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之华夏-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先对铁路根本不感兴趣的内地各省官员这回变得积极起来,以各种方式集资修筑铁路,在孙纲走的这半年里,除西藏,新疆等偏远省份以外,其余各省都修了铁路,长的短的都有,沿海各省已经基本能连接在一起了,内地各省能差一些,但通过水路运河网络和公路的补充,也基本能做到“联成一气”了,象东北这边,刘铭传和盛京将军增祺计议后,已经开始修筑大连至盛京哈尔滨一线的铁路,孙纲知道这条铁路的修筑对东三省地区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如果东北边境靠俄国的一线出现问题,中国军队可以迅速由铁路到达,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对国防的巩固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巩固对朝鲜的控制,袁世凯在李鸿章的授意下向朝鲜国王提出修筑汉城至盛京一线的铁路的建议,朝鲜国王和闵妃都表示同意,但说经费难以承担,最后商定由朝鲜负责三分之一的费用,另外三分之二的费用由中国方面负担,刘铭传想方设法帮袁世凯从民间募集了一些,马玥从北洋商贸集团也支持了部分资金,让中国到朝鲜的铁路也修建了起来。

“将来说不准都发生些什么事,袁大头那边也得搞好关系。”爱妻是这样对他说的。

但就象每一个新生事物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危险期一样,铁路的开通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经济问题,马玥也想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这个问题就是厘金。

厘金又叫厘捐,谁发明的已经无从考证了,在孙纲看来和后世的某些不合理收费差不多,最早是清廷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解决军费问题而设的,分行厘(就是通过税)和坐厘(交易税),这本是一种临时筹集军费而且没有统一标准的办法,后来居然成了地方的经常正税,而且名目也越来越多,变成了地方官员盘剥百姓的主要手段,当时有“署一年州县缺,不及当一年厘局差”的说法,爱妻当年打理自家生意可是没少遇到这种麻烦,由于厘金层层设卡,各省章程都不一样,无法可徇,导致“处处征敛,节节阻滞,商贾为之裹足,负贩从而怨嗟”,极大地阻碍了商品流通,爱妻是遇到他后打着北洋船政大臣和北洋水师的旗号才把问题解决了的,现在,各省铁路的连网通车直接威胁到了厘金制度的“生存”,很多人将因此断了财路,可以说引发的震动是相当大的。

孙文和孙纲会面那天畅谈之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孙文当时的反应十分激烈,也许是当年吃过这里面的亏,他认为这种制度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应该坚决予以废除,孙纲没想到一回来他就碰到这个难题了。

朝廷中的一些务实的官员上奏不如借此机会废除厘金制度,因为自铁路开办以来,商民皆经铁路运输货物,各地厘卡形同虚设,收入甚微,不如撤掉,可一些官员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做不但会减少国家收入,而且会造成大量厘局人员下岗,引发社会动荡,朝廷里又开始了对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孙纲说道,“一下子全废了,只怕反弹太大,还是一点点来的好。”

他和老头子及刘铭传通了下声气,远在朝鲜的袁世凯也给出了主意,最后商定后由北洋军情处找了两个不好钱而是好名的御史上奏,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即在铁路和公路水运交通发达的省份及偏僻的省份陆续取消行厘,保留坐厘。因为两个反差太大的地方厘金收入极为有限,收不收厘金没多大意义,厘金收入相对高些的地区暂时保留,这番建议上去后,朝廷认为很不错,同意了,各省反对的声音也小了许多,一些地区的厘卡开始消失了,最起码他们这里至少没了一半,两位御史大人也得到了褒奖。孙纲知道了这个结果,还是挺高兴的,但也暗暗担心,各种问题如此之棘手,他能一点点的都解决了吗?

“俄国公使喀西尼对老头子说了,如果允许俄国承包修建赤塔到海参崴一线铁路,俄国也同意中国‘照镑加税’。”马玥对他说道,用顽皮的目光“意味深长”的瞄了他一眼。

“那个什么共同防御条约他们怎么说?”孙纲的脸微微一红,还是警觉地问道,

“没提,只说了铁路的事,老头子看咱们手头都比较紧,盛老头(盛宣怀)那里也不富裕,想和他们谈谈铁路的问题。”马玥说道,“刘大人听说后有些担心,怕引狼入室。”

“如果咱们军力够强,其实倒也不怕他们修,”孙纲说道,“毕竟咱们离得近,战时可以直接切断,他们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早呢,这件事我和老头子去说,修也不是不行,让俄国人出钱是一方面,但是必须讲明,铁路主权按所在领土确定,中国境内的中国说了算,俄国境内的俄国说了算,他们作梦都想把铁路和东方出海口连接在一起,应该能同意。”

马玥点点头,说道,“军事方面的我所知有限,你可要小心。”她好象又想起了什么,“对了,业务越来越多,我的船不够用了,等新舰下水后再开工想着给我弄几条新的。”

“那我把北洋现在还有的几条旧船先给你改改好了,你先拿去用。”孙纲说道,“等再给他们弄新的。”

“那太好了,对了,丽妮给我设计了条潜艇,你等着也给我弄出来啊。”马玥笑道,

“巡洋舰还不够,又想要潜艇,你想干吗?”孙纲吓了一跳,说道,

“想带孩子看看水下风景啊。”马玥顽皮地笑道,也是,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海洋世界”一样的游乐场所,她也许是想给还未出生的孩子弄个好玩的,孙纲的心里不由得涌起阵阵暖流,“放心好了,交给我了。”他拍着胸脯说道。

(一百二十一)蝴蝶“副效应”

这些天,除了在船厂监造新舰之余,他一直在关注着李鸿章和俄国人关于铁路问题的谈判。

老狐狸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奏折呈给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对这件事是不赞成的,说“俄人欲从陆路达海参崴,从其本国领土绕行,亦无不可,非要直经我国,是何道理?岂非有所图哉?”应该说他看待一些问题还是很清醒的。

但他也担心俄国人对“照镑加税”横生枝节,其他国家都同意了,就差俄国了,如果让俄国就因为铁路的事把这个提高关税给搅黄了,可就得不偿失了,孙纲也能体会到光绪皇帝那深深的无奈,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关税却不能自主,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这边谈判还在进行,那些押解来京的“日本恐怖分子”的处理问题,却又引起了轩然大波。

李鸿章的意思是这帮人虽然可恶,但毕竟不是直接行动者,干脆流放到哪里去得了,不杀他们,向世界各国显示中国的宽仁。可却招来了一片反对之声,这时这些日本犯人提出了请求,要求切腹向中国谢罪,然后砍头,朝廷居然同意了,孙纲知道消息后吃了一惊,立刻提醒老头子这么做可坚决不行,如果同意他们这么做了,他们死后就成了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带来的危害会更大,老头子得了信儿后大吃一惊,可是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在朝廷“一片杀声”中,“天佑侠团”这帮人全部切腹自尽,由中国刀斧手帮助“断头”,朝廷上下居然还认为没把他们用“寸磔”剐了就不错了(让孙纲又想到了“满清十大酷刑”),砍头就已经很“宽仁”了(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两种“砍头”的区别),这“满朝昏愦”的表现让孙纲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日本离得这么近,就没人知道在日本文化里,这种“切腹自尽”是代表什么意思的么?

日本前来道歉的代表团请求为他们收尸,朝廷这回开始显示“宽仁”了,竟然准了,日本人很庄重地举行了仪式,将这些人的尸体收拾齐整,运回国内,孙纲知道,某个神社很可能又得多出一些神位了,日本文学作品将又有了大量“造神”的素材。

没办法,这个快烂了的王朝,应该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这个事情过去了之后,李鸿章和俄国人反复磋商,终于就哈尔滨的铁路问题和俄国人达成了协议,即中国同意经中国境内修筑赤塔——哈尔滨——海参崴一线的铁路,作为回报,俄国同意中国“照镑加税”,修筑铁路的全部资金由华俄道胜银行提供,铁路在两国境内分别修筑,然后在国境线接轨,俄国可以经此铁路运送物资及兵员至海参崴,但必须事先征得中国方面同意,铁路在两国各自境内的部分由两国自主管理,两国各派官员分驻铁路各站,以便于协调。

总的来说,这个协议还算合理,但孙纲担心的是其他各国对这条铁路是什么看法。

其实,只要通了车,俄国人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呢。

至于因为这条铁路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未来战争的进程,那就是后话了。

由于大清朝因为甲午战胜,这次又把日本当年给中国弄的这些恶气都出了(在孙纲看来这是成全了日本人,根本算不上出了气),孙纲郁闷地发现,海战胜利带来的蝴蝶“副效应”,现在正一点点地表现了出来。

由于铁路交通在全国的兴办和海外贸易的开展,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地一片繁荣景象,而本来就没有解决过的腐败现象,这回显得更严重了,许多新兴的行业和部门全都成了官员们“捞钱”的油水地,捐班(就是花钱买官,古已有之)到这些部门,成了好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它会一点点的腐蚀掉这些国家的要害部门,最后毁掉这个国家的躯体,

而他现在能作的,就是尽力阻止北洋舰队和新建的北洋陆军受到“感染”。

而目前,自太平天国起义以来,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在此时,表现得犹为明显。

也许孙文是对的?这个腐朽的专制王朝和它所带表的意识形态,才是滋生这一切腐败的根源。

他的心里,隐隐有了现在就想推翻它的冲动。

从国外回来后,他把收集到的舰船图纸整理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