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刑徒- 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喝了一肚子的冷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项羽追上范增等人之后。怒气冲冲的走进了中军大帐。

“亚父,那北蛮子……”

他正要发一阵牢骚,却发觉这帐中的气氛不太正常。

范增等人,面沉似水。

“亚父,发生了何事?为何这般模样?”

众将看了一眼范增,范增轻轻咳嗽了一声之后,沉声道:“上将军。刚接到了雒阳传来的消息。”

“什么消息?”

“三齐,谋反了……”

“啊?”

项羽闻听,吓了一跳。

前些日范增说要用三齐作乱的借口。引刘阚上当。

可不成想,刘阚没有上当不说。这三齐,竟然真的反了?是开玩笑。还是真的?

项羽瞪大了眼睛,凝视范增好一阵子,这才声音干涩的问道:“亚父,三齐……如何谋反?”

范增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南皮齐国大将彭越,在;日之前突然过河,攻占了巨鹿;齐王田荣则率兵马。出临淄,夺取了文論心壇閣薛郡和济北郡……黥布手中兵力不足,只好退守东阿,堪堪挡住了齐军……”

黥布手中兵力不足,项羽当然清楚。

巨鹿一战之后,损失最惨重的一支人马,恐怕就要数黥布了。

乍听这一消息,项羽有些发懵。片刻之后,他突然怒吼道:“彭越如何轻易占领了巨鹿?张耳呢?韩信呢?之前不是说,他们已经荡平了河北,怎么突然间,这巨鹿郡就失守了呢?”

“张耳……降了”

“啊”

“韩信所部兵马,在七日之前。通过井陉峡谷的时候,遭遇唐军伏击。全军覆起……韩信和龙且将军,都力战身亡。”

耳边嗡的一阵鸣响,项羽呆立在大帐中央,久久说不出话来。

“唐军说降了赵王歇,如今赵歇和陈馀,已前往咸阳称臣……唐军突然出击,韩、龙二位将军战死。如今,诺大河北,只剩下蒲将军柴武一支人马,退守左邑(今山西闻喜县),唐军在三日前,有中郎将吕释之攻占蒲坂,河西将军蒙克率部。自风陵渡秘密渡河,与吕释之汇合……”

“呀呀呀,气煞我也”

项羽气得是暴跳如雷,怒吼不止。

“传我命令,点起兵马,立刻随我前往三齐,我誓杀田荣。”

韩信龙且败了,张耳投降了……也就是说,河北之地,唐军已经坐稳江山,和齐军彭越并立。这个时候。渡河夺回河北之地,显然难度很大。如今之计,首先要稳定住河水以南,消灭三齐田荣,才是上上之策。项羽虽然处于暴怒,可是却没有糊涂,也分得清楚这轻重缓急。

可就在他命令发出之后,有小校冲进了大帐。

“启禀上将军,大事不好”

项羽正在气头上,范增害怕他怒而杀人,连忙上前一步,挡住项羽。厉声喝问道:“何时如此惊慌,成何体统?”

“启禀上将军,后军遭遇唐军追击,辎重粮草,损失过半……虞子期将军,被唐王刘阚击杀!”

“啊?”

这一次,不仅仅是项羽发懵。连带着范增,也有点懵了……

不是让项籍伏击唐军吗?怎么唐军还追击过来了,不但追击辎重粮草,连虞子期也战死了?

范增还不知道,项羽并未伏击成功。

因为在项羽进账的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饿了三齐和河北的战事上,根本没来得及询问。

而项羽,更是有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

虞子期是谁?

那不仅仅是他麾下的将军,还是他的大舅子,更是从很早就追随他,项羽最为信任的亲信。

刹那间,项羽只觉心如刀绞。胸口一阵发闷。

“刘阚老贼,你欺人太甚,若不取你项上人头,项籍誓不为人,……”

一句话还没来得及说完,项羽喉咙口发甜,眼前金星乱闪,哇的一声。一口猩红鲜血,喷出!

想来,项羽自出世,几乎是一帆风顺。

除了当初在楼仓吃了一次大亏之外。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挫折。

而今,损兵折将不说,连虞子期也死了。再算上龙且和韩信的话。他手下最能打的五大将,如今只剩下了黥布和柴武两人。而柴武。如今面临唐军紧逼,其生死还难以预料,项羽如何不痛?

范增等人连忙上前搀扶住项羽,连连呼唤。

而项羽在吐出了这一口鲜血之后。终于清醒过来,厉声喊喝:“立刻回兵,给我杀回渑池。”

“上将军……”

“尔等休要多言,我意已决”

就在这时,虞姬从帐外走进来。至今她一身素装,脸上还带着泪痕。可是进大帐之后,却大声道:“上将军,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之?妾身虽心痛兄长之死,然则上将军当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面对……三齐不平,则河南动荡……上将军,岂能因小失大,耽搁了军国大事?”

虞姬这番话出口,项羽呆愣不语……

第362章 … ~江山一盘棋(十一)~

虞子期的死,让刘阚着实担心了一阵子。

事实上,当楚军耗费钱粮无数,难以维持的时候,唐军同样也到了极限。虽说蓝田大营重开,巴蜀兵马和北疆兵马不断入驻其中。可诺大的关中,在历经赢胡亥四年的折腾之后,也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萧何已经不止一次的派人告诉刘阚,开春之前,务必要结束战斗。

特别是在北疆开始行动,河南地再也无法给予关中任何支持。

如果项籍恼羞成怒,不过一切的要为虞子期报仇的话,关中的压力势必要增大,实不利于发展。

为此,刘阚回转渑池后,立刻作出了准备迎战的姿态。

可等了三天,楚军并没有返回。

探马报知:楚国兵马已退守至洛阳。项羽在一天之前,亲率十万大军自雒阳开拔,以范增为军师,驰援东阿的黥布去了。至于雒阳,如今则交由章邯董翳两人打理,陈婴为长史。名为辅佐,实际上是监视,负责治理河洛地区。与此同时,各方战报源源不断的传至渑池。

“没想到,项籍竟然忍住了”

刘阚长出一口气,与张良道:“如果那家伙真的不顾三齐之乱,一意要为他那大舅子报仇的话,我还真的有些担心了。”

而张良却笑道:“大王何必担心,即便项籍来打渑池,那把渑池让给他便是。

到时候我们就驻守陕县函谷关,一样能将他阻挡在关中以外……不过,如果是这样,那楚国可就算完了。”

刘阚深以为然。

三齐之地动荡起来的话,以田氏在齐地的威望,很容易就站稳脚跟。

一旦三齐站稳脚跟,那项羽可就有大麻烦了……即便他夺取了渑池。同样也将失去三齐之地。

最重要的是,三齐和楚国接壤……

不过还好,一切都按照刘阚预想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公叔缭生前遗留下来的最后一个计策,失楚国疲于奔波,而关中可趁机体整,积蓄力量。只要能风调雨顺,来年关中就是一个丰收年。到时候在出兵关东,自可以横扫天下。

张良要在渑池拖住项羽,在某种程度上,和公叔缭的计策不谋而合。

拖住楚军主力,以虚其实地,而后挑动关东混战,坐收渔人之利。不过当务之急,却要先解决雒阳的章邯董翳。

张良思忖之后,向刘阚抛出了这个问题。

刘阚笑道:“此事,还是交由子房来解决吧。章邯董翳本为秦将,却投降楚国,累得十万秦军被杀,关中人恨不得食其肉。所以这二人绝不会轻易低头,子房不如考虑一下陈婴这个人。

我已命中车府秦同星夜赶来,预计这几日的功夫就可以到达。

到时候,子房可以听听他的意见。说不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张良听闻这番话之后,一怔。

从刘阚的口吻中,他似乎听出了一个信息:刘阚要走!

“大王莫不是要返回咸阳?”

刘阚点点头,“明日,我就将回转咸阳……不瞒子房,道子已开始行动,我必须要时刻关注。

若此次道子成功,可保九原百年无忧。”

“难道说……”

张良当然知道刘阚口中的‘道子’是什么人。只是一直闻其名,却未见其人。看样子,这位唐王胸中。谋划了好大的一盘棋。不仅仅是关中,连带着塞外万里疆域,都已在其心中了。

刘将,笑而不答。

张良说:“大王要回咸阳,那渑池这十数万兵马,又交与何人?”

刘阚笑道:“自然是交与先生。”

“万万不可”

本以为张良会因此而感激,哪知道刘阚话未说完,张良就起身,连连摆手,表示了拒绝之意。

他正色道:“良可运筹帷幄。却非良将。

兵法云: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良有薄智。却无勇、严……故而,良实不宜执掌帅位,还请大王另请高明,良愿从旁辅佐,效犬马之劳。”

张良的意思是说:这主帅的位置,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出个主意啊,打个帮手啊,这我擅长,可统领一军,却不可以。原因很简单,我是降将,没有任何威信,底下不可能服我。

细想,张喜能在渑池城下运筹帷幄。指挥得当,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却是在刘阚。

如果刘阚没有坐镇渑池,不说别的事情,那军中大大小小的将官,张良恐怕就难以调动指挥。

刘阚听罢这话,才觉得自己考虑有点率意了。

渑池之战,虽说是张良在指挥。但真正的主帅,还是在城中,几乎未曾出战一阵的刘阚本人。可一下子。刘阚又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不由的紧蹙眉头,沉吟不语。张良有些惶恐的在一旁肃手而立,他也担心。自己这样拒绝了刘阚的好意。会不会触怒刘阚,怪罪自己呢?

“那子房以为,何人可为主帅?”

张良犹豫了片刻,轻声道:“臣对大王麾下将帅,所知不多。

然有一人,或许合适。雒阳之战。说穿了是秦人对决,章邯乃秦人名将,需以秦人方可敌之。

臣有一人,乃老秦名门之后,三代名将,在秦人之中声望甚高…………”

“你是说,蒙克?”

“然”

张良深吸一口气,“臣曾与少君对决,虽说兵力悬殊,臣不慎落败,可说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