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1917- 第6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在大队长西村给田口的中队加强了一个机枪小队,4挺7·62mm的勃朗宁M1918A1气冷式重机枪的火力相当炽烈和霸道。

所以这道1500米的前哨阵地,田口并没有撒豆成兵的平均分配防守兵力,而是以中路的核心阵地为主,搞了个梅花桩一样的防守阵势,步兵第1小队的主阵地摆在整个中队的前面,左翼间隔200米是步兵第2小队的核心阵地,右翼间隔200米是步兵第3小队的核心阵地。

第七百三十一章(一)突如其来的战斗

田口把三个小队的迫击炮组和大队加强过来的机枪小队都集中到了位于中路的中队部核心阵地上用作对三个小队阵地进行后方火力支援,如果敌人夜袭的话,他的中队只要抵挡5到7分钟,就能起到给后方1公里处的联队主阵地预警的作用,届时大队的81mm迫击炮组和机枪中队都将迅速提供火力支援,而且联队的炮兵大队在10分钟内也将提供远程炮火支援,3个小队阵地的有线电话已经和中队部全线贯通,而中队和大队、联队之间的阵地有线电话也都架接完毕。

小岛龟三的第1小队的阵地在中队阵地前方50米的位置,这厮把机枪组的2挺勃朗宁班用机枪一左一右布置在小队核心阵地上,第1分队布置在阵地的左侧、第2分队布置在阵地的右侧,第3分队则作为游动警戒分队,每两个小时换岗一次。

在小队的阵地前方250米处,左右排开差不多每间隔100米是一明一暗的双岗,另外,一个五人的巡逻哨在军曹的带领下则绕着圈在游弋巡逻,黑暗里答不出口令的话第一时间哨兵就会开火!明暗双岗的要求,还是协约国东线联军组成后,从联军司令部的步兵战术手册上最新强调要求。

地面部队来说,无论是行军还是宿营还是守卫阵地,哨兵都是部队的耳目和生命线,事实上,田口的步兵中队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出于睁大眼睛站岗放哨和巡逻的状态,每2个小时换一波,细分到每个小队和分队也是如此,当然,醒目的帐篷和火光都被严加禁止,作为旅团部、联队和大队的前哨警戒部队,能有三分之二的士兵合衣抱着枪躲在战壕里的避风处打盹补觉就相当不错了。

突如其来的战斗在晚上9:00打响,德乌联军派出了守卫哈尔科夫城的王牌部队、德国预备步兵第47师步兵第139团,连夜出城夜袭,打头阵的是师属侦察营,德国预备步兵第47师师长斯文·冯·诺伊豪斯少将亲自指挥这次夜间的反击。

1918年7月30日的夜晚,在中国农历来说是戊午年六月二十三,大暑的节气刚过去6天,在乌克兰哈尔科夫的夜空中漆黑一片,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眨巴着眼睛,农历六月二十二和二十三这两天,下弦月要到黎明前才能出现在东方的天空,所以虽然已经是雨季过后晴朗的夜空,失去了月亮的夜,其实却是相当的黑和暗。

预备步兵第47师师长斯文·冯·诺伊豪斯指挥着麾下的主力团、德军步兵第139团亲自出击,彰显了这位少将阁下身上所具备的德国优秀军人的勇气和决心,在哈尔科夫城的西边活动的日本骑兵第4联队本来应该是他率部偷袭和反击的最好目标,但是哈尔科夫城西是从西边奔腾而来的洛潘河和从西北奔腾而来的北顿涅茨河支流纵横交错的地方。

城西河流纵横交错的地理环境使得冯·诺伊豪斯放弃了一口气吃掉孤悬在河对岸的日本骑兵第4联队的打算,黑灯瞎火就算只是一个步兵团的兵力要想悄悄渡过2条河偷袭敌人这难度太大,很难不惊动敌人。

反击夜袭的目标只能选择在城北,那里是敌人主力集结的地区,也是对哈尔科夫守军威胁最大的地段,同时也是乌克兰志愿者第1师第2旅防线的正面,不过诺伊豪斯没有选择出击中路的伏尔加联邦步兵第13师,原因是中路的敌人靠近铁路和公路,一方面联邦步兵第13师在白天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不弱,另一方面,一旦打响,很容易遭遇敌人三面的增援,而本方无法顺利的脱离战斗。

如果撤退时被对方撵着屁股追过来的话,很容易冲撞了哈尔科夫城北环形防线的阵脚,如果中路反击不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就只剩下西北方向的左路和东北方向的右路,诺伊豪斯选择的是西北方向,那里是日本步兵第5旅团的旅团部,但旅团长菊池慎之助手里只有半个旅团的兵力。

虽然西北方向4000多人的日本步兵第6联队兵力比东北方向的中国装甲团主力人数要多的多,但是,中国装甲部队一路从哈尔科夫河畔森林地带摧枯拉朽的厮杀过来,乌克兰步兵第1师和第2师都没能挡住中国人,诺伊豪斯虽然对自己的步兵第139团的战斗力很有信心,但也不愿意初战挑选那么强大的对手来作战。

倒霉的只能是菊池少将的日本步兵第5旅团,区区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大炮只有可怜兮兮的一个炮兵大队8门75mm野炮,当然,事后冯·诺伊豪斯充满了遗憾,德军侦察兵没有发现拖在步兵第5旅团后方休整的中国装甲第2营的部队,冯·诺伊豪斯的判断是配属于西线的中国装甲部队那一个营的兵力已经归建回到了东北方向的中国装甲团编制中去了。

事实上,中国装甲团参谋长任大道上校指挥的装甲第2营虽然拒绝了配合步兵第5旅团在白天继续向哈尔科夫冒险出击的请求,但装甲第2营并没有归建,而是退到了步兵第5旅团的北面扎营休整等待补充,所以这才为当天晚上步兵第5旅团遭遇夜袭后产生的变数埋下了伏笔。

在1918年,通常情况下德军步兵师的编制为一个步兵师辖三个步兵团、一个摩托化高炮连、一个炮兵团、一个侦察营、一个通讯营、一个补给纵队和一个补充兵营,其中1个步兵团辖3个营,一个营辖4个步兵连,一个摩托化排和一个重机枪连。

一个步兵连辖3个排,其中第一排辖2个步兵班和2个轻机枪班,以及一个枪榴弹迫击炮班,合计45人,第2排没有迫击炮班,为36人,第3排的编制和第1排一样,也是45人。

第七百三十一章(二)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一个1918年的德军步兵连的战斗人员同样为126人,加上连部班约为140人左右,一个营步兵约为560人,加上营部排约为600人,再加上摩托化排和重机枪连(辖三个2门制的重机枪排)一个营的兵力约为700人,一个步兵团的战斗兵则超过2100人,一个步兵师的战斗兵的总兵力约12600人左右。

德军预备步兵第139团是步兵第47师的主力团,同样辖3个步兵营,加上师属侦察营兵力,冯·诺伊豪斯这晚出击时的总兵力达到了3000人!为了这次出击,德乌联军指挥部在傍晚后从哈尔科夫城东十五公里处的乌克兰步兵第3师阵地上,调回了乌克兰步兵第3师的炮兵团!森林和夜色成为了最好的掩护,太阳落山后其实天黑的很快,而熟悉道路的地形的乌克兰人的炮兵使用的都是德制军用卡车拖拽大炮。

联军的DH4侦察机在低空遭遇高射炮和MG08机枪对空火力的拦截后,显然从下午起在哈尔科夫上空都提升了飞行高度,这使得航空队对地面目标的侦察分辨能力大为降低,而乌克兰炮兵团返程时,所有车辆都没有开灯悄悄的沿着林间大路从城东哈尔科夫河上的大桥溜回了城里。

冯·诺伊豪斯冒险决定把乌克兰步兵第3师的炮兵团调回哈尔科夫,就是为了这天夜里的反击,大炮是用来封锁敌人的援军和追兵的,当然,更要压制敌人炮兵阵地,冯·诺伊豪斯不打算靠侥幸心理打赢战斗,指望联军的那个联邦步兵师炮兵损失后,当面阵地上联军一直得不到炮兵部队的补充和参战,这绝对靠不住。

虽然德乌联军的工兵在撤退时把从边界附近的第一道防线到哈尔科夫这30多近40公里的铁路和公路都破坏的七七八八惨不忍睹,但是只要有足够的工兵和物资材料,相信联军很快能修复铁路填平公路上的大坑,并源源不断的把大炮运上前线。

日本第三师团至少就有一个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和一个野战炮兵联队,加起来至少也有60门大炮,当然,乌克兰的那位西蒙·佩特留拉也曾建议为什么不突击中路?敌人既然有可能把大炮沿着铁路公路运抵前线,那么我们反击中路端掉敌人的新来的炮兵阵地不是正好?

德国少将闻言则笑而不语,西蒙·佩特留拉追问了半天,冯·诺伊豪斯才自信的替乌克兰总理指点迷津:“总理阁下,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敌人兵临城下并修复铁路线后,对方的主力将集中在中路,我们如果半夜偷袭奔中间去,没准正好撞进优势的敌人堆里去了,何况,日本人现在把炮兵部队当压箱底的宝贝一样视若珍宝,我很难相信对方在炮兵阵地前没有重兵保护!”结果哈尔科夫西北方向的菊池旅团则成为德军半夜反击的首选目标,预备步兵第47师的师侦察营在营长海特·韦斯特曼少校的指挥下作为反击部队的前锋,在侦察营的左翼是达维德·亚罗利姆少校率领的步兵第2营、右翼则是团长丹尼斯·冯·迪科迈尔上校率领泽伦·贝尔他拉姆少校的步兵第第3营。

师长冯·诺伊豪斯则和步兵第139团的团参谋长凯文·冯·迪科索尔中校一起,指挥加内科·斯滕贝格少校率领的步兵第1营作为总预备队拖在后面,在哈尔科夫城内,则是由德国预备步兵第47师中型炮兵营营长丹尼斯·奥格少校统一指挥全营剩下的5门150mm重型野战榴弹炮、乌克兰步兵第3师的3个75mm克虏伯野炮营和1个105mm榴弹炮营提供火力支援。

这一次反击,为了加强步炮协同,冯·诺伊豪斯专门安排了一个通讯勤务排的德国士兵,从哈克科夫环城防线的左翼直接拉了电话线跟着自己的指挥部前进并保障阵地有线电话的通讯,所以说冯诺伊豪斯出城反击的是4个精锐的德国步兵营,但背后提供火力支援的却是足足5门150mm重榴弹炮、12门105mm榴弹炮和36门75mm克虏伯野炮,论火力比白天时要强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