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19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1917-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苗诺夫发动了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叛乱,结果临时纠集起来的一群乌合之众不是布尔什维克的对手,这厮战败后逃到中国,1918年1月,在中国—政府的默许下,谢苗诺夫在中东铁路沿线的海拉尔、昂昂溪等地招募到义勇军4个营,成员主要来自于之前被缴械的沙俄中东铁路护路队官兵、侨居当地的沙俄移民等。

黑龙江督军王廷桢根据王庚的指示,发还了这厮可以武装4个营的俄式步枪和一部分弹药,让他从满洲里出境,回到贝加尔湖区活动,实际上成为了外贝加尔地区的散兵游勇和强盗。抢—劫火车,打劫商旅,啥事都干,就是不干正事。

赤塔这会儿他是肯定不敢去,和海参崴、伯力这些远东地区最东边,在支持临时政府还是苏俄新政权之间摇摆不定的沙俄驻军不同,赤塔这会儿是布尔什维克彻底掌握了驻军的领导权,虽然还没有正式改换名称红军,但赤塔8000人一个加强旅的正规驻军,不是谢苗诺夫这帮号称4个营,其实也就1000人出头点的土匪哥萨克可以对付的。

至于当初这厮为什么不从绥芬河出境去海参崴或者哈巴罗夫斯克打天下,原因却很简单,这厮从临时政府弄到的名号不过是临时政府在贝加尔湖区的代表,跟哈巴罗夫斯克这个远东军区司令安德罗波夫中将和他手下过万的人马比起来,这厮千把人的乌合之众根本拿不到主导权,海参崴也是一样,所以这厮的目光还就只能先放在贝加尔湖区。

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枢纽站乌兰乌德原本驻扎了俄军彼德罗维奇上校的一个俄军哥萨克团,3000多人的队伍虽然算不得兵强马壮,也不是谢苗诺夫敢轻易招惹的,不过这厮临离开前倒是跟当时的齐齐哈尔镇守使李铭忠拍过胸脯,说只要有中国的武器弹药粮食支持,他很快就能从贝加尔湖区拉起一支队伍来!

中国参战军第三师的孙良诚旅奔袭以闪电般的速度拿下乌兰乌德时,谢苗诺夫那支溜回老家去的队伍还真七拼八凑从当初的义勇军四个营扩张到了3000人多人,就是武器参差不齐,马拉的马克沁轮式机枪只有2挺,子弹也不多,步枪更是五花八门,从M1891莫辛—纳甘俄军制式步枪,到中国的汉阳造,到日本的三八枪,乱七八糟差不多达到2个人合用一把枪的程度。

其实哥萨克们本不会如此狼狈,从古至今哥萨克都是自备骏马和武器,接受政府的征召去参加战斗的职业军人,但是眼下是混乱不堪的1918年的俄国,沙俄参加欧战历来都是总动员,这仗从1914年8月打到1917年3月,两年半的血战使得俄国顿河以及西伯利亚哥萨克优质兵源被征召一空,包括他们自备的武器装备。

接着去年二月革命之后,临时政府为了在东线将战争进行下去,又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征召,谢苗诺夫这个27岁的年轻军官,就是这时候混到了一个贝加尔湖区代表的身份,回老家来提临时政府招募哥萨克的。

结果这第二茬的队伍,人员素质比两年前沙皇征召时要差了许多,勇敢而无畏的哥萨克们多数倒在了东线和德奥血—拼的战场上,能活下来的要么是投奔了布尔什维克的所谓革命士兵,要么就是沙俄军队被复员后流离失所的散兵游勇。

就是这第二茬兵源素质差了许多的哥萨克们,在谢苗诺夫造反又被效忠于苏俄的原俄军击溃之后,经历了第二次的分崩离析,这会儿是谢苗诺夫第三次杀回老家来招兵,别说武器装备,能弄到人手一匹马的地步,就已经相当不容易。

2月底的气温依然是零下,谢苗诺夫和他壮大起来的匪帮吃光了上次抢—劫后弄到的粮食,饿的不行,又把主意打到了乌兰乌德西边六十公里的色楞金斯克城身上,这地方靠近贝加尔湖,正好位于色楞格河入贝加尔湖的河口,城北临湖地带是难得的冲击平原地带,也是贝加尔湖区有数的产粮区,虽然这会儿春天还没有来,但就是去年剩下的粮食,想来也该比别的地方多一些。

谢苗诺夫3000多人的哥萨克土匪队伍闯入色楞金斯克城洗劫时,悲催的遇到了从乌兰乌德撤下来的彼德罗维奇上校的哥萨克骑兵团,这下可傻了眼,彼德罗维奇的哥萨克骑兵团从乌兰乌德憋屈的仓促撤离时军火物资给养都没来得及带走。

三千多人的骑兵团傍晚前从乌兰乌德逃出来,楞是没敢停一步,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走走停停,由于乌兰乌德已经被中国军队占领,所以一列从东往西的火车都见不到,而从西往东的火车,则因为谢苗诺夫匪帮闯入了色楞金斯克城也截断了火车,所以这彼德罗维奇上校的团,骑马走了大半夜,楞是走过了这一百公里的路,看见色楞金斯克城熊熊燃烧的火光听到枪声时。

一身臭汗又冻的眼泪鼻涕一大把的彼德罗维奇上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参谋长……中国人包抄了我们的后路了?连色楞金斯克都被他们占领了不成?难道他们真能飞?”彼德罗维奇鼻子通红,颤声问着身边裹在厚厚的大衣里的参谋长。

“不能吧?这隔着山呢,没准是城里谁家做饭失火了?”参谋长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团走了半夜又累又冻又饿,就图着能赶到色楞金斯克城休整一下缓口气弄点东西吃呢!这会儿要是再遇到中国军队抄后路,军心必散,仗还怎么打?

周围的哥萨克士兵们也惊疑不定,好在当尖兵探路的哥萨克很快领着几个从城里逃出来的老乡来到了自家团长和参谋长的跟前,三言两语问下来,原来是谢苗诺夫匪帮在洗劫城市抢粮食祸害老百姓呢!

听说是谢苗诺夫匪帮在城里,这下彼德罗维奇有了底气顿时跳了起来!“谢苗诺夫?那个哥萨克败类不是上次打垮了跑到中国满洲去了么,怎么这么快又溜回来了!”“全团听我命令!目标色楞金斯克城里的谢苗诺夫匪徒,全军出击!敢反抗的格杀勿论!”彼德罗维奇的团上次参加了苏俄政府对谢苗诺夫匪帮的平叛战斗,对送上门来的手下败将可丝毫不放在眼里!

第二百一十五章投奔高尔察克去

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不过谢苗诺夫可没有跟彼德罗维奇上校硬碰硬的勇气,乌兰乌德这个哥萨克团不管是支持临时政府还是支持苏俄新政权,反正不会支持自己这个名声在外的匪帮。

一方手下败将无心恋战,一方是惶惶然赶了大半夜的路精疲力竭,不过论火力当然是彼德罗维奇这个正规的哥萨克骑兵团要强的多,光马拉的轮式马克沁就超过6挺,一阵秋风扫落叶压过去,3000人的哥萨克骑兵团两翼机枪掩护下向谢苗诺夫匪帮发起了冲锋。

谢苗诺夫既没有底气也没有实力跟不知怎么出现在自己身后的哥萨克骑兵团死磕,这厮呼啦啦领着一帮乌合之众就奔北面撒丫子撤了出去。

彼德罗维奇这厮上次跟着周围几个城市的驻军一起响应苏俄政府的号召,剿灭了谢苗诺夫的叛乱,那是因为当初社会革命党人的西伯利亚临时自治政府还没有成立,高尔察克们还没有登高一呼,当时西伯利亚的俄军将领一来没有到站队表面立场的时刻,二来心里都自认自己是国家的正规军,所以剿灭谢苗诺夫这样的乌合之众匪帮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这会儿随着局势的变化,布尔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显然因为一月流血事件已经彻底撕破了脸,整个俄国大地处于四分五裂群雄并起的时刻,各种各样的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地方政权林立,原来沙俄的将领们也各自站队。

由于那个《土地法令》的逆天,大部分沙俄军队的高级将领和士官们站在了苏俄新政权的对立面,此时的彼德罗维奇也不例外,毕竟谁的觉悟再高,叫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和贵族子弟们倒过来革自家的命分自家的宅院土地给佃农和贫农,这事情在1918年,能想通的人不多。

彼德罗维奇一个冲锋打垮了在色楞金斯克抢—劫的谢苗诺夫匪帮,打死打伤几百人,俘虏了几百人,谢苗诺夫带着两千多人裹着抢来的粮食财物逃离了城市,彼德罗维奇的哥萨克团又累又饿又冻,也就没有继续追击下去,让谢苗诺夫躲过一劫,不过这仗一打,谢苗诺夫从俘虏嘴里也知道了原来乌兰乌德已经被中国人占去了。

这厮向北跑出了一大截路,停下来寻思,在俄国人眼中我是哥萨克匪帮,在中国人眼里我是盟友啊!当初不是说好了么,我回到这贝加尔湖区是为协约国拉起一支自由俄国的队伍来嘛,我现在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不如绕路去乌兰乌德投奔中国人去!

有了中国军队的接济,再搞上一批军火和粮食,这我才有拢人的底气呀,这厮打定了主意,吩咐全军选个背风的地方安营,等明天向东开拔去中国人占领下的乌兰乌德好好淘换点吃食和武器来!自由俄国的旗帜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要说谢苗诺夫手下这批2000多人的残兵败将,倒是从中国带出来的1000多人算是主力,这帮人在中国呆的时间久,反倒觉得中国人容易打交道,瞧着也亲切,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区这帮生番一样的哥萨克老乡要容易相处的多。

因此谢苗诺夫总司令一说明天往东去找乌兰乌德的中国人打牙祭,倒还真鼓起了点士气,不少哥萨克荷荷狂叫,权忘了两个钟头前在彼德罗维奇的哥萨克骑兵团追杀下那个惨样,纷纷攘攘胡乱就在背风的野地里扎下了营盘,一心等着明天去找中国人要给养和接济。

回过头来说彼德罗维奇,这厮再一次打垮了谢苗诺夫匪帮,算是给沙俄正规哥萨克军人挣回了点脸面,不过色楞金斯克遭到了洗劫,剩下的粮食根本也不够自己的骑兵团维持多久的,这厮又不放心一百公里外乌兰乌德的中国军队。

“谢尔盖·米哈依诺维奇,中国人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一天突进230公里突袭乌兰乌德,据我估计,明天他们坐着火车奔袭这里太容易不过了,你看我们团下一步行动该如何安排?”彼德罗维奇一边狼吞虎咽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