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洋巨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北洋巨擘-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七三章孙中山求职
桦山资纪不愧是只老狐狸,片刻间就懂得怎么取舍,日本舰队一碰到中国舰队就掉头而走,让林泰曾一阵无语,不都说日本人敢于死战吗?这是什么情况。。
穷寇莫追,何况还不一定追得上,林泰曾想了想,也就放弃了追击,一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来歼灭日本海军的,而是来观察海域地形的,为随后的登陆战做好准备。二是日本海军显然是在极力避战,只顾逃命,要是追到冲绳港口,日本人可以进港死守,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至于出动这么多军舰,是因为中国海军也怕日本人围歼啊。
身处颐和园的叶之魁当然还没有接到中日海战差点爆的消息,他此时正在和两位重要人物见面。
大总统办公室里,叶之魁嘴角挂着一丝笑容,有些惊讶的看着来人。
“载之,少白,多日不见,可安好?”叶之魁好整以暇的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笑笑问道。
不错,来人是孙中山和陈少白,至于来意,叶之魁暂时还不知道。
“多谢大总统关心。”孙中山拱了拱手,脸上稍微有些尴尬。
“不知两位今日来见我叶之魁有何要事?难道又有一些民主思想要对我叶某说?”叶之魁眨眨眼睛,继续问道,语气中稍微带了一些讽刺的气味。
国民大会过后,孙中山等人仍然羁留京师,并没有离去,而且不久前还向民国政府提出了众多有关如何实施民主政策的建议。
民政部等官员看到他们就头疼,想不到他两现在还直接找上叶之魁来了,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叶之魁暗叹一声。
陈少白在旁边却用身体碰了碰他,使了一个眼色。
孙中山方搓着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孙某见中国在大总统的带领之下,蒸蒸日上,心中着实佩服,但每每思量不能为国多出一份力,又感到惭愧不已。”
叶之魁真心实意的说道:“载之兄切莫如此说,你对民国政府的民主建议,我都细细品读过了,其中一些观点很是赞成,而且已经开始付诸实行,怎么能说为国没有尽力呢?你们都是民主的先行者,我叶某也是敬佩不已。”
陈少白见孙中山半天没有说出来意,不由有些着急,将茶杯往桌上一放,然后自嘲道:“我和载之在京多日,每天除了写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外,一件实事也没有做过,看到往日的朋友一个个都在政府中任职,我陈少白也心急啊,可惜没有什么门路,今日馋着脸来求见大总统,其实是想谋得一官半职,做一番实业出来。”
孙中山脸霍的一下子就红了,陈少白说完倒是显得光明磊落,一双眼睛真诚的看着叶之魁。
“求一官半职。”叶之魁晕乎乎的,想不到孙中山和陈少白今日是来为自己谋出身的,这,还真是的,叶之魁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少白兄。”叶之魁沉吟片刻,只得出声说道:“各地方政府现在也是缺人之际,凭两位大才,何愁不能找到一官半职”
孙中山笑笑说道:“地方政府官员都是一些老朽之辈,没有大总统思想开明,对孙某的建议也大多置之不理。”
感情是他早就去求过职,只是别人看不上他啊,叶之魁恍然大悟,也是,如今虽然政风开放,但是碰上孙中山这等天生能说会道,有领导才能的人,还真不好安排。
陈少白见叶之魁沉着脸不说话,不由讪讪一笑,道:“少白毛遂自荐,倒是让大总统为难了。”
叶之魁连忙摆手道:“少白说笑了,叶某只是在想如何安排两位,两位兄台素有才干,要是被我叶某埋没了,岂不是民国政府的损失。”
对于这些民主进步人士,叶之魁认为要采取分化拉拢,不能采用打压的政策,当然,也不能让他们搅入军政等重要部门。
既然孙中山和陈少白有此心,叶之魁也只好为他们安排一个职位了。
“倒是有一个重要职位适合两位兄台。”叶之魁扬起头来,笑着说道。
孙中山眼睛一亮,竖长耳朵倾听。
陈少白也是一幅渴望的表情。
叶之魁也不卖关子,继续说道:“两位兄台肯定了解如今政府正在大力修建铁路,北京至天津的铁路已经开通,北京入川的铁路也正在修建,东三省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三条铁路同时开通。不过依叶某之见,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叶某最后的计划是,要在全国修长一张巨大的铁路网,让各省都能与京城连通。”
叶之魁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奈何如今政府在在忙于对外作战之事,对这方面未免有些照顾不到,铁路网的计划虽然提出来了,但是还需要人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山势走向,交通。”
叶之魁话还没说完,孙中山就大叫一声,赞道:“想不到大总统与我孙某想法不谋而合,夫铁路者,今日文明富强之利器也。古人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予为转一语曰:民族兴其国,必先修其路,我孙某愿意不辞辛苦,跑遍全国,为民国政府规划处一张着实可行的铁路网线出来。”
对孙中山的反应,叶之魁没有丝毫惊讶,孙中山在去年《上李鸿章就直言地球各邦视铁路为命脉矣,大声疾呼中国修建铁路,实现商兴民富国强。
叶之魁还保留着这份文件,粗略看过一遍,对孙中山的一些想法还是很赞成的。
许是说到自己的长处,孙中山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健谈道:“孙某已经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全国至少也建成六大铁路系统,方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即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西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和高原铁路系统。”
叶之魁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来,听他凯凯而谈,见孙中山说得头头是道,叶之魁不由由衷赞道:“孙中山是不是一位好总统,大家可能会持不同意见,但是说他是一名有远见的铁路设计师,估计没有会说反对意见了。”
在陈少白和孙中山一翻轮流轰炸后,叶之魁笑着说道:“既然两位对此没有意见,叶某就把你们交给邮传部了,希望你们能尽快弄出一份详细的全国铁路设计图来。”
“多谢大总统,少白必定不负所望。”陈少白起身说道。
叶之魁还以为两人就要告辞了,站起来相送,两人却站在原地不动。
“大总统能否先支付一些薪水,少白和载之如今是囊中羞愧。”陈少白不好意思的说道。
叶之魁无言以对。
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如果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第二七四章空城计或关门捉贼

第二七四章空城计或关门捉贼
中日尚未开战,藏军却与英军交上了火。。
自11月份英军翻过则利拉山之后,沿途除了碰到一两个放羊的藏人外,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
因为空气稀薄、奇冷无比,士兵们的枪栓被冻住了。
则利拉山口也没有人把守,这着实人英国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则利拉山口的海拔是14000英尺,这个高度是英军历史上达到的最高高度,如果在这里作战,那毫无疑问,将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考验。
麦克唐纳少将一边为英将荣赫鹏上校哀悼,一边不得不另寻向导,事实上,自从荣赫鹏不幸被丧身雪崩之后,他就开始迷茫起来,不得不按图索骥,行军自是慢了不知多少倍。
这支庞大的队伍,由印度土著后勤兵和少量殖民地英军组成,从“像房子侧面一样”滑到陡坡上滑下。
进入春丕河谷,由于自然条件限额,英军又损失了大量牲畜和马匹。
麦克唐纳少将只得重新任命一位先锋带路党兰德尔?帕尔上尉,让他领着四百人先行一步,而且严禁沿途大喊大叫。
12月1日,英军前锋最先到达的西藏城池是春丕地区的亚东城。
中国方面,春丕当地的藏军指挥官和当地中国官员也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英军的到来。
如果麦克唐纳少将等人在进藏之前仔细研读一下西藏近代的历史,就会现,在与锡克人和廓尔喀人的两次战争中,藏军都是利用了诱敌深入之计,先麻痹敌手,引敌人进入藏军的埋伏圈,最后围而歼之。
如今十三世土登嘉措也不另外,他一边命令后方藏军向前线集结,又一边给前线守军的命令是不要做无谓的抵抗,等到英军进入包围圈之后,再一举歼灭。
队的策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在英军压倒性的实力面前,不知结果是否还一样。
兰德尔?帕尔上尉领着四百英军刚到达亚东城下,但见城池四门大开,城内的百姓悠闲的踱着步子,不慌不忙的交换一些日常用品,而一些手握鸟枪似乎是军人打败的西藏人,对于他们的到来也是毫无反应,自顾自的擦拭着手中的火绳枪。
中国人想干什么?兰德尔?帕尔上尉有些迷茫不知所措起来。
难道城中有大量的人埋伏在里面,一旦我军冲进去之后,便会围而歼之。
兰德尔?帕尔上尉忧心忡忡的将部队扎营在离亚东城五十里外的空地上,找来手下两名中尉商议对策。
“上尉,这一定是中国人的阴谋。”一名中尉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另外一名中尉也附议,信誓旦旦的说道:“上尉,中国人诡计多端,不如我们等到后面大军到来再做决定?”
兰德尔脱下帽子,摸了摸头顶上剩下的仅有的几撮毛,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要不,我们先试攻一下,万一这不是阴谋呢,我们就可以立下一个大功。”
“万万不可啊,兰德尔上尉。”两名中尉异口同声的劝道。
其中一名慎重其事的继续说道:“上尉,中国人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人,你难道没有听说吗?远东舰队就是折损在中国人手中,香港的几千多守军也被中国人击溃,没有确切把握,我们怎么能够轻易出击呢?”
英国上层人员虽然尽力隐瞒远东舰队被中国海军歼灭的事实,但是天下无不透风的墙,事关自己的性命,这些英队怎么会不知道呢
更何况,前不久香港英军大量逃回印度,他们为了渲染自己不是不战而逃的,往往夸大其词,不但把自己等人说得英勇无比,也将队形容成一只可怕的军队。
兰德尔忽然眼睛一亮,跳起来叫道:“我好像在那到过这种情况,你们等等。”
他急急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