大家的话,沉声道:

“这件事教训深刻!虽然出现问题的路段由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修复,但这也是国家的企业,给国家造成了多大的损失?经济上的,政治上的,我们河东班子是有责任的,我这个班长也是有责任的!”

姚思淼目光犀利的看向其他人,会议室里顿时噤若寒蝉……

第182章余波

离开河东之前的前一天,姚思淼再一次见了陆政东,不过姚思淼丝毫没有谈及林武高速的事情,而是谈天说地,然后似乎不经意间问道:“政东,你是西部办的领导,从你的角度看,河东的发展要有一个质的飞跃,那些方面还需要改善?”

姚思淼的来意,陆政东大体也能猜到,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我对河东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不过既然姚书记问起,我也就汇报汇报我在西部办对西部一些整体上的看法。”

姚思淼摆摆手道:

“你可别折杀我,你要汇报要面对的可是中央领导,我们这个是私下交流。”

陆政东微微一笑道:

“那我就班门弄斧一回,从目前来看,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着重实体经济轻虚拟经济,重项目,轻管理,重硬环境,轻软环境,重资金轻人才的思想,而这些是制约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重要的主观因素。”

陆政东虽然是西部办的副主任,但是到省里通常接待的是副省长,即便是破格,书记、省长一般也就是礼节性的见一见,能够有这个的机会和省里的一把手阐述他关于西部的一些思想,他也乐意。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而财政预算内的基本建设资金不能够完全满足,大量的资金需要依赖向资本市场发债解决。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培育和壮大西部资本市场方面找到着力点和切入点。

目前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地域条件、政策环境、思想观念和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西部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还相当低,还存在许多缺陷和功能性障碍。

如市场体系不完善,西部地区没有形成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和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特别是缺乏一个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制度安排;融资工具单一,金融创新滞后;西部上市公司数量少、产业布局不合理,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相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业化水平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经验、市场信息不畅通和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

还有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创新上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进展不大。

从理论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能不能适应已经发展变化的经济基础直接影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两者的和谐关系。

目前西部经济发展已有了较大改观,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起步也比改革开放时候的东部要高,但世界在发展,政府在治理观念和措施上显得非常滞后。

一是行政干预过多。近几年,地方政府奉行GDP政绩观,对于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不惜余力,这本没有错,但在具体招商引资过程中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