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悌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悌殇-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对陷入困境的国内民生,瓦剌部族首领也先大为恼怒。既然你们不肯卖,那我们就只有来抢了!

于是也先与其弟弟赛刊王一道率领数万大军开始向明朝边境大举进犯,所到之处皆被洗劫一空。面对瓦剌铁骑的掳掠和杀戮,边民纷纷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边关各地的告急文书亦如雪片般不断飞来!

第九回完,请看下回:未知的征途

十、未知的征途

 瓦剌入侵,边关告急,百姓生灵涂炭。朝中文武百官皆义愤填膺,朱祁镇亦是心急如焚。

兵部尚书邝埜紧急奏表,建议朱祁镇派遣一得力干将前往边关剿寇。朱祁镇即刻准奏,于是邝埜便着令大将井源火速领兵北上御敌。

井源的确是一位能力出众的优秀将领,其亲临边关镇守督战,使得局势很快便有所缓和,但也仅仅是稍有缓和而已。井源向朝廷发来了加急战报,称瓦剌贼寇人数甚多,边关现有的兵力恐难以为继,请求朝廷派大军前往驰援!

接到井源的战报,邝埜便奏呈朱祁镇要求动员京师三大营的精锐部队前去扫荡敌寇。

面对眼前的战局,朱祁镇亦不敢掉以轻心,遂准备批准邝埜的奏章请求,动用精锐之师前往边关作战。

这时王振却出惊人之语,他对朱祁镇说道:“北蛮瓦剌胆敢侵犯天朝神土,若不给他们点教训尝尝那些鞑子还真以为我大明软弱可欺。皇上,您若真想成就一番伟业,眼下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皇上何不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朱祁镇不由得猛吃了一惊,说实话坐享了大明朝这么多年的太平盛世,他还真没想到过有朝一日竟要亲自上战场。

见朱祁镇有些迟疑,王振进一步撺掇道:“皇上您不是始终以太祖、成祖皇帝乃至唐太宗李世民为效仿的榜样么,唐李世民大破突厥,成祖爷剿灭北元,不都是亲自领兵征战沙场?!”

朱祁镇一听心想:“对呀,我既然立下志愿要成就像太祖、成祖一般的丰功伟业,那就不能只成天挂在嘴上说,也该是付诸实施的时候了!”遂对王振说道:“王先生说的有理,这确实是朕成就伟业的好时机。只是事关重大,请容朕与朝中众臣商议商议。”

王振听了朱祁镇此言便知事已成了大半,能说动皇帝御驾出征,王振可谓是志得意满。

但这个司礼太监王振又为何对天子亲征表现得如此热衷?说白了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私利考虑。

王振借边贸大肆敛财那是满朝皆知,但终因瓦剌的得寸进尺而迫使朱祁镇下令封杀双边贸易。此事件使王振声望大跌,群臣背地里纷纷讥笑:原来皇帝并不是什么事都听王太监的。

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重树威信,王振便教唆朱祁镇亲自出征。只要得胜,那功绩既是皇帝的也是我王振的。同时也可向百官证明:皇帝亲征是我王振的主意,我在皇上心中的位置依然无可动摇!

这便是王振此举的动机。

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一出,顿时引得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不少官员更是直接提出了异议。

朝会上,吏部尚书王直挺身谏言道:“陛下,天子之职乃是坐镇皇城运筹四方,至于征讨外敌那是兵部的事。皇上若亲自带兵打仗去了,那天下诸事谁来决断,朝廷政务谁来主持?如此一来群臣见不着主上,那就相当于群龙无首,则必致朝纲不振呐!”

兵部尚书邝埜随即附和道:“王大人所言极是!臣身为兵部尚书,常年征战沙场,深知战场上刀剑无情,万一陛下有个什么闪失,那该如何是好?陛下肩负着治理天下的重责,抵御外敌的事还是交由臣这个兵部尚书吧。”遂跪地叩首道:“陛下切莫置社稷于不顾啊,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现场群臣听罢纷纷附和响应,齐声跪拜道:“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朱祁镇被噎的无言以对,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心想建功立业却会招来如此大的反对声浪。无奈之下朱祁镇只得唯诺回答道:“众卿都平身吧,朕回去再思量思量便是。”遂宣布退朝。

散朝后,朱祁镇决定去征求一下母亲孙太后的意见。他径直来到后’宫,又恰好碰见了前来探望母后的弟弟朱祁钰。

在向孙太后行了跪拜礼后,朱祁镇说道:“今儿刚好祁钰也在,我正有一事想问问母后和祁钰的意思。身为大明天子我本应奋发图强,为子孙后代留下些许功业,然而这些年来我却一直难有作为。现如今瓦剌人侵我边关,这正是我创功立业的好时机,我想……”

“行了,哀家知道你要说什么!”还没等朱祁镇把话说完,孙太后便抢先回道:“你不就是想要御驾亲征么?!”

朱祁镇听罢笑道:“母后您都知道啦?”

孙太后厉声回道:“这事儿闹的满城风雨,哀家焉能不知。我说皇儿啊,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呢,你以为御驾亲征就像在演武场上观兵那么惬意么,这是两码事!真要出个什么状况,你承担得了么?总之就一句话,哀家不同意!”

这时一旁的朱祁钰也应和道:“是啊,皇兄。区区瓦剌不足挂齿,邝埜大人定能轻松破敌,何须劳皇兄亲自上阵呢!皇兄还是听母后的话吧。”

朱祁镇急急回辩道:“我只不过想当个有作为的好皇帝,母后、祁钰你们为何就不能支持于我呢?!”

孙太后高声斥责道:“休再多言!你要还认我这个母后,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在紫禁城里呆着,哪儿也不许去!”

夕阳斜照的黄昏时分,朱祁镇于皇宫庭院内漫无目的的踱步游荡,此时他正陷入在前所未有的迟疑与迷惘之中:“为什么除了王先生就没人懂得我的心呢?!我只不过想借此机会成就一番功业,这又有何错?那些大臣们竭力反对不说,现在就连母后和祁钰也都不理解我,唉~”

朱祁镇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一直跟随在自己侧后的侍卫长樊忠,对其问道:“樊忠,你说朕应该亲征么?”

樊忠答道:“臣只知道一心效忠陛下,陛下想去哪里,樊忠一定跟随左右,绝无他言!”

朱祁镇说道:“朕现在不是要听你表忠心!朕是问你,如果你是朕,你会亲赴战场建功立业么?”

樊忠想了想回道:“臣乃一介武夫,自然期盼能驰骋疆场!说真的陛下,臣当了这么多年的侍卫长,整天呆在这皇城里骨头都快生锈了,我还真巴不得能跟随陛下去战场杀敌呢!”

朱祁镇一听登时来了精神:“这么说你是支持朕御驾亲征的啰?”

樊忠憨笑道:“呵呵~,我一个侍卫说话顶个屁用!”

朱祁镇笑着回道:“不然不然,樊将军的话亦是对朕莫大的鼓励啊!”

虽说樊忠人微言轻,他的表态对全局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但对四处碰壁的朱祁镇来说,这却是一次极其振奋人心的激励。

入夜,朱祁镇回到寝宫。内堂里皇后钱玉英正在亲手缝制着衣物,虽然皇后锦衣玉食生活无忧,但钱玉英却始终保留着亲自做针线活的习惯。

见朱祁镇归来,钱玉英连忙放下手中针线笑意盈盈的上前迎候夫君。然而朱祁镇只是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了几句,而后便枯坐于床头一言不发的若有所思起来。

钱玉英见状柔声问道:“祁镇,你心中有何烦忧能告诉姐姐么?”

朱祁镇面露惊喜的回道:“玉英姐姐果真是善解人意啊,一下子就看出我心有困扰!”随即朱祁镇便把自己欲亲征建功却遭众人反对的情况对皇后钱玉英详述了一番。

向心爱之人一吐心中苦闷后,朱祁镇自感轻松了许多。望着身边一直在温婉倾听的钱皇后,朱祁镇问道:“姐姐,你作为皇后,是不是同母后、祁镇及群臣们一样也不希望朕去以身试险呢?”

钱玉英回道:“诚然天下任何一个女子都不愿意让夫君远征而自己独守空闺。但身为皇后,我却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夫婿成为有所作为的一代圣君!”

听了这话朱祁镇顿时兴奋起来:“这么说姐姐的意思是……?!”

钱玉英含情道:“皇上若要问我对这件事的态度,作为妻子,我会说:‘夫君别走,请陪在我的身边。’而作为皇后,我想说的是:‘皇上,您尽情去实现您的抱负吧,臣妾会义无反顾的支持你,并敬候皇上得胜归来!’”

朱祁镇听罢激动万分,他紧握住钱玉英的双手感叹道:“姐姐你真是我的知心人呐~!”

翌日一早,朱祁镇来到后’宫的皇家库房。在库册清单的指引下朱祁镇径直走到一件特殊的藏品前方,随着箱门开启,一道耀眼的金光登时闪过,映入眼帘的是一套镏金的龙鳞铠甲!

这套极品盔甲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驰骋沙场打天下时所穿的战衣,做上皇帝后朱元璋就将其赠给了子孙。从此龙鳞金甲衣便作为朱氏的传家之宝传承下来,一直到朱祁镇这一代。虽然历经百年岁月,这套铠甲依旧光艳如初!

凝望眼前这金光闪闪的盔甲,朱祁镇不禁心潮澎湃。他已不再是当年初登皇位时的那个懵懂少年,而是一个二十好几岁精力充沛的青年人,体内旺盛的雄性激素使他实在难以抑制心中对战场的无限向往。太祖朱元璋身着这套威武的龙鳞甲打下了大明江山,成祖皇帝朱棣穿着它消灭了北元!如今我朱祁镇凭什么就不能穿上此甲征战一方?!

就在朱祁镇痴痴望着龙鳞金甲内心翻云覆雨之时,王振竟不知何时也摸进了库房,他悄然来到朱祁镇身侧,躬身问道:“皇上您在想什么呢?”

朱祁镇猛然回过神,说道:“朕有心继承祖先荣耀亲赴沙场,以彰显我大明天威,奈何母后及群臣偏要极力阻挠。王先生,你说朕现在该怎么办?”

王振回答道:“皇帝亲征,自然要百官协同。而那些大臣们的意见听听便罢,皇上您是九五之尊,最终定夺全在您一人,望皇上切莫错失此良机!”

朱祁镇应道:“明白了,先生是要朕力排众议!”

上朝后,朱祁镇对百官郑重宣告自己御驾亲征的心意已决,并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