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夏鼎-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伉归中朝,与兄仪、价并登进士第。伉文辞清丽,尝著《平晋颂》,时人称之。累迁殿中侍御史,历典藩郡,皆有治迹。咸平三年,知福州,卒。特赐钱十万,录其子玄应同学究出身。,冯谧跟诸阁老在一起闲读,扯及唐玄宗赐封贺知章镜湖(今
浙江绍兴境内)一事,冯谧说:“今后告老,我能够得到后湖就已很心满
意足的了。”在坐的徐铉说:“我主尊贤下士,难道会吝惜一湖吗?只是缺少可与贺知章相提并美的贤才罢了。”
冯谧羞愧不堪。
锺伞
勤政殿学士朝冠朝服;坐在堂上;闻兵已及门;召集家属;服毒俱尽。张洎初与乔约;同死社稷;至乔死后;仍旧扬扬自得;并无死志。
徐锴
字楚金,会稽人,父延休,字德文,风度淹雅,古唐乾符中进士。昭宗狩石门,无学士草诏,延休来调。适在旁近逆旅,左右言其工文词,即召见,命视草。昭宗善之,及还长安,不得用。梁蒋玄晖辟为其佐。延修弃去。依钟傅于洪州。吴取江西。得延休,仕至光禄卿。江都少尹,卒,二子。铉锴遂家广陵,锴四岁而孤,母方教铉就学,未暇及锴。锴自能知书。稍长,文词与铉齐名。升元中,议者以文人浮薄,多用经义法律取士。锴耻之,杜门不求仕进。铉与常梦锡同直门下省。出锴文示之。梦锡赏爱不已,荐于烈祖,未及用,而烈祖殂。元宗嗣位,起家秘书郎,齐王景达奏授记室。时殷崇义为学士。草军书,用事谬误,锴窃议之,崇义方得君。诬奏锴泄禁省语。贬乌江尉,岁余召还,授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论冯延鲁有罪为才,人望至浅,不当为巡抚使,重忤权要,以秘书郎分司东都,然元宗爱其才。复召为虞部员外郎。后主立,迁屯田郎中,知制诰。集贤殿学士,改官名。拜右内史舍人,赐金紫。宿直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与兄铉俱在近侍。号二徐。初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游简言当国,每抑之,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锴颇怏怏,简言徐出妓佐酒。所歌词皆锴所为,锴大喜,乃起谢曰:丞相所言,乃锴意也,归以告铉,铉叹息曰:汝痴绝,乃为数阕歌,换中书舍人乎。锴凡四知贡举,号得人,后主所制文,命为之序,士以为荣,锴酷嗜读书,隆寒烈暑,未尝少辍,后主尝得周载齐职仪,江东初无此书,人无知者,以访锴,一一条对,无所遗忘,其博记如此,既久处集贤,朱黄不去手。非暮不出。少精小学,故所雠书尤审谛。每指之家语人曰:吾惟寓宿于此耳,江南藏书之盛,为天下冠,锴力居多,后主尝叹曰:群臣劝其官,皆如徐锴在集贤,吾何忧哉。李穆来使,见锴及铉叹曰:二陆之流也,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时国势日削,锴优愤郁郁,得疾,谓家人曰:吾今乃免为俘虏矣,开宝七年七月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谥曰文,著说文通释,方与记,古今国典。赋苑,岁时广记,及他文章,凡数百卷,锴卒逾年,江南见讨,比国破,其遗文多散逸者。
查元方
事后主为水部员外郎,吉王从谦掌书记,从谦朝京师,太祖命知制诰,庐多?燕从谦于馆,多逊弈棋次,元方曰:江南竟何如。元方敛衽曰:江南事大朝十余年,极君臣之礼,不知其他,多逊推枰愧谢曰:勿谓江南无人,使还,通判建州,卢纬据歙州,傅檄至建元方立斩其使,及绛平。太祖闻元方所为,大悦,擢殿中侍御史,知泉州,卒官,元方子道。龙图阁待制,始徙家海陵。纯厚长者,以文行称于时,道从兄陶,及事后主,国亡入朝。仕至秘书少监,知审刑院,与道尤极友爱,自金陵坡,士祖流离,多贫困失职,惟道兄弟尽力收恤,聚食常数十百人,得任予恩,皆以与族人,以少长为先后,无亲疏之间,异姓亦分俸给之,时其婚姻,由是常苦贫。而查氏至今为海陵望族,许国皆其后也。
高审思,
失其家世乡里,少以骁勇事吴武王,从刘信平虔州有功,为人重厚沉没,烈祖爱之,用为神武统军,出镇寿州,兼侍中,在镇治守备,常如有警,或曰:以公威略,守坚城,何大惧邪,审思曰:事变无常,不可不过为之卑,及保大末,周人来侵,诸郡往往一鼓而下,惟寿州能坚守,以世宗英武,将士皆精练,然逾年极兵力,不可取,虽刘仁赡善守,亦审思之遗续也。卒于镇,年七十五,废朝三日,赠太师,谥曰忠,初术者悉言审思位不至刺史,尝受命刺常州,固辞不敢行,而其后位兼将相,终始富贵,术之不足信有如此。
史虚白,
字畏名,世家齐鲁,虚白隐居嵩,少者书,中原丧乱,与北海韩熙载来归,时烈祖辅吴,方任用宋齐丘,虚白诵言曰:吾可代彼,齐丘不平,欲穷其技能,召与宴饮,设倡乐亦綦博戏,酒数行,使制书檄诗赋碑颂,虚白方半醉,命数人执纸,口占,笔不停缀,俄而众篇悉就,词采磊落,坐客惊服,虚白数为烈祖言,中原方横流,独江淮阜。兵食俱足,当长驱以定大业,毋失事机,为他日悔,烈祖不能从,虚白乃谢病去,南游至九江落星湾,因家焉,常乘双犊版辕,挂酒壶车上,山童总角,负一琴一酒瓢以从,往来庐山,绝意世事,保大初,熙载为史馆修撰,荐虚白可用,元宗召见,访以国事,对曰:草野之人,渔钓而已,安知国家大计,赐宴便殿,醉溺于殿陛,元宗曰:真隐者也,赐田五倾,放还山,及元宗南迁豫章,次蠡泽,虚白鹤裘藜杖,迎谒道旁,元宗驻跸劳问曰:处士居山,亦尝有所赋乎,曰:近得鸡居诗一联,使诵之,曰:风雨揭却屋,浑家醉不知,元宗变色,厚赐粟帛,上樽酒。徐铉高越谓之曰:先生高不可屈。肯使二子仕乎。虚白曰:野人有子,贤则立功业,以道事明主,愚则负薪捕麋,以养其母,仆未尝介意也,不敢以累公,铉越媿叹,年六十八,将终,谓其子曰:宫赐吾美酒,饮之略尽,尚留一槪N崴溃棉颊燃按司朴诠字小K氖蔽鹩眉老恚抟嫠勒撸嵋嗖混В咏源又镂拢焓ブ惺宋莶吭蓖饫桑仔榘孜募首诨实郯判榘壮寰赶壬
陈陶,
岭南人,少学长安,升元中南奔,将求见烈祖,自度不合,乃隐洪州西山,叹曰:世岂无麟凤,国家自遗之耳,保大末,有星孛于参芒,指东南,陶语人曰:国其几亡乎?果失淮南,元宗南迁豫章,至落星湾,将访以天象,恐陶不肯尽言,以其素嗜鮓。乃使人伪言卖鮓。至门,陶果出,咯鮓。喜甚,卖鮓者曰:官舟至落星矣,处士知之乎?陶笑曰:星落不还,元宗闻之不怿,遂不复间,是岁果晏驾。西山产灵药,陶与妻日斸二饵之,不知所终,开宝中,南昌市有一老翁,丫结被褐,与老妪卖药,得钱则沽酒市鮓。相对饮啗。既醉,歌舞道上,其歌曰:蓝采和,处世纷纷事更多,何如卖药沽美酒,归去青崖拍手歌,或疑为陶夫妇云。





正文 古代的爆炸性武器,爆破城墙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0:52:09 本章字数:7356


爆炸性火器
爆炸性火器起源于北宋时期。它是在火药不断改进的基础上产生的。与燃烧性火器相比,爆炸性火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可将火药装入纸制、竹制、陶制、铁制的弹体内,点燃引信,引爆ZY,炸伤炸死敌军人马及摧毁敌人防御设施。其使用范围从地面扩展到地下和水下。爆炸性火器依其性能和应用范围,可分为炸弹、地雷、水雷三类。
炸弹
这类火器是在燃烧性的“霹雳火球”和“霹雳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宋时,人们用竹蔑编制成球形,外糊泥纸,内装火药和瓷片,施放时发出霹雳般的震响。这便是处于萌芽时期的爆炸性火器“霹雳火球”。它主要起燃烧作用,但同时可崩射出碎瓷片以击伤敌人。后来进一步制成“霹雳炮”,是用纸筒做炮管,内装石灰和硫磺等物,燃放时,弹体先射向空中,再降落水中,硫磺和石灰见水便膨胀发火,跳出水面,纸筒随即炸裂,石灰烟雾四散,可迷障改人,伤及双目。1126年,金人围攻汽京时,宋将李纲下令施放肆雳炮,击退了敌军。1161年,虞允文在采石矾大破金兵时也曾用过霹雳炮。据史料记载,金属炸弹是出自全人之手。全世宗时,阳曲(今山西太原川L郑村有个名叫铁李的猎手,专门以捕捉狐狸为业。他制造了一种陶质的“火罐炮”,下粗上细,罐内装入火药,在细口上装引信。捕狐时点燃弓;信,火罐爆炸,所发出的猛烈响声,惊得狐狸慌忙乱跑,都逃进预先设置的阿里。这种陶火罐就是金属炸弹的雏形。
大约在13世纪初,金人学会了制造火器,并发明了铁制炸弹,金人称为“震天雷”,宋人叫它“铁火炮”。这种炸弹用抛石机发射,弹壳用生铁铸成,有罐子形、葫芦形、圆体形、合碗形四种。其中罐子式的震天雷,口小身子粗,壳厚2寸,内装火药,上安引信。投掷或发射出去,爆炸声如雷灌耳,弹片炸起,可钻透铁甲,杀伤力相当大。1221年,金兵攻新州时,曾用震天雷轰击,给宋军以重创。1232年,蒙古兵进攻金南京(今河南开封),在攻城器械“牛皮洞”的掩护下,挖掘城墙,城_L守军开始用矢石反击,毫无作用。金兵遂用一只“震天雷”沿城墙用铁索吊下,发火后,“其声如雷,闻百里外”。城下攻城掘墙的蒙古兵连同防护用的“牛皮洞”皆被炸成碎片。在当时“震天雷”的爆炸威力是十分惊人的。1277年,蒙古人阿里海牙攻广西,宋将马暨率兵守卫静江(今广西桂林),三个月后静江陷落,马暨的部将娄铃辖率领250人退守月城,蒙古兵合围月城十余日,娄死守不降。这时城内因缺少食物,200多士兵难以继续坚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