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1917-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乌斯季梅德韦季茨卡亚师),五月份之后又加强了伏尔加河步兵第17师、第18师和布琼尼领导的特别骑兵师。

南方面军的第九集团军之所以被选中执行这次支援乌法方向的任务,主要原因在于这个集团军的炮兵比较强,有12个炮兵连,此外,第九集团军还拥有南方面军唯一的特别骑兵师,布琼尼的这个骑兵师是整个南方面军作战最坚决最果敢也最有力的铁拳。

事实上叶戈罗夫的这趟差事可不好办,从察里津赶到伏尔加河中游的塞瑟兰一线直线距离都有600公里,好在有伏尔加河区舰队帮着运兵和粮食,要不然是否能在7月10日前赶到指定位置可还真不好说。

图哈切夫斯基的南集群得到了南北两个方面的加强,这厮终于加紧指挥着手里的三个集团军向乌法方向加速推进,如果不出意外,第1和第4集团军将于7月8号、9号左右会师于乌法城郊。

苏俄方面磨刀霍霍就等着一举拿下乌法,远在喀山的高尔察克此时鞭长莫及,伏尔加河右岸的守军五个师已经退到乌法近郊,从奥伦堡方向败退回来的一个哥萨克骑兵师也到了乌法。

如果不是联军在乌法郊外西北10公里靠近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地方修建了大型军用机场,每天似乎都有无数联军的航空队飞机在起降忙乎,乌法的俄国守军估计早就做鸟兽散了!

从乌法向东越过乌拉尔山口直达车里雅宾斯克的话,直线距离是330公里,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车里雅宾斯克和乌法,再折向西北466公里外的喀山,由于这两段西伯利亚大铁路都控制在高尔察克的手里,只要有足够的车皮和火车,他的10万大军24小时内就能从喀山赶到乌法。

乌法卫戍司令是高尔察克的副手,全俄临时政府的内阁总理B·佩佩利亚耶夫,这是高尔察克最信任的人,也是高尔察克之外整个全俄临时自治政府最有权势和威望的家伙,当然,他对高尔察克的忠诚也丝毫不容置疑,在王庚前世,这个佩佩利亚耶夫陪着高尔察克一起走完了人生。

从四面八方一路退到乌法的自卫军加起来最后一共有近七个师的兵力,建制倒还完整,尤其是从奥伦堡撤回来的那个哥萨克骑兵师,师长俨然就是当初从乌兰乌德撤离的那个哥萨克骑兵团的团长亚历山大·彼德罗维奇,短短半年不到,这厮在高尔察克麾下从上校混到了骑兵中将,手下满打满算一个近9000人的哥萨克骑兵师。

要说呢,亚历山大·彼德罗维奇中将这半年的日子既舒心也不舒心,好处是从上校混成了中将,手下人马扩充到了一个师,而且领着乌拉尔骑兵第四师单独在奥伦堡和乌拉尔方向活动,没有被填到喀山那个绞肉机里去,坏处就是远离主力被作为一支游骑兵使用,后勤补给啥的都得就地自己解决,当然,这厮也没少去哈萨克草原上的阿拉什自治共和国借钱借粮要补给。

在北高加索方向的顿河哥萨克首领克拉斯诺夫和邓尼金不久前发起的第三次察里津战役中,亚历山大·彼德罗维奇的乌拉尔第四骑兵师在奥伦堡差点被东方面军第四集团军的三个步兵师给包了饺子,好在参谋长谢尔盖·米哈依诺维奇机警,在苏俄东方面军第四集团军里认识几个同乡且发展成为耳目,这才在苏俄第四集团军合围之前让队伍跳出了包围圈。

要依着参谋长谢尔盖,这厮是打算绕过哈萨克草原拖着队伍去投奔邓尼金,大家都是顿河老乡好说话,可架不住师长亚历山大·彼德罗维奇这厮听说喀山的黄金都运到了乌法,这亚历山大同志就想着要去保卫乌法的传说中的1600吨黄金,结果一个要带队伍往南,一个要往北,两个人相持不下,最后还是中将的勤务兵图尔金出了个主意,抽签!

抽签的结果显然是师长获胜,谢尔盖垂头丧气的跟着自家师长,领着8000人的乌拉尔第四骑兵师一路向北奔回了乌法。

在1918年,不管是高尔察克的自卫军也好,还是苏俄红军也好,骑兵就是个上等兵种,兵荒马乱的时候有一匹像样的坐骑才是个真正的哥萨克,所以亚历山大·彼德罗维奇这个骑兵师一回到乌法,就让深感兵力不足搓着手乱转的乌法最高军事首长、内阁总理兼乌法卫戍司令B·佩佩利亚耶夫大喜过望。

算起来也算转战几千里身经百战的亚历山大·彼德罗维奇骑兵中将摇身一变,佩佩利亚耶夫被委了个卫戍副司令的头衔,除了乌拉尔第四骑兵师之外,另外拨了两个从伏尔加河右岸退回来的步兵师给他指挥,彼德罗维奇阁下俨然成为乌法防线东南集群的前敌总指挥。

第二百八十章乌法的三道防线

乌法位于别拉亚河和乌法河交界处的乌法半岛上,卡马拉河横贯北部,向南的蜿蜒的支流是长达1430公里的别拉亚河,而卡马拉河自己则汇入了浩瀚的伏尔加河,喀山就在卡马拉河和伏尔加河的交界处。

西伯利亚大铁路从喀山到卡马拉河畔切尔尼都在河的北岸,而到了切尔尼之后则通过铁路桥跨过河面折向西南方向的乌法,蜿蜒的别拉亚河就在铁路线东北相伴而行,近的路段河水和西伯利亚铁路隔岸相望,远的路段则又四十公里以上。

高尔察克的整个喀山、乌法防线的中坚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跨越卡马拉河畔的切尔尼,在这里喀山方向的高尔察克自卫军布置有三个师的兵力,切尔尼本身是座临河的坚固要塞,在西伯利亚铁路线的西南侧,则是数不清的沼泽地带,这也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卫护着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

东方面军的第五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在5月份的时候最远曾打到这里,试图从切尔尼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结果被乌法方向和喀山方向对开过来的自卫军的铁甲列车和列车上重炮轰的丢盔弃甲,等撤出去的时候差不多丢了一个师的兵力在浩瀚的沼泽地里。

在六月的下半月一直到七月初,从伏尔加河右岸撤退到乌法的自卫军五个步兵师加上从奥伦堡方向撤退回来的乌拉尔第四骑兵师并不是防卫乌法的全部力量。

在整个六月份的坚壁清野和从西向东大撤离的过程中,佩佩利亚耶夫在乌法征集了三个乌法志愿者步兵师,这差不多是整个乌法选择留下来居民从18到45岁青壮年的绝大部分,在1918年,乌法当地居民的总人口不过20万左右,事实上在王庚前世,这个乌拉尔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不过只有106万人口。

三个乌法志愿者师每个师也不过一万人左右,手里的武器是联军从乌拉尔山脉以东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过来的日本三八大盖,在1918年日本相当纠结要不要跟中国统一制式一起装备美式装备,放眼世界主要国家,步兵武器制式必然是自成体系,但是无非是口径不同,美国人的春田式步枪说白了也就是德国毛瑟的改进型而已。

日本这把三八大盖步枪的好处是弹道平直容易瞄准,而且手动步枪事实上是更容易让初学者不至于胡乱一口气打光枪里的子弹,当然,三八大盖配上闪亮的刺刀在阳光下还是有那么点刀枪如林的感觉,训练了半个月不到的志愿者师指望这些新兵能把枪打的多准那纯属意淫。

用联军总司令王庚跟自己的副参谋长宇都宫太郎开玩笑的话说,紧急武装起来的乌法志愿者师这三万青壮,很有点当年日本战国时代中拿着竹扎枪的日本农兵—足轻!打顺风仗排得密密麻麻吓唬远处的敌人或者割死人脑袋领功可以,打逆风仗铁定一哄而散。

“总司令阁下,乌法这些鞑靼人的后裔力大身不亏,要是您调教好了,没准比农兵还厉害点,再狂热一点,起码也是个一向宗的干活!”宇都宫太郎现在的业余爱好之一就是陪着中国王探讨自家历史上战国那些人和事,比如信长长的很女性话拉,比如市其实跟过好几个男人啦什么的。

“狂热一点么,这个也容易,皇帝也不饿差兵不是,咱有的是人情可送!”王庚嘿嘿笑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个中国王现在在一帮日本师团长和这个宇都宫太郎眼里形象就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当代周瑜!羽扇纶巾,谈笑处,老毛子灰飞烟灭。

乌法守军总指挥佩佩利亚耶夫从联军总司令部得到了锦囊妙计第一招就是鼓舞士气,乌法守军五个自卫军步兵师+一个乌拉尔第四骑兵师和三个乌法志愿者师,全军上下一共九万多人,全俄临时政府许诺,守住乌法,打赢这一仗。

乌法参战部队所有军官都升一级,全军将士每人将获得自由勇敢奖章一枚,并获得伏尔加河地区四十亩上等良田的五年耕作权力,这五年免田赋,并且,不影响政府最新公布的土地管理条例中人均拥有土地不得超过四十亩的限制,同时,如果这四十亩土地耕作满五年,将永久归耕作者所有!同样不占人均四十亩耕地的额度!

对本次战役中阵亡的将士,这四十亩功田的奖赏将由他的家人继承!

虽然是空头人情,漫长的伏尔加河两岸这会儿都被苏俄红军占着呢,可照样把乌法守军九万人鼓舞的士气大振嗷嗷直叫!俄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工人阶级能跟苏俄跑的都去当了红军整天没日没夜的白天在工厂干活晚上在街道巡逻,随时都会支援前线上战场给面包不给工钱也给干!

而俄国广大的农村和农民安于现状和保家卫村保卫粮食和土地是地主、富农和中农们的内心几代人的追求和底线,在“三七五减租条例”和“土地管理临时条例”这两个大杀器的鼓舞下不愿意冒险离家去搞什么暴力主义的贫雇农也纷纷投入了这场保卫乌法保卫全俄临时政府保卫民族的斗争中。

如果不是因为疏散的关系,如果不是怕把苏俄红军吓回去,佩佩利亚耶夫恨不得一口气组建八个十个这样的志愿者师,乌法东北10公里处被列为军事禁区的巨大的野战飞机场机库边的仓库里,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紧急运来的日式步枪至少能装备十个志愿者师。

事实上乌法这座野战飞机场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联军兵营和仓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