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全景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松井却说:“必须查明如何失踪,以便谈判。”
要求双方派员进城调查。
王冷斋同意调查。
遂由王冷斋、林耕宇、冀察绥署交通处副处长周承业与日军代表寺平、樱井和通译斋藤茂六人前往宛平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组刚刚组成,驻丰台日军一大队约500余人携带大炮6门,由大队长一木清直率领向卢沟桥进发,事态十分严重。
日军联队长牟田口找到宛平县县长、调查组成员王冷斋说:“现在事态紧迫,应即迅速处理。
阁下身为地方行政长官,应负当地处理的全责,以免延误扩大。”
王冷斋当即回答说:“刚才在你们特务机关部商定,先调查后处理,现在我所负的只是调查的使命,还谈不到处理。”
牟田口再三要求,王冷斋坚决予以拒绝。
于是中日双方调查团分乘两辆车前往宛平城。
我方外交专员林耕宇、县长王冷斋和日辅佐官寺平乘一辆车;日方樱井顾问、斋藤秘书和我方周永业交通处长乘坐另一辆车。
当车行至离宛平县城约两里的地方,已见公路右侧及铁路涵洞一带都被日军占据,枪炮已摆列好了,正准备战斗。
日本辅佐官寺平让车停好后,请王冷斋下车,并拿出一张地图说:“事态已十分严重,现已等不及调查谈判了。
只有请你速令城内驻军向西门撤出,让日军进入东门城内数十米地带再商量解决办法,以免冲突。”
王冷斋一听日军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严肃地说:“此来只负责调查。
适才牟田口要求我负责处理,我已回拒。
你所提我军撤出,你军进城的要求太无理,离题太远,更谈不到。”
寺平带着欺骗和威胁的口气说:“平日日军演习都可以穿城而过,为何今日不能进城?”王冷斋驳斥说:“你接事不久,不了解情况,我在这里从未允许你们的部队穿城而过。
你说的情况发生在何年何月?有何证明?”寺平原以为这位县长也是一个官僚,不了解情况,便拿大话吓他,不知他对情况了解得如此清楚,一时被问得张口结舌。
这时,当地日军指挥官森田联队副上前为寺平解围,并胁迫王冷斋和同车的林耕宇行至战线,以武力进行恐吓,并做出绑架的姿态。
王冷斋仍坚持调查原议,斥责他们做法前后矛盾不一,万一事态扩大,他们二人当负全责。
双方相持十多分钟,森田见威胁不成,便示意寺平进城“调查”。
双方代表进城不到5分钟,日军即以枪炮猛烈攻击宛平城,攻占了宛平城东北方的沙岗。
我驻军吉星文团长忍无可忍,下令还击。
举世震惊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了。
7日夜间,日军继续开枪开炮射击,双方展开激战。
而樱井则说开枪或出误会,一边要求会谈,一边加紧调兵。
8日,日军以优势兵力向宛平城发动大举进攻,连续进攻3次,均被我守军打退。
何基沣旅长激励战士说:“弟兄们,国家多难,民族多难,我们是受人民养育的军人,在关键时刻,当以死报国,笑卧沙场,何惧马革裹尸?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战斗开始不久,由于日军已做了充分准备,我平汉线铁路桥及龙王庙等处,很快被日军攻占。
为夺回这些重要据点,7月8日下午,29军从长辛店以北至八宝山以南,一齐向敌开战,并与敌展开了白刃战。
我220团团长谢世全大刀一挥,率团猛冲。
这个团每人只带三大件:大刀、枪和手榴弹,他们喊声震天,冲入敌阵。
孙连长最先冲上去,一口气砍死6个鬼子,自己身上7处负伤。
谢世全团在观音庙歼敌近一个连,并在铁路桥与卢沟桥地区反复拼杀,击毙日军指挥官松游。
铁路桥与龙王庙被我夺回。
29军在卢沟桥的抗日行动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颂赞和支持。
战争的第二天,北平中共地下组织即组织北平各界抗日后援会援助29军。
人民群众冒着枪林弹雨支援前线,参加救护,送水送饭,搬运弹药。
长辛店的铁路工人为了我军固守宛平城,很快在城墙上做好了枪眼和防空洞。
北平城内大街小巷到处有宣传队、劳军队、募捐队在活动。
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杀敌勇气。
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立即向全国发表了号召抗战的宣言。
宣言说:“全国同胞们!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抵抗,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
全国上下应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打算……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

………………………………………
16。卢沟夜月月色昏(4)
………………………………………

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
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共中央的号召极大地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一个新的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在全国展开。
面对这一形势,日本首相近卫文麿于7月11日召开了紧急内阁全议。
一方面责成在华日军通过谈判夺取平津和整个华北,一方面调动10万陆军来华。
17日,东京“五相会议”又决定实行战时动员,要求40万在华日军倾巢出动,扩大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爆发的当天晚上,庐山大礼堂蒋介石大宴各国使节。
宴会刚刚结束,豪华的舞会宣告开场,宋美龄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挽着高鼻子洋人翩翩起舞。
几乎就在乐队的铜鼓声敲起的同时,卢沟桥的枪炮声也响了起来。
舞会结束后,天已很晚。
已感疲劳的宋美龄与蒋介石刚刚休息,侍从室电台收到南京急报,说卢沟桥出了岔子,29军同日军发生冲突,情况不明。
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刚刚睡着,就被侍从叫醒。
他揉了揉充血的眼睛,对着那电文发呆。
他太太关心地说:“睡吧,反正是冲突,明天再说,深更半夜,你把委员长叫醒也办不了什么事。”
陈布雷叹了一口气说:“好吧,睡吧!
这大概又是日军惹事生非。
在委员长眼里,延安的一举一动,要比日军的挑衅重要得多。”
7月8日早晨,蒋介石在办公桌上看到有关卢沟桥事变的报告后,大为震惊。
“西安事变”后,他就中国形势的发展问题征求过周恩来的意见。
周恩来警告说:“战争迫在眉睫。”
他虽然不太相信,但他很佩服周恩来的见识,所以把汪精卫、张群、孔祥熙请上庐山商讨国策。
在第一次商讨会上,汪精卫认为:“现在连英美各国都对日本惧怕三分。
我们冒险用兵则孤立无援,眼巴巴地打死仗。
以兄弟之见,在当前形势下,力主镇静,警告国人,不可逞一时意气,置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地!

张群认为:“今天国策的基本精神,在于消弭战祸。
日本如果进攻,中国必败。
因此,仗是万万打不得的。
我以为今天的问题不在日本,而在延安。
但根据目前人心向背,举国一致要求抗日的民气来说,要避免战争是困难的。
既然延安方面胆大妄为,日本的军事行动也势在必行,那么就让日本同延安打吧。
无论谁打败,对我们毫无损伤,这是上上之策。”
孔祥熙不同意张群关于美国惧怕日本的意见,拿出一大堆文件说明美国之强大和对中国的援助。
为此与张群发生了争执。
蒋介石以大局为重,提议下次再议。
第二次商讨会上,孔祥熙发表了“抗战不如参战,参战不如观战”的谬论。
意思是:“引诱日本与苏联和美国打,中国袖手旁观,了不起是参加战争。”
张群则提出了“和必乱,战必败,败而言和,和而后安”的十四字方针。
蒋介石并不太懂,便说:“岳军你说的好像和尚庙里求签,请讲详细些。”
张群便做了解释,他说:“我讲的第一句‘和必乱’,就是说,如果我们反对延安抗战,不准老百姓吵着收复失地,那我们的处境非常不利。
即使东京不再大举进攻,而我们内部也必发生哗变。
而这个变化,对我们无论如何是不利的。
大家想想:万一局势胶着,中日之间没有战争,但延安方面必定扬言抗战,到那时候老百姓当然拥护延安,中国不是大乱么?对蒋先生和我们的处境不是非常不利吗?”接着张群伸出第二个指头:“我讲的第二句是‘战必败’。
就是说万一同日本开战,我们必败无疑。
这不是兄弟的意思,是委员长的高瞻远瞩,同时也是军政部长何应钦的知己知彼之论。
如果我们同日本打仗,我们输定了。
三日亡国论,七日亡国论,这是不容置辩的名言!”“第三句叫‘败而言和’。
兄弟的意思是说,在目前同日本和谈,不但引起国际间的诧异,而且延安方面以及全国民众也不会答应。
延安可以向全国民众叫道:你们瞧啊,蒋委员长还没打,就吓得同敌人讲和了!
可是同日本打过一两仗之后,吃了亏,遭到惨败,那就没话说了,大家认输了,认错了。
全中国民众到那时候才明白过来,他们觉悟到幸而委员长不做抗战准备,幸而委员长不决心同日本打,否则亡国灭种不堪设想!”张群侃侃而说,眉飞色舞,汪精卫火上加油插话说:“日本是拥有强大陆海空三军的国家,我们算什么?我们什么准备都没有,凭什么打?”张群继续说;“所以,败而言和,没有人敢讲一句反对的话。
如果共产党反对,他们再主张抗战,那就让日本收拾他们好了!

………………………………………
16。卢沟夜月月色昏(5)
………………………………………


“我的最后一句叫做‘和而后安’。
这是最重要的一句。”
张群透过玻璃窗望了望烟雨中苍茫的庐山峰峦,进一步演义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同日本打过几仗了,我们败了,我们和谈成功了,到那时,我们同日本不再是敌人,而是朋友。
好!
主张收复失地、全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