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大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家大争-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的楚王熊心,西和巴蜀刘汉,南攻江南五岭地区,北面只占据了一个夏口,放弃了与武周争夺北荆州的雄心,以南荆州建立湘州。
桓谦说起自己桓氏,可以说是荣光不复,只有三县之地,势力微薄。
就连三县之地怀王都不能容忍,派他带忠于桓氏的北府军魂出征西域,为的还不是削弱桓氏嫡系军力!
苻宏见桓谦言辞间很是羡慕苻氏,能在倾国占据一郡之地,还在边地,可谓军事重地。
其后他说起了公孙策上次西征,带回不下百万斤金银,这次收获了高昌一郡之地,又在山口击败了塞琉古军队,又派军队运了整整八十口大箱回魏国,可想而知,这箱子里会是什么!
苻宏并没有什么露骨的言辞,只是纯粹的感叹公孙策好运。联军至西域,只有公孙策获得了一块大大的基地,而他们还要吃老本,公孙策完全就是不劳而获。
苻宏走后,桓谦在和部属说起了这件事,很是感慨。
于是赵云押运八十口装满金银大箱返回魏国的消息不胫而走,在甜瓜郡这个联军大基地内流传。
“干了!有了这些金子,弟兄们哪里去不得!”这是齐军大寨内的某个大帐。
“有赵云这样的无双神将押运,是块硬骨头,让弟兄们忍忍,总有先跳起来撞到枪口上的!”这是汉军大寨。
“我觉得其中必有阴谋,大家应该从长计议。”
“中!”
这是周军营寨,他们比其他各国更知道公孙策的威风,他们惹不起。
刚刚抵达这里的联军总统帅齐王韩信得知了军中流传的信息,只是轻轻说了声:“有意思,不去管他。” 
  
第三十三章 皆杀无赦!
苻宏的计划堪称完美,他只是在言辞间将赵云押运的八十口大箱和金银扯上了关系,并没有说别的什么话。
这件事情在人云亦云,相互传递时不断人为脑补,使得每个听说这个消息的人,好像真的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
有人质疑,认为高昌郡不会有这么多金银,而公孙策只是在前线打了一仗,虽然大胜,却没有攻破关塞,怎么会有那么多金银。
在海量金银的诱惑下,很多人认为这是公孙策乱世初临时,在西行路上缴获的,因为数额太大,藏了起来。
又根据公孙策这一战抢着做联军先锋,推断出公孙策是为了这笔金银的安全性才会争当先锋。
他们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不想知道这是假消息。所以他们找各种能解释通的理由,安慰自己,又告诉别人。
所以一条流言,不断传播中,越来越完整,以至于苻宏再次听说后,都有些难以置信,因为身为流言的始作俑者,他都不确认箱子中到底是什么!
按照常理推断,金银的可能性很大。在这个常理下,所以他的流言才会迅速传播,扩延。
造成巨大恐慌的流言,一般都披着合理的外壳。
苻宏也觉得箱中会是金银,不过他不认为联军之中的那些乌合之众能有得手的机会。
联军之中有精锐,很多的精锐,比如桓谦的北府军魂就是天级部曲。对于金银,就算部众眼馋,可是能统率如此精锐的神将,哪个不是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的存在?
所以真正动手的,只能是传承者势力。
他们对于金银的渴望是深入骨子里的,他们眼中没有金银办不成的事情。只要有足够的金银,他们甚至相信,可以找神灵换来永生!
二十三号夜晚,数十支小队从夜色中开出营地,一路向东,直追赵云所部。
苻宏带着自己五百亲兵也追在队伍后面,他是去给公孙策卖人情的。
他相信真正动手的不到十支队伍,余下都是吊在后面,等那帮蠢货动手后,出手解救赵云的部队!
因为真正动手的部队连旗帜都没带,争先恐后朝东杀去,生怕去的晚了,连口汤都喝不上。
而救援赵云的部队,则慢慢行动,正常行军,用最正常的态度赶赴战场。
苻宏的举动让部曲督苻雅不解,他第一不理解苻宏在针对公孙策之后为什么还要伸出援手,第二不理解捞公孙策人情的时候,为什么还不轻装赶赴,万一落于人后,这一夜不就白忙活了。
“公孙策不经受大败,没有人愿意和他敌对。我们现在这么做,为的就是削弱他的潜力,让他站在更多传承者势力的对立面!”
苻宏的声音在黑夜中传荡,周围苻氏子弟组建的亲骑四处散开。
“参加西征的传承者,哪个不是拖家带口?打了小的,来了老的!只要赵云阵斩四五个各国传承者势力核心人物,公孙策就彻底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至于人情,岂不闻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从公孙策掌兵至今,可谓百战百胜。在他没有失败前,各国都不想自己去招惹他。等他百战百胜的光环破灭,也就是各国朝他下手的时候!”
苻雅皱眉,询问自己的族叔:“百战百胜是他,失败一次还是他,没什么变化,为什么前后各国要改变对他的态度呢?”
“因为气数,我们复活以来,公孙策争到了这个时代民众的祈望之力,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所以才会逢凶化吉,有惊无险,百战百胜!”
“这股力量在没有消耗完毕之前,挡在公孙策面前的人,都会被这股力量摧毁!没人愿意去赌,赌公孙策下一战会将这种力量消耗完毕!”
“再者,百战百胜是一股锐气,这股锐气的加持下,公孙策与麾下部队堪称无物不破!”
说道这里,苻宏只是一叹,用压低了声音对苻雅说道:“任何针对公孙策的军事举动,在他完成四国联盟之后,都是收效甚微,损失巨大的赔本买卖。现在想对付他,成功率高,成本低的只有计谋!”
“计谋,就是阴谋!”
他们谈价,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近千骑一溜烟超过他们,打着的旗号是东魏。
“东西两魏果然有结盟倾向,否则东魏军绝不会如此紧急的去救援赵云!”
苻宏有些羡慕的说道,指挥亲兵加快行军速度,如苻雅所考虑的那样,去的晚太多,能卖哪门子人情?
“公孙氏盗用魏国国号,魏国不兴兵报复已经难得,怎么还会这么积极的去救援西魏赵云?”
问话的是一个少年,眉清目秀,一身小号寻常铁铠。军中越华丽的战甲,越显目,越增加威望,但是,死的也越快。
他是桓玄之子桓升,随堂叔桓谦西征,增加自己屡历和见识。
他们走在苻宏前面,刚刚被千骑东魏骑士超越,于是桓升才有如此一问。
这一点很多人不解,甚至公孙策从秦国脱离,都是拿魏国开刀,打下魏国蒲地及其周边地区。
使得魏国脱离晋国统治,投奔入武周,魏无忌由魏侯升级为魏王。虽然如此,可公孙策斩杀了魏国大臣西门豹和名将龙贾。
“原因可能只有一个,魏无忌知道公孙氏也是姬姓后裔!他不仅想着魏国能够光大,还希望能恢复姬姓天下!恢复黄帝正统!”
桓谦语气轻柔中漫着雄烈,对于桓升这个侄子,他很喜欢。就像他父亲桓冲曾经很喜欢桓玄一样。
“几千年的变更,可能公孙氏也是误传,自抬身份罢了,魏无忌是怎么确认的呢?”
“鬼界,询问公孙氏历代先人,一代代追溯,总能找到公孙氏初代开宗之人!”
他们这一支桓氏出自姜姓,是春秋齐国王室后裔。祖先是齐桓公的子孙以周王室赐予齐桓公的谥号‘桓’为氏。
谯国龙亢县,桓氏扎根六代后,出了一个叫桓荣的经学大师,被光武帝刘秀征聘为帝师,从此桓氏家族成为龙亢的望族。
此后桓氏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三百六十多年,十一世都有文官武将在朝供职。
东晋桓荣十世孙桓温为大将军、大司马,三次北伐为东晋名将。末三代有十七位将军握兵权、守重镇,声势显赫。桓荣的第十一世孙桓玄,篡东晋自立为帝。
随着桓玄兵败而死,大江南北桓姓灭嗣绝伦,被抄斩者众,侥幸活命者,更名换姓远逃他乡。
以至于桓氏这个显赫的家族,在宋代做姓氏排名考录的时候,只排在了四百出头。
桓谦的语气很坚定,他的回答让他侄儿桓升豁然开朗。
夜里,赵云临时的营垒中,他正在以双掌控风御枪,衍化枪术。
自从能操控风灵之力后,赵云枪术大进,以往很多能想到,却做不得的姿势现在都可以做出来。
这样出其不意,突破人体极限的枪势,必能造成巨大的杀伤能力。
“将军,夜枭来报,有联军从西追赶!”
郭荣在帐外禀报,营寨很简陋,只是由栅栏围圈,防御野兽的作用大于防范敌人。营寨内密密麻麻的帐篷,一旦遭遇火攻,不堪设想其结局。
赵云也是没办法,一来要加速行军,早日赶到西魏。所以全军力量都在行军上,对于扎营这种耗费体力又浪费时间的事情,自然说不上多么勤快。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赵云所部伤员近两千人,他们需要照顾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有力气去修建营寨?
“怎么回事?”
赵云一袭白袍出帐,他姿颜雄伟,丰神俊秀。获得风灵之力后,更是多了一种空灵。
“甜瓜郡内联军大营,纷纷流传,说是我军押护送的是八十箱金银!一些混蛋见财眼开,见小利而忘神州大义,准备夜袭我军,劫掠金银!”
郭荣说的很是愤怒,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声音格外的大,很是激亢。
周围火堆前烤肉的伤兵放下手中烤肉,或者热汤,一圈圈站起,拿起了自己的战刀,望着赵云。
“岂可拿金银污我魏国英灵!这些人,该杀!”
“今夜闯击我军营寨者,皆杀不赦!”
赵云一声令下,整个营寨内的伤兵行动起来,开始拆帐篷,重新构建大营,加强栅栏防护力度。
最先赶到的是三百多楚国传承者势力,他们去了旗帜,穿着杂乱的衣甲,摸向赵云营寨。
赵云单枪匹马,立在营寨门口,背后门口大开,黑漆漆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见赵云早有准备,三百人汇聚在营寨前,喘着粗气,他们一路疾驰,终于最先赶到。
“赵云所部皆是伤兵,近战无惧他们,就怕他们依仗营盘之坚固,以弓弩射击!”
“我们这点人,根本冲不进营寨,我们带的器械不足。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