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清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清帝国-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安全局驻埃及的特工人员们下了死命令,务必想尽一切办法找回这些烈士们的遗体,但每个人都清楚,在战火肆虐、混乱不堪的埃及国土上,完成这个任务实在是太难了。
埃及战局的突变导致联军不得不从苏丹撤兵回援,而国防军则从埃国发兵,2个国防军装甲机械化师火速开入苏丹境内,与已经集合起来的苏丹国内民族武装会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联合军队,迫使苏丹境内的2万多名联军驻军不战而降。如此,在消灭了侵略者之后,苏丹也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独立自主的非洲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但联军是不可能也不敢撤走北非驻军的,因为一旦苏伊士运河地区失守,就意味着整个欧洲都向国防军敞开了大门。所以,联军紧急调集非洲所有地区的军队,并从本土继续增兵北非,意图死守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先后有20多万联军以及数量空前之大的坦克、装甲车、重炮、战机等被集中部署到埃及地中海沿岸、塞得港、苏伊士运河区以及西奈半岛等地。
尽管这些调兵行动在国防军的空中打击下损失不小,但国防军的“飞行堡垒”也不可能全天24小时连续出击,联军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加上随着战事的进展,联军也总结出了多种有效的防空袭措施,例如修建防空掩体、增强地面高射火力、精心伪装、不定时的转移等等的,效果明显。
而对于国防军来说,是不会放过这个能大量歼灭联军的机会的,对于这些曾经给中华民族施加过深重灾难的欧洲人,国防军官兵没有理由原谅他们——血债还需血来还!
参与“诛凶”行动的国防军空降兵部队倾巢出动,先遣部队的一个营在7月20日乘坐“大鹏”运输机空降到了苏伊士运河东岸的西奈半岛,在联军的后方建立了一个空降场。由于是以防御作战为主,因此,先遣部队只派了少量的“天兵”系列战车助战,承担侦察和机动反坦克任务。
这些战车中,除了配备机枪的“天兵”战车侦察型外,大部分都是在后车厢顶部固定安装了1门82毫米无后坐力炮的“天兵”反坦克型。
“天兵”反坦克型的车载82毫米无后坐力炮配备专用的锥形装药破甲弹,能在5百米以外轻易击毁联军的各型坦克、装甲车和坚固工事,或是换用榴弹杀伤联军步兵,成为以轻型武器装备为主的空降兵官兵们手中对抗联军装甲部队的有效武器。这种火炮与82毫米迫击炮构成了空降兵的火力骨干,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威力,一举挫败了小股联军数次意在摧毁空降场的地面进攻,巩固了阵地。
这样一来,如果取得了这个稳固的敌后根据地后,空降兵后续增援部队、装备、物资等便能源源不断的空运而来,并且能够为国防军之后实施的登陆作战行动提供一个理想的登陆点。上述目的一旦达成,联军的末日也就到了。
联军深知国防军这个西奈半岛空降场存在的战略意义,因此,四处调集部队对基地展开了持续的、猛烈的、几乎是不计代价的围攻,战况一天比一天惨烈。而从国内开来的国防军两栖登陆部队还在航行途中,实施登陆作战行动尚需些时日。
这样,空降兵部队就将独立抗击在地面占很大优势的联军的围攻,进行了他们自成军以来最残酷、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阵地防御战。


、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的诛凶行动(三)

西奈半岛位于苏伊士运河东岸,夹在埃及本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连接亚洲和非洲大陆,北临地中海,南濒红海,总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半岛上高峰林立、丘陵起伏、沙丘广布,是一块干燥炎热、植被稀少的陆地。
空降兵建立的空降场位于西奈半岛南部濒海地区,说是空降场,其实只是一块平整过了的开阔地而已,长度只够起降中型的“天鹰乙”战机,开阔地四周是一片低矮岩石山地域,易守难攻。
为了坚守住这个意义重大的空降场,先遣部队充分利用地势之利,使用成型装甲钢板掩体沿空降场周边山地修建了大量的机枪火力点和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发射点以及长长的战壕,在进驻空降场的8架陆航“天鹰乙”战机的空中火力支援下打退了联军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进攻。
战斗激烈时,整个空降场防御阵地上都是07式通用机枪和82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等这些远射程武器的啸叫声,间或还能听到07式狙击步枪响亮的单发射击声,单兵手中的12式自动步枪、02式冲锋枪和自动手枪根本就没有开火的机会。
弹药消耗和枪炮磨损如此之大,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单兵都成了机枪手和炮手的弹药供应者、枪炮修理者。“大鹏”军用运输机不停的飞临空降场上空,将大量弹药和新的枪炮以及援兵空投下来,每当有降落伞落地,等待的官兵们就一拥而上,扛起弹药箱或是武器便跑,直接送上阵地投入战斗,根本没人去理会刚刚落地的援兵们。
“长官,我们的战斗位置在哪里?”援兵们揪住一名军官焦急地发问。
军官这样回答他们:“周围都是战场。小伙子们,去干吧!”
阵地上枪炮声响成一片,听不到一丝间隔。敌我双方对射的枪炮火网交织在一起,曳光弹划出的弧光、炮弹爆炸的闪光、炸起的土壤和石块以及浓重的硝烟笼罩了整个阵地。
联军在重炮火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尽管陆航的8架“天鹰乙”战机一架接着一架的起飞、攻击、返航、降落、再起飞、再攻击,摧毁了一门门的联军重炮,但联军也是迅速地补充,一直保持着对空降兵阵地的炮火压制。
空降兵官兵冒着联军凶猛的炮火奋不顾身地抗击联军装甲兵、步兵如潮水一般的进攻,伤亡官兵在不断增加,阵地各处都是呼叫医护兵的嘶吼。
82无后坐力炮炮手从“天兵”战车上卸下火炮,改用肩扛射击方式以更方便灵活的打击敌军的坦克、装甲车或是集群的步兵,炮身由于连续发射了过多的炮弹而变得滚烫,但炮手们宁可被烫得皮开肉绽也不放过打击敌人的时机。
82迫击炮炮手也是同样不停的装弹射击,炮筒都打红了,但炮手们舍不得喝掉那些珍贵的瓶装水,忍着干渴,将水都浇到炮筒上,用以降温甚至是直接对着炮筒撒尿。
机枪手都是连发速射,打红了一根枪管再换一根枪管,常常是还未等之前换下的枪管彻底冷却,刚换上的这根就又打红了。
战壕中、掩体里尽是堆放在空弹壳堆上的阵亡官兵的遗体,但空弹壳还是不断的落下来,渐渐掩埋住了这些阵亡官兵们的遗体,还没有凝固的鲜血在弹壳堆的缝隙中汩汩流淌…
这里没有躺倒的伤员,只要不死,只要能动,官兵们就都在战斗!
3架“天鹰乙”战机在战斗中被联军的地面高射火力击伤,虽然坚持着飞回了空降场,但已无法继续出击了。其中一架受伤最重的战机几乎是像一块石头般地从空中栽下来,重重的砸向跑道,摔成一堆奇形怪状的物事!幸好“天鹰乙”战机的装甲座舱足够坚固,2名机组成员都活了下来。这些失去武器的机组成员们纷纷冲上阵地,也要加入地面战斗。
“这里不需要你们!去运弹药、运武器、运钢板掩体、运急救包…越多越好!”官兵们冲着这几名飞行员吼叫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是血污和灰尘混杂,如同他们迷彩伪装衣上斑驳的色块,血红的双眼和洁白的牙齿很是显眼。
几天后,随着国防军陆航部队大批“天鹰乙”战机陆续进驻空降场,对联军的空中打击火力大大增强。“天鹰乙”战机挂载的90毫米空对地火箭弹、高爆炸弹等摧毁了大量联军火炮,致使其装甲部队和步兵失去了强大火力支援,空降兵手中的82无后坐力炮立刻显示出了对联军坦克和装甲车的巨大杀伤力,无论是在能见度良好的白天还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这种火炮都能准确击中敌方的装甲目标,中弹的敌方坦克和装甲车遍布阵地四周,像点燃的火柴盒一样烧得呼啦啦作响!
此时,联军步兵的集群冲锋在面对空降兵部队由大量机枪和迫击炮组成的火网时,已是无异于自杀,并且国防军战机居高临下的机枪扫射更是令联军步兵无处藏身,被密集的12。7毫米大口径子弹击中的联军官兵往往会被打得稀烂,成为血肉模糊的一堆。
而在国防军航空兵运输机部队近乎疯狂的后勤支援下,空降兵和陆航部队尽管消耗巨大,但武器装备、作战物资等一直都没有短缺过!空降兵官兵总数也从最初的650人增加到了6千多人,实力不降反升。
逐渐的,阵地周围的枪炮声稀落了下来,最后就静悄悄了…
空降兵部队不愧是国防军的精锐,他们在经过与优势敌军6天的血战后,尽管几乎全部伤亡,但他们成功的守住了阵地,等来了己方的第一批登陆部队——国防军海军陆战1师一部,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
此战,联军的损失更为惨重,光是在机场周边方圆1千米的区域内就丢弃着近万具尸体,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以至于空降兵部队只能调来国防军登陆部队工兵团的推土机来帮忙清理战场。
国防军的第一批登陆部队由海军陆战1师的6个装甲机械化营组成,他们接管了空降兵空降场的防务,并在这个空降场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登陆场,迎接后续大部队的登陆,空降兵部队随即撤回马萨瓦基地休整。
后续登陆部队包括海军陆战1师的其他部队和陆军新1军的2个装甲机械化师,共计有官兵4万余人和上千台装甲战车、火炮和各型机械化车辆以及大批物资等,海运量空前巨大。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远程海上输送任务,海军使尽了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登陆舰和运输船,包括“山”级船坞登陆舰的改进型“山甲”级船坞登陆舰4艘、“巨嘴鱼丙”级登陆舰21艘和6艘海军后勤部的大型远洋综合运输舰,还征用了北宁远洋运输公司的十几艘大型远洋商船。
这其中,海军后勤部装备的6艘大型远洋综合运输舰凭借其巨大的重型机械化装备和物资运载能力、超过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