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89红色攻略- 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小光摊了摊手,“无所谓,我刚才说了,买卖不在仁义在。”

    说着就要离去,列维德站在原地凝眉快速思考了一下,沉声说道:“刘先生。”

    刘小光站住脚步,转过身看着他。

    “可以答应你们。”列维德说道,“但是,作为同等的回应,军刀团必须帮助我们训练部队,必要时要协助国民卫队抗击俄军!”

    刘小光和赵荣军对视着,彼此心里想的都差不多:好险,差点就演过头了,不过总算完成了队长交代的第二件事。后者甚至偷空想着,老子这个黑脸也算是唱出了水平来了。

    露出一个笑容,刘小光走到列维德面前,伸出手和列维德握在一起,“那么,我应该和总统先生见上一面了……”

第417章 莫斯科街头

    看最快更新

    莫斯科街头,奇若夫走过一群又一群在商店门前排队等候购买面包的市民,视线从他们脸上冷漠地扫过,脚步不停地朝莫斯科大剧院方向走去。

    奇若夫,原格鲁乌部队特战中尉,现在军刀团外勤事业部东欧组的一名行动小队队长。

    其实,别说中情局摩萨德这些世界知名情报机关没有办法一窥军刀团的全貌,就是奇若夫这种加入了军刀团两年的,算是行动部分的骨干,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组织究竟有哪些分支,更别说其他具体情况了。

    实际上,别说这些人,就是刘小光这个军刀团的实际最高负责人,也没有办法完全了解军刀团的全部实力。

    总的来说,现如今的军刀团显然是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的,第一部分,也是力量最庞大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刘小光直接领导的外勤事业部。又显然,军刀团采取了现代化企业架构的方式进行管理。

    这个外勤事业部几乎囊括了军刀团的所有主要业务。

    什么军火贸易,什么雇佣生意,等等等等,它都能负责都能插手,重要性就很明显了。这也是刘小光亲自负责的原因,而赵荣军则是作为外勤事业部的部长这么一个角色,负责日常的事务,同时协助刘小光管理整个军刀团。

    第二部分则是信息事业部,也就是情报事业部。

    这个部分的负责人是雅科夫,李路当年收留的克格勃上校军官,让李路几次又拉又打,也算是调教出来了,一心一意的以李路马首是瞻。

    这个部门几乎是由原克格勃系统的特工组成,甚至可以说,很多情报网络是直接接管原来克格勃的。就比如东欧区,就是直接接管,只是人员进行了交叉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军刀团的信息事业部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实力的情报机构之一,还是私人性质的。

    这也跟李路土豪作风有很大的关系,这厮根本不拿钱当前,大把的钞票出去把信仰崩溃生活拮据的克格勃特工们都弄到了自己手里。

    雅科夫是情报事业部的负责人,实际上,还有一个人在情报事业部里是可以与他相互制约的。那就是情报事业部主任兼对外联络部部长张东流。

    张东流一般负责军刀团所有的对外联络,所谓的对外联络,实际上就是外交。需要与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甚至某个武装力量的代表进行有礼有节的谈判时,这就是张东流领导的对外联络部的事情了。这批人一般都是外交经验,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战能力。

    能够制约雅科夫的关键不是在于张东流的职位,而是在于他手里掌握着一支完全由被“清退”的华夏特工组成情报部队,穿插在各个要点,构成了一张小一些但是更加隐蔽的情报网。明显的是对内监督的。

    这个第三部分就是关键中的关键了,正是李路通过另一个团队亲自掌控着的财政会计部。显然,李路是要把最重要的财权给控制在手里的。没了钱什么都玩不转,要知道,军刀团每个月的开支是可以与一个集团军相比拟的!

    用这样的方式,把军刀团内部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也让军刀团的负责人们心存忌惮。毕竟人是会变的,军刀团的发展这么快速,谁也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有别的想法。

    当然,李路对老短刀突击队成员是绝对信任的,恐怕要他说出他最信任的人,老短刀突击队成员肯定全部在内。

    刘小光是军刀团的最高负责人,除了他不能深入地了解情报信息部的情况之外,他有权利调动所有部门的资源。必要时是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的,也就是说,某些事情,他可以先做了,再向李路汇报。

    这就是李路对他信任的体现。

    就比如此次奇若夫领受的任务,就是刘小光自行策划并且开始执行了,再向李路报备的一次重要的绝密行动。李路很快地同意了他的计划,并且叮嘱了几个要点。

    奇若夫匆匆赶路的模样,一双眼睛却是不断地雷达一般扫视着周边的情况。看到那些提着篮子的大妈大爷,他也是颇为感触的。他是莫斯科人,乡下就在一百多公里外,毕业之后分配到东欧工作。

    遥望着远处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着的三色旗,即便一切已经风消云散了,但是此番涌上心头的却依然是一样的滋味。再回头看看自己如今的身份,更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心里,效忠奉献终生的那个国家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通过坑脏的手法登上统治层的官僚——一群试图走美式民主全般西化的蠢材。

    当权力夹杂着金钱冲击着军队时,他便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完了。他谈不上痛恨谁,也谈不上站在谁那一边。以前,戈尔巴乔夫信誓旦旦地说要用新思维把全国人民带上小康的道路,结果把帝国带进了深渊,摔了个七分五裂。现在,叶利钦信心十足地表示,来自西方国家的援助将会让这个独立的国家迸发生机。然而他看到的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你看,满大街都是贴着一篮子卢布买回去一块面包的人——俄罗斯的经济死透了。

    甩了甩头,奇若夫把这些没用的思索都甩出去,现如今,能够把自己顾好就很难得了。只是蓦然间,他不由想到了几千公里的远东正在进行着的一场内战。即便克里姆林宫称那是剿匪的军事行动,远东独立政府称为伟大的独立战争,但是在奇若夫眼里,那就是内战无疑。

    才毁掉了一个红色帝国,这帮人难道还要毁掉俄国吗?

    他不由想到远东宣布独立而成的两个国家对外宣传的继承红色主义社会体制的原则,心里不免在想,或许那里才是真正的苏联人民待的地方?

    据他所知,远东独立战争爆发之后,大量的原前苏联军官、原政府官员向那边迁徙,一如华夏当年知识青年去延安的架势。

    “或者,此次任务完成之后,可以申请调到远东区工作,实地看看那里究竟在发生着什么。”

    奇若夫依然心存理想,在心里默默道。

    对面街口走过来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沿着街道巡逻,奇若夫保持着步速,拐了一个弯,避开了他们。远东在打仗,莫斯科也加强了警备。到处都是巡逻队,只是很少见巡逻车辆。

    如果说莫斯科的财政已经到了很难支撑装甲车辆在莫斯科市区不间断巡逻的地步,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但是事实如此。分尸老毛子这档子事情上,肥了的是个人,死掉的是国家。

    穿过了两条小巷子,走到了一条大街上,莫斯科大剧院出现在眼前。奇若夫扫视一眼,看到了有规律分布在周边的几个手下,同样是原格鲁乌部队的成员,他原来的战友、现在的部下。

    相互几个眼色,奇若夫看向接那头朝这边训练而来的士兵,微微摇了摇头。他心里暗暗骂道,这帮傻大兵吃饱了撑的,叶利钦有军饷发么这么卖命!

    扫了眼大剧院的招牌,奇若夫慢慢走到一边,却是一家面包店,他也排到了队伍的后面去。左盼右顾之间,余光注意着巡逻队的动静。

    这队士兵却是脖子挂着枪带,双手端着枪,采取的是战斗姿态训练。方才看到的那一队士兵却是肩枪训练。奇若夫不由多看了一眼,看清了他们的臂章之后需,眉头轻轻跳了跳。

    克里姆林宫新组建的内务部队。

    据说莫斯科内部有人传言说,那是叶利钦的御林军。是整合了格鲁乌、信号旗等几支特种部队组建的新型部队,是俄军中军饷得到保障的极少数的几个单位之一。

    猛地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奇若夫心里微微一惊,发出紧急信号的同时,把脸扭到了一边,恰好对面的窗户玻璃反射来巡逻队的情景。岂料,他的眼神恰好与那张熟悉的面孔对在了一起。

    双方皆是一愣……

第418章 神秘人物

    看最快更新

    二十多岁的莎娜时不时地惦着脚跟去看前面的人,心里估算着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轮到自己的时候还会有面包吗?

    看了卡挂篮里的卢布纸钞,她忍不住一阵恍惚,很难接受钱变废纸这个事实。她不由想,是不是要跟着邻居的大姐那样去用身体换取美元或者软民币呢?在莫斯科,只有这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最强,最保值。

    “砰”

    一颗子弹让她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子弹从她的后脑射入,贯穿了脑壳之后,从额头钻出来,带出一股血箭。

    莎娜毫无征兆地栽倒在地上,鲜血从伤口处簌簌地流出来,很快就染红了一片。

    那是一颗流弹。

    巡逻队长瓦西里发现了奇若夫之后,就拔枪朝他射击。奇若夫闪避到一边,瓦西里的子弹击中了正在排队购买面包的几个市民,包括莎娜。

    “抓住他!”

    瓦西里挥着手枪大声喊着,巡逻队的士兵瞬间就把枪口对准了面包店前面的队伍,快速展开了战斗队形。

    奇若夫飞一般撞开队伍闪身进入了面包店,心中暗暗叫苦。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曾经的同僚。瓦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