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7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部开发办主任办公会议由主任杨立忠主持,会议主要讨论前一段西部办工作的回顾总结,实施西部大开发下一阶段政策措施建议、关于如何实施调研工作以及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议程建议等事宜。

杨立忠本身是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主任,计委本身就有小国务院之称,在九八年体改委撤销的时候,研究层面的职能转移到了成立的体改办,其他大部分职能都转移到了发展计划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其权重,而作为主任的杨立忠事情之多也可以想象,由杨立忠亲自主持的主任办公会议,一年最多也就两三次,所以对于这次会议,事前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

陆政东主要是对下一阶段政策措施建议上发言,西部办在前一阶段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同时西部办成立的时间很短,新机构、新任务,很多实际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可以多做些对西部发展有利的实际工作,比如西部发展论坛、西部招商引资洽谈会博览会,西部不少地方在这方面都是各自为政,而由于条件所限,多数地方效果也不是太好,而面向全区域的这种会议很少等等方面都可以做得更多一些,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出台的政策执行如何方面跟进不够,在宏观层面对西部发展进行规划之外,还应当对各项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监督回馈,以促使这些事宜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这样首尾呼应,工作会更有效率。

陆政东的建议西部办事实上也是对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刘忻和总结回顾前一段西部办工作的呼应。

当然这样的建议,陆政东也事先和杨主任和刘副主任通了气的。

杨立忠之所以支持陆政东的提议,一来是他和陆政东在之前的工作上有过接触,对其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其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陆政东到西部办的时候,关于陆政东的工作分工,他需要给西部办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汇报,而为这事,领导和他谈了将近一个小时,谈话的中心意思很明确,不能因为陆政东年轻就有顾虑,从陆政东之前的工作经历,他完全有能力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调他到西部办来,就是要充分发挥陆政东的作用,让西部开发办的工作更有成效。

他也清楚,他的工作还是得到肯定的,但想要再上一个台阶,无疑就要看最近的工作,特别是刚刚集体决策的西部开发的,领导集体期望值都比较高,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也才有足够的资本再往上走一走。

不过陆政东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陆政东并没有在他最擅长的经济领域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让其他副主任感到强烈的压力,而是提出了这方面的建议,从大方面讲,这样的措施是为了增加西部办的权威性,只有增强了权威性,西部办制定的政策措施、讲的话才更有人听,才能更有效的推进西部办的工作,从小的方面讲,其他几位副主任肯定是不会反对这项提议的,因为大家都是明白人,西部办的最大软肋就是管得太宽,实际是既不管人,也不管资金,没有实际的东西,等于是什么都管不了,谁也不愿意沦为摆设,特别是有望主持日常工作的接班者更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

陆政东提出这样的方案,在这方面创造性、前瞻姓的开展工作,做一些突破姓和尝试姓的工作,方方面面都能接受,初到西部办既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为下一步展开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而又不显得锋芒毕露,确实非常有头脑……

会议难得的没有杯葛,而都是对工作上的事情进行着讨论,这让杨立忠很是满意,会议议定:西部开发办今年调研工作方案要突出重点,做好改善投资环境和扩大对外开放、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开发、发展优势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加强基础教育等。

原则通过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细则,进一步征求意见后,会签有关部门上报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加强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情况、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作为西部办工作总体规划的附件一并报领导小组并报送其他领导……

第179章偶尔露峥嵘

一个星期之后,西部发展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西部开发的情况,在发布会上,发言人谈到,目前西部大开发的势头非常好,不过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发展滞后,自我积累能力差,另一方面由于投资环境差,投资回报率低而难以吸引外来资金,资本形成能力严重不足,资本市场发展相当缓慢,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差很远。在西部大开发中资本市场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日益增长的开发热情与资金匮乏的矛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GDP增长速度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资本化率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得到缓解。

因此西部地区应该用好国家对西部的扶持政策,用好中央以及地方来之不易的资金,把握住难得的机遇,打好基础,对西部地区长期形成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工业技术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进行的调整,要力求市场导向为方向、特色创新为目标,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劳动密集型、人民受益,核心就是以“富民为本”,使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社会弱势人群优先受益,使西部大开发从一开始就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为了更好的落实,经中央、国务院、西部发展领导小组批准,西部办将牵头有关部委对西部大开发前一阶段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巡视督查。

新闻发布会不久,陆政东就陆续接到不少电话,特别是小舅云江明也打来电话。

“政东啊,你这是人家想睡觉你就送枕头啊。”

陆政东听得一愣,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小舅话里的意思,事实上有人早就想在这方面做文章,不过是在寻找一个契机而已。

“林武高速出了些问题啊。”

云江明和陆政东使用的是保密电话,所以并没有说得太隐晦。

林武高速陆政东自然知道,这是在酝酿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就提前修建的一条贯穿西部两省一市通向出海口的大动脉中重要的一段,这条公路的修通,对于没有出海口的西部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一条带有标志性意义的工程出现问题,那就不仅仅是工程质量问题了,而是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很严重?”

“恩,通车仅半年就发生路面开裂,需要进行大修,对外的说法是由于西部地区地质结构复杂造成的,实际上是什么原因恐怕……,而这事恐怕是曾家把消息传出来的。”

云江明说得虽然不确定,但是这样的事情在电话里和他如此讲,说明消息来源是相当可靠的。

陆政东一下就明白了,负责林武高速的是东河省的副省长杨子林,期身后人和云家有些矛盾,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原因在里面,难怪这项政策出台如此之快,原来是有曾家人在后面帮忙!

真是很阴的一招,应该是曾怀德的手笔吧,陆政东清楚曾怀德现在想的是什么,他对曾怀德的了解甚至远远的超过曾怀德自己,去安新已经是抢先了一步,来西部办要是几项举措能够出彩就会进一步拉开两人的距离,这是曾怀德绝不愿意看到的,而这样做本来他完全没有任何私心的提议在高层看来就是大有意味,落在高层的眼里就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等负面印象,多少会让他在高层的心目中打折扣。

只是曾怀德还是没有长进啊,都到这个层次了,阳谋才是王道,阴谋总是拿不上台面的。

对于曾怀德只要有机会,陆政东绝对会给他重重一击,但陆政东并没有被仇恨蒙蔽眼睛,在没有绝对实力之前,削弱是最好的选择,就像曾怀德处心积虑对付他一样。

陆政东想了一下道:

“适逢其会,既然赶上了就赶上了。”

云江明沉吟了一下道:

“嗯,也好。得罪一点人,这样也有机会让河东上来的人走得更近一些也不算太坏。不过你还是要小心行事,打击面不要太宽。”

说完,云江明也不禁一叹,陆政东现在的位置已经比他高,对这些事情的处理也远比他老辣,不然也不会在安新有那样的成就,可是作为长辈,他最后还是忍不住多唠叨了几句。

陆政东倒不会在意这个,他在想着河东系的事情,河东在京城有不少领导,几乎自成一系,之前和云家没什么交集,云江明的意思是借这个机会和河东的人建立起一种关系。

想想京城错综复杂的关系,唐逸就叹口气,各种关系纠葛,远不是“朋友,敌人”那么简单,政见、私人关系、政治派系、利益圈子等等等等。

任何一次改革或者重大政策的决策,都会触动一些利益群体,特别是全国性的,就会碰触到更加强大的利益群体。

政治和经济从来都是一对如影随形的连体婴儿,政治和利益圈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或许,一些政治派系和人物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圈子,或者一些大的利益圈子会攀附在某个强大的政治派系或者人物之中,也可能有很多不同政治派别的重要干部支持,这可能是经济纠葛也可能是政见问题,局面错综复杂,一些利益圈子看起来可能在上层力量很是弱但牵一动全身,甚至民间学的声音同样是一种力量,涉及国计民生,任何时候都要谨慎,而最高层的政治,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地方上博弈截然不同不是简简单单厮杀。很多时候高层做出决策的时候同样要和一些利益圈子相互妥协,这样的事情高层喜欢循序渐进,或者各个击破,当然有人愿意冲锋陷阵,自然也乐意顺水推舟……

事情来了就躲避不是陆政东的风格,也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危机危机,危险局面同样孕育着机会,就看自己如何应对,在京城很多人都只知道他会搞经济,其他的没啥,到了京城低调是主旋律,但偶尔露一下峥嵘,亮一亮剑,并不是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