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狼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鹰狼传-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下!”小林南平浑身巨震,他双膝一软,也跪了下去。 
“小林君!”老人颤声道:“我知道你一直不能苟同我的选择,但请你相信我,那已经是帝国唯一的出路!小林君……” 
“是的,我知道了,我相信,殿下!”泪流满面的小林南平呜咽着回答道。 
“小林君……小林君……”老人哭泣道:“帝国虽已与俄国结盟,但你我都清楚,俄罗斯人是最不可以相信的!帝国的命运,如今已经全数交付于你我手上,拜托了,小林君,我一个人无法担负起如此重担!请你帮助我,小林君,拜托了,小林君……” 
“殿下!”小林南平突然大喝一声,旋即正容道:“虽然此战胜算不过百一,但自此刻起,小林南平将全力为争取这仅有的生机而战,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请殿下放心!” 
寂静的空间中,小林南平铿锵的声音显得无比的清晰! 
※※※ 
对中国的攻击首先来自于太空。 
中国在航天领域特别是军事航天上的强大是世所公认的,成军于2007年4月30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太空机动部队更是世界各国军界一致认同的世界上仅有的5支“天军”中仅次于美国天军的“探花郎”。 
在卫星侦察等太空军事领域远逊于中国的日本军方早已把这支世界第二的太空军事力量视作了自己的眼中之钉肉中之刺。也正因为如此,在中日战争正式爆发时,中国的太空部队也就极为自然的成为了日军的首要打击目标。 
“剜龙目”是日军参谋总长小林南平陆将为此次军事行动定下的代号。 
“中国人的太空侦察能力远远的超过我们,既然我们无法追上他们,那么就必须让他们和我们一样看不到!”这段话则是小林南平将军对此次行动目的的精辟阐述。 
14架经过特殊改装的F15J战斗机同时从各自的机场起飞,以最大爬升率快速进入18500米的高空。所有的飞机都仅仅在机腹下携带一枚体积庞大的“狙”式反卫星导弹,当进入发射位置后,14枚导弹几乎同时点火,特制高能燃料驱动的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强大推力让“狙”式导弹在最短的时间内加速到了7倍音速的高速,在弹上计算机的精确导引下,所有的导弹各自向这自己要摧毁的目标高速射去。 
西元2010年1月14日凌晨4时37分,担负中国太空部队对日监视任务的“尖兵11、17、19号”侦察卫星和其他4颗中国预警、通信卫星同时遭到日军导弹攻击,并在10分钟内被全数摧毁! 
同日晨,日本海空军对关岛等美军在西太平洋的二线基地发动了全面攻击。 
这就是日本人对于中美于1月11日联合发出的《关于要求日本停止非法恐怖行动的谅解备忘录》这一“最后通牒”的最后回答! 
也就是在这一刻,被后来的历史学家们称之为“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亚太反恐战争正式爆发! 
※※※ 
西元2010年1月14日凌晨4时39分中国北京解放军天军指挥中心 
这是一个面积巨大的大厅,在大厅的最前方的墙壁上是18块巨型屏幕,大厅里错落有致的排列着上千台电脑,在它们前面,总数超过千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正紧张的忙碌着。 
和常人印象中的解放军军官相比,这里的许多人身上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让他们显得和“正常的军人”颇为不同。在着装上,整洁的蓝色工作装替代了常见的制式军服,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左臂上佩戴的臂章上特殊的图案: 
一颗带有“八一”标志的卫星正绕着地球旋转,在此背景下,一柄长剑直刺苍穹! 
在所有国家为中国军队建立的情报库里,这个标志和它所代表的那支部队的资料都是要打上醒目的“绝密”字样的。 
原因无它,这支部队的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太空机动部队,就足以让它享受这一切。 
“全体注意,我国卫星遭到导弹袭击,所有人员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这不是演习!我重复一遍,这不是演习!”一名年轻的将军站在指挥席旁通过麦克大声的下达着命令。 
这是中国天军的首度出击,可天军司令的指挥席上却空空荡荡——身兼天军司令的解放军常务副总参谋长令羽中将不久前刚刚秘密前往华盛顿主持中美军方的合作谈判,此时还在回国的飞机上! 
如今在指挥中心内担负起指挥重任的,是一位看上去和令羽颇有几分相似的年轻少将。 
一样的清秀儒雅、一样的冷静镇定,身高比令羽还要略高些,但削瘦的身体却比令羽更显文弱;白皙的脸上架着一副度数不低的近视眼睛,不过30有6的年纪,两鬓却已是斑白。 
和令羽一样,他看上去也不象是个军人,倒更象是一名大学中的年轻学者,但他的的确确是一名军人,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中国天军的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同时也是天军中的首席技术官僚——天军少将翔龙。 
而在战争突然爆发的现在,在令羽临战缺阵的关键时刻,这位丝毫没有常人观念中的军人气质的将军,却义无反顾的扮演起了天军主心骨的角色。 
“启动备用监视预警系统!” 
“准备启动‘天网’。” 
“立即将‘赤焰’调整到实战状态。” 
翔龙有条不紊的发布一条条命令,在他的镇定情绪感染下,指挥中心内最初的些许慌乱此时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报告,备用预警系统启动完毕,工作正常。” 
“报告,‘天网’各系统运行正常!” 
“报告,‘赤焰’已进入战斗状态,随时可以发射。”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个具有极高技术含量军种里那些看上去不象军人的军官们在战争爆发之际终于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他们身上那临威不乱不折不扣的军人气质。 
“报告,预警卫星发现日军发射弹道导弹!正在计算敌导弹数量型号及攻击弹道!”突然响起的报告声让翔龙周围本以和缓的空气再次开始凝结! 
“计算完毕!地方弹道导弹72枚,型号‘潘兴——3’,攻击目标……北京、上海……三峡坝区!” 
“启动‘赤焰天网’!”翔龙没有片刻的犹豫,几乎是用喊的发出了命令。 
大厅里的空气几乎要凝固了!翔龙的表情依然是镇定如恒,但在没有人看到的另一面,他背上流出的汗已经浸湿了他身上的将官制服! 
“司令员啊!您现在在哪里呢?”望着大屏幕上标志着敌方导弹运行弹道的那一条条蓝色曲线,翔龙在心中大声的呼唤着。 
而此时,在遥远的西太平洋上空,翔龙急切期盼着的那位将军自己也已经陷入了近乎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九部 大国交兵 第二章 赤焰天网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枚国产中程弹道导弹试射成功,中国第二炮兵对敌对国家的核打击力量正式形成;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有矛还要有盾”,在建立自己的核武库的同时,中国正式开始了建立太空侦察能力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尝试。尤其是后者,在那个“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年代,一度被不计成本的纳入了中国的军备发展计划。 
1972至1976年,在短短的4年间,中国军事科研部门接连进行了名为“反击1、2、3”号的3套导弹防御系统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反击3号”系统进展最快,在1975年年底就形成了原始的作战能力。 
“反击3号”的基本构想和原苏联的“橡皮套鞋”系统类似,都是在大型远程相控阵警戒雷达的导引下,使用装备有核战斗部的反弹道导弹在外太空空间通过核爆来摧毁敌国发射的洲际中程弹道导弹。在当时,这是唯一可行的反导措施。 
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巨大的技术困难和当时中国已濒临崩溃的经济的不堪重负,1977年,“反击3号”计划正式停止。 
此后的14年间,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中国的军费开支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大幅度缩水,囊中羞涩的中国的军事科研部门这种“有心无力”的实际情况下步履艰难,除了在太空军事侦察卫星研发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外,中国“天军”的建设步伐基本上陷入了停滞。 
时光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距离中国并不十分遥远的波斯湾爆发了一场由美国导演的高技术战争。 
面对美军在战争中展现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视距外交战、空地一体战、太空侦察、信息制胜……,从未听说过这些全新名词的中国军方被发生在海湾的一切震惊的瞠目结舌! 
“这是怎样的战争模式?如果面对美军的不是伊拉克,而是我们呢?那结果会如何?” 
答案是残酷而无可回避的——面对这样的敌手,思维和装备还基本停留在70年代的中国和他的军队只可能有一个结局——兵败国亡! 
大受刺激的中国政府和军队立刻将近乎被遗忘的“国防现代化”重新提上了日程。为实现“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军队现代化建设自1992年起便开始成为了中国军队建设的主题。 
和陆海空三军大张旗鼓的部队改建,装备换装相比。中国武装力量中另外两块举足轻重的基石——第二炮兵和太空部队的建设则显得悄无声息…… 
然而,沉默,并不代表着无为…… 
尤其是,执行这一军事变革的,是向来不喜欢跟在他人身后追逐,而更注重从军事革命的最前沿对对手进行超越的中国军队! 
对国策变化感触最深的,还是中国的军事科研机构——明显增加的投入、大量由不同渠道得来的资料、甚至还有大批来自距我们不远的,那个刚刚消亡不久的红色帝国的科研人员…… 
“勤俭”是中国人具备的诸多美德之一,在不声不响中,构成中国太空军事机器的各种零部件开始陆续到位。 
西元1993年,中国的“尖兵”太空侦察卫星打着“地球资源卫星”的旗号正式上天; 
西元1995年,中国第一颗具备实战能力的“杀手卫星”——“要离”试验成功,继美、俄之后,中国成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