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首富-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
好高抬我啊!
胡楚元心里笑着,却又觉得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他不做不行,万一何璟临阵脱逃,影响只会更快,与其那样,不如现在就砸钱,和法国人决一死战。
他想了想,和左宗棠道:“行,这个事情就交给我吧,但我暂时不会有大的动作,诸多事情该怎么办,得等我去一趟美国之后再做考量!”
左宗棠好奇的问道:“为什么?”
胡楚元道:“机器设备想要引进更新,必然要和洋人谈判,可在上海的洋人现在整体对我都很提防,所以,我得绕开他们去美国一趟。其二,我想和美国人谈一谈,看看能否给予我们在生丝、茶叶进口上的最惠国待遇,这一点,恐怕得要中堂大人亲自出面;其三,在美国的那些留美幼童日后必将成为大器之才,我也想去看一看。”
左宗棠道:“这倒是可以去一趟,这样,我就以两江总督的名义和朝廷保奏你为一等驻美领事参赞,代替我去美国看看那些孩子,顺道和美国人接触一下。不知道美国人的军火好不好用,要是便宜好用,咱们也可以买他们的。”
胡楚元道:“便宜好用是真的,可比起德国人,那还是有差距的,我先去看一看!”
左宗棠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过去?”
胡楚元想了想,道:“四月底就要开始收生丝,提前一个月就要布局,我得抢在此前回来,所以,要去就得是最近。”
左宗棠道:“急了点,但也来得及!”
胡楚元点了点头,道:“那属下现在就先回杭州办理江南丝业合作社的事情,另外将江南商行的股权调整一下。”
左宗棠倒是想留他住一宿,但眼下的事情确实是特别多,他也就不留宿了,亲自起身将胡楚元送出衙门。
幸好,胡楚元是包了一艘江轮来的,天色虽然晚,他也有船可坐。
就这样急忙忙的,胡楚元又踏上返回杭州的旅程。
第七十二章 梅启照的政绩
看完那封信,胡楚元对何璟的观感登时为之一变。
他这才明白,何璟平生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功绩,能够做到闽浙总督的宝座,完全是靠了一个“混”字,可他的“混”,也不是一般人能混出来的。
能够做到总督的人,谁都不是那么简单。
对他这种资产太多的官商,固然可以做官,比如像盛宣怀那样……但那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他所能图谋的最高职务也就是福建船政大臣了,还得有很好的机遇和功劳。
福州船政的事情,他显然是要管定了,可他也明白,自己并不可能长期坐镇在福州,总得找一个副手在那里管事。
这个人选是谁呢?
张灵普?
经验浅了,资历也不足。
想来想去,他只能找出徐寿之子徐建寅。
可怜啊。
他手中人才已经算是很多了,却找不出几个精通机械轮船的人,既精通机械轮船,又精通经营的人更找不到。
这就是眼下的中国。
别说他找不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也找不到。
盛宣怀……那就是个半吊子。
至少眼下是半吊子。
胡楚元直接乘船返回杭州,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才上岸。
等他回到胡家大院,家里便立刻热闹起来,一家人开心的吃了顿团圆饭,并将胡月乔夫妇和他家里的两个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喊了过来。
乘着一家人都在,胡楚元就说一说要送两个弟弟去西学馆和国学馆读书,日后再送到国外进修,谁都没有意见。
老太太想捐一笔钱修整报国寺,既是行善积德,也是旺一旺胡雪岩墓地周边的香火。
这是好事,胡楚元同意出十万两银子,足够重建一栋报国寺。
吃完这顿晚了一个多月的年夜团圆饭,胡楚元就回自己的书房,将胡月乔和两个堂兄也请了过去。
几个人坐下来,胡楚元就和胡月乔道:“四叔,您想不想在江南商行里入一股?”
胡月乔微微有些诧异,问道:“这合适吗?”
胡楚元知道他的意思,道:“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我现在要将江南商行的股份分散开,自己手里顶多保留四成五的股份,朝廷的股份要增到二成五。另外,我要给上海到徐老板两成股,您这里呢,我留五厘的股份。”
胡月乔笑道:“江南商行这么大,五厘的股份也不少,它的利润这么丰厚,我为什么不入?那这五厘股要折多少钱才能买到?”
胡楚元道:“不多,60万两。”
胡月乔一惊,道:“5厘的股本就要60万两,这还不算多?”
胡楚元道:“四叔,商行一年的纯利至少是七百万。现在投资60万两银子,年底就能拿回30万两红利,两年就能赚回来。”
胡月乔松了口气,道:“那行,我想办法筹集60万两银子给你!”
胡楚元笑道:“您要是有钱,那就先投入到庆余堂里,这60万两银子由我先支借给你。但我也有一个要求。”
胡月乔哦了一声,问道:“什么?”
胡楚元道:“四叔,我今年的生意开拓的特别快,有些事让别人去办不太合适,两个弟弟又小,能不能让大哥和二哥来帮帮我?”
他早就观察过,胡月乔的生意虽然做的不大,两个儿子胡世源和胡卫源却培养的很扎实,都是做生意的能人。
胡月乔道:“这当然可以,可庆余堂里的很多事也都是老大在打理着呢,让卫源去帮你吧!”
胡楚元觉得也行,徽州人的规矩就是大儿子留在家里守着家业的,小儿子们出去打拼,搏一个生计。
他当即和二堂兄胡卫源拱手道:“二哥,那就拜托您了。做生意都是一个理,等您进了商行,我就让您先跟着谭掌柜帮忙,慢慢摸一摸盐业和丝业的门路。”
胡卫源道:“兄弟放心,我必当竭尽所能。”
谈完这些事,胡月乔就带着家人离开,胡楚元却没有闲着。
眼下事情实在是太多,件件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幸好有各位掌柜们帮忙分担。
估计自己眼下是没有时间操心各门产业的事情,他就在夜里提笔写了几份折子,和柳成祥说说江南丝业合作社的部署、未来,说说如何变成江南农业合作社,如何开始涉及小额的贷款,如何在各乡各镇兴办分社,再通过分社来控制生丝的质量,如何通过分社谈价,买丝;
他得和谭义云说说江南商行下一步要做什么,如何配合江南农业合作社振兴丝业,如何筹备进入茶业和轮船业,当然,裕丰粮社的问题也得想想办法,这问题就是一个大地雷,一旦爆炸,粉身碎骨啊;
他得和陈晓白说说,什么时候要在阜康票号之外,额外再开一家中信票号,什么时候在上海、天津、香港兴办中信银行,怎么办;
他得和沈富荣说说,荣宝斋和当铺之间如何合作,什么时候筹办拍卖行,三者之间,谁轻谁重。
……
这一整夜,他都没有睡,喝了几杯的浓茶,不停的写,不停的思考。
将信写完的时候已经是次日黎明,他正准备小睡片刻,胡荣就匆匆进来禀告,说是浙江巡抚梅启照前来拜见。
胡楚元挺高兴的,这场盐案大胜,梅启照也是出力很多,若没有他的暗中部署,湖州南浔商帮的那些富绅们也不会在一夜之间血崩瓦解。
很快,梅启照就笑呵呵的走进胡家大院,杭州知府霍鸿机则陪在他身边,两人都是满脸的喜色。
一见面,霍鸿机就拱手和胡楚元贺喜道:“恭喜胡骑尉旗开得胜,威震江南商界,从此,江南盐政就不该再有什么波澜了吧!”
胡楚元笑了笑,道:“同喜,同喜!”
梅启照也道:“是啊,对我们浙江官员来说,这也是一件值得自贺的大事呢。”
胡楚元笑道:“还是多谢巡抚梅大人的关照。”
梅启照客气了几声,三个人就一同进了百狮楼的花厅里。
坐下来之后,胡楚元就让人取了两幅墨宝送给二人,都是一样的康熙帝宝。
康熙皇帝的书法算是自成一家,颇有造诣,他平时练字都会将手稿留下,过节的时候就赐送给满朝文武官员,但凡是祖上在康熙朝时期能做到三品衔以上官员的书香门第中都有珍藏,数目众多,价位不高。
不过,帝宝就是帝宝,又是本朝帝宝。
至少梅启照和霍鸿机家里就是没有的。
两人忍不住就将当场打开过目,仔细的鉴赏一番。
霍鸿机更是和胡楚元道:“胡骑尉,您真是太客气了,霍某感激,感激不尽啊!”
胡楚元笑了笑,道:“我在此次的盐案中收获颇丰,康熙爷的帝宝就有好几卷,如果霍大人喜欢,我明天就让人都送过来。”
康熙的书法作品存世量很多,价位虽然不高,但在这个时代却有着很特殊的价值。
霍鸿机真心喜欢,连连称谢。
梅启照则笑道:“楚元啊,我这一次来找你,除了要恭喜你,也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关于浙江的水利通渠事宜。眼下呢,阜康钱庄的资金应该还算充裕,我就想早点抽调出来。”
胡楚元想了想,道:“可以,不仅与此,我还想在浙江折腾几个大工程。”
“哦?”梅启照不免有些惊讶,心想,难道我们目前在办的事情还不够大吗?
按照他和胡楚元此前的合计,总共要疏通十四道老渠,开挖四条总长620公里的新渠,前后一算,总开销不低于280万两银子。
就目前的大清国而言,这可以算是近二十年来最庞大的水利工程了。
胡楚元微微点头,和梅启照道:“太湖一带所种地湖桑树需要很大的灌溉量才能让桑叶又肥又嫩,进而使得春夏两蚕都有充足可口的桑叶可吃,所产的生丝更是银白如雪。浙江本地虽然也是用了这种湖桑树,却没有太湖那么好的灌溉条件。想要提升浙江丝的品质,关键也就在于水。所以,我想在咱们原先的通渠工程上,再在金衢盆地和杭州一带引用西法开建几个大水库,水库和水渠相通,调节水利的作用就能更强。”
梅启照不免有些惊讶,道:“话是这么说,可浙江水渠的工程刚刚通过朝廷的审批,这又要再报更大规模的水库工程,别说朝廷不太可能批复,就算批复了,资金也是问题……当然,我知道楚元你肯定有办法解决资金,否则也不会说。只是……如果继续和阜康钱庄借贷,浙江赋税以后能不能还清啊?”
胡楚元倒是胸有成竹,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