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云水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云水间-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边的落雨园,对了,还请了一位才从宫里放出来的老尚宫,专门教二位小姐宫廷礼仪。”秋月滔滔不绝的说道。
  “宫廷礼仪?”
  “是呀,小姐!咱们这样的人家,以后免不了会出席各种功勋世家,皇家宗室的寿辰、喜宴、赏花会之类的场合,甚至说飞上枝头变凤凰,做娘娘也不一定,这通晓宫廷礼仪可是很重要的!”看上去很羡慕的表情。
  顾雅妍几不可见的皱了下秀气的黛眉,又问道:“我听说女子六艺是琴、棋、书、画、女红和厨艺,怎么没听你提起女红和厨艺的师傅呢?”
  “小姐,女子六艺是这样没错,可是一般人家的女儿,针线和吃食做的好的就比比皆是了,能弹琴下棋,吟诗作画才是本事,才能显出身份的不一样啊!况且,无论是咱们家还是小姐以后的……嗯,那个,针线房的绣女,灶上的火头妈妈,可不多的是,主子们想穿什么吃什么,说一句就行了,哪还需要自己动手。只需要在及笄前学上几样拿手菜,把鸳鸯戏水的被子枕头给学会就行了!”很不以为然的样子。
  顾雅妍便又笑着随意地说道:“咱们秋月懂的可真多啊!”
  秋月方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说地有些多了。不好意思道:“都是以前在侯府里。听几位管事大姐姐说的。就是想着,小姐这样和气地人,奴婢要是能帮得上小姐什么就好了!”
  “秋月做得很好。很能干!这有一碟大厨房才送来的桂花栗子糕,你拿下去尝尝!”
  “谢小姐赏赐!”秋月欢天喜地的接了过去。
  顾雅妍看在眼里,秋月以前在侯府当差,好东西只怕见了不少。一碟普通的糕点就这样感激地样子。过犹不及啊。“我这儿没什么事了。你下去休息吧!”
  秋月走后,顾雅妍还没来得及好好想想那郡主这么做究竟是什么意思,砚香却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小姐。奴婢刚听说靖雯郡主不知怎地吐得厉害,外院地宋管事已经去请御医了!”
  原来是这样,“收拾一下,咱们和姐姐一起去娘亲那儿,等会儿还得去郡主那贺喜呢!”
  “是,小姐,奴婢这就去请大小姐!”
  来到府里以后,墨香和砚香就开始自称奴婢,顾雅妍听上去虽有些别扭,但也默许了她们,毕竟总有一些人会揪着所谓尊卑的称谓大做文章,还有一些人你给他三分颜色,她就开起染坊来了。
  李氏在听到郡主有孕的消息后,反应很平静,只是拿绣绷的手不自觉抖了两下,针也下错了位置,还是欣慰的对两个女儿道:“你们先就猜到了,才特意跑过来陪我的吧!”
  “是听说了点眉头,更主要的是,想来看看一宝和二宝,每天只能见那么一会儿,怪想的!娘亲,不如和爹爹说说,请个和气的先生给两位弟弟启蒙吧!”顾雅妍只能每天来给李氏请安的时候看看弟弟,心里老放心不下,接下来又要应付那些郡主请的先生,只怕更没有时间了。
  “可是,他们才两岁,还太小了吧!”李氏现在基本上全部的寄托都在两个小儿子身上,既盼着他们成才,又舍不得他们吃苦。
  “也不是正正经经的进学,就是讲讲故事,培养一下他们做学问的定性。再说,他们跟我和姐姐一起在落雨园,也好有个照应的!”让李氏看着双胞胎一整天,恐怕她的身体吃不消,可是只要两个小家伙一在她身边,李氏就放不下手,一定要亲自照顾。
  李氏想了想,觉得姐弟多在一起处处也好,这样以后感情也更深些,便点了点头。
  晓晚(双手合十,虔诚的仰望星空):上帝啦!请赐予我力量吧,让我的PK分快点破百!
  上帝(鄙视):笨蛋,应该去找你的亲亲大大们啦!我现在只“卖糕的”!
  ⊙﹏⊙b汗~好冷,呵呵~求收藏,求PK票,(^__^)~




  第五十三章 上任

  顾仲安逢单日在李氏的春晖院这儿,双号就在郡主的兰沁苑那里,有时候也独自在听雨阁歇息,如果有事耽搁得太晚的话。听了靖雯郡主有孕的消息,顾仲安的心情有些复杂,高兴自然是有的,同时也松了口气,还有那么一些的愧疚。
  不过尽管如此,顾仲安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这件事,他去郡主那里嘱咐一番后,又回到了听雨阁。再过两天,他就要去翰林院报道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做着准备。
  自从同窗至交好友王彦斐的事情发生以后,顾仲安便好好的研究了一下盐税的问题,越是深入的了解,一些很大胆的想法便不自觉涌入顾仲安的脑海,这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意味着是仕途上千载难逢的机遇。
  盐税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一般家庭,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盐,基本上都可以自给自足,所以食盐几乎是现在唯一一种最为重要的长途贸易商品。
  顾仲安被授予了翰林修撰,虽然还没有正式上任,但是已经有资格去查阅翰林院保管的各种资料典籍。他发现,整个雍熙王朝现在的人口记载是八千万,大约共有一千五百万户,按人均食盐六、七升算,每年需要产五百万石的食盐;盐税基本上占整个朝廷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四成。
  而现如今最重要的盐产地是两淮流域,盐城、泰州一代,盐产量能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目前朝廷的做法是,将沿海及产盐地区的居民点检为“灶户”,专职为官府生产食盐,并且规定每年有上缴官府的产量定额,也就是“额盐”,以此代替一般民户承担的赋役。灶户由政府提供“牢盆”等工具制盐,成品盐由官府定价收购,也就是实行的政府专卖制度。
  另外,朝廷专设“盐运使”衙门管理盐的产销,并在产盐地区设立盐场,征收灶户的盐产。朝廷户部每年再印发“盐引”,每“引”一号,分前后两卷,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后卷给商人的,称为“引纸”,前卷存根称为“引根”。这是一种经营运销食盐的特许状,同时兼顾到盐场提取食盐的提货单和运销食盐的通行证的性质。一张盐引可以到盐场提取官盐十石,朝廷还对每一个盐产区都指定了固定的贩卖区域,商人必须按照指定的地点持盐引运销食盐。
  盐引的有效期仅一年,一张盐引值十两银子,也就是说,朝廷靠贩卖盐引所得的盐税一年约有五百万两白银的收入。现在,一升盐的市价大约是五十文,也就是说一张盐引提的十石盐可以卖五十两银子,利润翻了四倍,是一项暴利很高的营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贩盐的利润如此之高,需求又旺盛,自然有人铤而走险。朝廷对“私盐罪”的处罚是,初犯杖一百徒三年,有拒捕行为者斩,盐货及运输工具全部没官。民间百姓买食私盐者也要处杖一百。
  而且,为了有效遏制和查处私盐,盐商运输官盐的路径都是被指定的,沿路要接受巡检司的检查。运盐到岸后,首先要到州县衙门报到,由州县长官亲自检验盐引和盐货是否相符、商人的姓名是否和盐引上登记的相符、盐引是否有效等等。经衙门核准后,盐商才可以发卖官盐,每一批卖完后,要在十天内将盐引送交衙门,由户房书吏核实后剪角注销,暂时存档,每年末汇总转送本省布政使司衙门。使用过期盐引、不按指定地点销盐“犯界”、所运官盐超过盐引限定的数目,都要比照“私盐罪”处罚。
  顾仲安还发现彦斐兄说的盐引数目多发的情况是普片存在的,除了户部每年都会多发些,皇帝也会给宠信的大臣和妃子赏赐盐引,一年正常情况下,只需五十万张盐引,有时候却会发到六、七十万之多。这样就导致了盐商常常到了盐场提不到官盐,尤其是优质的两淮、两浙盐,盐商提取都要排队等候,好多甚至等了大半年还提不到盐,而盐引的有效期也才一年。好些地方,都传出盐商对这种局面非(提供下载…)常不满的消息来。
  还有一个令人担忧地问题就是,由于不同产区盐地资源﹑运输﹑生产条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导致生产成本和利润水平非(提供下载…)常悬殊。这样一来。特别是近些年。某些地方盐价高地离谱。甚至都卖到三、四百文一升了。直接导致了百姓离散。田地荒芜地不利局面。
  面对这些现象,顾仲安静静地思索着……
  一晃便到了六月初一。顾仲安上任地日子,这天一大早,全家破例一起吃了早饭,顾雅妍看顾仲安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却很兴奋激动的样子。不禁摇头,一会儿下差回来就不是这样地了吧!
  果不其然。下差回来的顾仲安仍是面色平静地,但偶尔闪神的眼角却出卖了他心中地失落感,想必顾仲安自己心里也是清楚的,只是现在看来比预料的更严重些罢了!
  全家还是又一起吃了丰盛地晚饭。回慕湖楼地路上,顾雅婧疑惑道:“爹爹怎么和早上地神色不太一样。难道今天不顺利吗?”
  “应该还好,主要是咱们爹爹的身份太特殊了!出仕的人分两种,一种是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一层层选拔上来的,他们大多出生寒门,彼此之间是同窗、同年、门生的友谊,并以此来相互庇佑、扶持。另一种则是通过蒙荫或捐纳而当的官儿,这种人要么挂着个闲职干领俸禄,要么就是个油水足的肥缺。而翰林院作为皇帝的近侍,储备优秀人才的场所,绝大部分都是第一类人。咱们的爹爹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本来和他的那些同僚是一样的,可一夕之间又成了郡马爷,这其中……”
  (谢谢各位支持晓晚的大大们,PK分终于到三位数了,o(∩_∩)o~另外,晓晚弄了个作者调查,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瞧瞧~)



  第五十四章 应对

  “这样!那爹爹会不会很难做?”顾雅婧听到这里急切地问道。
  “可能会有一点点小麻烦吧!”一开始会比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