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日本人的人口少了,那么日子岂不是就好过了?
    日子一旦好过了,女人还会出去卖肉吗?而且日本政府还愿意把劳动力送上战场当炮渣吗?
    如果日本的人口太多了,到时候日本政府说什么也要把女人主动送出去卖肉。说什么也要主动把男人送上战场当炮渣。
    因为那是日本唯一的出路。
    否则一大堆人挤在狭小的岛国,会给日本政府的统治造成巨大的麻烦。对于日本统治者来说,维持统治才是最重要的,人太多了死点人不就是了。
    也就是说,未来一旦和白种人世界开战,日本是当炮渣的命,而且是炮渣急先锋。
    另外屠杀这种活也将交给日本人去干,要知道屠杀是极为伤天和的,之前中国敢在俄国远东地区和中亚搞这种政策,主要是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多。
    这年代的俄国远东地区人口不过几百万,而在中亚地区也都是一些游牧民族,人口密度就更低了。
    而且俄国人在外东北屠杀过中国人,突厥人也是汉族的宿仇,杀了也就杀了。
    但是要说真的在世界上大搞屠杀,借江渝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下手,那报应绝对将会是天雷滚滚一般。
    但是可以交给小日本去干。
    这就像是吃肉和杀猪一样,我只吃肉,小日本管杀猪,罪孽先被小日本承担了大部分。
    当然,也不一定要搞屠杀,之前江渝为了达到腾出生存空间的问题,就把人都运到荒岛上。
    让他们玩荒岛求生这个十分刺激的游戏。
    以后要腾出生存空间,也可以让小日本把人运到荒岛上,只要把生存空间腾出来就可以,未必要搞屠杀这种血腥政策。
    此时江渝甚至感觉丢到荒岛上也有点罪孽,因此决定在荒岛上修几间屋子什么的,定期给荒岛送食物,让那些被丢到荒岛上的人可以活下去。
    只要那些人可以活下去,就没有太大的罪孽了。
    除了日本之外,南华共和国也搞生两个的政策,而持有中国国籍的华人可以和国内一样生三个。
    在南华共和国,实际上就像是中国的一个省一样,华人往来甚至不需要签证。
    而南华共和国的情况是有些特殊的,此时中华民国的移民政策出来了,南华共和国是重点移民区域。
    这意味着,与土著的冲突将更加剧烈。
    因为华人需要南华共和国的土地,而此时南华共和国主要还是在城市及周边区域对土著进行‘管理’,也就是让南洋土著进行经济作物生产。
    而南华共和国的农村地区,还是由那些土著霸占,而且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著,所以这些土著,必然是要让出生存空间的。
    用不了多久,就需要日本炮渣到南华共和国去和这些土著互掐了。
    ————
    第一更到!(未完待续。。)

第250章:退耕与移民
    在出台《计划生育法》的同时,中央政府的出台的《移民法》,则是鼓励普通民众进行移民。
    但凡愿意移民到政府划定的那些地区,即可自己开垦土地,土地所有权将归开垦人员,但前提是无土地、产业者。
    也就是说,这个政策是对低产阶级开的大门,只有低产阶级才能在这些移民区开垦土地并拥有所有权。
    为此国家还可以对其土地在耕种或放牧之后免税三年,而银行则对这些小型农场主进行低息农业贷款,但这些贷款只能用在农机、牲畜购买上,以及对农场设施的改造上。
    三年过后,国家对这些农场主征税,但是征税只是低额度税收,这个税收期为十年,这十年中,这些地区的农场主可以享受比较低的税收。这是为了这些移民区的稳定,因为这些农场主还要偿还银行贷款。
    等于说在这十三年里,财团不大规模兼并移民区的土地。
    但是如果实在太懒了,还不起贷款。那么土地将被财团的银行收走。
    等于说,在这十三年里,就算是发生经济萧条,只要时间不是太长,这些农场主们都能挨过去。
    从而保持移民区的人口稳定,不至于出现大量破产,使人口回流到民族传统活动区域。
    而《退耕法》则重点针对陕西省、山西省的黄土高原,光是一个陕西,在地图上看去。除了屁点大的关中平原还算富庶之外,其他一千多万人口都集中在黄土高原之上。
    黄土高原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第二次是明王朝时期,第三次是清代时期。
    整个黄土高原的植被被大量破坏,人们为了获取燃料而大肆砍伐森林,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而开垦更多的土地。
    结果就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当中。
    大量耕地都开在斜坡上,雨水一下就马上发生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从黄土高原流入黄河的泥沙占90%左右。
    而在陕西对岸的山西西部,情况也差不多。
    同时山区里面的人口,创造不了多少个人生产总值。个人生产总值对国家几乎无贡献,因为每个人都在忙着维系自己的生存,创造不出什么可以长久使用的重工业产品和建设成果。
    因此国家要强制将黄土高原上的人口迁移出来。
    但这种迁移也不是全面性的迁移,黄土高原上还是留有一些农业资源可以利用。但绝对不是发展粮食种植。留在黄土高原上的人口。可以承担对黄土高原进行绿化,同时建设拦沙大坝的任务。
    他们每年种树、种草,并维护这些草木,国家可以给他们补贴。
    也就是说,农业人口迁移掉绝大部分,只剩下那些开矿、工业人口,在黄土高原上还是有一些工业可以发展的。
    同时黄土高原上的能源、矿产比较丰富。
    不过中华民国也只是小规模开发,未进行大规模的乱挖。这是为了避免破坏黄土高原的地下水。
    黄土高原的地下水一旦超过两米深,那里的地下水一旦用掉就很难自然补充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黄土高原上种树。前几年长势喜人,接着就枯萎死亡的原因,黄土高原上完全不适合种植那种根系发达、耗水量大的树木和植物。
    毕竟黄土高原不是说寸草不生,搞绿化并非太难,怕就怕那种极为干旱的天气,从黄巢之乱开始,黄土高原上人竞相食的记载就不绝于书,发生人吃人的时候,往往是草根、树皮、树根都被吃光的时候。
    也就是说,历史上黄土高原出现了许多次植被被破坏一空的情况。
    黄土高原仅仅只有4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实际上并不是太大,但也绝对不小,起码比江苏省还要大上三分之一。
    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治理黄河。
    如果没有黄河的原因,这块地方就当成沙漠掉掉也无所谓,但是每年的泥沙流入黄河,给华北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治理的方法,实际上只要肯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都还是能治理得差不多的。
    首先就是绿化,第二就是修建拦沙大坝,第三可以调水灌溉。
    绿化是保持水土的前提,拦沙大坝则可以把肥沃的泥沙拦截下来,俗话说村有百口坝,再旱也不怕。
    拦沙大坝积存的泥沙,可以改变黄土高原的沟壑状态,并且形成非常肥沃的种植条件,可以在这些积存的泥沙上种植草木。
    调水喷灌可以从贝加尔湖调水,可以逐步的把喷灌搞起来,等科技进步了,可以搞滴灌。
    最有效和最快速的还是拦沙大坝,不仅可以把泥沙拦下来,快速的减少入黄泥沙,还可以把水引入大水池里储存起来,从而大量减少黄河水的含沙量。
    但是中大型拦沙大坝工程量大,以当地经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必须一国之力去建设才能建设起来。
    当前的中国是别想了,因为当前要把资源用在更需要建设的地方,因此只能先通过成本比较低的绿化,以及建设部分拦沙大坝来减少入黄泥沙。
    毕竟现在中国要面对的是整个白种人世界,资源要向扩大战争潜力方面的建设倾斜,所以暂时还不能抽调一国之之力去做这一工程。
    为了让黄土高原恢复更多的植被,减少人为破坏,所以要将这里的人口大量迁移出去。
    迁移出去的人口,想成为工人的话,可以在移民区当工人,移民区也将兴建很多工厂、矿山。
    也可以选择成为农场主。
    两者各有不同。前者不用担心破产的风险,失业了有失业保险金可以领取,是肯定饿不死人的。
    后者可以拥有土地。但是有破产的风险。
    在当前中华民国的体制、经济结构上来说,破产是普遍的现象。
    因为财团要垄断,要低买高卖,自然是要制造经济萧条,同时国家要疯狂建设,自然要有虚假繁荣。
    所谓生杀有道,有生必然要有杀。这样才能良性运转。经济没有永恒的繁荣,也没有永恒的萧条。
    这就和古代的盛世、乱世一样,乱世就是人太多了。盛世就是人口减少了。而在资本时代,盛世则是萧条之后,乱世则是繁荣之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随着时代变化。表现方式变得不同了而已。
    如后世。搞了那么多年经济,竟然还在增长,好似经济不增长就没面子,结果只会造成更大的经济隐患。
    所以不管做出哪一个选择,被强制移民出去的人口,都总是比现在过得好的。
    移民出去后,有更好的医疗、教育环境,同时有更高更富足的生活。人可以不用在用尽所有精力与智慧去想生存的问题。
    除了黄土高原上进行大规模移强制性移民外,还有全国的偏远山区。
    那些偏远山区道路不通。在旧社会由于战乱、匪患等原因,加上老庄思想的影响,人们都在寻找一个与外接封闭的‘世外桃源’,因此很多人口躲进道路不通的山区,过着与世无争的安宁生活。
    这不能说这种生活就错了,人实际上可以不用活得那么累。现在的人为什么要学习知识,就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