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是村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娘是村长-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银麒麟本是颜家老太太送给地瓜的,可地瓜脖子上已经带着白毛舅舅给的玉了,叶秋就收了起来。这会子送人,却是正合适。
朱青青见那银麒麟虽不贵重,但打得极为精致,想来不是普通物件,连忙推拒。可吕大娘探头看一眼,却是笑着劝朱青青收下。
“二太太您就收下吧,这个意头极好,回头太太瞧见,必也是喜欢的。”
朱青青耳根微微一红,叶秋忽地心中一动,低头往朱青青腰腹那儿一扫,可惜啥也没看出来。
吕大娘瞧出她那意思,下巴一扬,“还早呢,我们太太有讲究,不让说。”
哎哟,这一下子,连朱方氏也听明白了,女儿这是有身孕了。她慌得连忙站了起来,“这是怎么说的?你这孩子!要早知道,我让你爹下山多买些东西回来呀!”
叶秋笑了,“如今知道也不晚,您老还不赶紧去杀只鸡?”
“嗳嗳,我这就去,这就去!”朱方氏慌慌张张的跑出去了,朱青青看着母亲苍老的背影,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让儿子来谢过叶秋。
鲁季贤对那对麒麟倒也罢了,只拿着那副小弓箭爱不释手。
小地瓜瞧着眼馋,软软的靠叶秋身上,略带委屈的说,“那是我的。”
小东西记性可好,这是军营里的叔叔送他的。可他娘说他太小了,不能给他玩,怎么这会子就给别人了?
叶秋点了儿子的小脑门一记,“瞧这小气劲儿,就是给哥哥又怎样?横竖你又拉不动,让哥哥带你去玩,不好么?瞧哥哥,见你一来,就堆了这一炕的东西,他有没有小气?”
听着她这话,鲁季贤还越发大方的道,“地瓜你要舍不得,就还你好了。”
这话说得小地瓜越发不好意思了,躲叶秋后头,拿手捂眼睛。
朱青青瞧着小不点很尴尬,笑笑着让儿子带着地瓜出去玩了。
这边吕大娘也识趣的退出去忙活,朱青青看叶秋一眼,又给她慎重行了一礼,“这些年,亏得你照顾爹娘了。”
听她这么说,叶秋略加思忖,果断回了句,“我照顾得再好,毕竟是外人。哪里比得上亲生的?尤其这大过年的,叔婶盼一回团圆,也不知盼多少年了。”
朱青青一听这话,眼圈瞬间红了。扭过头去,再不吭声。
叶秋心中叹气,这都叫什么事儿呀?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年。朱青青为了给老朱家凑够赎兵役的银子。居然把自己嫁到原平县,一个跟朱长富年纪相仿的退伍老兵家里做妾。
然后,跟家里断绝了关系。
这一断。就是十几年。
要不是这回的兵祸蔓延到了原平县,要不是她家太太路上意外生了病,依着朱青青这样倔强的性子,怕是怎么也不会回到娘家来暂住的。
当叶秋在村口听到七婶说起原委时。就已经想通了许多事情。
怪不得之前老两口听到原平县,表情就怪怪的。后来征兵那会子。朱方氏跑出去一趟,回来就揭穿了陶家和郑亭长串通,拿地方征兵,冒充国家征兵的诡计。
朱青青嫁的鲁家。原就是当地大户。也是极少数由民户立下战功,最后退役回家当亭长的老军人。
应该来说,此人是有些本事的。
而且鲁家大太太不能生育。这些年,鲁家也就纳了青青这一房妾室。还命人管她叫二太太,也没拦着不许她抚育儿子。算是挺好的人家,挺好的大妇了。
但是想想红颜嫁白发,一树梨花压海棠,叶秋心里还是挺为朱青青难受。再想想朱家二老,会是怎样的心情?
或许这个女儿,是比不知音信的儿子,藏在他们心中更深的痛。
所以朱方氏能说出儿子的事,却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提起这个闺女。
叶秋无力去谴责谁,怪罪谁,因为当你不是当事人,就不能代替别人的感受,去否决他们的决定。
但是,她仍想尽力帮帮二老,也帮帮朱青青。
因为她看得出,不光是二老想跟女儿和解,朱青青也不是不想爹娘和解的。
否则,她不会在朱方氏找上门时,还肯帮助她,也不会在遇到事时,到底还是回了娘家。
过去的事,已经无法改变。但将来呢?
叶秋觉得,人生还是应该往好的方面努力。
朱青青沉默了好一时,才低低的道,“若是哪天弟弟也能回来了,才是真正的一家团圆。”
唔,叶秋明白了。
估计这姐弟俩感情很深,朱青青愿意跟爹娘化解她自己的矛盾。但是她心里,对当年朱长富让弟弟顶替二叔家的名额,去当兵还是有怨念的。所以一天接不到弟弟平安的消息,她还是心里存着疙瘩。
不过,这已经是个很好的契机了。
至于寻找那位虎子哥哥,朱德全的任务,男人不是一早接去了吗?怎么至今没个消息?
可一想起男人,叶秋想起另外一件烦心事了。
也不知怎地,她就是很不愿意去想那个人,还是回头再说吧。
傍晚时分,朱长富领着村里人回来了。
陶家那些陈粮虽然拖了回来,但到底不肯卖给仙人村了。
因为战争的传言越传越玄乎,陶世杰心里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回八角镇的路上就偷偷差人给家里递了个信。
陶宗名在得知此事后,把陶世杰大骂一顿,赶去路上拦下,把所有粮食又拖回了家去。
至于那个双倍赔偿,他是不肯认账的。只肯退那三成的订金,这其中还得把叶秋拿走的那些粮食,按说好的价钱扣出来。
朱长富当然不同意,眼下的八角镇,也不是他老陶一家能讲道理的地方了。今儿就带人下山找到郑亭长,要打这一场官司。
三方见面,在亭舍扯了一天的皮。最后以陶家把那三成订金赔了两倍过来,给仙人村拿走的粮食就算添头而告终。
对这样的结果,朱长富很不满意。自觉没能耐,对不起叶秋的托付。
可叶秋却觉得,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您想想,咱们做什么买卖,随随便便就能翻一倍的利息?那陶家的粮食又不是很好,喂猪我都怕把我的猪给糟蹋了。咱拿着钱,有多少东西买不到?”
朱长富犹自忿忿,“话可不能这么说,回来的路上,那陶家要没有咱们的人帮着。能走得这么顺当?这起子白眼狼,真是翻脸不认人,以后再不跟他们做生意了!”
叶秋大方一笑,“您看看,您打一回交道都这么说了,以他家那德性,还能好得了?”然后压低了声音悄悄道。“您就快消消气吧。只当是给我那没出世小外甥积福了。”
朱长富一哽,随即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
叶秋抿嘴笑着,在他耳边报告了这个喜讯。然后。也把朱青青的意思说了。
朱长富听得先是惊喜,后又长叹一声,“她们姐弟自小感情就好,小时候。几乎是青儿把她弟弟带大的。她们姐弟……全是我对不住他们。”
“如今还说这些做什么?”叶秋嗔了这老头一眼,“眼下好不容易人回来了。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您就别操心了,好生想想怎么多疼些女儿外孙才是正理。”
朱长富再看她一眼,目光中有感动,也有欣慰。“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当年把你带回来了。”
那当然!叶秋昂着小下巴,得意洋洋。“否则哪来的村长接你的班?”
朱长富笑了,拍拍屁股就去忙活了。
农家老汉没啥大的本事。但给外孙做个弹弓,编几个蚱蜢这样的小玩意还是会的。嗯嗯,还得给没出世的小外孙,打一张摇篮才行。
只是朱长富才走开两步,忽又想起一事,回头来找叶秋。
“你再去问问,怎么大妞儿没带来?你青儿姐姐在贤儿跟前,还生了个闺女的。这一家子都出来了,大妞儿一个闺女搁哪儿了?我记得那孩子今年该有十三了。这么大的闺女,可不好不在娘跟前的。”
叶秋笑了,这老头,只怕老早就关注闺女的一举一动,只是不说而已。
嗳,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叶秋目前已经自动把自己代入妹妹的角色了,所以让她去做这些跑腿的事也不怕丢脸,找吕大娘一打听,没想到却听得人生起几分敬意。
“我们家大小姐可是个好样的,人又孝顺又能干,这回是她主动要留下看家照顾老爷的。原本老爷太太都不肯答应,还是她亲自打点着行李,硬是把一家子打发出门来。”
这姑娘真是不错,小小年纪都能有这份担当了,几乎可担得起将门虎女了。
可朱家老两口一听,却是顿时担起了心,“她就再有本事,也是个闺女,这样的乱世,万一有点子什么,岂不吃亏?”
叶秋笑着劝道,“我听那吕大娘说,我那大外甥女可是个有本事的,早扮作男装了。她又会骑马,又会舞刀,何况还有她爹呢。真要有个什么,她爹还不得让她赶紧跑啊?”
这话说得也是,可朱方氏又想起个关键问题了,“可她就算要跑,也不知往咱这儿跑啊?这路上,多危险?”
朱长富道,“要不还是我去走一趟吧,捎个信,也给鲁家报个平安。昨儿我就想下山带信来着,只一直没遇到人。这会子秋儿你回来了,我也走得开了。”
可叶秋摇头,“您就算了吧,老胳膊老腿儿的,还是在家歇着吧。不如我明日下山,找个人去送信。”
这一说来,她还真的有好多事情要办。要叫陈掌柜徐三思来算账,那些药材还要找懂行的人处理。
还有小伍带来的那个,奇奇怪怪的叫做许志坚的帅哥。自称是大夫手下的学徒,来给叶秋看病的。不过却不肯上仙人村,先在八角镇落脚了,让叶秋回家安顿好了再找他。
说来这许帅哥到底是怎么遇上的,又是怎么正好救了她?
叶秋肚子里还好多疑问,要去找人问清。
可朱方氏一听她要出门,却是不赞成的道,“明儿就过小年了,改天吧。”
叶秋真是忘了。
不过想想,要是明儿不去,往后这些事还是要办的。
“我白天去,晚上赶回来团年。年底家家事都多,早些把账算了,大家都好过年。”
朱长富倒挺赞成的,“那酸菜里的钱,还有周边乡亲们份。这样兵荒马乱的,你回头跟陈掌柜他们商量商量,能不能先给大家分了?万一有个啥,人家也能安心。”
叶秋也有这个意思。
那朱方氏一听,就开始交待让叶秋去山上多买些鸡啊肉的回来,好给女儿进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