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卒-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男子一身贵气,气度雍容,随着丫鬟迈步进了院子,老远的就躬身施礼,说:“堂上的可是方老太太?在下姓锦……”
  作者有话要说:未完待续吧……这章又太多了……快完结了~求花花……下面基本都是甜蜜章哦……大概……还会有一段有那么点小虐,不过,甜蜜的更多啊……

  亲事定

  不一会儿又回来,跟一个小子一起,后面还领着一个一身华服器宇轩昂的中年男子。
  那男子一身贵气,气度雍容,随着丫鬟迈步进了院子,老远的就躬身施礼,说:“堂上的可是方老太太?在下姓锦……”
  ============
  颜丹璧被三嫂拉去了后堂——未嫁的女子,陌生男人来了理应回避。是以颜丹璧只听到了这一句话。
  姓锦?这个姓还真是少见,颜丹璧想,不知道这男人是来方家谈生意的大客商还是什么,痛快的便随三嫂去了后院,二嫂在自家院子里看着小丫头煮芋艿,俩人去找她说话。
  二嫂说后街上新开了一家水粉铺子,叫小丫头去买了一回,发现货很好,很想亲身去逛逛,问她两个去不去,逛胭脂水粉铺子和绸缎店,是这个时代中小人家的深闺闲趣之一,俩人自然没有不去的理,于是三个人各回各院,换了出门的服色,各带着一个丫鬟坐了轿子,便往那条街上去了。
  说是后街,其实还不近,走了一顿饭的功夫才到,果然是个新铺子,门头很大,里面货品很齐全,三个人如鱼得水,在里面逛了个不亦乐乎。
  快近傍晚的时候各拎着一袋子出的门来,又在街上的馆子吃了些点心垫了垫肚子,这才散着步回家还有给大嫂和方家娘亲带的东西。
  一路说说笑笑的散着食,走到了自家所在的街上,忽然就发现自家门前不远不近的围了好些人,都踮着脚尖,带着各种奇 怪{炫;书;网}的神情往院子里望。
  实际上方家院墙很高,这些人也望不到什么。
  不过三人发现自家的大门是敞开的,门外门里都站了好些人,俱是喜色吉服,统一打扮的年轻男子,一路占满了两条街,各各垂手侍立,有些手上还捧着一些盒子之类的,不但大门打开,方家的几道正门一通到底,均大开着,吉服的官衙模样的年轻男子也一路站到底,且里面的人更多,各进院子的廊下摆满了描金刻银的物件,彩绣辉煌,耀人眼目。
  “唉哟,这是怎么了?”三嫂先失声惊问,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大明白。
  周围围观的都是熟人,但显然他们也没搞清楚这是什么状况,因此都用同样疑问的眼神望着三人。
  二嫂拉两人,“走吧,进去瞧瞧,难不成是四弟中了状元?!可今年四弟没去赶过考啊——”
  三个人疑疑惑惑的走进门里,一路走一路看到院子内摆的填山填海的喜庆之物,忽然恍悟过来,两个嫂嫂同时惊问颜丹璧:“大妹妹,不会是有人来下聘礼吧?”
  “娘亲没准了哪家啊?”“这是什么人这样大的气派?”“我们怎的通没听说过?”“娘亲可是一直说让你自己挑的,怎么三不知就……”
  “这……哎……我也不知道……”听到提亲这两个字,颜丹璧脑子有些空白,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三个人走到正院外,早有小丫鬟跑出来,接住三人引到后堂,说:“老太太在前头待客人,不叫姑娘到前头去”
  俩嫂嫂便问前头来的是什么人,来家里什么事,是不是给大姑娘提亲的?
  小姑娘连连点头,两颊红彤彤的,看起来像是要晕倒了,两只眼睛里全是迷惘又闪亮的光芒:“回大奶奶,前厅里好多……好多做官的老爷!有一个好年轻好年轻的公子来求大姑娘!那公子好好看!……彩儿,彩儿都不敢看他!”
  “官老爷?镇上没这样的人啊……那公子姓什么?哪里人,家里做官的?还是经商的?老太太可许了?”二嫂三嫂听了,迟疑了半晌,继而连珠炮一样的发问。
  “……还,还没许……”彩儿大喘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呼吸才接着说:“那家人家姓锦,在京里做什么官,老太太看那公子长得好又会说话,也没毛病,却来咱这里求咱家姑娘,担心他是个骗子,所以还没答应……那公子的舅舅还在劝老太太,老太太……老太太叫人喊大爷三爷去了……”
  “老太太还说……不要让大姑娘看那公子,说那公子生的太好,怕姑娘……怕姑娘上当……”彩儿是个直性子姑娘,和主人家一样,把话就当着颜丹璧的面直直的禀告了出来,颜丹璧心里叹了一口气,低头去看自己的裙子角……
  两个嫂嫂一听却是越发好奇了,俩人圆眼睛圆嘴巴坐着,房间里静了一会儿,继而:“生的好?得好成什么样儿看一眼都不准,大妹妹先坐着,我们瞧瞧去——”
  两个嫂子终是按捺不住,轻手轻脚的出了屋子,到前厅的屏风后去看人。
  颜丹璧和彩儿在屋子内对坐,她仔细的盘查了一遍自己认识的京城子弟,发现没有一个对她有这个意思,难道是万延年?万延年那模样——确实够让人魂飞魄散的,但他没有锦姓的舅舅。
  难道是宸王?她记得他的母妃似乎姓锦,又想起那张榜文上提到过锦贵妃,那么……似乎真有可能是他。
  颜丹璧的心咚的一跳。
  ——可是他已经登基称帝了啊,怎么会只是个公子的身份来这里?更何况,他为何要来这里?他也不必再和自己有什么瓜葛了……
  总不能是他舅舅家的亲戚来找自己提亲?别是认错人了吧……方家有女的名声能传的那么远吗?
  总之各种的不可能。
  不过不可能归不可能,几进院子里的那些仪仗车马物品却明明白白的说明了来人的身份,有钱有势,身份尊贵。
  正这样胡思乱想着,去看人的二嫂三嫂已经回来了,跟彩儿那会儿一样,也是两颊冒着红光,双眼的亮光都快赶上钻石了——
  俩人走得有点喘,一进屋就倒在椅子上,二嫂拿手绢扇着风说:“哎哟哟,不得了了,天下……天下竟真有这样的人物,如若不是他坐那儿能说会道,还真像画上画的,哎……画的也没他一半好看……真真,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难怪娘那样嘱咐,真是天上有地上无的人物儿!”
  三嫂脸上红晕未退,只低头含笑喝茶,半日说:“哎……这样的人,就是个骗子我也会嫁给他,和这样的人过一天同枕席的日子,也不枉做女人一回……”
  彩儿在一边傻笑:“嘿嘿呵呵”
  ***
  方家这天晚上十分的热闹,方家在镇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虽然只是个半商半农的商户,在做官人家的眼里没有分量,但方老太太是个要强的人,不肯叫人看轻了,今日来提亲的这个主自己虽不乐意,不知道门路,来头又大,怕姑娘嫁过去受委屈,甚至受骗。
  但看到人家坐了一下午也没有要走的意思,年轻公子又彬彬有礼,恭敬周到,她实在挑不出错来撵人家出门,便命人设宴招待客人——吃过了晚饭总该走了吧,总不能赖脸皮在这里住下的。
  平常即使是极重要的客人,方老太太也很少作陪的,最多亲戚们来会多坐一会儿,但今晚是亲生女儿的终身大事,除了她,也没有人辈分上能陪席,因此一直亲身招待。
  论起来那年轻的公子的舅舅,她一点也不反感,看起来一身读书人的气派,说话谦恭有礼,言辞诚恳,方老太太虽没有经过大场面,到了这个年纪,也是积累了阅历的老人家,看得出这家人来求亲不是闹着玩的。
  但官场上的人会说话,她还是觉得不妥当——总不能因为这公子在京城和自家女儿的一面之缘,就请出长辈找到这里来求亲,这也太玄了,婚姻大事岂能儿戏,且这做舅舅的也太依着外甥了吧。
  重中之重的是,男人生的太好也不好,家里又这样有钱有势,她的芥儿虽是也堪配人家,但到底是个平民百姓的丫头,成亲以后难道不会受欺负?
  小两口单独过日子?那似乎——还是听起来太玄了……
  若是来骗亲的,骗个姑娘回家给身体不好的儿子做妻做妾——似乎也犯不着这样大费周章,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骗,京城里别说骗,买一个也是好说的。
  因此老太太万般想不通,又不敢叫女儿来看人——这公子长成这样,没几个姑娘见了不会晕头转向的,她得晚上先和女儿问明白了再说。
  于是一通欢‘洽的宴席过后,方老太太着几个儿子送客,无论如何让人家先把东西拿回去了,只说,考虑考虑几日再说。
  ***
  这整个过程,三嫂二嫂,连还在月子里的大嫂都禁不住两人的鼓动,过来看了一回,只有颜丹璧,一是姑娘家要守姑娘家的规矩,她想过正常人的日子;二是在二嫂三嫂轮流过来兴奋讲述的目光中,她也不好意思在她们的眼皮底下去看;三是看了她怕心里会更乱,所以一直听话的呆在自己房里。
  方老太太送走了客人,又和几个儿子商量了一通,想了想,准备先叫几个儿子去打听打听这家人家的底细再和女儿说,都打听妥帖了再给人家答复。
  因此第二日的时候,方老太太只是简单的提了下有家做官的人家来提亲,叫老大老三出去打听打听了,打听明白了再做打算,就压住了话头没再往下说。
  到了三日后,大概是大哥三哥打听到了确切的消息,方老太太面上现出了放心的神色,这才来找女儿,细细的说与她来求亲的是什么人家,在京里做什么官,公子的长相,家里人的谈吐。人家来提亲的原因等等。
  问颜丹璧听着如何。
  颜丹璧听了其实更加的一头雾水,她原本就对宸小王爷的母舅家不甚了解,现在官职一变动,称谓一改变,她完全搞不清谁是谁,甚至很猜着是宸小王爷的哪个表哥表弟之类的。
  “要不,明天那孩子还来,你在里间瞧瞧他,若可心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