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89红色攻略-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指挥员的大喊着下口令的时候,124师炮兵团的兵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把发射药筒扛过去,接上战斗部,然后由装填手塞进炮膛里,准备听令发射。更远处有一个自行122毫米履带式榴弹炮群,他们则不用那么麻烦,所有的装填发射流程在炮塔里完成。

    要说这炮兵可是个体力活,以124师炮兵团的主力装备国产d30型122毫米火炮为例,一枚炮弹重达44斤。埋伏苦干累得哼哧哼哧的炮兵们哪里想得到,就在他们身边潜伏着三支精锐的侦搜小队,此时已经举起了大刀。

    第一群的指挥员竖起小红旗,就要下达齐射的口令,却感觉被人拍了拍肩膀。下意识地回头一看,一张涂满迷彩的脸冲他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白的牙齿。

    “嘿嘿,你们阵位了。”洛叶笑道。

    指挥员哪里能回过神来,还以为谁跟这跟玩笑呢,推了他一把:“走走走!打着仗呢还有心思闹!赶紧的准备炮弹去!”

    洛叶愣住了,这是魔障了吧?

    他也不废话了,枪口冲天哒哒哒地打了一串字,吼道:“都他妈的给老子停手!你们已经被歼灭了!”

    说话间,两支小队已经纷纷露出了自己的身形,枪口对着光着膀子的炮兵们。这下都傻眼了,看着包围住自己的那些脸上涂满了迷彩的兵,那全身的披挂,就才慢慢地回过神来。

    给人端了。

    另一支负责自行榴弹炮群的小队更搞笑,带队的小队长看见那些铁疙瘩不知道如何下手,索性让一个人负责一辆,都他妈钻进车里跟人炮班的人聊天去了。自行榴弹炮群的“阵亡”更冤,还以为是自己人过来传达指令,结果打开舱盖后看见的是一张花脸,还在嘿嘿地笑……

    接到报告,程保国都呆住了,炮兵团就这么,就这么,一点声息都没有,就,就完了?

    他的指挥班子面面相觑,谁也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炮兵部队一般都是部署在己方纵深的。现在给人的侦搜队端了,那意味着作为进攻方的124师自身的各部队结合出现了问题,而701团很敏锐地发现了这些漏洞,并且动作很快地采取了行动。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发现缝隙然后派遣突击队潜入,说起来那是简单的,但是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先不说701团是怎么发现那些缝隙的,就说他们是怎么在没被发现的情况下越过防线的?

    开什么玩笑,程保国知道李路是特种部队出身,肯定会搞偷袭那一套,所以在进行部署的时候,特意收缩了部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两支部队的结合部更是他强调的重点。里里外外三条线,他居然都穿过去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701团对124师的兵力部署清楚地很。

    程保国的确也不是吃干饭的,他起码猜对了李路的部分意图。很显然,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701团都远逊于124师,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701团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完善的指挥控制系统以及还显粗糙的战场侦察手段,其次,701团远比124师灵活。李路能够随心所欲地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全团的战斗力量集中起来,捏成一个拳头重点打击敌人的某一个部位。

    这里需要注意到的是,701团一千二百多人中,作战力量其实不到八百人,其余的都属于勤务支援人员。而恰恰取胜的关键就在那相对于一个步兵团来说庞大的勤务支援力量。因为没有他们,作战部队将失去情报、后勤、信息等等方面的支撑。

    就拿侦搜队袭击124师炮兵群的行动来说,至少有两个反炮兵雷达操作小组在为他们提供后方的情报支援。否则洛叶又怎能在开战不久就如此顺利地找到那里,并且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说回一号阵地,701团那一个步兵排抵挡了一个多小时后,果断地撤出了阵地。这一个动作让程保国陷入极度的纳闷当中,他完全看不懂李路这是什么意思。放弃一号阵地?除了这个解释还有别的解释吗?没有兵力防守的阵地,单靠炮火是没有办法守住的,况且就701团那点子重迫击炮。

    中午时分,烈日高照,更坏的情况传来了。前线部队居然纷纷报告701团在后撤,和他们脱离了接触。这个时候,程保国才脑子嗡的一下如梦初醒——他想起了当初商定的规则……

    但是为时已晚,李路已经完成了兵力的调整。

    其实他的计划严格说起来也没什么新颖的地方,李路也不是搞噱头的人。他始终认为,有效的战术就是好战术。他头脑清醒得很思路清晰得很,断不会因为军区大老板在就搞搞新意思。

    充分分析了敌我的优劣势之后,李路拿出的针对战术,就是充分利用124师笨拙的指挥体系和缺少战场侦察手段做文章。程保国怎么也想不到,701团的主力根本就没有出现过,所有之前发生接触的都是小股部队。而那些小股部队的轻重火力却始终让124师的前线部队判断失误。

    124师完全展开之后,李路等待的时机就到了,主力部队迅速完成集结,形成拳头,高高举起,砸向124师的脑袋——指挥部。

    于是,当李路提着一杆步枪脸带微笑地走向程保国的时候,程保国知道,这场仗,他输了。理论上来说,指挥系统被打掉,部队就失去作战能力了。而且,此时此刻701团集中起来的大部分兵力,上百辆猛士战斗车正在满山遍野地围歼124师的预备队和后勤部队。程保国是再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在失去了预备力量和后勤保障能力之后,程保国再说什么还有一战之力的话,恐怕自己就是个笑话了。

    半天时间,仅仅半天时间,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让一个千把人的步兵团给打趴下了。

    最受震惊的,却是华南军区司令员和参谋长刘华贤……

    注:读者群:336572164,多谢弟兄们的支持!

第250章 仅仅是开始

    看最快更新

    701团和124师因为偶然的冲突,然后引发的对抗演习,震撼了很多人。这里面值得一说的,是南天王、华南军区刘司令员和701团团长李路。这一老一少,因为曾经在关于陆军改革的高层会议中有过交集,所以值得一提。

    在复盘的时候,双方的战术两下一对比,众人都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在701团的眼里,124师的部署跟透明的一样,而124师根本不知道701团在做什么。

    刘司令员若有所思看着李路的时候,猛然想起这个年轻的团长曾经在高层会议中说过的所谓的战场单向透明。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对方看在眼里,这仗还怎么打?

    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在半天的时间内,被干脆利落地打趴下,这个结果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一如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在连敌人地面部队的影子都没看到的时候,就宣告崩溃一样。又如仅仅一百个小时的地面作战,在发生之前,谁会相信伊拉克那庞大的装甲集群压根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不一样的是,海湾战争发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中东,而这一场对抗,就在刘司令员的面前发生,他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这种亲身经历的震撼远非海湾战争带来的所能比拟的。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战争年代,恐怕124师的师长一干领导是要军法审判的!

    124师那边的震惊就不必多说了,直到下午复盘的时候,负责具体指挥作战的程保国还是灵魂出窍的状态,呆呆滞滞的。

    更关键的是,李路也被震惊了。不是因为701团迸发出的恐怖战斗力,而是现在的陆军的作战能力让他吃惊不已!在他的计划里,他原本估计最少也要花费两个昼夜才能完成作战,然而仅仅半天时间,124师就败了。

    纵然124师代表不了陆军的平均战斗力,那也是第6军中的主力部队。主力师尚且如此,何谈其他部队?

    李路一阵阵后怕,他不由地去想,如果爆发战争,这样的部队能够打赢战争吗?一个草创的701团,说得过分点,现在的701团实际上只是伪数字化,离真正的数字化还差好几大截。就这样就把一个师给干掉了,李路又如何能不震惊呢?

    即使刨除了指挥官的因素,124师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多多,最大的问题就是部队没有灵活性,指挥体制僵化。往往从野战指挥部下达的命令,要经过数层才能传到前线部队,中间要是有些许耽搁,稍纵即逝的战机就失去了。

    想着这些问题的李路,迎着刘司令员的目光,慢慢地进行了说明:“司令员,参谋长,以及124师的各位领导,我解释一下701团的作战过程吧。”

    说着,他走在沙盘前面,摆摆手拒绝了作战参谋递过来的指挥棒,就这样说道:“701团和124师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战场侦察能力和快速机动能力。首先说第一点,我们701团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有将近五百人担负的是非战斗任务。而在这五百多人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为部队提供情报支持的力量。具体地说,我们701团组建了技术侦察队、武力侦察队以及侦察搜索队三支团属小队。每支小队的人数从十几人到四五十人不等。技术侦察队是701团重点建设的队伍。”

    说着,他扭头从人群中找到于土星:“我请我们的负责人来具体说说对抗的详细情况,于土星,你来介绍一下。”

    “是!”于土星立正,走了出来,站在一干领导面前开始介绍:“事实上,从战斗打响,124师的通信联络都在我们的监听之下。124师的部队调动,我们都可以通过侦测无线电信号,然后确定位置。另外,武侦的人都配备便携侦察设备,通过抵近侦察、潜入侦察等等手段,把目标的具体情况报上来,我们技侦通过对比汇总,然后实时上报指挥部的情报中心,为指挥官作战决策提供及时的依据。侦搜队偷袭124师炮兵群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