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89红色攻略-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许范远良真的为全德昌的能力惋惜,也有可能范远良和全德昌之间有私人关系。不过这些李路不打算去深究——只要能把活干好,管你是谁!

    李路缓缓点了点头,“能够得到你这么重视,想必是个人才。这样吧,你马上启动审查考核程度,如果他能通过,那么装备处处长是他的了。”

    没想,郭明此时却有些犹豫了,说道:“大队长,这个全德昌的能力应该是足够的,只是他的年龄……”

    郭明的顾虑也有道理,101大队几乎是青壮派军官。大队四大领导中,郭明年纪最大,也就三十**岁,年轻如斯的李大队长就不必说了。副大队长陆勇也是一个三十三四岁的副团级中校青年军官。底下那些军官就不用说了,全部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从这些就能看出,李大队长在建设101大队的过程中,加入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点。

    李路也考虑到这一点,但是干部队伍年轻化不代表就不要老成稳重经验丰富的干部了,只要有拿得出手的绝活,年龄就不是问题。

    “全德昌要真是个人才,他的年龄就不是障碍,起码在101是不存在问题的。”李路缓缓讲道,“中校正营的情况不多见,不过也说明不了什么。你可以告诉全德昌,只要他干得好,一年之内我让他上副团。”

    这个话,也就李路敢说,敢当着副政委的面说。谁不知道李大队长有这个能耐。

    国防军中,一个人的军衔上升明显快于职务,通常说明这个人混得不如意,纯粹是靠资历在撑着。因为军衔的晋升,在和平年代,一般是看服役年限的,时间一到,就给你晋衔。相对而言,职务才是关键的玩意儿。

    就好比地方上,正厅级巡视员和财政厅厅长,行政级别是一样的,但是职务不一样,后者手里抓着的是省级行政单位的财权。巡视员就是闲职一个。

    如果一个人的职务上升明显快于军衔,那就只会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这个人要么有极强的工作能力,要么有极强的背景。比如上尉营长啊,中校团长啊这些,就是年轻有为的青年军官代表。

    像李路这种综合了两大因素的怪胎,也就是他,才能以上尉的军衔担任正团级大队的大队长还兼着政委一职,行政级别去到了副团待遇。其中自然也有“特殊环境下特殊情况”的因素。

    “装备处长暂时就先这么定了,全德昌要是不行,咱们再商量。”李路讲道,“装备处下面的军械股比较重要,老郭,你觉得咱们大队谁适合当这个股长?”

    郭明想了好一会儿,无奈地说道:“要我看谁也不适合,军械股长虽然说只是正连职,但是也是个小小的一把手。咱们大队里,能用的人都安排了,其他的,要么是些学生官,要么就是些没有经验的机关小干部。”

    李路点点头,这是101大队的现状,不过显然,他心里有一个人选,便说道:“你觉得秦国华怎么样?”

    “秦国华?”郭明脑子里马上浮出了一个彪形大汉,“他的各方面素质都挺不错的,是块好钢。不过,他刚从陆院过来不到半年,马上就走上一把手的位置,怕是力有不逮啊。”

    摆摆手,李路说道:“秦国华级别上没有大问题,中尉副连职,干一段时间再调整成正连,也符合常规。关键是这个人精通十八般武器,呵呵,大队的轻重武器熟络程度,恐怕他是第一人。在陆院的时候,这小子还接触过大量的陆军装备,这一点很适合。而且他又是管理专业的,管理协调方面的能力也摆在那。”

    “老郭,我明白你的意思。一个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军官,一下子就安排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会引来非议。”李路继续说道,“不过老郭,咱们不是别的部队,咱们是101。101的建设本来就是打破了常规,干部任用安排也不必拘泥,只要能提高战斗力,怎么来都行。这也是我们的基本建设原则。”

    认真听完大队长的话,郭明缓缓地点点头,他被李路说服了。其实秦国华和全德昌一样,前者是没有资历,后者是资历太深厚,本质上所顾虑的问题是一致的。既然能抛开全德昌的年龄,为什么要拘泥于秦国华的无资历呢?

    “我赞同,一切以提高战斗力为目标。”郭明说道。

    “哈哈哈!”李路笑道,“那装备处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我明天出发去白城子,家里的事情就要辛苦你了。”

    郭明回答道:“大队长你放心吧,我会看好家里,等你凯旋,呵呵。”

第72章 神秘的白城子

    看最快更新

    白城子是一个地名,它在老百姓和军人的眼中,有不一样的含义。对于前者来说,白城子只不过是东北地区的一个普通城市。对于后者来说,白城子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因为那里有亚洲最大的兵器试验中心和全军唯一的轻武器试验部。轻武器试验部是华夏唯一的轻武器试验鉴定国家靶场,部队所使用的各种枪械、弹药以及配属装具,在列装之前,都需要通过那里。

    早在组建101大队之处,李路便征得总长助理齐永宁少将的同意和支持,委托轻武器试验部,按照他的意图改造一批枪械。前不久,轻武器试验部发来消息城101大队所需要的武器已经通过了全部试验。李路当即决定亲自带人前去接收。

    白城子距离首都一千多公里,李路不想把有限的时间过多地耗在路途上,当即动用了总长办公司特别参谋的身份,搭乘空军的联络飞机直飞空军15号机场,然后转乘轻武器试验部派来的212吉普车抵达目的地。

    同行的人有苏长城和秦国华两位军官,以及警卫排代理排长邱大力和一连九班战士王朝阳、刘志翔和孔忠武孔二愣子四位士官。他们三人都被选入了武力侦察连一连,同样是安排在九班。

    一行七人到达轻武器试验部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轻武器试验部一位姓陈的科长负责接待他们,安排了住所,然后就是丰盛的晚餐。陈科长是知道李路的来头的,总部直属大队的一把手,年轻得过分的年纪,一看就是一副军中大衙内的样子。所以晚餐整得很是丰富。

    东北的特产是悉数上来,轻武器试验部的一个副部长作陪,期间部长也过来敬了几杯酒,可以说面子给得足足的。虽然李路对这种公款吃喝实在是反感,但是现在是他有求于人,不得不按下心中的不快,笑脸相待。

    一个晚上就在酒桌上度过,把101大队几个干部骨干给乐翻了,东北野味可是很少有机会吃到的。至于酒嘛……101大队是有禁酒令的,谁敢当着大队长的面喝酒?

    李路打算晚上就接收枪械的计划泡汤了。他想着提前试试枪,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让他们立马进行改进,凭轻武器试验部现在的实力,两三天时间就能完成改进。

    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下来,大队始建,有一大摊子事情在那,李路恨不得多出几个分身来。而且前几天高大山来电告诉李路,首都军区特种大队也成立了,仅仅比101晚一个星期的时间。

    总政的老板程老爷子出席了首都军区特种大队的成立大队,并且挥毫写下了“狼牙”二字,首都军区特种大队就有了狼牙特种大队这个别称。周伟文以中校副团职的身份,担任了狼牙大队的首任大队长。

    自此,老程家的意图再明显不过——李路已经查清楚,周伟文是老程家的女婿。

    狼牙特种大队的规模远超101大队,首批兵员超过了八百人。于是问题就来了,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符合标准的兵员?老程家用了最直接的方法——兼并首都军区侦察大队。

    本来,首都军区的特种大队组建原则就是要以侦察大队为基础,老程家用这一手,任何人也不能指责什么。周伟文的五营名义上隶属侦察大队,到头来反过来把上级单位给兼并了,这倒也是咄咄怪事。

    因为南疆战事的关系,侦察大队一直保持着满编的状态,也就是说兵员超过千人。狼牙特种大队接收了近八百人,剩下的人,全部打散分到下面的师属侦察营。

    而侦察大队大队长高大山则被无情地抛弃了。李老爷子获知情况之后,根据李路的建议,把高大山调到了东南军区,挑起了组建东南军区直属特种大队的重任。李老爷子有这个想法很久了。

    首都军区直属特种大队的组建,被视为李程两家的一次争夺战。现阶段,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老程家占据了上风。老李家呢,连一贯的自留地侦察大队都被撤销了,可谓败得很有节奏。

    只是,了解其中乾坤的人不会这样认为——君不见老李家的嫡孙李路以十八岁之年纪、上尉之军衔担任了总部直属的101大队一把手?101大队的组建瞒得过军中很多人,但绝对瞒不过红色家族。他们只是具体情况不了解而已。

    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李路最清楚。狼牙特种大队名义上盯着国防军第一支特种部队的名头(101大队的成立对外人来说是绝对的绝密),有着来自总部和军区的大力支持,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

    101大队呢,本来就是李路和魏老总之间协商出来的一个秘密部队,没有立项,自然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否则也不会出现魏老总想给101大队增加点军费也做不到,还得按照营级的标准来。老总也是有心无力啊。

    狼牙特种大队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无疑给了李路很大的压力,所以,他必须得想法设法把101大队的战斗力搞上去,真正落实“特战先驱”、“国防军特种部队之父”的名号。当然,他是没想过后面那些名头的。他心里想的只有如何赶超外军水平,同时给老程家一个响亮的耳光——这才是特种部队!

    综上所述,李路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就很清楚了。

    第二天一大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