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大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家大争-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战斩杀接近十万人,十万人的血,让这片草地处处血腥,他能感受到这里会成为一片亡魂的乐园。
好在埃及及其仆从军大多是军魂,死后尸体腐化,只留下一颗头颅。所以联军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挖坑埋葬。
刘冕坐在担架上,巡视战场,与公孙策相遇。
这一战之所以能够胜利,大胜特胜。根本原因不是风雨相助,而是公孙策一举歼灭埃及仆从军。
以一万人在对方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临阵歼灭对方近四万人,这样的实力让刘冕恐惧,以及崇拜。
面对与公孙恩极为相似的公孙策,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只是称赞:“今日决战,若非太子殿下神勇,我军岂能胜的如此干脆利落!”
公孙策摆摆手,直接说道:“你是转世者,也算现代人,别扯文言文。今天杀了四万人,杀的太干脆,所以心里还堵得慌。”
雨云散去,一轮夕阳挂在山头将落不落,公孙策伸着懒腰,面容疲惫。
刘冕一笑,说道:“我感觉我还是对古人更亲近些,没想到太子殿下也会因为杀戮过多而不适。”
“我两个女人快生了,虽然不信这个,但也要积点福德。”
公孙策说着,望着血染夕阳,一脸微笑,在刘冕眼中,这个笑容有点傻。
“到时候记得发请柬,虽然我刘冕是周国人,但我们也算袍泽一场,共抗西州。”
“此次出征的各国将军,我都会派发请帖,毕竟来的人越多,我收的礼也就多了,何乐而不为?”
公孙策的话,让两人大笑。
随即公孙策面容肃穆,指着西北说道:“亚历山大就在那里,击败他,我们就胜利了!”
“我要回去陪我女人,见证我第一个孩子的出世。所以,十日内必须击破所谓的马其顿大帝!”
“愿为太子殿下死战!”
随身虎卫跪倒一片,仰头望着公孙策黑色的背影,目光炽烈。
这些虎卫这次西征以来,已经更替了三次,每战折损都在五十人左右,让公孙策很是心疼。
“最终的一战,我需要你们活下去。我觉得,这一战不是凡人能插手的。”
公孙策说完,对刘冕点点头,召来赤兔马,翻身上马,去寻天王商讨军机。
看着虎卫从泥水中起来,紧紧随公孙策而去,刘冕对左右感叹:“公孙策这样的人,我不愿意和他作对。”
“少主多虑了,四国联盟稳固无比,怎么可能会兵戎相见?”
“世事多变,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是个什么模样。像公孙恩那样也好,有绝世美人相伴,流连山水美景,真是人生乐事。”
“公孙策只有一个,公孙恩也只有一个,少主也只有一个。少主有自己的路,何必羡慕别人?”
“老爷子的雄心不是我能企及的,我只想一世安稳,闲云野鹤。”
刘冕说完,让亲兵抬着自己回营,留下的老管家只是望着夕阳,沉默不语。
“日月更替,少主迟早会变的。” 
  
第三十七章 指挥权
七月初二,一场大雨之后,神州联军的旌旗出现在定远城下,城上欢呼如雷。
西州联军退军三十里下寨,暂避神州联军锋芒。
南北两路大军纷纷抵达各自战场,南西域回鹘遗族立场再次动摇,斩杀亚历山大信使,随南路大军北上,联军三十万,朝定远城进发。
北路韩信指挥的燕齐大军一路高歌,斩杀乌孙王,另立乌孙王后,挟二十万乌孙骑兵南下,支援定远城。
南北两路大军合计六十万,已经与西州联军不相上下。
中路后续援军先后到达,不下十万之众,加上定远城残兵,将近二十万,在人数上首次超过西州联军。
将近一百五十万大军在定远城一带汇聚,谁都不敢先动手。
这一战事关重大,若败,谁都承担不了。
中路军早已将西州联军杀的胆寒,先后阵亡在中路军手中的西州联军不下二十万,其中近半是公孙策的手笔。
因为公孙大旗的存在,西州联军战意低落,各族仆从军开始以各种理由懈战。亚历山大不可能只以马其顿为首的希腊联军为前驱,希腊联军若开局不顺,西州联军必然崩解。
神州联军不开战的原因则是内部指挥权力再次陷入争夺,名为争夺指挥权力,实际在争夺名望。
这是神州首次对抗入侵的他州联军,战胜后对指挥者的名望加持可以说是海量的,完全可以将一头猪包装成战神投胎!
神将的实力大多来源于后世的信仰加持,信仰来源于神将的名望。名望对于神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一战就因为联军双方的各种原因陷入僵持。
七月初六,公孙策与班超饮酒。
这次神州联军内部争夺指挥权力的两个热门人物除了原来的联军总指挥外,就是他眼前这个面相平和,略带焦脆的中年人。
南北西域本土胡人联军对于神州而来的将军不是很信任,他们相信班超,不相信外来的将军。
这一战双方总兵力接近一百五十万,一不小心之下,几万大军眨眼就会被消磨干净,他们不得不谨慎。
而班超对于指挥权力带来的名望也很是眼馋,这种诱惑没有神将能抵抗。对于名望的追求,是每个神将最大的动力。
“这个事情不能再拖了,初十之前,必须要击败西州联军。”
公孙策单刀直入,他是传承者,对于名望加持的力量并不看重,因为对他没用。他想要的就是尽早击败西州联军,并杀尽可能多的人。
“太子殿下,西州联军粮草难以为继,不出半月,必然崩解,何必急于一时?”
西州联军的粮草,就是神州联军此时争夺指挥权力的最大动力。因为这一战稳赢,只要夺到指挥权,拖都能拖死西州联军!
“我要率军归国,看着一帮人扯皮,只想将他们都砍了!”
公孙策与班超也算老相识,因为自己父亲曾经在班超麾下效力,自己这边亲友也算得到过班超的维护,两人关系尚可。
他继续说道:“中路军一路向西,历经三大战,每战都是我魏军为先锋。三战累计斩杀敌首十二万级,如此战绩,傲视诸国!”
“如今为了指挥权力,我没有争,他们有什么资格来争!”
中路联军之中,自己魏国斩杀了沿途遇到近半的西州联军,可以说是中路军首功。
南路楚汉联军就是打了个酱油,军队还没到南西域,逼得南西域诸胡下定决定反抗西州联军。
北路燕齐联军也是一箭未发,凭借神州历朝之威风,压得乌孙人自乱阵脚,斩了倒向西州的乌孙王,其后才出兵南下。
所以他公孙策,可以说是从出军以来,军功最高的人。
班超没弄清公孙策的真正意思,所以沉默不言,等待公孙策后面的话。
“他们论军功,没人能比的上我公孙策!但比起定远侯镇守孤城,独抗西州百万大军来说,我那点功勋又算得了什么!”
“太子殿下过誉了,我班氏是神州子民,自当为神州而死战,这是本份。再说我班氏享受西域诸族供奉,为了他们不受外族奴役,这也是份内之责。”
“定远侯何必自谦,与你们相比,我对指挥权看的最淡,所以也看的最清。待我说服了中路各将军,这事必成。”
公孙策也不避讳,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若定远侯成为联军总帅,务必要给我魏军自由行动之权。”
“太子殿下一路功绩众人都看在眼里,这个无妨。”
班超这一刻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脸色洋溢着欢笑。名望对于神将的诱惑太大,纵是武圣在世,也会经受不住公孙策的大礼。
他看来,公孙策要自由行动权为的还是绞杀西州联军,而不是为了躲避战争。
公孙策辞别班超,径自去找周军统兵大将刘冕,刘冕伤势未复,公孙策在床榻边说了自己的请求。
刘冕陷入了沉思,对于班超与韩信争夺指挥权一事,中路军代表的四国联盟是持中立态度的。
四国联盟之中,秦军武力最盛,但比不上周军交游广阔。周军和晋军虽然是死仇,但结为同盟后,他们的关系反倒亲密。毕竟在晋周两国的多数将领眼中,晋周一体。
是李世民两口子分别领导的国家,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合拢为一。
论私交,他和公孙恩是好友,这个忙必须要帮。论公事,四国同进同退,他改变主意,为了联盟的稳固性,秦晋二国必然会附议。
“齐王韩信就在周国之东,若得到庞大的名望加持,必能一扫内部盘结错乱的势力,以齐国全力西向,周国如何抵挡?”
公孙策不愁刘冕不会答应,因为韩信这个人太强。虽然联军出征至今,韩信一直收敛自己的本事,可人人都不会放松对他的警惕。
“联军西向,分为三路,也预示着将来神州的局势。必然是三盟争霸!”
“所以我们四国联盟得不到指挥权,那么也不能燕齐联盟得到!定远侯也能算一方诸侯,将来也是很有可能加入我们四国联盟的,他是将来的自己人!”
公孙策一席话让刘冕点头,然后两人请来王翦和史万岁进行意见的统合,王翦对于灭秦的神将没有一点好处,当即答应,史万岁一见三人意见统一,当即附和。
公孙策在行动,班超也找到了汉军总将樊哙。
两人曾经都是汉军序列,说起话来很投机,对于和韩信争夺指挥权,班超只是提了一个头,樊哙就答应说服楚国,帮助班超拿到指挥权。
韩信和樊哙是同一时期的人物,论关系不如樊哙和刘邦亲密,论地位不是樊哙所能比及的。他们打仗一个靠脑子,一个靠肌肉,必然不会有什么太深的交情。
而且最重要的是,韩信强大了对汉国并无好处。
韩信的功劳太大,以至于刘邦说出了汉国没有杀韩信的刀。韩信相信了刘邦的许诺,结果不断被削弱,王爵丢了,兵权没了,最后被骗进宫,被竹片刺死。
历代齐王何其多,只有韩信最先复活,抢占了齐王的位置,可见韩信内心的愤慨有多么的大。
他的存在,就像项羽的存在一样,只要他们没有被彻底灭绝,可能刘邦宁愿一辈子待在鬼界,也不愿来人世冒险。
七月初七,七夕之夜。
神州联军举行夜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班超挥退杂役,各路将军旧事重提,再次商论指挥权的存在。
各将只身而来,只带随身佩剑,公孙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