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大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家大争-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蓝蝶望了一眼公孙策,脸色红扑扑继续说道:“外面的男子哪能比得上太子殿下,此世只愿陪伴在太子身边。纵是孤老一生,但能时常看见太子殿下,我们也是乐意。”
公孙策不自然的咳嗽了一声,打断蓝蝶说道:“去外面执勤吧,这话传到夫人那里,我们会一起倒霉的。”
蓝蝶轻轻嗯了一声,带着其他九名白袍剑婢离去,公孙策摸着胡子,见三个男性望着他,让他很不自然。
“我这个墨家钜子都有些羡慕你了,繁冗政事交给魏王。自己躲在朝阳坡,睡卧花丛间,神威又加于周边列国,何等的滋润!”孟胜语气酸溜溜。
这一刻的孟胜思想似乎被现代记忆主使,此时公孙策的日子,不正是乱世以前大多数人的梦想么?
公孙策无言苦笑良久,说道:“这有什么好羡慕的,我那几个夫人把我看的死死的。吃不到野味无所谓,看着野味在面前吃不到才是痛苦。”
几人听了哈哈大笑,四人齐饮一杯后,孟胜继续说道:“墨家最后提倡的两点就是节用和节葬。节约物资,扩大生产,让人人能吃好穿好,还要有物资储备预防灾难。反对奢侈享乐的生活,反对将活人的资源用到死人身上。”
最后孟胜总结了墨家历史上的成绩,让公孙策等人知道,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着很大的建树,比如著名的‘白马非马’就出自墨家。
此外第一代钜子,也就是建立墨家的墨翟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当代诸子所望尘莫及。
而墨家在科学上的成就为众多学者所称赞,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历史学家杨向奎称“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于或超过整个古代希腊。”
聊到深夜,山坡上的夫人遣人催促公孙策吃饭,这次谈话才暂告结束。安排钜子孟胜住在朝阳宫偏殿,公孙策赶紧在大雨中上山吃饭。
这次谈话只是让公孙策三人了解了墨家,这三人是魏国的核心,只要他们满意,那么墨家在魏国就能成为正规组织,可以立根发展。
所以钜子孟胜并不着急,如果公孙策一见面就请墨家来魏国扎根,他反而会疑心重重。今天认识了公孙策,他说不是看透,起码看出公孙策的心胸绝不狭隘,志在天下。
从公孙策给郭亮披蟒袍一事,他看出公孙策的义;对于白袍剑婢的安排,他看出了公孙策的情。
一个有情有义又雄才大略的人,是值得墨家投资下注的! 
  
第七章 深夜
稀稀落落的小雨终于停了,夜空显得格外的幽蓝,空气清新异常。
公孙策与众女吃完夜晚,一个个,送回她们各自的宫殿,然后召来楚萌萌等人继续商议墨家之事。
朝阳宫偏殿内,浅睡中的孟胜突然睁眼,双眸在光线昏暗的宫殿中灼灼生辉。他缓缓起身,来到外室,见只有一伍虎卫在殿中值守。
“孟先生,何事?”伍长抱拳询问。
孟胜神色肃穆,指着一个方向轻声询问:“东魏丞相张耳是不是这这里?”
虎卫伍长神色一变,强笑说道:“不知道这与孟先生有何关联?”
这伍长悄悄打了一个手势,手下四名虎卫个个提高警惕,手握刀柄。
“有很大的关系,张耳死了会有不该发生的战争发生。这样的战争是我们墨家所抵制的,所以阻止这样战争发生,是我们墨家的本份。”
伍长皱眉说道:“孟先生稍待片刻,我去通知队率大人!”
他并不愚蠢,知道孟胜是能和太子公孙策交谈到深夜的大牛,如果不是几位夫人催促,聊到明日天明也是很有可能。这样的牛人,是不会没事找事和他聊天的。
“速去!”孟胜说完,转身就进了居室,将自己五尺重剑解开捆绑布带,拿衣袖擦拭,重剑无锋,坚固异常。
“如公孙策所说,这是个大争之世。儒墨之争只是前仇旧恨,现在重要的不是和儒家死拼,而是让墨家传扬壮大,有儒家那样的底蕴和生命力后,再拼不迟!”
他对着明镜一样的光滑剑身说道,只见剑身荡起一层层涟漪,隐隐约约有个发光的字:“善!”
“所以孟胜决意在西魏扎根,墨家与公孙氏休戚与共,共荣共衰。当公孙氏一统神州之时,也是我墨家剿灭儒家之时!”
光滑的剑身光华渐暗,最后浮现一个字后,就彻底恢复正常。
那个字是‘可’,得到认可的孟胜取出黑色布质抹额绑在额头,将重剑搭在肩上,缓缓走出居室。
偏殿内的四名虎卫见孟胜扛着五尺长的重剑出来,一个个神色慎重,手紧紧抓着刀柄,目光有盯着孟胜的,有在殿中扫视的,同时四人缓缓移动,组成一个战场拼杀小阵。
“孟先生,怎么了?”来的是豹卫督许盾,随行的还有虎卫队率疤脸。
“夜风之中,有杀气!目标是旁边这个宫殿,想来应该是张耳所在之处。”
许盾神色大惊,给身旁疤脸一个眼神,疤脸急冲冲就出了殿。
孟胜继续说道:“来人实力高强,堪比太子殿下!虎卫豹卫阻拦不住,你速速通知太子殿下,我去拖住那个剑客。”
孟胜要出殿门,被许盾拦住,只听许盾说道:“孟先生远来是客,这样的杀伐之事本就是我等份内职责。还请先生歇息,有先生提醒,可保张耳无虞。”
“墨家有心在魏国发展,今夜前来的刺客,就当是我墨家给与太子殿下的见面礼。许卫督,你拦不住我。”
孟胜说完,身子向前一冲,将许盾撞的向后连退七八步,被几个豹卫拉住,才停了下来。
许盾喘了一口粗气,再看孟胜时,只看到一道残影跳到宫殿顶上,在幽蓝色的夜空中消失不见。
“快通知太子殿下,让朝阳坡早做准备!”许盾说完,转身去旁边宫殿,几十名卫士紧随其后。
公孙策与郭亮、楚萌萌说着墨家的优缺点。对于墨家的十点提倡,公孙策很心动,都是合他胃口的。
“墨家什么都好,我就有两点顾虑。第一是来自儒家的打压,儒墨是不是死敌的死敌。第二则是墨家本身,这个学派组织性很是严密,墨家弟子可以因钜子的一句话而轻生赴死。如果魏国吸纳大量的墨家弟子为官吏,有被架空的风险。”
公孙策在这里毫无顾忌,说着自己种种担忧:“这个学派是理想高于生命的,每个墨家弟子可以为了理想牺牲一切。理想的载体就是墨家这个组织,一个所有成员能为组织奉献一切的组织,让我想到了邪教。”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和墨家的理想背道而驰。那么国内的墨家弟子纷纷停职撂挑子,魏国必乱!所以可以合作,但合作的尺度我们要注意好。千万不可让墨家独大,否则弊大于利。”
郭亮一旁说道:“大哥想的对,我还担心墨家的游侠剑客。墨家有自己的学派宗旨,有文化人才,还有带兵人才。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到时候墨家独大,连军权都可能会插手侵蚀。”
“殿下多虑了,即使墨家很可怕。但我们与墨家的宗旨是一样的,一样是为现代人文明传承而战斗。而墨家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学派,讲究义,为义而轻生乐死,说的这就这些人。”
随即楚萌萌介绍了历史上的孟胜,在孟胜担当墨家钜子时,他在楚国贵族阳城君的手下工作。阳城君下令孟胜带领墨家帮助他守城,并且把璜玉分成两半,做为符节。
阳城君自己拿了一块,给孟胜另外一块,并定下了约定:“如果有人来接管封地,必须出示符节,如果符节能够完整地拼合在一起,就表示是我的指令。如果合不拢,自然就不是。”
后来楚王死了,群臣围攻追杀吴起,在楚王的葬礼上动了刀枪,阳城君也参与了这次行动。后来楚国要追究责任,阳城君就逃亡了,楚国要收回阳城这块封地,楚国派大军包围了阳城,并派出使者请求收回封地。
派人来收回封地的人没有阳城君的那块璜玉,于是孟胜说:“我接受别人的封地,与别人有符节约定。今天楚国要收回封地,但是我没有收到符节。但是依照我的能力无法阻止我守住阳城,为了遵守信义,帮助阳城君守城,看来我不死于阳城是不可能的了。”
孟胜的弟子徐弱劝阻孟胜说:“就算死,如果对阳城君有益也就算了,但是这样做,不但对阳城君无益,还会断绝墨家组织,我认为是不可以的。”
孟胜说:“不会的。我和阳城君,我是他的老师;即使不算他的老师,我也是他的朋友;即使不算他的朋友,我也是他的臣下门客。如果我不死,那么以后求学的人拜师时就不会来找墨家,结拜好友也不会来找墨家子弟,聘请臣下门客也不会来找墨家。”
“我是为了履行墨者的道义而死,为了让墨家能传承下去,我将钜子的位置让给在宋国的田襄子。田襄子是一位贤能的人,一定可以带领墨家强大,这样怎么会怕墨家断绝,墨者绝世呢?”
徐弱说:“听了老师你的话,我受益匪浅,那么就请我先死为你在黄泉开道吧!”
于是徐弱冲出城去和楚军搏斗,死后让墨者们将自己的头颅送回到孟胜的面前。
孟胜又派遣了一群墨家弟子冲出重围,要将钜子的令牌穿送到田襄子那里。
而阳城被楚军围困,交战中孟胜战死,墨家弟子追随他一起赴死的有一百八十人。
只有两个墨家弟子冲出楚军围困,逃离楚军追杀后,见到了田襄子,传达了孟胜的指令,即传墨家钜子之位于田襄,将钜子令牌交给田襄子,准备回去楚国和追随孟胜的墨家子弟同死,要为孟胜殉葬。
田襄子制止他们说:“孟胜钜子已经把钜子的位子传给我,现在我是墨家首领,你们要听我的,不要回去。”
但是那两个墨家弟子还是回到楚国为孟胜殉葬。
墨者认为不听钜子的话就是不知墨家之义。但每个墨者又有自己对墨家之义的解读,当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墨者会遵从自己对墨家之义的解读而行动。
殉死的两个墨家弟子认为孟胜之前的话对墨家有益,而他们身为当时的一员,就该遵从。在两代钜子命令发生矛盾相互抵消时,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选择为墨家的发展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