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枭雄-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便谏议道:“楚国经过两朝称王,重视民生,演练军事,并且不停地收罗贤才,先后收服江汉两地数十个小国。如今自是国富民丰,兵多将广。此次假以王命伐郑,征途之中,前后灭邓,克权,服随,败郧,盟绞,役息,汉东诸国,莫不俯首称臣。只有蔡国因恃与齐国通婚,未曾被其征服。其锋势如披靡,战之不如和之。”郑庄公一生好强,听了祭足的话,脸色便十分难看,刚想开口责备几句,忽见高渠弥却又有话要说。其实平心而论,这高渠弥虽有勇略,必竟势孤,又怎肯以身犯险?他听祭足出言阻谏,也便仗着庄公宠幸,大着胆子出班奏道:“臣同意祭相国的说法。想那楚王即位之时,虽值楚先君的原班辅臣有一半死去,但有斗氏家族尚在。其长一辈的如斗祈者,智勇不在我国故相国公子吕大人之下。其族中小辈之中斗丹,斗廉,斗伯比及异族将领薳章等人,也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其更兼有谋臣屈重,鬻拳等人相辅,又得周王借以名号,因此心高志大,有恃无恐。主公今日不听谏言,若强与之战,恐有不利。”郑庄公怒视高渠弥,张了张口,却又想不出责备的话。他铁青着脸扫视群臣,群臣都一齐低头,莫敢再言。至此庄公才知道对方的强大,自己的不足,不禁长叹一声,想道:“若有颖考叔在,恐怕此时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庄公下不了台,如坐针毡,思忖半晌,方才说道:“以寡人的本意,是想与楚军一战。固不能胜,守足有余。刚才两位爱卿如此分析敌我双方情况,寡人也深有同感。但寡人不能坐以待毙,我意重新动用盟主位号,号召中原诸侯共同抗楚。不知众位爱卿以为如何?”祭足奏道:“既然主公欲战,此法可以一试。”庄公十分明白祭足话中的含义,那就是说,自从自己胜了王师,声誉已经一落千丈,即使发出盟主号令,恐怕诸侯们也不会买他的帐。但祭足认为庄公既然执意主战,也只好用这个办法了。当下高渠弥没有话说,群臣也都无异议,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果然不出祭足所料,中原诸侯因庄公过于骄横,早就对他不满,因此都寻找理由百般推托,就连先前同郑国最为要好的齐国,也借口北戎在北疆死灰复燃,无暇分身而婉拒了他。鲁国公子翚虽然好战,佩但他见楚国强横,料知没有甜头,也不来听召。宋国本与郑国有仇,不来捣乱就算万幸了,也没有来。陈国素顺周王,当然也不肯来。至于蔡卫等国,更加没有盼头。因此盟主号令,至此算是白纸一张,一点声效都没有。庄公候众诸侯不到,无奈只得让世子忽同高渠弥屯兵大陵,以助大陵守将傅暇阻挡楚师。那高渠弥与世子忽有怨,表面上毕恭毕敬的,凡事都遵从子忽的命令,实际上并不和他一条心。子忽不敢轻易出兵,与楚军在大陵疆持不下。

回头再说颖考叔的原部下,京城守将王学兵。他自恩主颖考叔被奸臣公孙阏所害,日夜号泣,欲为恩主报仇。不期庄公有意袒护公孙阏,迟迟不肯将其杀掉。王学兵忿恨不已,便与同为颖考叔生前属下,制邑守将刘大川和张小山暗中商议,欲与颖考叔复仇。三将正商议间,原繁却奉庄公之命前来两地劳军,招三人用好言抚慰。三将因他是颖考叔生前的好友,有同事之谊,素来敬重他,又兼此时公孙阏已死,所以便暂时按下复仇的心思。原繁见三将忿恨已平,便回荥阳向庄公缴旨去了。及至庄公以兵对抗周天子,王学兵叛郑之心又起,遂招刘, 张二将计议道:“郑侯无道,先曾杀弟逐母淫媳,后又指使奸臣子都害我恩主,目前公孙阏虽毙,却非死于郑侯之手,况其党枣高尚在,恩宠不下先前。郑侯任用奸小,暴戾穷兵,如今越发嚣张跋扈,竟敢与王师对抗,实乃大逆不道。我意以老太后密旨为名,起兵伐郑,以清君侧。二位以为如何?”二人原是绿林好汉,凡事横行无忌,后被考叔降服,只惟考叔之命是从。听了王学兵的话,便捋袖拍案,即时同意了他的提议。于是三将大起两地之兵,屯兵制邑,准备攻郑。庄公闻听三将造反,大怒道:“到底是贼性不改!我怜尔等是考叔部下,又随寡人征战多年,多立功勋,遂不避嫌,以重任相托,尔等却以德报怨,称兵造反。寡人岂会坐等尔辈宵小得逞?”即时便派原繁并副将刘升与晏海清等人,引兵十万,前去镇压。

原繁领命,率军直抵制邑,便喊张大川及张小山问话。二将拒不应答,只是添兵固守。原繁先前跟随庄公伐太叔段之时,于此地来往多次,岂有不知此关易守难攻之理?因此并不下令攻关,做那无谓的牺牲。却暗自思量道:“此关至险,不能正面仰攻,吾当用计破之。”遂传令下去,叫军马倒退十余里,就地扎下营寨,每日叫军士轮番到关前挑战,自己却领晏刘二将,率精兵借道于陈,一路急行军来攻京城。张刘二将见对方立下营寨,有久战之计,自忖不是原繁对手,不敢应战。原繁临走之时,吩咐留守军士用稻草扎成大批草人,并给其穿上军服,混在众军士之中,每日移动,在寨前将那十七大古阵逐个演来。二将于远处望见,越发不敢出战。

京城守将王学兵自恃有制邑险关做为屏障,并不担心京城有失。他坐守京城,每日不是寻欢作乐,就是派探马来回报信,只等郑军懈怠,便出兵击之。忽一日,南门守将赵良来报说:京城南面出现大批不明来历之人。王学兵大笑道:“我有制邑在前,何惧子衿诡计?”遂不相疑,只管饮酒做乐。如此不上三日,东西北三门守将也来报称:三门也都出现大批来历不明的人。王学兵这才着忙,急令四将全城戒严,并亲自领心腹少佐来南门指挥守城。其时原繁已派细作入城矣。

第九回  原招讨慧心平乱 郑世子孤行折将

却说少佐本是庄公虎卫军中的一位高手,奉庄公之命来监视王学兵的。其人极有心计,自许城一战之后,便刻意投其所好,与王学兵过往甚密。庄公派王学兵来京城驻守之时,少佐已经同他打的火热。他闻庄公之命,便自愿同王学兵来守京城。庄公假意不允,少佐再三请之,庄公也就顺势准其所请。王学兵觉得少佐忠心可用,因此并不相疑,反而将其视为心腹。此次三将叛乱,消息多从其人手中泄出。至原繁领兵到来,所派出的细作也早已与他联络上了。王学兵尚然蒙在鼓里,并不知道其中隐情。

在四门都发现敌情,京城戒严的第二天辰时,王学兵尚在梦中。城中守将忽听南门一声炮响,四门一起喧哗,郑军立时如潮涌来,一齐攻打四门。王学兵从梦中惊醒,立刻传令下去,全军出动,以抵郑军。传令毕,他自己也全身披挂整齐,引着少佐,来南门视察敌情。刚刚登上城楼箭垛,就见郑军火把照如白昼,原繁在火光之中挺枪跃马,来往指挥郑军攻城。王学兵大惊道:“怎期子衿行军如此迅速,难道制邑有失?”心中立时不安起来。少佐进言道:“原繁不仅勇猛,而且奸诈异常,末将敢请下城去吩咐南门守将赵良,且且不可与之争战。”王学兵点头称是,少佐便下城去了。

少佐来到城门之下,守将赵良接着,问其来意。少佐满面笑容,向赵良说道:“将军守城辛苦!吾奉王大人之命,嘱咐将军不可出门迎战。”赵良自然也寒喧一番,拱手说道:“末将谨遵大人之命,不敢有违。”话音未落,忽见寒光一闪,赵良人头已然落地。旁边守门将士,俱都惊慌不已。少佐既杀赵良,便大叫道:“汝等父母妻儿,多在郑都,何以随叛贼造反,甘受那诛灭九族的罪名?我乃郑君之臣,汝等此时不随我大开城门,放郑军进来,待到城破之时,悔之晚矣!”那些守城将士,本就不欲造反,此时听少佐这么一说,即便砍开城门,放原繁之兵入城。原繁早有准备,把银枪往前一指,一马当先,杀入京城。

王学兵正在城楼上观望,哪里料到少佐在下面的一番做为?眼见郑军如狼似虎,一涌而入,情知大势已去,遂长叹一声,道:“恩主一生忠于郑侯,虽受尽委屈,亦不曾有只字怨言。我等执意叛变,致有今日。”于是抽刀自吻。及至原繁引着少佐来寻王学兵,其气已绝。其时东西北三门的郑军也已经进入城内。原繁一边让晏刘二将肃清城内未降之敌,一边将王学兵枭首示众。又令少佐权领京城之众,却传令原先所率部下,星夜往制邑进发。晏海清进言道:“京城既已收复,制邑之贼也孤掌难鸣,早晚要被击败。而京城遭此重创,军民未安。大将军不在此抚慰民心,却执意去打制邑,末将以为不可。”原繁却道:“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为将之道,行军贵速。此地得以收复,足应此言。京城虽受大创,然而终是郑之属地,民心所向,非有内乱,牢不可破。而制邑之敌,虽然不难破之,但吾只恐久置生变,不如速取为上。”说罢留下刘升助少佐守城,自与晏海清领兵来攻制邑。其实原繁还有一节没有说破,那就是攻城之前已接到庄公的飞鸽传书,言说楚军犯郑。原繁此举,也是为尽快扫平叛乱,为庄公除却后顾之忧。至于不把此事在晏海清面前说破,也是其为人精细之处。

刘大川和张小山奉王学兵之命镇守制邑,以挡郑军。二将见原繁日日派人来关前挑战,只道郑军精锐都被两挡在制邑,因此只是固守,以待时机。不期原繁用计先就攻下京城。二将闻听此讯,胆战心惊,情知制邑两面受敌,断不能守,便合计道:“我等如再坐守此地,无疑是自寻死路。不如逃往他国,以全性命。”刘大川想奔卫国,张小山道:“不可,卫郑虽然有仇,但郑侯伐卫之时,我等多少也出过力,正是他们的死敌。如我等前去,定不会有好下场。不仅卫不能去,蔡国亦不可去。我意陈国素顺周王,新君又有仁德。不如去陈。”刘大川点头称是,两将遂弃了制邑和家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