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公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公卿-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监副所隶属于大理寺,算是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本不受行政体系的管辖。按照道理来说,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到大理寺来提人。可道理始终是道理,事实还是事实,从朱元障立国的时候算起,皇帝就一直在这么干,看样子还会继续这么干下去。根本就没有把律法看在眼中,这就是强权凌驾于律法之上的表现。

白展布白监副再一次被惊到了:“今天这是怎么了?早晨才有个王爷在这里离去,这一天还没有过完呢,皇上就有来提人面见了。这个林三洪也忒招人了吧?莫不是要出什么大事情了?管他呢,我一个小的监副,只要好好的赚钱捞银子,不犯大错就稳稳当当的有钱拿。理会这些做什么?”

宦官领着林三洪进了皇宫,在内卫处交了牌子之后,又换了个宦官接引林三洪。

宫里头早已掌上了灯火,随时都可以遇到来来往往的宫娥宦官,这些人见到朱林的钦属内使,立刻就低着头让路,一副恭敬有加的模样。

进到一个开间很大的殿中,宦官让林三洪不耍走动静静等待 进到里头去通报。

店中已经燃起了地龙,暖暖和和的让人感觉很舒适,兽香炉中焚上了香,浓烈的味道让林三洪很想痛痛快快的打几个喷嚏。两厢罗列着一人多高的书架,正对面是一扇八屏的屏风,上绘有花鸟鱼虫远山近水的没骨画儿。整个房间看起来很象是书房。但是在屏风之侧却很没有格调的摆着一个沉重的柜子,柜子上还加把铜锁,破坏了书房应有的雅叭”

“林三洪,上命如内觐见!”

宦官右手虚虚一引,示意林三洪快点到里间。

林三洪微微拱手,算是谢过了领路的宦官,低着头进到里间。

里间的暖意更浓,让穿着夹袄的林三洪立刻就有点透不过气来。略略抬头看到汉王朱高煦坐在一侧,另外一侧则坐着一个面色微黑的胖子,看这个位置此人应该就是大王爷朱高炽了。

正中是一张硕大的雕花床,雕花床四周的帷幕早已经去掉,床上摆着一方小小的坑桌,桌上堆满了各色书文和狼毫朱丹。桌下的位置是一个托盘,托盘中是一大盏子茶水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看这个,架势,这里应该就是朱林办公的内书房了。

“罪臣林三洪给皇上见礼,请圣安,

半躺半坐在床上的朱林微微摆手,示意趴在地上磕头的林三洪可以站着回话。

林三洪站起身子的时候,朱橡看着他的瘸腿,微微一笑:“林三洪,你腿上伤的重不重?”“蒙皇上垂询,罪臣之伤并无大碍”

“哈哈”朱林爽朗的大笑着:“联早就知道了,你腿上是伤到了骨头,以后就算是痊愈了,估计也会落下残疾。联亦有腿疾,自然知腿脚的重要。来人,赐座!”

朱林不是那种“寡人无疾”的皇帝,他本身就是个瘸子,见到林三洪也成了瘸子,或许是生出同病相怜的心思,很大方的让贴身宫人搬来了座椅。

在皇帝面前四平八稳大马金刀的坐下,林三洪还没有这么狂妄。皇帝赐座更多的是一种礼遇。而不是真的让做臣子的坐下:“罪臣不敢,站立一时无妨”

除非是皇家至亲,或者元老勋臣,否则没有这样的资格。

就算是朱高炽和朱高煦这样的皇子,也很少有机会坐在皇帝身边说话。

朱橡看林三洪不敢坐,也没有虚情假意的强要他坐下:“也好,那你就站立着吧。去湖广这一趟,汉王是功,这份功劳里头应有你的一份。”

“罪臣不敢居功,实是汉王去的及时,以春风化雨的手段解开了罪臣闯下大弥天大祸”

“你是煦儿的门人,是他汉王手下的招牌。你这么说联心里明白的很,你也是聪明人,当知道联不赏赐于你反而将你投入监牢的苦 ”

“罪臣闯下大祸,险些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焉言求赏?万岁没有重重责罚罪臣也知天恩厚重”

朱橡当然明白这是官面上的套话,听的多了也就不在意了,却不急于提起《大明国》书文的事情,反而是如长辈一般和蔼的说道:“你与煦儿也算是患难的交情,联知道你胸中有物,是个想真心实意做事情的。联也不是那种遗贤之主,只是你还年轻,若是赏的太重了反而易声骄纵轻慢之心。只要你用心做事,联可以许你个封妻荫子的好前程!”

第120章 豪霸雄主

”  …一

朱橡笑着摆摆手,看着林三洪,眼光却有意无意的撇向大王爷朱高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是不是?这样的话联每天都要听到几次。你也不必再说。有心报效不在嘴上。真正用心肯踏踏实实做事情的。联会另眼看待。这个《大明国》书文。联已经看了。非真正用心且要胸怀天下眼光深远之人不能作出。煦儿肯用心做事。可他这个人素来急躁不善布局,联知如此宏大之格局必然是受了高人指点,想不到这个幕后之人竟然是你林三洪,难得呀难得”

皇上直接点明朱高煦的缺陷而夸奖林三洪,尤其是当着林三洪的面这么说,似乎有点不妥。

林三洪赶紧作出惶恐状:“罪臣不敢。汉王胸怀者大,非罪臣之小心器可量,”

“你们都错了,联不是在说你。也不是在说煦心,”朱林面色极是凝重的站起身子,一旁坐着的朱家兄弟二人赶紧跟着站起,就听朱捷说道:“此《大明国》书所构建之宏伟大明确实让联心神向往。足令天下英雄辈前仆后继奋勇向前。亦可使我大明成万世不拔之基业。然此等思想联已经是第二次见到了”

第二次?莫非已经有人抢了先机?

要说智慧和胸襟,就算是真的拥有领先几百年的优势,也未必胜得过当世许多人才。但是在眼光方面。林三洪拥有天然的优势。未来几百年的兴衰了然于胸,深知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优势与缺陷。大明初期是个很关键的时刻,历史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明朝的选择是怎么样的林三洪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在这个时候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展壮大。趁着明朝国立在走上坡路的时候彻底解决所有外在的威胁和潜威胁。以版图扩张的形式先制人。在其他民族和外来文明还没有觉醒的时候就将其抚杀在摇篮之中,为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扫清一切障碍。为达到这个目标。即使是穷尽国力也要不择手段的对外扩张。但是,明朝选择的是另外一条固步自封的道路,失去了一个绝好的崛起机余,

林三洪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够拥有如此眼光,居然能够隔着几百年的时光洞穿历史。朱株身边有这样的人才?

“承认蒙元为我中华之一朝,进而继承蒙元之疆域,为我大明树立一个百年的目标,这种想法联已经三十多年未曾听闻了。”朱林站立着。眼神之中满满都是向往。仿佛回忆起几十年前的那一刻:“洪武三年,联就藩北平之前。太祖皇帝于联促膝而谈。我太祖皇帝曾言。蒙元实为中国之一部分,虽非我族,却对中原和各蒙古汗国拥有宗主地位。我大明与蒙元争的是正统,因蒙元与大明俱为中央之国的两个部分。此为内战而非是国战

“只不过当时我大明尚无一举荡平蒙元之力,为了积聚人心不得不暂时放弃此目标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和朱元璋促膝长谈时候的情景,神色之间的憧憬难以言表:“只可惜当时联尚年幼,无法理解太祖皇帝天大地大的胸怀。时过境迁。今日再见《大明国》书文,猛然忆起太祖高皇之嘱,方才幡然醒悟。明白了太祖所言的传承二字究竟是何等的良苦用心,”

作为开创一个王朝的人物。朱元璋的指挥和对大局的洞察眼光绝对远常人。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试图承认元朝和蒙古各个汗国。而当时的元朝虽然失去了南方的控制。但是依旧不愿意放弃对明朝名义上的宗主权。更不会承认朱明是一个国家,在蒙古统治者眼中,朱元樟等反元势力就是地地道道的乱贼。不管双方打的多么热闹,也不论蒙元和朱明之间互相敌视到了何种程度,事实上双方都没有承认过对方是外国。这就让朱元障看到了机会。曾萌出继承蒙古帝国的想法。只不过当时的明朝不仅比较弱内部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是在理论上,也无法贯彻这种宏观上的战略思想。为了凝聚内部。不得不继续打着驱逐蒙元的旗号。对于当时的朱元璋来说,只有极力打击蒙元才能让初建的大明王朝生存下去,至于大规模的扩张。暂时还没有实力去想。

民间也一直在按照传统上的地域关键理解新生的大明王朝,认为只要把蒙元会草原之上。剩下的地盘就是大明的了。从来也没有想过要继承整个蒙元的遗产,也没有想过草原和大漠甚至是远在子里之外的各个蒙古汗国是不是在大明的传承之内。

即便是现在。大明朝已经日渐强大。并且开始着手解决内部的不稳定因素看起来已经足够强大了。完全有实力一举荡平在草原上朝不保夕的蒙元残部。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元朝只不过是蒙古帝国名义上的宗主,现如今的元朝虽然已经远遁北方,并且经过了一系列的内讧。实力早已大不如前。但是整个蒙古帝国的实力还在,尤其是在西方的几个汗国。其疆域之广阔其战斗力之强悍,依旧不是那些小国寡民的西域小邦所能抗衡的强大存在。

“如今之大明,世人皆道传承自赵宋。只因赵宋在驱逐蒙元大业主之中无尺寸之功,所以太祖皇帝并没有回复赵宋年号。而是开国大明”。朱林越说越快,声调也越来越高:“此实为谬论,若大明只承认传承自赵宋,那么辽、金、西夏等岂不成了外国?联之就藩之地岂不是不在大明版图之内?甘、陕驻地岂不是成了我大明倚仗国力强盛掠夺而来?此种论调实为诛心之言,联却不知如何反驳。自见到《大明国》书文方才顿悟。蒙元虽为我敌,却为中国之一部。喜人四大汗国及无数小汗国做控制之地域亦同此理。大明与蒙元绝非国战,而是正统与割据之争。此争并未结束,而是刚网启了开端

“联今日特召尔等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