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完之后似乎还不放心,又加了一句:

“真正进入实质性的调查,你在长滩的活动只能与刘建中和市纪委书记老英同志两人保持联系。”

蓝奕邦见刘明亮说得如此慎重,犹豫了一会,道:“还是先找刘建中?”

刘明亮知道蓝奕邦担心的什么,刘建中和杨凯麟关系不错,而且罗豫章也是刘建中到任之后提拔起来的,蓝奕邦是怕刘建中通风报信,于是想了一下道:“长滩的不少干部对刘建中有意见,但省里并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刘建中经济方面的风言风语,这就说明很多问题。”

蓝奕邦一听刘明亮这么说,也就不再说什么。

不过一起来的纪委的纪检二室主任张必定却是有些意见道:“蓝书记,这事这么做有些不妥当吧?”

张必定肯定已经从前期的调查揣摩出这个案子不会小,他才刚刚坐上处长的位置,肯定是希望能搞点大动静出来,这一点蓝奕邦很清楚,不过他还是打断了张必定的话道:“这组织纪律,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几个年轻人一听话这么重,也不敢再说,不过嘴上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却并不是太服气。

金杯车很快到了市委大院,蓝奕邦先给长滩市纪委书记英若年打电话,只道有事要见刘建中,却并不道明什么事情。英若年也是老纪检了,懂得规矩,也不多问,马上给刘建中打电话,道:“省纪委副书记蓝奕邦同志到了长滩,要见您。”

刘建中刚刚找几个县里的一把手谈了来年的工作,一个个都愁眉苦脸的样子,刘建中不由想到开发区看样子还多少能有点起色,但如果其他区县不能有所突破,光是一个开发区这也是独木难支,想到这些刘建中心里也有些烦躁,此时纪委来人多半不是好事,心里也就更有些烦。

可是作为领导数百万人口的市委书记,他也有许这些情绪,不能在部下面前将这些情绪表现出来,想了一下说道:“蓝书记来了,都是熟人,老英你先接待着,晚上吃饭我参加。”

英若年道:

“他有重要的事情,一定要马上见你。”

刘建中一听心里一惊,略为沉吟,道:

“既然这样,请蓝书记到我办公室吧。”

刘建中原来在省城工作,和省纪委的副书记蓝奕邦到倒是认识,不过既然是纪委的领导,也就很难有深交。

蓝奕邦是纪委负责大案要案的,是相当历害的人物,亲自找上门来,这绝对是长滩有什么重要的干部出了问题。

这烂事一件接一件,这让刘建中心里一阵恼火。蓝奕邦来得极快,从接到电话到上楼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进了办公室大门,蓝奕邦倒是神情自若的道:“老刘,我知道我们纪委到那里都是不受欢饮的,不过你也用不着这么愁眉苦脸的。”

说着,就很自然地坐在了刘建中办公桌的对面。

“蓝书记来指导工作,是对我们的关心,我哪有不欢迎之理?”

刘建中心里明白肯定有什么大事发生,也就打着哈哈,想摸清到底是什么事,说着问秘书要来了烟,递给蓝奕邦一只,自己也主动抽了起来。

蓝奕邦看着抽烟的刘建中姿势很不熟练,道:“在我的印象中,老刘你不抽烟啊,怎么见到我,连烟也抽上了?难道是为了我开戒,那弟妹知道了肯定是要找我的麻烦的。”

刘建中深吸了一口烟,叹了口气,道:

“长滩的经济一直被临南给逼着,我到长滩不久就学上了这玩意,别人讲,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是唯有香烟,来年的任务不低,压力很大,我刚刚找几位县委书记谈了话……一言难尽啊……”

蓝奕邦进屋以后,就见到刘建中心绪不佳,原本以为是因为他找上门的缘故,心里还担心着刘建中的态度,此时听到是愁完成省里的经济指标,反而放下心来。

寒暄过后,蓝奕邦从手包里取出一份文件,笑容也就从脸上消失了,道:“刘书记,这是省纪委的材料,事关长滩开发区的罗豫章。”

蓝奕邦很有策略的隐去了杨凯麟和陆政东,只是讲了罗豫章。

刘建中锁着眉头将材料看完,半响没有说话。

蓝奕邦是经验丰富的办案老手,也见多了很多领导看到这些材料之后的反应,所以一点也不急躁,随手拿起兜里的烟,扔给了刘建中一支,又给自己点了一支。

两股轻烟在办公桌前袅袅升起,时而聚在一起,时而分开。

刘建中头脑里闪现了无数的念头,随后又将这些念头果断地扔在一边,道:“既然省纪委有了足够证据,明亮书记又有明确意见,市委全力配合省纪委的工作。”

蓝奕邦点点头道:

“感谢刘书记的理解和支持,我知道开发区是刘书记的心肝宝贝,希望开发区能够兴旺发达,这一点其实我们纪委也是抱着一样的态度,按照杨书记的话讲,害群之马是真正影响发展的,i这样的人就要清除出队伍,破而后立,发展才会真正走上快车道,这件事,还请刘书记保密。”

张必定也暗中观察着刘建中,据检举信上以及省纪委了解到的情况,杨凯麟与市委书记刘建中来往甚密,而杨凯麟又和开发区有牵连,依他多年的办案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悄悄将罗豫章带走,然后再通知长滩市委,这样更有利于查清问题。

而现在这么做,稍有不慎,很有可能会打草惊蛇,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只是省纪委书记坚持要事先与市里的一把手刘建中通气,蓝副书记也支持,他只能执行,却心里并未完全想通。

刘建中也脸色凝重的表态道:

“感谢明亮书记和蓝书记的信任,我一定会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的,接下来市里该怎么配合工作?”

刘建中听到蓝奕邦提到省委书记杨成功的话,他知道蓝奕邦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这件事连杨书记都知道了,所以他的态度也就愈发的坚决了。

“那就请罗豫章到市委的招待所谈谈他的问题,另外我们还要找分管副市长陆政东核实些情况……”

蓝奕邦还是没有把杨凯麟讲出来……

待刘建中的秘书打通了电话以后,蓝奕邦讲了些场面话,就与英若年一道离开了市委,准备到市委招待所守株待兔。在去市委招待所的路上,张必定心里仍然有些忐忑,心道如果有人提前通知了罗豫章,罗豫章闻风而逃,搞不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浪费大家这么多时间和经历不说,让这些人逃脱了党纪国法,那才真是让人郁闷。

但他看到蓝奕邦一幅成竹在胸的样子,又回想起刘建中的态度,也就没有开口提出此事……

第110章利益的魔力(四)

蓝奕邦等人离去之后,刘建中坐在办公室里阴沉着脸,刘建中倒不是为自己担心,他自问是经得起检查,倒也没有什么害怕的,可是对于手下的干部,他则带着三分怀疑,和五分保留。

水至清则无鱼,这是他从政得出的经验,也是他经常对一些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当然,水浑到什么程序,他作为市委书记是要严格掌握,如果检举信上地事情被查实,他绝对不会回护,一来这种严重违反党风政纪的事情,如果不严肃处理,长滩整个干部队伍将随之感染,最终形象受到损害的还是他这个书记,二来罗豫章如此行为已经超出将水搅浑的程度,而是严重的污染了一条河,这就超出了他能容忍地底线。

想到这里,刘建中不由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开发区刚刚有起色,为什么出事的偏偏是管委会呢?

长滩经济不振,他本来也是对长滩开发区重新燃起了极大的希望,但是这刚刚燃起的希望眼看着就要被一场倾盆大雨给浇熄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不过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既然省纪委如此兴师动众,想必罗豫章是凶多吉少了,他必须得要想着怎么处理善后的事情。

首先就是要确定开发区的继任者,以最大限度的把这些事情对开发区的影响降到最低,可要找一个合适的人选,也让刘建中心里也有些踌躇,开发区要成为市里经济的发动机,那么管委会主任是很关键的职位。

从管委会内部提拔,这也有不少问题,罗豫章在开发区工作的时间很长,在开发区牵绊很多,开发区又是一个资金聚集之地,一出事往往就会牵涉不少人,如果新任命的管委会也被罗豫章一案牵涉进去,对于长滩市委来说就是一个政治笑话,市委的笑话实际也就是他刘建中的笑话。

而让陆政东暂时兼任管委会主任一职负责过渡,同样存在这样的风险,在罗豫章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前,他也不管保证陆政东就不会受到牵连。

刘建中想了半天,最后觉得还是从县里提个人上来……

就在刘建中想着怎么善后的事情的时候,陆政东也到了市委招待所,张必定看着陆政东,对于陆政东的大名也早已经熟知了,这个名字就是省里不少像他一样的处级干部一提到都是一脸的复杂,之前陆政东被省纪委调查的时候,他还没有调到纪检监察二室,这还是第一次见到陆政东。

真是年轻得让人嫉妒,难怪省里那些处级干部们说起陆政东就是一脸的神情复杂,他们拼死拼活的打拼,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到了处级,人家三下五除二就是副厅级了。

看着陆政东英气逼人的样子,这些年组织上大力提倡干部四化,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一些年轻干部因为仕途坦荡,没有经过什么挫折,一坐上高位,就飘飘然有些找不着北了,因此也有不少人栽了跟斗,这其中最有名的当数中部某省的一位年轻省长,只是这位省长履职不过四百天就下台沦为阶下囚,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因徇私枉法落马的正省级官员,成为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因为贪腐被判刑的省长。

张必定心里不由暗道,如果陆政东也因此而落马,恐怕也会创造共和国的历史——共和国历史上被惩处的最年轻副厅级。

想到这些,张必定觉得血管中的血液就像被激发了一样,流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