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那你在修路和市区改造这两方面怎么把钱变出来?”

元林微微愣了一下,问道。

陆政东道:

“修路的资金问题,除了县市财政投入少量一部分之外,主要还是靠贷款,和争取上级的支持。贷款修路,这市里和省建行和农行等几家银行进行了接触,收费还贷,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了。”

陆政东敢于这么讲,也是有底气的,一是省建行那边一直有关系,已经基本达成了意向,绝不会空手而归,二是他知晓接下年国家的金融政策的走向。

九七年,对于亚洲各国,以及国人来说,这注定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年份。

香港回归是一件盛事,但与此同时亚洲金融危机将要爆发。

这次危机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东南亚数国经济都是遭遇沉重打击,一直风光无限的亚洲四小龙也是风光不再。

但有危险就有机会,由于国内金融部门尚在进行改制当中,金融危机在金融沉层面上对国内冲击较小,为了大局,中央决定了人民币不贬值的重大决定。在周边各国币种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依然坚挺,那就意味着对外贸易将会遇到极大的挑战,对外贸易遇到挑战,拉动内需也就成为必然,而修路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这方面陆政东已经在着手准备,不但想着绵西单干,甚至还想着和高塘联手,把绵西到高塘的这条主干道拓宽的项目也能争取争取,这样两家联手效果肯定会更好,当然,这是在绵西单独的项目拿下来之后。

等到正式消息下来,中央各部委附近的酒店住的怀揣跑项目要资金这同一个梦想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级政府官员在京城游走的时候,他已经是早就搞定了一切。

下手早,有关系,陆政东就不相信绵西在这中间就不能分到一杯比较大的羹……

陆政东见元林听得很专注,也就把他的想法和盘托出:“至于老市区的改造,我的想法是依靠城市的自身资源进行滚动发展……”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自身最重要的资源就莫过于土地了,土地的收入属于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不用上交上级财政,可以自收自支。

从税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收入就吃紧,地方都在土地上打主意,但土地收入真正在财政上占据相当比例还是有一个过程的。西这样的三线城市,土地整体来说还不怎么值钱,土地出让的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占据的比例很小,但是市区的地价和郊区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剪刀差,这就是陆政东能够进行滚动发展的一个机会。

绵西市中心的不少深夜用楼和住宅楼都是低矮的老房子,把这些房子挪到市区周边,腾出的土地可以用来开发,这样原来的居民可以住上崭新的高楼大厦,开发商有利可图,城市的主要商圈也打造出来了,城市也得到发展和改造,市里也有资金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甚至还能在财政上有一定的盈余,而这样的外迁,不可避免的会拉动外围的地价上涨,又能为财政创造更大的效益。

而这样的土地价格并不会导致房价会很高,因为即使地价上涨,由于土地价格的基数太低,在房价的构成成本中依然不是很高,房价真正上涨,那是新世纪都过去了好几年的事情……

当然,一个城市的发展根基还是要依托于整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这是支撑像绵西这样城市的基础,没有雄厚的工业经济作为后盾,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了。二绵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他需要的是充当最后的催化剂……

元林点点头,看来陆政东并不是好高骛远,放空炮,而是有一定的把握的,于是说道:“看来你是成竹在胸,我是杞人忧天了。”

“元部长可不是杞人忧天,困难确实是非常大,真要把这些变成现实,困难很大,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做,需要干部去贯彻落实,这才是最关键,我能够想办法想到这么解决资金上的问题,但如何让绵西干部的观念和思想问题进一步解放,还需要元部长大力支持。绵西的干部需要放眼看世界,也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来带动绵西干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元林听到陆政东的话不由微微一笑:

“是关于干部交流的事情吧,省委组织部已经将你们绵西列为试点了……”

他对绵西的干部情况很清楚,看来陆政东还是很聪明,是号住了吴金泉的脉和绵西本地力量的脉,很巧妙地抓住了吴金泉的心理,迎合了本地力量的心态,这是陆政东当选的前提。

挺老辣的嘛,而更让元林欣赏的是陆政东的头脑很清醒,有自信,但绝不盲目乐观,知道这对他来说只是小考,大考还在后面,真正的难题还在后面……

※※※

绵西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绵西大会堂胜利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选举绵西市人民政府市长。

大会执行主席由吴金泉、张新普等人担任,张新普主持会议。

陆政东等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原四大家离退休正职老领导,市检察院,市中院主要领导,市师范学院、市医专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不是市人大代表的区委常委、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巡视员;市政协副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负责人列席本次会议。

会场内,黑压压坐满了参加本次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主席台帷幕上,悬挂着巨型国徽,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显得格外庄严神圣。

在表决完总监票人和监票人的名单后,开始对市长候选人进行不记名表决,看着台下一个个正在填写表格的人大代表,党群副书记蒋炳明拿起了茶杯,轻轻咂了一口,翻开选票的红色封面,慢悠悠在陆政东名字上的空格处划了个叉,满意的看了看,又将选票合拢。

蒋炳明作为市里的三把手,也是争取过市长这个位置的,他是绵西土生土长起来的,可以做市长,那是他能够在绵西所能坐到的最高位置,出于平衡,现在市委书记基本都是从外面交流过来的。

虽然他也知道争取市长有难度,但输给一个小年轻让他心里无疑是有些吃味的……

投票开始后,两名总监票人率先向投票箱内投入神圣的一票,接着代表们依次投票,从主席台上的本次大会主席团成员,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然后是台下的人大代表,依次走过投票箱,投进自己的选票。

后面管诗章紧张的听着前面的唱票,他是知道陆政东面临的局面的,毕竟人年轻有很多选票反对陆政东当选,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出现落选的局面。

等了一个多小时候,计票结束,在向人大主席团汇报后,总监票人大声公布计票结果:“绵西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人大代表448人,参加投票的代表446人,符合法定人数。发出选票448张,收回选票448张。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中。有效票445张,废票3张。现将得票结果报告如下。”

总监票人顿了一下。全场一片静寂,掉根针仿佛都能听到。紧接着总监票人声音抑扬顿挫的响起:“候选人得票情况,陆政东,赞成317票,反对101票,弃权30票……”

掌声雷动,这个时侯,就算蒋炳明也不得不脸上挂笑,用力鼓掌,因为台下的人都看着呢。

此时在后面的管诗章,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陆市长在绵西终于要掀开崭新的一页了。不过随即,他又感到好笑,他这个秘书,比自己的市长似乎还紧张……

茶杯大口喝水,张新普也是有些意外,作为选举的实际负责人,让陆政东当选,吴金泉是最高负责人,他是第二负责人,对于陆政东的当选,他心里有数,本来按照他的估计赞成票就在二百五十票左右,有确实支持陆政东的,有自己安排投赞成票的,这突然多出的将近六十票赞成票毫无疑问是某几个团体的倒戈,但偏偏又不知道是哪些人,而且这样算一下,真正支持陆政东的人大代表可不是个小数目了。

选票的多少这只是个小问题,让张新普担心的是不清楚谁倒戈了,陆政东能够在不动声色之间,做到了这些事情,这才是让他感到担心的。

而主席台上,蒋炳明的脸微微一沉,张新普慢慢吸着烟,瞟向陆政东,陆政东正微笑和身边的吴金泉交谈着什么,张新普看了他俩几眼,又收回了目光,这才慢吞吞的站起来,宣布陆政东当选为绵西市人们政府市长。

接着自然是陆政东作就职发言:

“当代表们往票箱里投进庄严的一票、寄托着一份份心意的同时,不仅饱含着真诚的信任,更让我承载着一种责任和使命。‘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以金泉同志为班长的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和监督下,我愿将自己奉献给绵西这片生机蓬勃的土地,奉献给重情重义的绵西人民,在前任数任市长卓有成效的工作基础上,不断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我深深感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行不悖,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政府发展经济的过程,让绵西发展起来,也要让绵西广大的群众腰包鼓起来,这不仅是一种行政理念,而且是一种工作常态,需要全身心的、忘我的、真情的投入……

政府一班人将无愧于良心,无愧于使命,将四百万绵西人民的重托化成前进的力量……”

陆政东声音洪亮,气宇轩昂,不过讲话很是干脆,没有长篇大论,引得无数对这位市长并不太了解的人大代表们,都禁不住很好奇,都期待着这位绵西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的市长究竟有什么高招来振兴绵西。

陆政东的发言很短,也并不是管诗章所写,而是他自己亲自操刀的,这不是自己个人即兴发挥的舞台,而是作为一个新当选市长的宣誓承诺,没必要滔滔不绝。

正所谓观其言看其行,真正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还需要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干出来,当选市长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第16章烫手山芋

京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