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夏鼎- 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小民稀。到唐代,杭州发展为东南名郡,但其地位和名声远逊于金陵、苏州和越州(
绍兴)等江南名城。五代时,由于吴城地区享有大约九十年的相对和平时期,钱氏政权
又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使得吴越国的都城杭州日趋繁荣。到北宋统一时,长安、
洛阳、扬州等盛唐时最繁荣的大都市全都残破不堪,金陵也因李煜的顽抗而遭受浩劫,
只有杭州因和平统一又一次免遭战火的劫难。于是,北宋时杭州便名副其实地上升为“
东南第一州”。当时词人柳永在词作《望海潮》中生动地描述了杭州“市列珠玑,户盈
罗绮”,“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繁华景象。
元代末年,中国再次陷入战乱。可惜的是,此时的杭州已无“保境安民”的钱氏政
权。杭州遭受明军长达三个多月的围攻,居民死亡大半,它这才摘下天下第一州的桂冠
。即便如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早已深入人心,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
位已不可动摇。
四李煜、钱俶对于国家统一的不同态度,也给他们本人及其后裔铸造了完全不同
的命运。
宋军攻陷金陵后,李煜没有自杀的勇气,只得向宋军“跪拜纳降”。李煜合族三百
余口都成了宋军的俘虏,并被押解到汴京。虽然宋军没有向赵匡胤行“献俘”礼,李煜
仍经历了亡国之君经典的投降仪式:“面缚衔璧,群臣舆榇”。赵匡胤赦免了他,但又
颇为侮弄地封他为“违命侯”,将他软禁于汴京。赵匡胤死后,宋太宗赵光义改封李煜
为陇西郡公,使他从侯升为公,而且去掉了“违命”两字,但他阶下囚的身份其实并未
改变。
钱俶归宋后受到空前的礼遇。赵光义“申誓于山河”,发誓永保钱氏子孙富贵。钱
俶先被封为淮海国王,后改封为邓王等。对于抵达汴京的近三千名钱氏族人,赵光义让
他们“文武自择其官”,被授予官职者有上千人,不少人出任或在后来升任节度使、观
察使、将军、尚书直至当上宰相。钱俶之子钱惟演等还成了“尚公主”的驸马。北宋末
年,在开封等地的钱王后裔已达上万人。因此,当时的人们都说,“忠孝盛大,惟钱氏
一族,信为善之报不虚。”宋代灭亡后,后世的人们鉴于钱王的历史功绩,对其后裔仍
很敬重。明代初年,钱王后裔、江西建昌知府钱克邦在办理税粮时有过失,可能会被朝
廷处死。其子便带着唐昭宗李晔赐给钱俶的恕本人九死、子孙三死的金书铁券,去南京
“诣阙自陈”。明太祖朱元璋召见了这个少年,对他说,“五代时天下大乱,各据偏方
,尔祖能保两浙之民不识兵革。到宋朝来知太祖、太宗是真主,便将土地归附。尔之祖
先忠孝好处,可延赏也。”朱元璋法外施恩,赦免了钱克邦,并发回已经查抄的田产家
财。在清代,乾隆皇帝在迭次下江南时多次亲临西子湖畔祭祀钱王的表忠观等处,并在
一首御制诗中称誉钱王“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称誉钱氏子孙“勖哉钱氏族,百
世守家风”。





正文 本书及主角名字来历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0:52:09 本章字数:720


书名《夏鼎》
想象起来,古代大禹治水天下归心,各地敬献精金以铸王鼎,乃是象征意义,表示臣服,所以书名《夏鼎》,取其天下归心之意。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史记·卷四十》记载:楚庄王八年(前606),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一直到达洛阳。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乘机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没有回答楚庄王,而只是说夏代兴盛的时候,用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夏亡迁于商,商灭迁于周,并说如果本质美好光明,鼎虽小而犹重,反之,虽大犹轻。“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来可问也。”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和语词“鼎迁”的来历。不过《左传》说铸鼎的时间,是“夏之方有德”之时;《史记》说在“虞夏之盛”,又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墨子·卷十一》说,夏后启时铸成九鼎。《易林·小畜之九》、《拾遗记》卷二等都说禹铸九鼎。上述诸种说法都肯定禹铸九鼎或夏初铸九鼎。
主角名陈德
因为天下归心“在德不在鼎”,故名德,陈者言也。也有和赵二那句著名的也是祸国殃民的“在德不在险”一别苗头之意。何者为德,何者为愚,似有思量。
出处:到了春秋周定王时,楚庄王称霸天下,当他兴兵攻打洛水流域的陆浑时,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别有用心地问王孙满九鼎轻重,王孙满则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还用“在德不在鼎”教训了楚庄王,使他收回了野心。后来,人们用“问鼎”一词来比喻某人图谋王位。这就是“问鼎”典故的由来。
其实,真相只有一个:当初憋书的时候,想取个两个字容易记的,然后人名不要太现代的,结果书发出来以后发现一堆带“鼎”字的,郁闷啊!
希望带给大家阅读的快感,也希望带给大家希望。





正文 关于第83章长征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0:52:09 本章字数:1944


作者的话:
写行军比较鸡肋,担心写不好读者会嫌闷,就算写好了也要说洒狗血骗字数,所以这里就几百字万水千山了,描写长征的书汗牛充栋,就不必元吉再叠床架屋了。
写这一章前犹豫了很久,就像王侁对陈德三策一样,主角转进北方,也有很多选择,最保险而合乎情理的一种莫过于江南兵败,主角和辛古萧九等向北流亡,太原卫氏收留,或者提前化整为零,兄弟会精英分成小队在吐浑军地界聚齐。但还是选择了一个最能锤炼精兵的方式,也是凝聚核心层归属感的方式,长途行军。
长征这种方式,大家都是知道是抄袭近代史,考究其可能性,我认为是可能的。旧中国号称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旧中国的农村,千年以来进步甚少,甚至有的方面还在退步,也就是说,军队行军的基本环境相差不大,虽然千年前的人口密度要小很多,但小说里行军的规模也要小很多。一般的村庄如果不涸泽而渔(烧杀抢掠)是根本无法补给大军的,所以长途行军必然隔一段时间就要攻打市镇。行军规模越大,需要攻打越大的市镇取得补给。所以小说里刻意把行军规模控制在八千人以下的精锐,走到后来也就四五千人样子,这样就不必被迫攻打坚固的州府与宋军死磕。
行军+攻城是极其锻炼部队战斗力的,当然损耗也很大。真实的长征大概三十万人出发,三万人走到,十不存一。考虑到书中战斗强度远小于它,主角尽全力保证补给顺畅,那就减半吧,八千江南子弟出征,四千人抵达太原与见诸史册的精锐骑兵—吐浑军合流,也算是乱世中一股强横的力量。(步骑配合才是王道,吐浑军这股实力,作者替主角想了好久了,毕竟骑兵不是一两天就能练成的,刘继元冤杀卫俦,吐浑军便与太原离心,史册上最后被赵宋所得,这里作者替主角不客气的盯上了)
其次是追与走双方的实力。R军除了配备热兵器外,就其后勤补给而言,实在没有凭借太多现代化的力量,有的只是现代化的信仰而已,就连知道陕北有一股友军还有地盘可以接纳自己,也是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的,热兵器给行军带来的难度以及对后勤的要求更大,相应的行军难度也更大。而追兵方面;长征中的追兵是有电话电报飞机侦察的,而宋军呢,差远了。
再者,就国内局势而言,近代史上长征的国内局势是军阀割据,但名义上尊奉中央政府。宋初也好不到哪里去,几十年后蜀中一带就会爆发数十万人的王小波李顺之变,这不完全是农民起义的成分,有很大的分离倾向在里面,江南初定更不用说,真实的历史上大将胡则不信主上出降,还得在江州守上一两年,大将卢绛不降,在历史上还是被诱杀的,不然还得打一阵子。陕西向来是各方拉锯之地,关中破败,赵氏自己这时对关中的信心都有些问题,不然也不至于定都于无险可守的汴梁开封(元吉以为定都汴梁堪称国史上付出代价最大的战略决策之一,空前绝后啊!不说关中四塞,去洛阳怎么就失德了)。吐蕃现在正在打内战,党项人专心经营银夏二州,准备宣布独立,此外大宋内部一大帮非禁军派系的实力人物,如折家,此时未必没有保全势力的心思,如果主角有心克服自然障碍,选择宋室统治的薄弱地区行军的话,完全有翻版长征的可能性。
第四,长途行军最大的危险是什么?我认为不是敌人,也不是自然困难,而是流寇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封建社会流寇为患虽然让政府一直都很头疼,但真正成了正果的几乎没有,就在于流寇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没有建立地方政权吸取地方养分的能力。封建时代最大的资源都直接来源于土地,没有地盘就没有稳定的资源。而一旦流寇们停止下来占地盘,就失去了流寇最大的优势—运动性,被迫与官军死磕,败多胜少。(现代流寇就不一样了,因为土地出产的作用相对小,国际汇款加歪门邪道,就够万千人马吃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不信请看阿国与巴国北部之溃疡,端的让正规军头痛。说笑,偏题了)
所以宋代官军的战斗力和能力只需保证能够打败敢于死磕的流寇,就基本能搞定大局,维持正常统治秩序,不能阻止其流窜反而是正常的。哪支官军太强横了,拥有跨区域长途奔袭追杀的能力的话,皇上是睡不着觉的,这样的军队只适合让太监带队,呵呵神策军和后期大宋西军的最高长官都是没卵蛋的,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石达开怎么败亡的,天下思定,你再强横的实力,没有歇脚之地,只能被活活累死。明末官军镇压流寇的“十面张网”之策,纯军事上说确是正道。所以说陕北R军对CP的贡献,怎么往高了说都不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