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首富-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楚元叹一声“是啊”,又和朱延年道:
“另外说个事,直隶这里不用开太多铺子,京师备县一家,河北备府一家,天津三家,这就差不多了。主要是入股地方的钱庄,甚至是直接控着大股份,您最近就要忙着这些事,看看哪些小钱庄是能抽股给咱们,好处当然是实在的,咱们可以拆钱给他放贷,还能足艮着中信票号做转手的二票号生意。”
朱延年笑道:“只要咱们肯拆借款子,愿意抽股的小钱庄多的很,可这两年,我都按陈大掌柜的意思在办事,一直都在积攒着掌柜和主帐师傅,这都能开几十家分号了,这些人怎么办啊?”
胡楚元想了一下,道:“那就再开一家新票号嘛。”
朱延年沉思片刻,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树大招风,咱们钱庄自打前年换上中信票号后,一直就扩展的很迅猛,南北走货的都得走咱们这里走汇。除了山西的日升昌和大德通,咱们在京师算是最大的票号。就和乔致庸一样,咱们也拆出一个新票号,可这个票号叫什么,又挑谁做分号的大掌柜?”
胡楚元道:“就叫万通票号,你想办法挑一个山西人,我准备让这家票号向山西走,去西口和归绥发展。”
朱延年笑道:“那我就明白了,这倒是真好找,山西做票号的掌柜多的很。前些日子,蔚丰厚票号京师分号的掌柜李宏龄和大掌柜毛鸿翰发生了一场挺大的争执,毛鸿翰还在东家侯家那里告了一状,想要裁撤掉李宏龄。李宏龄这个人,我是认识的,打了十多年的交道,正直壮年气盛,才三十三岁,刚做上掌柜没几年,想在京师分号里做点小改动,结果被毛鸿翰骂了一声,说他想借机渔利。
“哦?”
胡楚元不免有些好奇,续问道:“李宏龄想做什么改动?”
朱延年道:“其实就是效仿咱们中信钱庄做存票业务,他也想搞存票,他私底下和我说,京师富商云集,若是能够大做存票,必定可以收取大量存款,发往各地借贷,也能赚不少钱。只不过,他说咱们的存票利息太高,风险太大。“胡楚元更好奇,问道:“他怎么和你说了这些?”
朱延年嘿嘿的笑着,美滋滋的将酒倒满,自己巴滋一口饮下去,才说道:“不瞒东家,我寻思自己再过四五年就可以退休了,想给东家找一个真正能在直隶和北方立足的掌柜,找来找去,我就找到他了。这两年里,我一直借着同行的关系,和他常来常往,他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都教着呢。他这个人忠义,讲信用,人品是没得说,他以前在一家山西票号做学徒,手艺学成了,票号也亏本关门了,后来有个姓曹的帐房先生推荐他给侯家的蔚丰厚票号做管事,又过了些年,他成了掌柜,曹帐房却病死了,留下孤儿寡母没人照顾,他就一直接济着,说是要照顾人家到两个儿子都成人。”
胡楚元忍不住的嗯一声,心想,在这个时代做生意就有这样的好处一一人实在,像李宏龄这样的人,搁在130年后都得上《感动中国》,可在今天,却并不是很罕见。
这样的人,哪怕是没有多少能力,胡楚元都是想要用的。
他当即道:“这个人好啊,能力怎么样?”
朱延年巴滋的又喝一口小酒,笑道:“东家,您别急啊,您这不是找我来喝酒的吗?”
胡楚元嘿嘿笑着,也稍微的喝了一口。
京师的白酒太辣,他不习惯,索性让陈善元换一瓶黄酒花雕,天寒地冻的,加上一点生姜暖暧胃。
两人又喝了几口,朱延年才道:“东家,实话和您说吧,这个人的能耐是一等一的,就是瞎在蔚丰厚的毛鸿翰手下了。可惜,愚忠,我以前就招揽了两次,他都念着一场主顾情谊不肯离开。”
胡楚元嘿的笑一声,愈发觉得这个人有趣,道:“行,你替我安排一下,我想去拜访他。”
啪。
朱延年将酒瓶子一搁,道:“东家,您要是刘备啊,咱们现在就去找他,一点都别耽搁。我拿脑袋担保,这个人准能给您赚大钱。”
胡楚元也不说二话,立刻就让陈善元备车,顺便带两坛子绍兴黄酒。
李宏龄是山西平遥人,可以是从钱庄窝里长大,今年三十三岁。
胡楚元亲自去请,那还真没有请不来的道理,正好李宏龄最近在蔚丰厚干的是越来越憋屈,和胡楚元一谈,这才发现自己想要开办的那些事在胡楚元这里已经办的很利索。
他犹豫了一天,第二天才来找胡楚元,同意接下万通票号,可他不要胡楚元给的股份,他只想用自己赚到的红利占股。
胡楚元当然是同意了,愈发觉得这个人确实难得。
办妥这件事,胡楚元才动身返回上海,他必须回去,因为他要办的这笔买卖影响深远,总有一天会让朝廷坐立不安。
他得回去控制住火候,慢慢的小火煮炖,温水煮青蛙。
他是在和满清赌时间,如果他赢了,世界就是他的。
如果满清在局势彻底失控之前向他下手,他就退往南洋搞革命,争取在四十岁之前推翻满清。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银行
胡楚元回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是农历二月初十,上海的天气也显得有点干冷,让人好不舒服。
中信存票已经销售了大半年,不仅中信钱庄、江南农业合作社和江南商行在销售,中信入股的分号钱庄也在销售。
截止去年腊月二十号,中信总号以存款丰足为由暂停销售存票时,存票总销售额已经达到3378。3亿钱,大部分都在各地陆续兑换了9072万两白银,再通过江运、海运、漕运,甚至是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其他各家票号集中在上海铸造成大清银圆。
这个过程还是很惊险的,如果清朝廷不采用胡楚元提交的银圆设计方案,那还得重新熔铸。
幸好清朝延急着和胡楚元的中信票号拆借五百万两银子,一切都让上海银局和中信银行自行操办。
胡楚元回到上海的时候,上海银局已经完成了4000万大清银圆的铸造工作,另铸大清铜元17000万枚,称之为清铢,每铢含铜量是官印铜钱的3。3倍。
500清铢兑换一清圆,而每一清圆的合银量恰好为0。49两,号五钱银子。
每枚清圆就等于半两银子,500清铢兑一清圆,100清铢恰好为一钱银子,1清铢则可根据市场状况抵三枚铜钱使用。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胡楚元就在二月二十号正式开办上海银局,由屠仁守担任首任银局督办,归上海道台杨昌浚直管,中信银行也在同一天正式营业。
农历二月二十号,春分,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这一天应该写入历史,中国人的第一家银行在经过两年的酝酿和谋划后,终于出现在黄浦外滩上。
和外资银行不同,中信银行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发行银元卷,它发行的是大面额的纸铢,胡楚元确信国内的银圆已经足可担当最高面额的货币,真正不方便的地方是没有大额度的铜币,所以,他主打纸铢路线。
中信银行的清铢纸币发行有5铢、10铢、20铢、50铢和100铢五种面额,这样的设计也是经过仔细考虑到,比起墨西哥银圆在国内市场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核算,更适合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利用江南农业合作社和江南商行的垄断地位,新铸造的银圆和清铢迅速进入江南五省,纸铢尾随其后。
纸铢确实是很方便的,只要是中信银行发行的纸铢,在江南商行、江南农业合作社,以及和他们合作的所有商家、钱庄都能换取银圆、铜铢。
相比铜钱,清铢是直接绑定清圆,市值的稳定性是无可置疑的。
稳定性、通用性和方便性使得纸铢在上海、江浙两省的通行率迅速增大,百姓不断将铜钱兑换成清铢,中信钱庄则不断将铜钱转移到外省兑换白银,增发清铢。
手里的资本开始急剧增加后,胡楚元并没有立刻投资于江南农业,而是将大部分的资金先集中在上海租界经营地产,开始将这两年间在美租界建好的房子进行分期贷款销售,由中信银行和万旗银行负责发货。
尾随着他,宁波商帮的钱庄也迅速涉入这片市场,大量的小商人都开始投资买房,上海租界地价的增幅也明显加快,每亩价格已经超过4万清圆,英租界和美租界的外滩、南京路的地价则陆续超过8万清圆每亩。
胡楚元的目标终究是要套现,要把资金抽回到农业投资中。
他只是选择一种更漂亮的套现方法,他联手万旗洋行、太吉洋行集中资金建房,规划各个小区,通过修路、下水道、广场,设立江南商行分铺、福茂百货、中润百货、中信钱庄分铺、当铺、药行、医院、公学、义塾等方式,不断提升虹口、苏州河区域、杨浦区域的地段价格。
他将杨浦规划为整片的工业区,在那里投资备类型民营厂子四十多家,虹口则被规划较为高档的住宅区,小的商业中心林立。
通过控制在手中的《申报》,以及新办的《江南日报》,他不断宣传这些地段各项设施完善后,总体价位会提升多少多少,炒作地价,利于自己的套现。
就是在这种的炒作下,虹口区域自勺地产开始迅速飙升,向着平均8万清圆每亩的速度冲刺,而外滩则冲向了10万清圆大关。
这段时间,他当然忙的很厉害,从早忙到晚,每个月还得坚持去一趟福州,而伍淑珍刚刚创办的捷达洋行也迎来了开门红。
随着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便于管理,胡楚元设定了新的总掌柜制度,仍然是由老的四大掌柜出任总掌柜,外加身为中信银行总经理的郑锡泰,总计五人。
总掌柜管着大掌柜和分号大掌柜,但如胡大宗、朱福年、朱延年、李宏龄这样的大掌柜也直接归胡楚元管着。
乘着这段时间,胡楚元将整个中信系都做了新的调整,中信票号继续只在各省省府和最为繁华的府治地开设总铺,在江浙的票号以阜康为主。
另外,他在直隶、山西、陕西、西北开办万通票号,在两江三省开办兆丰票号,在湖广开鸿丰票号、两广开广信源票号,在云贵开办万利源票号,在四川开夭宝源票号,在河南和山东开泰和源票号,在闽台开福昌源票号,在东北三省开金利源票号。
这些票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