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首富-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管胡缄元是否真的同意,他必须接受这个条件。
胡楚元将阜康公司和家族基金组建起来,同时将一切大权操在手中,目的已经很是明显。
和过去一样,胡楚元打算由整个胡家先垫资5亿清圆用于可能爆发的战争。
这笔钱暂时不见账,私下用于提前在美国和国内订购军事物资、装备,亚洲富国和美洲富国也会利用整个产业网加快产能扩张,保证在两年内向新军提供超过一千辆的装甲车和排水量总吨位不低于30万吨的新舰。
钱……终究不是什么大事。
料理了这些事,胡楚元就不打算再分心了。
他得好好收拾一下,不仅要收拾洋人,国内的人……他也得收拾一下,以后不能太放纵那些人了。
既然他要复出,那他就不打算再遇到第二次兵变。
兵变居然变到他头上了,别人都以为是一起合伙为他好,性质不过是陈桥兵变,可他心里有多生气,多愤怒,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能理解。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绪
胡家人陆续返回上海,开始抽调资金在全国加快军事物资的生产,同样的,日本三菱、住友等财阀也在迅猛的扩大产能。
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日本陆军紧急备战,将陆军总数扩张到65万人,分威十四个师团。
俄国在东北满洲里、远东海参崴、西北厄斯克门地区屯兵73万人,占俄国目前现有陆军总数的57%,法国方面则在南越增兵,人数约在六万人左右,驻扎在南越的法国“中国舰队”的军舰数量也增加到43艘。
由法国领头,要求陆广荃及临时军事政府立刻退出北京,将政治权利交给“中国光绪皇帝”,并要求中国政府就义和拳运动对外国商人、教会、公民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赔偿总额又进一步提升到1。3亿清圆,同时要求中国全面开放,允许外国商人进入中国腹地投资。
俄国则额外要求中**队撤出新疆地区,承认新疆归属叶尔羌汗国,日本则要求中国必须承认朝鲜独立。
三方的要求都非常之过分。
陆广荃根本不可能答应,可在国内,他的反对力量也太多。
1900年8月14臼,陆广荃宣布解散临时政府,权力交还给光纬帝载淮,并由载滟颁布旨意重新委任胡楚元为新的首相大臣。
接到任命后,胡楚元在上海多滞留了几天,这才乘坐火车前往北京。
8月17日。
胡楚元的专列抵达京师,随即,他就乘坐马车前往瀛台。
京师被新军控制的很严密,处于军管宵禁的状态中,大量的满人权贵被强行驱逐出京师,集中关押在西山静宜园一带,更多满人则被强制押送回东北,分散处理。
京师的气氛依然是如此的紧张,没有人因为满人的离开而庆祝着,老百姓们、商人们只是担心以后的生意该怎么做,并没有想过满人的离开究竟意味着什么。
到处都有在强迫性执行剪辫政策的军人,守住街上的各个要口,就地抓人,就地剪辫,一时之间,北京城里到处都是那种散发的入,前额光秃秃的,后面披散着半截长发。
胡楚元的马车是特殊的,并行一排六辆银色的马车,还有两辆鎏金马车,都拥有四匹高大漂亮的伊比利亚马在前面挽车。
跟随在两侧的是数千名福卫营的士兵。
虽然他回京的具体时间是保密的,可在京师,大多数老百姓们都已经知道……他就要回来了,见到这样的阵势,人们立刻明白过来,大清国真正的首相终于回来了。
兵变结束了。
日子就要和以前一样了。
消息很快传开,大道的两旁涌出潮水般的市民,数以万计,群情欢呼。
你不能高估老百姓的觉悟,他们实际上并不在乎皇帝是谁,他们只想过那种安稳富足的日子,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特别是在胡楚元担任首辅大臣的四年间,中国前所未有的繁荣着,商户繁荣,百姓富庶,京师的繁华更是无与伦比。
在京师、河北,胡楚元还大肆捐建学堂义塾,捐资修庙,振济灾民……这些都让他拥有着特别的声望。
这一刻,胡楚元心境异常的复杂,人们欢迎他的回归自然是好事,但也说明革命之火还完全不威熟。
他想,陆广荃大体也应该是明白的。
人们的兴奋情绪越来越高涨,百姓和京师的乡绅们、富商们都不约而同的跟随在胡楚元的马车两侧,如果不是军队的强硬阻挡,大家真想围住马车朝拜这位真正能给中国带来富强和稳定的首辅大臣。
这一幕终究还是发生了,数百位举人忽然拦住了去路,他们的身份很特殊,一群人长跪不起,举着自己被强行剪断的辫子痛哭流涕,仿佛是被人阉割了一般,丧失了一切气节和尊严一般的恸哭着。
“大人……替我等做主啊!”
“胡大人,国家危亡,道义失怠,社稷危矣,还望大人挺身而出,清除军党,以正国威!”
有人不顾一切的大声喧哗着,举着自己的辫子痛声沉泣,仿佛这世界真的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不得不站出来大声疾呼。
“中国之改革就在今天,汉人之崛起就在今天……!”
远远的地方也有一些激进的、愤怒的青年学生在大声喊着,他们也想唤醒国民,说服胡楚元,让胡楚元和国民一起支持改革。
街市上就是这样的嘈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为了压制住别人的声音,乡绅举人们开始鼓惑人群殴打那些站在讲台上的学生,学生周边却又有新军和泛维新组织相维护着,双方大打出手。
最后,李存义不得不让福卫营的±兵开枪示警,逼迫两方让出一条通道,先让胡楚元的车队顺利离开,进入瀛台。
胡楚元没有在瀛台停留,立刻通过西华门进入紫禁城。
紫禁城的内侍已经被更换,全部由新军重新组织的京都警卫师负责,各个出口都被看的很紧,紫禁城内的太监、宫女被裁撤了一大半,连内务府大臣也被换成了复兴社的人,负责统管整个紫禁城。
很明显,光绪帝载潴被彻底软禁了。
胡楚元沉默的在内宫门外下车,依然穿着他的那套一品大员的官服进入乾清宫,大殿还有几名忠心耿耿的太监在守卫着,连缚鸡之力都没有的他们,还能守卫着什么呢?
他们所剩下也只是那份不屈的气节。
胡楚元有着一种特殊的气质,震撼人心,常年身居高位的他,控制中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他,在时时分分秒秒之中都有一种令人忌惮和畏敬的气场。
他一步步的走进宫殿大门,数干名福卫营的亲兵将四周守住,用枪逼迫京都警卫师的士兵暂时撤离。
现在,只要胡楚元在的地方,一切安全警卫权限都由福卫营负责接管,这个营的正式名称是”特勤安全局第二附属保卫旅”。
人们已经习惯了,还是称他们为“福卫营”。
在兵变之后,保卫旅对新军也产生了巨大的抵触心理,双方此时还在冷战之中。
胡楚元神情深严,只用目光就将大殿里的那些太监逼退。
听到外面的喧哗声,被软禁了几个月的光绪帝载潴急切的奔走出来,见到胡楚元的一刹那,他再也忍不住内心的痛苦,委屈、困惑、愤恨……纠集着各种思绪的泪水夺眶而出。
“首辅……啊!”
载潴的双手难以抑制的颤抖着,眼睛涨的通红,脸颊也在颤栗着,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盼星星,盼月亮。
他总算盼来了救星,他知道,胡楚元不会背叛他,只要还有一点可能,胡楚元就会保住他的皇位……他真是这样想的。
虽然他知道,陆广荃等人的两次兵变都是胡楚元自由放纵的结果,可不管怎么说,胡楚元至少还能勉强的控制住陆广荃,以及其他那些新军的将领。
然而在某一个瞬间里,当载淮看到胡楚元早已剪掉了辫子,内心里略噔一声,预感到更大的阴云正笼罩着他,可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只是惊吓的瞪大限了。
胡楚元很平静的拜见光绪帝载活,直到载淮缓过这一刻,让他起身,他才慢慢站起来。
此时已经二十九岁的载惦已经不是以前的载游,内心的某种性格还是让他有点软弱,但他终究是一个聪明的人。
他敏锐的在心里思索着,一边让人给胡楚元赐坐。
等胡楚元坐了下来,载澹才道:“首辅,令弟已经派人捎了话给朕……朕心里明白,即便是你,眼下恐怕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可朕还是想问一问,你还有没有办法让一切都回归……朕保证不会追究发动兵变的那些将官,朕知道,他们只是想要急切的改革,想要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另外,满人这么些年好日子也是享受的太多,懒惰无能,确实不值得重用,更不值得善待,这一切,朕都能明白。”
胡楚元无奈的苦笑着。
两人相伴十几年,亦君臣,亦朋友,所以,胡楚元才特别不想亲手推动这种变革,宁愿做个不负责任的人,将这种变革交给别人去做。
他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和载惦直言道:
“微臣尽力而为……或可能保住皇上,未必能保住满人。皇上,咱们说一个特别的话吧。”
说到这里,他暂时停住话。
光绪帝载活微微颔首,让陪同在书房里的太监退下去,将门关严,这才和胡楚元问道:
“首辅,你想说什么?”
胡楚元答道:“微臣以为,自太宗定律满汉不得通婚以来,满人固然是一直都保持着,可惜,这个法子能保满人,不能保皇位。天下之大,三亿八千七百万余众,满人不过两百万数。皇上,咱们换个位置想想,您如果是汉人,您会同意让满人骑在咱们汉人的头上吗,一辈子从生至死都用咱们汉人的血汗钱养着,游手好闲,什么都不会,另外还有一群稍微有点能力的满人,每天叫嚣’汉人一强,满人必亡’的言论,千方百计的阻止汉人,歧视汉人,而且是所有满人都在歧视着汉人。事实是什么呢,大清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国防……一概等等都靠汉人养着,支撑着,假如您是一个汉人,您会不会想问一句’为什么’,您想不想问一句‘凭什么’?就凭满人当初打进了山海关,杀了我们几百万汉人?”
只听着这一番话,光绪帝载潴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他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