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叠墨-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叠墨/作者:锦绘生生'



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邮箱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
…                   

 

  叠墨

  ——叠墨,叠香,叠重爱;墨叠,香叠,爱重叠。
  【序章】
  墨是淡淡的香,飘出一段油纸伞下理不清的唱腔。
  不是刻骨铭心,不是荡气回肠,不是无法忘怀的割舍,只是黯然慢慢隐匿的过往。
  茶色里散开不尽的故事,说不完的是相纸上褪了色的暗黄。
  少时年华,芬芳,谁剪如水月光,落尽无限惆怅。
  与君画一席墨香,叠了千尺梦,别了万丈殇。

  【1】只若初见(一)

  开春的天气裹着一层毛茸茸的温暖,已经可以脱下棉衣。打开窗户的话常常会有细微的风夹带着清气扑面。因为粘连了刚刚破土的芽草的味道,风都变成暖绿色。有时候会有飞累的鸟停驻在巷口的大槐树上,叽喳的吵闹。
  巷口第一户门口挂着468的牌号,已经掉色,粘连着尘土,数字略微看不太出来了,底下一块稍长的木板,端端正正的写着“宁宅”两个字。
  并非很阔气的院子,可是打理的简朴而整洁。屋前的台阶上安设着一小排花架,上面放着几盆兰花,花架上面的窗台上是一盆绣球。
  宁灿宜在屋里认真的画着工笔画,听见门口响起脚步,于是放下毛笔,(炫书:。。)整 理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皱走向外面。
  “小姐,老爷还没有回来么?”角屋走过来一个中年妇女,“饭已经做得了。”
  “沈妈,”宁灿宜走上前,“添一双碗筷罢,云宛说过来跟我聊学校的事。”
  之前宁灿宜读的是教会办的女中,官办中学的王校长跟她父亲却是至交,在她父亲看来“仍是与十年前无二,没沾染上些毫官场气”。某一次闲聊她父亲因为说起不满意教会的女中里老师过于迂腐不开化,这位校长于是提议让她到新式的学校接受新式的教育,顺带着代为转达了希望她父亲出任大学教授的邀请。
  “我能去教授些什么,当着百十号学生,教他们泼墨么?”
  “逸白兄你精通的可不仅仅是这个呀。”
  “除此外,身无长物了。”
  “在我看来,你是胸怀天下。”
  “这可是谬赞了,我只有几支笔,画画山水罢了。”
  宁灿宜的父亲是多少有些书生脾气的,往日里不愿同达官显贵的来往,偏偏画得一手好画,多少人重金来求他却不搭不理,倒是常常分文不取将画赠予知交好友。
  墨迹难求,宁逸白三个字倒也响亮。
  有一次宁灿宜在街口就看见一位摇着扇子过去的,扇子上分明的盖着个“逸白”的印,那扇面上的山水却怎么看都看不出她父亲的手笔。这种轶事遇上个两三遭也就见怪不怪了。
  作教授的事情起初并没有明确下来,宁逸白一直推辞,不过至于学校的事,他倒的确愿意女儿换个环境。宁逸白的性格不愿意负人,既然灿宜受了帮助,他也只能应承下教授这桩差事。过后还常同校长玩笑说他因为了解自己的脾性,所以特意送来了一恩一差,让他为了女儿不得不接受。
  从女中退学之后,宁灿宜在家呆了一个星期的光景,待学籍关系之类全部办妥当,明后天就可以入学了。
  没一会,院门外面走进两个人,原本在浇花的宁灿宜放下手里的瓶子,冲其中一个喊了声“爸爸”。
  听见她的声音,迎面走来的男人转过脸来,约摸四十岁的年纪,一身藏青色的长衫,样子颇显儒雅。长相也是一脸书生气,鼻梁上架副眼镜,打眼看过去倒不像是四十岁的人。
  “这是我女儿,”男人微笑着转向身旁,“灿宜。”
  宁灿宜抬眼注意到她父亲身旁的人。
  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少年,一身白色西式洋装,除下的外衣搭在手臂上,衬衫领口的扣子没有系上,外面罩一件白色马夹,身形颀长,相形之下倒比宁灿宜的父亲高出了大半个头。衬衫上因为锁骨和挺阔的肩线而形成了细微的纹路。发梢在阳光下飘出一层浅亮的暖色光芒。
  “宁小姐好。”朝着宁灿宜略微点头致意,抬起的面孔上散开一副笑容。
  “灿宜,”父亲转而笑着望住女儿,“这是爸爸的学生,路谦添。”
  宁灿宜也微微一笑,朝着来客点点头,又对她父亲说:“爸爸,我去泡茶。”
  还未转身,一旁的少年开口道:“老师,不必麻烦了,叨扰老师半日,受益匪浅,学生该回去了。”
  “那也好,”宁父打量着少年,笑道:“有空可以常来寒舍小坐,我的茶虽不及府上,可也算别有一番滋味的。”
  少年应承一番,对宁灿宜父女点头一笑,告辞离开。
  “爸爸,”来客一走,宁灿宜挽住父亲的胳膊,“你这个学生有些不一样。”
  “哦?”她父亲笑着转过脸,“哪里不同?”
  “以前你那些来过家里的学生都是穿长衫的。”说完两人一起笑起来。
  虽然是开玩笑,宁灿宜的话却也是真的。凡是能跟她父亲一起回来的学生,必定是有些才气而且颇受她父亲赏识的。以往他的这些门生都不算什么富贵出身,唯独这一个,看那身打扮和气质,又听见他父亲说什么“不及府上”,想来一定不是什么平民百姓家了。
  正同她父亲在书房里聊天,外面响起敲门声,宁灿宜跑出屋子,对正要赶过去开门的沈妈说了声:“一定是云宛,我来。”挂着笑抢过去,打开门。
  门外的女孩子剪了一个干净的短发,齐脸长,刘海显得几分调皮,扎着个发带压住顶上的头发。眼睛不算大,可是明亮有神。略带小麦色的皮肤,脸颊上透着红润,鼻子娇俏的修饰着一张明媚的笑脸,樱桃色的嘴唇一张开露出一口瓷白色的牙。牙齿虽然不算整齐,倒更显得这张面孔充满生气,与开春的天气颇相衬。
  “每次见这何姑娘都是这一副笑脸,”沈妈看何云宛跨进院子,走过去关上大门,转过身来笑着打量她,“真真是把我这老妈子的心也给笑化了。”
  “沈妈,”何云宛还是挂着一脸的笑靠到宁灿宜身旁,“从小到大,你的心都给我笑化了不知多少回了!”
  “看看,还有这张巧嘴,”沈妈上前来握过灿宜的手,“这要吵起来的话,我们小姐怎么赢得过你!”
  “你这可是盼着我们吵架了!”何云宛越发笑开了,声音银铃一样好听。
  “我这张老嘴是没指望了,看你找个多厉害的姑爷,陪着你说破天,”沈妈看看眼前两张明媚的笑脸,心里感到高兴,又说道:“厅堂里早摆好了碗筷,老爷想是也过去了,两位小姐也快去吃罢,看一会菜都冷了。”

  【2】只若初见(二)

  一顿饭的功夫,何云宛不停讲着学校的种种趣闻,惹得宁灿宜父女两个都来了兴趣。
  原先她也是女中的学生,又住在同一条巷子,跟灿宜从小就亲密无间,后来因为自己讨厌女中沉闷的气氛,半年前才央求她爸爸给她转了校。之后常常来跟灿宜讲新学校的事,如今听说灿宜也要转校,更加兴奋,三天两头来找灿宜聊天,有时候干脆就留在灿宜家过夜。这几天的功夫几乎把转校半年来的见闻又全部重新讲了一遍,让灿宜对新学校完全没有了陌生感。
  “灿宜,”饭后坐在院子里,云宛突然有了一个念头,转身朝灿宜狡黠的一笑,“下午你跟我去学校瞧瞧罢!”语气里半点不带征求意见的意思,分明是已经决定由不得灿宜考虑。
  “……下午么?”灿宜看着她笑起来,“我明天就可以去上课了,还瞧什么?”
  “话是这样说,”云宛拉着灿宜的手,将她拉起身,“不过我心里很愿意你马上跟我去学校,我上午好容易才挨到下学的钟响,就急急忙忙的来这儿找你,明天开始我们又可以一路上下学了,这可真好。”
  灿宜望着眼前这个女孩子笑起来,从她出生起直到现在,这十七年里,她的生活里一直都有这个叫做何云宛的女孩子存在,她自己也许早就把云宛当成了生活的一个组成。灿宜母亲生下她就离开了,除了从前就跟在她母亲身边的沈妈一直把自己当亲女儿一般带大,给她等同于母爱的爱以外,云宛就成了她生命里不能缺少的女性。灿宜比云宛要小两个月,可是当她们两个在一起的时候,灿宜往往觉得自己倒更像是姐姐。
  其实灿宜早就对新学校充满好奇,或许是听了云宛刚刚的话,这鼓吹起了作用,于是决定穿上校服亲身去看看这学校到底有多么迷人。
  校服是前些天校长派人送过来的,只是没有校牌,那得等正式进了学校分了班级之后才会发给她。上身是水蓝色喇叭袖的小褂,下面是藏蓝的裙子,合身又好看,胜过女中的校服。以前的校服因为是教会学校,不但宽大不合身,样式也极为保守,上身永远不会有好看的喇叭袖。
  灿宜把头发散开,也像云宛那样子在头上扎了一条细长的粉色丝带,随手拿了一本书就要出门。云宛拉住她,将自己胸前的校牌摘下来别在她的身上,“老师认得我,我进的去,你要是不带这个,恐怕会白跟我跑一趟。”
  两人一路上商议定了,云宛上课的时候灿宜就自己在校园里走走,课间云宛陪她一起,等云宛上完两节课放学后,她们再一起回来。
  跟以前的女中比起来新学校并不太远,也不像女中那样幽僻,几乎不需要穿巷子,都是大路。说笑间云宛拉着灿宜的手快走了两步,指着马路对面:“喏,就是这里了。”
  比女中稍开阔的大门,右边挂着块木牌,上面写着“正德中学”。
  正是上学时间路上有很多学生,女生清一色的水蓝校服,男生却不是长衫,而是藏青色的中山装。这头一件见闻,就让灿宜觉得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