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首富-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胡楚元的两个弟弟都在梅启照的亲自关照下,一起拿了举人的功名。
在别人家,这是两件大事,可在胡家,这真是芝麻般的小事。毕竟是靠作弊换来的功名,胡家也没有大肆操办庆祝。
考了举人之后,两人继续发力参加了光绪六年庚辰科的会试,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
胡品元还想继续碰碰运气,就继续在国学馆跟着俞樾做门生,闲时则跟着顾寿藏学点鉴赏本领和经营古董经意的诀窍,要么就去国画院学习书法绘画,刻刻章印,活得很滋润。
经过这么一考,老三胡缄元倒是知道了自己的国学水平,再想参考要等到三年后,索性就让胡楚元安排一下,化名胡三立到万旗洋行从学徒做起。
1880年底的时候,因为悄悄修建的开平铁路即将竣工,李鸿章不得不掀起一场关于兴办铁路的争论,胡楚元说服左宗棠,一致劝谏朝廷开办铁路。
抵不住湘淮两系的压力,无论京师官员和御史们如何痛骂,清朝廷是批准了李鸿章的提议,准许各地总督试建小铁路。
与此同时,香港上海汇理银行正式将中文名改为汇丰银行,分设香港汇丰和上海汇丰两家。
汇丰银行!!
一个香港金融业的时代悄然开启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二章 捷达洋行和银行梦
时间晃晃悠悠,胡楚元不停的在福州和上海之间来返,每个月都要去一次福州船政衙门,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些决定,再让别人去办理。
江南合作社关于茶业的经营一直都在稳步的进行中,稳扎稳打,扩张的速度适中,胡楚元只是在大局上给予一个控制,并通过太吉洋行成立一家大英茶业公司,在产、经、销三个方面部实现统一运营,也不断增加广告投入。
更多的时间,胡楚元还是在上海经营自己的产业。
大半年的时间就这么匆匆而过。
在杭州过完春节后,胡楚元就和两个弟弟一起返回上海。
老二胡品元在国学馆跟着俞樾做学问,他倒是很聪明的,很多东西一学就会,一看就能记住,就是涉猎太多,书法绘画和金石学都要学。
胡缄元则很低调的在万旗洋行做学徒,跟几个学徒在外面另租了一套小房子,只是偶尔才回墉园和胡楚元、胡品元聊一聊最近经历的那些趣事、怪事、麻烦事。
胡楚元刚一回到上海,徽州商人、浙江商人、广东商人和洋人都借着这个时机前往胡家拜见他,送些礼,拜个年,死活都要见他一面,谈上几句客套话。
直到元宵节都过去,胡楚元才难得的清静几天,就没有去商行上班,留在英华馆里看看书。
等到傍晚时分,斜阳夕照,已经快是吃晚饭的时间,伍淑珍过来找他。
天气挺冷的,她穿了一身雪白色的狐裘大衣,秀黑的乌发很自然的拢威一束,垂在颈后,穿着一双黑色绒皮靴,越发显得漂亮高贵。
两人在书房里将总帐核对一番,理了理去年的红利。
谈完了钱上的事,伍淑珍就不无佩服的说:“和你说的那样,珠宝生意的利润真的很高,咱们不过投了几万两银子的本金,等到明年的总帐一清,差不多就能将本金收回来。钟表行的情况也挺好的,每天都能卖十几件,毛利也在两威呢。银楼进出的帐目虽然多,利润率却很一般,你再想想招法吧。
胡楚元问她:“你知道为什么银楼的利润率不高?”
伍淑珍道:“竞争太厉害,上海租界的银楼就有十多家,华界的数量也不少,大家的生意都差不多,就是靠手艺吃饭,你虽然替我挖了几个手艺厉害的师傅,开出来的条件却高了点。”
胡楚元道:“银楼是传统生意,靠的就是手艺活和口碑,别人是百年老店,咱们的金伯利银楼却是新店新号,没有口碑,根本站不住脚。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多花点钱,请几个手艺厉害的大师傅是必须的。”
伍淑珍却又有点不解,问道:“那我们可不可以不做银楼的生意,将资本集中一下,在天津和香港也开新的珠宝店。”
胡楚元道:“珠宝行的生意虽然利润高,可在目前的受众面并不大,你这家金伯利商号想要在今天的国内市场做大,那就必须做金银楼的生意。”
伍淑珍道:“问题是想要做大银楼的生意也难啊,没有银匠就做不了活,没有好银匠更招不到活,一个银匠从学徒熬到出师至少要十年,师傅还不肯带,一辈子都只能带几个。咱们俩啊,怕是熬到老了,银楼也未必就能开多少家,光靠挖人墙角,迟早会把所有银楼都得罪的,那又何苦,你还缺这点钱吗?”
胡楚元笑了笑,道:“你是从美国回来的才女,怎么想不到合适的办法呢?我绐出个招,你在那几个厉害的大师傅中挑一个人选,和他谈清楚价码,请他以后就负责培养银匠,再设一家金银匠学馆集中培养学徒,我们自己出银料让他们锻炼,两三年内就能出师。在此期间,你就不断挖一些手艺精湛的大师傅撑着场面,成本高也没有关系。”
伍淑珍连声赞道:“这个办法真的挺好,那真是想开多少店铺就开多少啊。”
胡楚元却忽然笑出声,道:“你还真指望靠开银楼赚钱啊?”
伍淑珍挺认真的说道:“是啊,为什么不可以?你想啊,一家银楼只要经办的好,一年至少能赚几千两银子,要是在江南五省开上几百家,一年就是几十万两的利润昵!”
胡楚元笑道:“利润就在珠宝上面,只开银楼能赚多少呢?银楼的作用只是培养更多的工匠,随着人们对珠宝的需求渐渐涨高,金伯利的利润才会越来越大。另外,银楼能起到囤积黄金白银炒货的作用,这也是一个用途。其三,随着太古、万旗、万宝、禅臣这些洋行将经营重心转移向其他的列强殖民地,必然会有大量的珠宝和黄金供应出来,金伯利则是一个很好的分销渠道。”
伍淑珍不由得莞尔一笑,道:“真是没办法和你比,你总是能看的那么远。”
胡楚元则道:“小生意也能做大,大生意也能做小,关键是看你怎么想。中国的生意经嘛,做贸易还是最赚钱。等你将金伯利办的越来越顺手了,就在南京路开办一家最高档的百货店,专门出售奢侈品,不仅要在上海开办,还要在天津、香港开办。”
伍淑珍再也忍不住的大笑出声,道:“这倒是我最喜欢的生意呢!”
胡楚元则默默无声的笑着,他挺高兴伍淑珍能如此的开心,这个女子和一般人不同,她喜欢经办自己的事业,也确实是一个能做生意的人。
比起国内的很多老传统的商人,她可是很注重营销的,不仅做广告,还在最繁华的路段租建广告牌。
想到这里,胡楚元心中忽然一动,和伍淑珍道:“其实还有一个生意是你挺适合做的,如果做好了,那也会非常的赚钱……错,应该说是两个。”
伍淑珍当即变得更有兴趣,急切而好奇的追问道:“是什么呀,你快说说!”
胡楚元道:“广告营销和代理。确切的说,你要建一家很特殊的洋行,专门负责做广告,给别人设计营销策略,设计商号和品牌。
洋行同时兼营代理各种高档的个人消费品,比如说,钟表,雪茄,化妆品。”
伍淑珍忽然忍不住的轻捶了胡楚元一拳,道:“哎呀,你这家伙真的是太聪明了,这可真是一个特别的好主意呢!”
随即,她又特急迫的问道:“那你说说,这家洋行叫什么商号呢?”
胡楚元想了一下,道:“可惜,怡和是你家开设的商号,眼下却被别人占用了。否则,用怡和这个商号就挺好的,怡和不行,那就叫乐怡洋行。”
伍淑珍悠然噙着一抹笑意,似乎是很看的开,道:“我倒是无所谓的,过去的都过去了,我爹就总和我说,做人不要总是背负着过去,一个家族想要变得年轻,更不能背负过去。”
胡楚元默默的点头,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似乎,他对伍淑珍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伍淑珍自己也想着,问他道:“捷达洋行怎么样,捷者,快也,快速帮人成功,这个取意是不是很好呢?”
胡楚元总觉得她心里肯定有那么一丝的难过,只想附和着她,让她高兴,就大笑道:
“捷达……真的很不错呢。那就叫捷达洋行吧。你可以快点去申办,但一定要找个好的合伙人。和开珠宝行不同,你以前只要在柜台后面坐着,仔细盘着帐目就行了。要开这家洋行,那就得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尤其是要和洋行经理、华商打交道,女孩子不是很方便,我不是说女子不行,实在是这个环境不适合你发挥自己白勺才能!”
“好了啦,不用这么谨慎的和我说话了啦!”伍淑珍居然也有些撒娇的韵味,笑道:
“我知道,我等几天就回一趟美国,找以前的同学帮忙介绍一个在广告行业工作的人。美国广告业也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发展的特别快速,应该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国内应该也有一个掌柜帮忙打理,就算是买办吧,你帮我推荐一个人吧?”
胡楚元道:“杨鸿宾不错……可他未必想去做买办,等等看吧……!”
他还没有说完,胡荣就神色匆匆的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道:“大少爷,中堂大人发了封电报给您,还说是特别急的急电!”
胡楚元哦了一声,立刻起身将电报拿在手中,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有“急电,大局已定,诸事可行”十个字。
看到这些字,胡楚元心中一阵大喜,他知道自己谋划了近两年的事情终于威了。
他忍不住大笑一声,和胡荣吩咐道:
“去,去将陈晓白、谭义云、柳威祥、郑锡泰四位大掌柜都喊来,晚上再将叶同光给我单独叫过来,就说是天大的喜事。”
“好,好!”
胡荣看到胡楚元高兴,心里也特别高兴,立刻就答应着,匆匆返身就跑出了书房。
伍淑珍好奇的和胡楚元问道:“什么事啊,把你高兴成这样?”
胡楚元又是一声大笑,振臂一挥,道:
“我的中信银行梦终于要实现了,虽然中堂没有说清楚具体的情况,可看样子,朝廷是已经批准了,要不然就是必须得批准。”
伍淑珍倒是不解,道:“我一直就奇怪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