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政东在乡里工作了几年,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是在开社员大会。

陆政东心里一动,心里想修路的事情资金是有眉目了,但是修路是件好事,同时也是难事,特别是接下来的实施中多少还要占一些老百姓的土地,这可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他走之前就布置了这工作,他也实地了解一下,这项工作做得怎么样。

陆政东想了一下,便对司机小马道:

“停车,咱们也下去看一看。”

“陆书记,是不是让小马去前通知凤凰镇里的领导过来?”

陆政东摆摆手:

“不用。”

说着就大步朝前走去。

村委会支部书记杨珍林坐在大门前,抽着烟。

村里的水库没承包出去,现在是枯水季节,不知道那个挨千刀想偷水库的鱼,电死了许多鱼,被住在周围的老百姓发现了跑掉了,今天召集村民来就是分鱼的。

杨珍林是老支书了,办事踏实认真,每一次村里有啥事总会亲自到场,眼见着村民们抓着阄,心里也想着,这农村虽然生活改善了,但也难得吃一回鱼,这也算是改善伙食了,想着中午让老婆子好好弄一弄,得好好喝一杯。

杨珍林正想着,看到一轿车停到路边,三个人走了过来,杨珍林做村支书几十年了,一看那样子就知道来的肯定是干部……

“请问你是村里的干部吧?”

郑夏林看到杨珍林正在指挥,赶紧往前走了一步,问道。

“我是村里的支书,有啥事?”

“这是县委陆书记,来看看大家。”

杨珍林一愣,他是听说过县里新来了个年轻的书记,在镇上赶集的时候,在兄弟家的电视上见过,还真是县委书记来了,心里感叹到,这书记是真年轻,不过也有点疑惑——县委书记要来,怎么没有镇里的干部陪同,事先也没打招呼?

陆政东看到其神情,微微一笑道:

“我是陆政东,看到这里这么多人,所以下车来看看乡亲们。”

杨珍林连忙点头,道:

“我是凤尾村的支书杨珍林,陆书记请坐,今天正在分鱼,乱糟糟的。让陆书记见笑了……”

说着对着正闹哄哄的人群吼道:

“大家都安静点,县委陆书记来看大家了……”

只是在场的不少人显然不大相信杨珍林的话,一个妇女就嬉笑着道:“杨二哥,县委书记会来我们村?你又吹嗒嗒滴了,是不是昨晚错进你家那新媳妇的房,还没回过神来?”

“兄弟媳妇,我这是正儿八经的说正事,陆书记就站在这里,这还能假得了?别再那里说那些荤七素八的玩笑话,都文明点……”

陆政东听着这些人开着有些荤素不忌的玩笑,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山和乡工作的时光。

说话间,村干部都围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微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和县委书记这样近距离的接触过,即便是杨珍林也就是有一次到县里开会,坐在台下见过县委书记。

杨珍林有些拘谨的把手里的大缸子递了过来,陆政东对于如何和这些村干部打交道熟悉得很,大方的接过来很自然的喝了一口,看到杨珍林有点手忙脚乱的找烟,笑着道:“杨支书,来来,抽我的……”

说着把缸子递给在县里,从口袋里取了一包烟,团团地散给大家,大家就兴高采烈地抽着陆政东递来的好烟。

陆政东也就指着公路笑着问道:

“县里下决心要把这条路修好,大家有什么看法?”

陆政东非常清楚,要修路,沿线的老百姓的意见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不然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杨珍林道:

“这路实在是太烂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进个城人都抖得要散架了,早就该修了,修路是件大好事,镇里已经组织村里开了会,大家都是很支持的。”

杨珍林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陆政东,见还是很好说话的样子,便说道:“只是有一件事情,我要向陆书记反映,不知行不行。”

陆政东笑着点点头:

“有什么尽管讲,我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杨珍林这才说道:

“我是农民,没啥水平,肚子里没啥弯弯绕,我就实话实说,说错了,陆书记宰相肚子能撑船。”

陆政东微笑中,杨珍林虽然是说没啥水平,实际上还是很有经验的,说话之前先作了铺垫,给自己留足了充分的余地。

其实这样很乡土的干部,肚子里多少都会有点货,在村里还是有些威信的,不然也不会干这么久的支书。

杨珍林见他如此说才道:

“这次修路要扩宽路面,要占我们村里不少田土,修桥铺路这是大好事、大善事,老百姓都支持,可是也得考虑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情况,能不能让村里的人在工地上做做工,供应点碎石什么的?上次镇里和交通局的人下来,我给他们说了这事,他们没说个准话。”

陆政东笑着,宜蓝本身都是山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石头,修路肯定是在农闲时候,老百姓闲着也是闲着,赚点钱拿更不错,这个村支书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脑子还真是转得快,一下就想到为村里的老百姓谋点实打实的好处。难怪能一直这么多年当村支书。

凤凰镇没有什么矿产,这个凤尾村虽然在公路边,但看样子老百姓的生活也不算富裕,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肯定心里都有些想法的。

一位围观的妇女道:

“是不是真的能修哦,这路都说了一万年了,结果都是光打雷不下雨。”

陆政东掷地有声的说道:

“请大家放心,这一回县委县政府是下定了决心,修路的资金也基本到位,肯定要修起来的,并且要尽快修起来!”

陆政东说着又大声说道:

“杨支书,你的意见我知道了,恐怕这也是村里大多数人的想法,你们有这样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不过这修路也不可能需要太多的人,还有碎石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等,这些都需要和相关的部门、单位协商、考虑,这样吧,我回去后,让交通局等相关的部门下来与村里同志一起商量,拿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你们这些村干部也要再好好想一想,不能因为修路干活和碎石的事情,村里闹得不可开交,总之一句话,国家修路也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也是为大家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不让大家吃亏,也不能让国家吃亏。”

人群中又有一名妇女的声音:

“要占了我们的田地,连做点小工都不让,那这事搞不成。”

又一人道:“不让我们干活,我的田土不会拿出来。”

杨珍林一听骂道:

“你们以为修路就像你们家里垒个猪圈那么简单?修路这么大的事情,县里肯定要通盘考虑,陆书记不是说了嘛,不让大家吃亏,你们这群憨婆娘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村里的干部一边观察着陆政东的脸色,一边招呼着大大咧咧随便说话的村民。

陆政东又询问了一些村里的生产生活情况,坐了约莫以一个小时,陆政东便欲告辞。

杨珍林忙道:“陆书记,您您可是我们盼都难得盼来的贵客,您看看,这鱼都是现成的,中午就在这里吃顿饭……”

为了能让陆政东留下来。杨珍林又发动其他人相劝,陆政东笑着拱拱手说道:“我离开县里十来天了,确实有事,改日我一定专程来看看大家。”

杨珍林见陆政东这么说也不好再劝,临走之时,又对杨珍林说道:“杨支书,村里和镇里的工作看来还是做得挺扎实的。”

陆政东今天到凤尾村看看是随意之举,这样摆明身份,又绕过镇里,那就不是微服私访了,镇里的头头脑脑恐怕心里也会有想法的,陆政东不希望在他立足未稳的时候就让这些人离心离德,所以还是勉励了一番。

说着又叮嘱道:

“俗话讲,要想富先修路,修路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更好的致富条件,希望你们村支部和村委会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陆政东今天下车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交通局和镇里对修路地动员情况,从今天掌握的情况来看,交通局和镇里的宣传工作还不错,至少村里的同志都知道了此事。另一方面,硬化宜长路也存在着各式各样地问题,沿途数十个村,凤尾村的问题绝不是个案,其他各个村应该都有不同地难题。

老百姓要觉得人对头了,大鱼大肉,倾其所有招待客人也不眨下眼睛,但是也许为了一颗树一拢菜,为了田边地角,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动手动脚也不稀奇。

农民既有善良淳朴,也有小肚鸡肠,奸巧狡猾的,这些人的工作都得做通,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必须要耐心细致的做好工作。

大方向定了,细节决定成败,陆政东一路想着回到了县里。

分管工交的副县长闫玉明,交通局长耿长标已经在小会议室等候。

陆政东进了会议室,知道两人等了好一会了,客气的道:“让两位久等了。”

坐下以后,陆政东就道:

“闫县长,耿局长,有个好消息先给你们讲一下,修路的资金问题已经基本落实,我跑了一趟,争取了一些扶持资金,最快就在这几天到县财政的账上,修路的启动资金已经解决了。”

闫玉明和耿长标一听都是喜形于色,虽然陆政东是信誓旦旦的要修路,风声也已经放出去了,这事肯定是有几分把握的,但是两人心里都还是有点怀疑陆政东是不是能搞到那么多资金,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资金到位。

闫玉明到:

“耿局长,你谈一谈修路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技术上的事情今天不谈,隧道的事情今天也不谈,今天主要谈谈实际干起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这些我们要先有个思想准备,尽可能的做到心里有数。”

耿长标是老交通,修公路容易出现什么问题他是了如指掌,道:“虽然公路的硬化基本就是随老路走,但是还是要占用一定的土地,最大的问题还是由于要拓宽路面占用农民土地的产生的问题。”

陆政东点点头: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们对此看得非常重,这事一定要高度重视,就请耿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