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火录 赤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胡烽火录 赤虎-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来我看看。”那名高大的男子插嘴说。


高卉找准了甲板上的主事之人,她走到那名男子面前,一言不发,平静的跪伏在地。


蜀锦制成的鲜艳的衣裙张开成圆状,跪伏在地的高卉像一朵娇艳的花伏在这团彩锦的圆心,完全做出一副任君采拮的姿态。便是宇文昭的坚忍也忍不住心怜,她一伸手搀起高卉,安慰说:“没事没事,些许小争吵,已经平息了。”


“小争吵?平息?怎么平息的?”高卉心里暗自鄙薄,表面上却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用眼角偷撇着那个高大男子。


高翼不为所动。他好像没有察觉高卉的存在,只顾拿起那柄剑观看,嘴里发出赞赏:“不错,不错,正应该这样。范十一,让他们继续开工。”


高卉扑哧笑了,虽然形势危急,但她笑得娇艳无比。


她虽然出生王族但也不是没见过刀剑,高翼手中的铁胚只粗具了剑的模样,但却不平直,剑身弯曲成弧形,就这样的怪模样此人还赞叹不已,正不知道此人是真傻还是假傻!


严格的说,还是那位叫范十一的老汉说得正确,这是一个废品。


“拿去,用砂轮打磨,开出刃来,不平整的地方全部磨光。”那位男子将铁胚递给范十一。


“大人,我们把铁胚放入泥封时它是直的,取出来后却弯了。为什么会弯?如果找不出原因,下面的工作进行不下去。”范十一执拗地说。


“弯了更好!过去的直剑,剑头老爱断折。你看,这柄铁剑用来砍人,剑身的自然弯曲刚好让它的受力分散在整个刃身,有了这一弯,剑不仅不容易断,砍起人来还更加顺手”,那个高大男子说到这,瞥了一眼高卉,继续弹击着剑身说:“至于剑自然弯曲的原因,我也知道。瞧,我们过去都是采用冷淬,灼热的剑身突然放入冷水中,剑的形状被迅速固定,而在泥里退火,剑刃部分薄,收缩不多;剑背厚,收缩多,于是剑胚就变弯了。这种弯曲是自然发生的,它符合力的分配原则,因此,这样的剑更结实,更耐久,更锋利。我听说,逃到我国的工匠已经研究出这种剑形,怎么,你们还不知道嘛?”


或许,眼前这剑才是这世上第一把倭刀,倭国正是吸纳了五胡乱华时代的中国外逃工匠,才将冶炼工艺推上了巅峰,并研制出这样的倭刀。这类刀即使在后世,也是世界十大名刀之一,可惜,在华夏这种工艺却成绝响。当然,这都是民族大融合的“功劳”。


高翼此时利用外逃工匠再现了汉代冶炼的巅峰之作,这一刻,他心情激动。


然而,这种工艺真能在中原大地持久保留吗?


高翼没有信心。


五胡乱华之后还有五代十国,还有辽金宋夏对峙。到了元代,对中原文明的摧残更甚,汉人需几家共用一把菜刀。经过这连番的摧残,我们还能有什么文明剩下来?


即使五胡等动乱不再重现,这种工艺又能流传多久?


明代,古剑技从朝鲜重回中原,然而,这种沾染了“夷气”的中国古剑技,在儒人的联手打击下终归消失,历史上,高超而先进的煅剑术被儒人称之为“奇淫巧技”,它会在儒人指缝间存活多久?


高翼不敢揣测。


范十一领命而去,宇文昭拉了拉高翼的衣袖,让他的的目光转向了高卉。这女子见高翼的目光扫来,立刻表现一副楚楚可怜相,满脸的哀怨、低目垂头,眼泪汪汪。


“高卉,嗯,应该叫做‘卉·楼’吧?”,高翼曾经探究过“高”姓的起源,依稀记得在五胡这个时代,胡人‘楼氏’改为汉姓‘高氏’,加入到高姓汉族当中。也就是说:高卉正确的姓氏或许是“楼”,翻译成英文应该是类似于莎朗·斯通的姓——“斯通”。


同期改姓的还有60余族胡人,其中,潘姓是由“破多罗氏”改姓而来。陈姓是由“侯莫陈氏”改变而来;辗迟氏后改姓展氏;叱干氏后改姓薛氏;独孤浑氏后改姓杜氏;丘林氏后改姓林氏……


高翼的问话没有的回复,高卉依旧眼泪汪汪地望着甲板,似乎没听懂对方的话。


“啊哈,三公主”,高翼用眼角瞥着高卉,对宇文昭说:“你看,同样是在宫廷长大的,这位九公主的宫廷斗争经验明显超越你,你今后跟她打交道可得多长几个心眼,免得她把你买了,你还帮她数钱呢……我敢打赌,她肯定能听得懂汉话!”



第一卷 杀戮时代 第018章 我回来了

初冬,高翼与宇文三公主走了四个月后,终于又回到了他们的出发地。


经过一个夏秋的建设,三山城大大变样了。岸边鳞次栉比的布满的整齐的石屋,全部刷的雪白雪白,一眼望过去,充满了祥和神圣的意味。


“圣洁……嗯,这个词好”,范十一咂巴着嘴,咀嚼着高翼刚才说出的形容词,说:“老汉我走遍中原,走遍域外蛮荒,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一个城市,白白的,上下容不得半点灰尘,远看着总觉那屋里透着股股仙气……平生能住上这样的屋子,老汉也算不虚此生。”


铁匠头目顾阿山也附和地连连点头。此人话不多,相识以来,高翼听他说的话加起来也不满百字。


“我走的时候匆忙,只来得及把农夫编成五屯,军队成一支,商队分三个。登岸后,我会确立城中的体制,嗯……暂立一个百工司,司长由我兼任,你们两个分任侍郎。范十一负责船舶场与木器坊,顾阿山负责兵器坊与铁场”,高翼边考虑边说。


范十一与顾阿山喜上眉梢,满口答应。


这时代,匠户的地位极其低下,不要说做官,其后代甚至连识字的机会都得不到,敢识字的匠户在清代都要遭受浸猪笼的待遇。如果按21世纪的标准,他们的身份只是一群奴隶而已。现在高翼忽然决定授予他们官衔,在官本位的传统社会里,这是莫大的荣耀,两人能不感激涕零嘛,就连不善多语的顾阿山也唠叨不停。


“大人,这侍郎是几品?”顾阿山嚅诺地问。


“三品”,高翼想了想,又补充说:“从三品官衔,不过,现在我们诸事草创,百工司暂不设三品之上的官。”


两人再度鼓掌相贺。


船已靠上死寂的码头,经过初始的慌乱后,岸上的人获悉是家主高翼回来,立刻发出一阵欢呼,眨眼之间,无数人仿佛从地里冒出来一样,把码头挤得严严实实,他们个个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欢呼声传到舱内,宇文昭带着高卉走上甲板,高翼躬身使了一个鞠躬礼,说:“幸不如命!三公主,我带你离开这里,如今又把你完好地带了回来,公主,我们到家了。”


宇文昭一愣,立刻被高翼这话感动,她两眼噙着泪,语声悲切地回答:“高军,多谢,今后,一切拜托了!”


那位原三山村的老汉挤在了船舷边,抢先跪下叩首,这一行动引起众人效仿,码头上顿时跪倒了黑压压一片,高翼举手牵引着宇文昭,一步步走下舷梯,踏上了陆地。


“我回来了”,他大声向天空喊道。


“迎候家主”,码头上跪倒的人群齐声响应。


“增加了不少人手嘛”,回到自己府上以后,略略清洗一番,高翼满意地坐在一张胡床上,接见着留守的五屯屯长,那位原三山村的长者粗识几个字,已被高翼赐名为“高农”,作为府中的管家打点琐事。现在看来,这位老人是个热心人,高翼走了四个月,原先简陋的木屋已变成一座充满中国古典风格的庭院,府门上也挂上了“高府”的牌匾。


“是是是”,高农一迭声地答应着,旁边的五屯主也小鸡叨米似地点头应合:“家主走时也没留下话,老农们自己商量着操持这个家务,嗯哪,秋收已过,秋粮都收入了仓中,家住让中的那啥……对,土豆、胡萝卜,也全在仓中……孜然……辣子,已按家主的嘱托,晒成了——对,辣皮子。还有苹果,也下到地里了……”


高农掰着指头一点点给高翼盘点着收获,高翼听完,满意地点点头:“土豆这个东西,还是发给农户,这东西跟肉一块炖,既好吃又营养充分,放到仓里就全发芽了,对了,还有胡萝卜,明日我们开仓,发放这些东西,我会教给你们如何留种,如何做成食物,种过土豆的地不要下犁,明年开春除除草,土豆还会长出来……”


高翼交待完农事,又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现在有多少人口,奇怪,那些鲜卑军士到哪里去了?我怎么没见他们的踪影?”


此时,恰好宇文昭也梳洗完毕,带着高卉走到议事厅门口,听到高翼问出这个她最关心的问题,连忙迈过门槛,倚在门上聆听。


“自家主走后,前后有四伙兵匪来这儿劫掠,刚开始我们躲避不及,被他们抓去几人,后来,那些兵匪部落的汉民听说家主这里生活好,税赋轻,便协助被劫去的几个人逃了回来,再往后,附近部落的汉民都知道这里好,便断断续续逃到了这里。再后来,老汉我做主,把家主留下的武器分发给农户,我们第二次遇到兵匪时,倒也能与他们有相有持,直等到鲜卑军赶到救援。再往后,胡人来得少了,我们的人手、到越来越多,如今人多的老汉数不过来,就等家主做主。


等秋收过后,大家估摸着今冬的粮食管够,但又担心胡人再来打秋风,老汉记得家主曾说,要在那最狭窄地界修个关墙,便动员大家都去帮手,我们用了十几天工夫,用石料砌了堵矮墙。快完工时,又来了一股鲜卑人,他们与我们的鲜卑人刚交手一会儿,便突然和好了”,高农唠唠叨叨,嘴不停地说:


“那股新来的鲜卑人待了几天,便带着所有的鲜卑人出了关墙,在离关墙不远处牧马,他们说,这片峡角是一个死地,一旦被人堵住,人马无法回旋,只有去跳海,所以,他们要驻扎在关墙外围。本来,他们还打算带走村里几个人,后来,恰好宇文久大人带着商队,便跟他们说和了一下,说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