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侠仙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侠仙侣-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家好好的团聚团聚;这一点你务必得答应我。”

  “舅舅,我一定记住你的话;并且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带永馨一起来看望你们的。不过我还得申明一句,我与可欣妹妹之间确实只是好朋友而已,其它越轨的一点没有;这一点,还请舅舅务必不要误会;可欣她是清白的。”

  “爹的呀,玉妹妹她跟我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无愧哥把我误当成了玉妹妹;不然我们没缘相聚的。这一切也许一直是个迷,我与无愧哥的确只是好朋友而已!”

  “这就好,这就好;哎!”

  玉成竹不无遗憾,但仍满心喜悦。无愧与玉可欣也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哪,舅舅、舅妈、小凤、可欣妹妹,无愧就此要离开你们啦;无愧就此告别,咱们后会有期。”

  无愧向各位抱拳作别,玉可欣却一直拉着无愧,很不情愿无愧离去。

  “无愧贤侄,舅舅实在不想就此让你走,你看欣儿她也不情愿;既然你有重任在身,我也不便勉强,就让欣儿送你一程吧。希望咱们能够早日团聚!”

  “谢谢舅舅、舅妈!我走了,再见。”

  无愧先行跨出了门,玉可欣和小凤随之跟了出去,她们要送无愧一程。

  “再见,祝你早获佳讯,一路平安!”

  “再见,我们盼着你回来。”

  玉成竹和卫淑娟也不舍的把无愧送出了宾馆门外。

  玉可欣驾着白色奔驰,慢慢的驶向了西安城东十二公里处的灞桥。

  离别的心情十分沉重,一路上,无愧跟玉可欣都没有什么语言。

  灞桥,也叫“销魂桥”;唐朝时,在灞桥上设有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所以民间广泛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

  如今交通方便,灞桥已由原来的石板桥改为了钢筋混泥土桥,桥宽十米,两旁各留有宽一点五米的人行道。

  玉可欣想借助“灞桥风雪”的意境来送别,她想给无愧留下深深的印象,希望他随时记着在灞桥的桥头还有一位红颜知己在盼着他早日平安归来。

  轿车嘎然停在了桥头,玉可欣和无愧及小凤下了车,默默的往桥中行进……

  “灞桥,难道这就是古人流传的‘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灞桥?”

  无愧看见桥上刻着的桥名,心中的伤感油然而生。

  “欣妹,你就不要送了吧;就此别过,免增伤感!咱们后会有期。”

  无愧一咬牙,忍悲转身离去。

  “无愧哥,你自己千万保重!你等等……”

  玉可欣的眼泪不住的往下掉,她再也忍不住了,拼命的向无愧奔了过去。

  无愧听见叫喊,茫然的停住脚步,刚一转身,就被迎面跑来的玉可欣抱了个结实。

  一脸伤心泪的泪美人柔肠百结,无愧也忍不住了,他激动的一把抱住玉可欣,英雄泪滴在了玉可欣飘拂的长发上。

  小凤站得远远的,也禁不住心里酸溜溜的伤感难受。

  “无愧哥,你这一走,咱们不知几时再能相会;我这里有块玉佩,是我从小戴到大的,我现在把它送给你。希望它每天陪在无愧哥身边,你看到它,就像看到小妹我一样!”

  玉可欣一阵伤心,表示留念的取下了戴在项上的玉佩。

  “欣妹,你的心意我很明白,只是这件礼物太过贵重,我不能接受;你还是把它留给你未来的白马王子吧。我该走了,希望我们能早日再见。何必这么伤感呢,让咱们开心的道别吧。”

  “既然无愧哥不要,那我留着它也没什么意思!白马王子,哼!也不知道几时才有;就让它永沉河底吧!”

  玉可欣说着就要将玉佩抛于河中,却被无愧拉住了她伸出的手。

  “欣妹戴了这么久,扔掉了岂不可惜;好吧,为哥的就暂时替你保存;等到你有了心上人,我就将它归还给你。好吗?”

  玉可欣见事有转机,急忙欣喜的将玉佩戴在了无愧的脖子上;她抱住无愧深情的来了个吻别。

  灞桥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人们还以为这是一对离别难舍的恋人呢。

  无愧不敢再儿女情长,咬牙推开了激情中的玉可欣;他整了整玫瑰爱神笛,与玉可欣最后作别。一声清啸之后,无愧便快如离弦之箭般向人群外遁去。

  空际回荡起沉闷的余音……

  “欣妹多保重!回去吧,再见了。”

  “再见,无愧哥,再见……”

  玉可欣再也看不见无愧的身影,徒留空中挥舞难停的告别玉手……

  无愧离别西安,立即取下了带在项上的玉佩,将它珍藏在了别处。由于在秦始皇兵马佣博物馆替众人疗伤时消耗了不少阴阳内气,无愧如今体内的阳气有余,阴气却消缺;于是他决定找一个地方先养养真气,再行上路。

  闻附近终南山内有一个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寒气逼人,想必在那里人可以很快恢复功力;于是无愧转向急驰向了终南山。

  终南山又称太乙山,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等。冰洞坐落在太乙山上,太乙山上有太乙池、风洞、冰洞、翠华庙等。

  太乙池为山间湖泊,传为唐天宝年间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环列,池面碧波荡漾,山光水影,风景十分优美。

  太乙池之西的风洞,高十来米,深四十米左右,由两大花岗岩夹峙而成;洞内清风习习,凉气飕飕,故称风洞。冰洞在风洞之北,坚冰遍布,寒冽非常。

  无愧进得冰洞,立刻运布玄阳神功驱挡寒气。一会儿便行至洞心,他选了一处平坦背音的清静处,跌迦五心朝天,专心潜神的练起了阴阳合壁神功。虽说这种神功必须男女二人合练,但此时无愧旨在巩固,并不想它有所长进;所以在冰洞寒气的辅助下,其进境也是飞速的。

  转眼半个月已过去,无愧的功力已恢复如初。他信心十足,精力充沛,一声清啸,飞出冰洞,踏上了寻找玉永馨的漫漫征途。

  沿途山水风情,无愧无心留恋;但他仁心仁术,一路不忘行侠仗义。他悬葫济世,留下了一路英名,护花使者的声名大噪陕西南北。

  沿途寻人的艰辛,披星戴月的赶路,神功的屡现,神术的普济,无愧可谓吃苦不少;可是声名远播,其功劳也算不小;黄河南北,整个中原,几乎响彻了个遍。

  从此旅途艰辛,血雨腥风,江湖风云,情感乱惑,扑朔迷离;无愧又有了新的挑战,新的境遇;迎接他的将是更加迷离疯狂的明天……

  故事在此告一段落,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续后分解。

  正所谓:英雄自有英雄路,

  常人福路侠心萌。

  儿女沾巾难为情,

  决心未改风流捧。

  



第十四回 得遇金兰话别情 四位伯仲赞不绝
更新时间:2006…7…31 22:52:00 字数:26574


  漫旅江湖,
  英名显,

  功无数;

  遇抵雄关,

  诚心游,

  有缘遇。

  金兰阔别多少载,

  难诉别离思念长;

  各精武技遍地访,

  终归奇逢奇过招。

  事隔刮目,

  只羡绝功惊世!

  清风明月笛声幽,佳人恨遍难挽情;鱼鸟任由本事奋,苍山落照烟一笼。真想修道一身清,无奈万事难脱尘;兄弟情谊似海深,伊人意浓色难淡;千山万水脚下过,改天换地也找寻。吹不去,相思愁;累不累,独孤意!

  无愧四处打探,游遍了西安附近的名胜,还是没有丁点儿千手观音的讯息。

  这日无愧行到华山地界,远看如“花”状的华山,雄奇险峻。无愧再次游兴大发,决定上华山好好一游。

  传说华山是陈希夷陈抟的得道之地,想必此处道观非常灵气;无愧想去道观求一支签,看看冥冥中几时才能见到永馨。自古华山派威震江湖,无愧还有意在此结识一些武林高手名士。都说华山自古一条路,无愧不畏奇险,决心亲自一闯险峰奇境。他顽强地决定在一条路上走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华山,位于西安东一百二十公里的华阴县城南,海拔二千二百米,北瞰黄河,南与秦岭相连,为五岳名山之西岳。《水经注》说“远而望之若花状”,古时“花”与“华”通用,因此名华山。华山有“奇拔峻秀冠天下”之称,又以“险”居五岳之最。

  无愧到了华山山脚,抵达登山的必经之地“玉泉院”;只见院中游人无数,络绎前来的游客在此争相饮水。无愧挤进一看,原来这里有一股清泉。众游客饮泉之后还想再饮,看着他们美滋滋的模样,无愧料想此泉一定非比寻常。

  无愧好奇的挤上前去喝了两口,顿觉甘冽甜美,满口生津。

  “不愧为玉泉,玉泉也!”

  无愧正自感叹,突然他的后肩被人拍了一下;回身一看,见是一位一手持“神算子”幌子,一手摇着一柄折扇的中年术士。瞧这术士的打扮,活脱脱一位华山老道陈希夷在世;他一身太极道袍,三绺山羊长髯,云髻玉簪,仙风脱俗。

  “敢问道长找在下何事?”

  “这位施主,请随贫道去旁边说话;行吗?”

  道长随即转身行去,无愧有点如在九霄,只好一路跟随前行。

  道长来到山崖僻静处,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敢问施主此次上华山,是否为寻人而来?”

  道长发问之后,立即凝神正观无愧的神色。

  “看施主行色匆匆,眉宇间有一股抑郁之气;不为寻人,又是为何事而来?”

  无愧早看见道长手中的“神算子”幌子,知他肯定是有备而来;他也有心求道长占卜一下,于是如实回答了此行的目的。

  “道长果然言中了,我是正在找人;我已经找了很久,可至今仍是音信全无,生死都无法知晓!还望道长点化玄机。”

  “这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