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华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之华夏-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要有一支强大的海陆军,国内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力量支撑,也是不行的!

所以,如何做好中国的工业发展规划,让中国海陆军能够有国内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作为支柱,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经过这么多天的研究,又问了一些在中国的外国专家的意见,孙纲现在大体上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

鉴于中国目前工业力量十分薄弱的现状,为了应付未来发生的战争,孙纲决定在现有的基础上,在中国建立四个大的军事工业区(其实也不光是军工企业,很多在和平时期都可以转为民用),作为中国以后发展的工业基础。

这四个大工业区的分布是这样的:

一)在东北境内,建立以奉天省首府盛京为中心,包括奉天省中部和南部地区在内的“奉中南工业区”;

二)在以北京、天津和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地区建立“京津唐工业区(三)在以上海、南京、武汉为中心的长江地区建立“沪宁汉工业区”;

四)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珠三角工业区”;

另外,为了利用现有的力量,在原先已经有一定工业基础的福州、哈尔滨及台湾建立几个规模较小的工业区,加上四个大工业区,由此奠定中国的工业发展基础,然后再由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向内陆辐射。

之所以选择这些地区优先发展中国的军事工业,是因为这些地区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而且这些地区发展军事工业都有十分便利的条件。

在工业区的选择方面,需要考虑的地方很多,但不外乎为原材料产地、能源地、消费地、劳动力和技术发达程度等几大要素,这些地区历经了多年的“洋务运动”,在这几个方面都具有了相当的基础。象奉天地区富有铁矿和煤矿,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和消费地(旅顺口海军基地)都可以就近,又是临海地区,从外国取得先进技术也有相当的便利条件(大连港);再如沪宁汉地区本来就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张之洞又在武汉地区经营多年,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底子,在这些地方建立工业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这些工业区的所在地,几乎都在沿海地区,对中国来说,其实也有相当不利的一面。

那就是,一旦爆发战争,这些地区将成为敌国攻击的首要目标!

如果中国海军一旦失去了制海权,这些处在沿海地区的工业区,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甲申马江之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而当时的亚洲第一大造船厂福州船政局,也几乎被法军的炮火完全摧毁,多少人的心血灰飞烟灭。

甲午丁酉两役,日本海军派出袭击舰窜犯东南沿海,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多少痛苦和灾难!而那还是在日本海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制海权的情况下!

孙纲不敢想象,“己亥抗俄战争”中,如果不是英国人帮忙阻止俄国舰队东来,加上“黑猫船长”率领的智利海军华人官兵的一记“闷棍”,马卡洛夫舰队到了中国沿海,又将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浩劫!

(四百四十九)赫德上门

孙纲将中国海军的四支舰队的防区扩大到外海岛链,并且想尽办法满世界的“划拉”现成的军舰,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国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安全保证。

现在,他的努力已经看见了成效。

据主持北洋船政局的江穆齐报告给他的,从南美买回来的大小六艘巡洋舰已经开到了旅顺,现在正在修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加入北洋舰队了。

四艘近7000吨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和两艘2000多吨的装甲巡洋舰的加入,将使北洋舰队的实力再次大幅提升!

江穆齐报告说,因为这种意大利建造的“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的主炮口径为254毫米,另两艘较小的巡洋舰主炮为240毫米,都是很“另类”的炮,为了统一火炮口径便于以后编队配合作战,这些舰艇的主炮都将换成北洋舰队各舰经常配备的203毫米炮,这样一来不但有利于作战,还可以减轻军需后勤保障部门和产生维修厂家的工作压力。

江穆齐的作法得到了北洋舰队将士们的支持,因为海军官兵们总结了历次海战中宝贵经验,认为拥有统一口径火炮的舰船在一起编队向敌人攻击时,容易发挥出火炮的威力,如果火炮的口径过于杂乱,编队作战就会很困难,不易发挥舰队的整体火力。

远的不说,象丁酉“壹岐海战”,中国参战的四艘战列舰“龙扬”、“定远”、“镇远”、“开远”的主炮口径差距太大,“龙扬”号的主炮是320毫米,“定远”“镇远”是305毫米,“开远”是238毫米,实际上无法有效配合,在海战中还是打了一场“乱战”,而不是编队作战。

现在的北洋舰队,舰型仍然有些复杂。好在火炮口径已经渐趋统一,孙纲已经确定了中国自制的第三级战列舰“龙昶”级战列舰的主炮为305毫米,向海外订购的同级战列舰也要求一样,包括在美国费城造船厂继续建造的“龙江”号战列舰地主炮也定为305毫米,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可以统一编队作战。

而中国的军工企业,将来在为这些钢铁战舰制造炮弹时。也可以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的建立门类比较齐全地属于中国自己的军工体系。

当中国的军工企业可以为自己的海陆军生产武器弹药而不用依赖于外国,并且可以自行生产维修比较精密复杂的大型武器时,那么中国对外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就多了一层物质保证。

孙纲正在那里仔细思考中国工业区规划地细节。一位军官向他报告。说海关税务总司“司长”赫德先生前来拜访。孙纲听到后不由得暗自佩服爱妻马地“料事如神”。只是不知道赫德来见他地目地。是不是也和她猜地一样。

对于赫德。孙纲曾经在后世地好多历史书上见过他地照片。应该是他五十岁以后地样子。但现在见到了本人。发现比照片上显得还要老一些。不由得有些奇怪。但想一想也就明白了过来。现在是1900年。赫德也已经六十五岁了。史载他七十三岁才告假离开中国。七十六岁病逝于英国。等于是在海关税务司任上去世。他把持了中国海关长达四十八年。至死才卸任。可以说为中国地海关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孙纲见了他后显得极是“亲热”。多少让赫德感觉到有些意外。两人随后开始攀谈起来。孙纲对赫德给中国海关做出地巨大贡献以及当年为中国海军地发展做出地“努力”表示衷心地感谢。虽然赫德让他劈头一顿“糖衣炮弹”砸得有些“晕”。但孙纲能看出来。这个精明地英国人却并没有“找不着北”地迹象。

两个人互相“吹捧”了一番之后。赫德很自然地把话题转到了中国海军上面来。

“我在1854年就来到了中国。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六年。我亲眼看到了这个古老地国家都发生了怎样地变化。也亲眼见证了中国海军地发展。”赫德对孙纲说道。“就拿北洋海军来说。由当初地两艘巡洋舰超勇号和扬威号发展到了今天地规模。所取得地成就和战绩。是让人不可想象地。”

赫德提到了中国当年在英国外购军舰地事。立刻就引起了孙纲地警觉。他略一思索。很快就明白了赫德这番话地意思。

“当年赫德先生为我国的海军发展也是出力不少,”孙纲不动声色的笑着说道。“只是当时赫德先生分身乏术,不然的话,也许我国海军的发展还能少走一些弯路。”

他这句话一语双关,向赫德表明,他知道并了解当年中国在英国购舰时所发生的一切内情,赫德当年把伦道尔的“完善型巡洋舰”当做奇货可居想要借机把持中国海军的事,当时地当事人李鸿章也许不知道,但孙纲从后世地史书当中,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中国后来转而向德国购舰,赫德在里面玩地“猫腻”,可以说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而中国甲午战后想向英国购买战列舰不成,向德国购买也让英国人给搅了的事,据当时北洋军情处的情报显示,赫德在里面也充当了让人十分不快的角色。

现在,赫德来见他的目的,很可能还和购舰活动有关!

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回去后就给国内发了指示,要德国造船厂家向中国“竞标”,孙纲经过仔细考虑,仍然选择了当年给中国制造“定远”和“镇远”的伏尔铿造船厂给中国制造新的战列舰,新舰的图纸和数据要求北洋船政局已经发给了伏尔铿造船厂,孙纲给这艘在德国订造的中国第三级战列舰定名为“龙威”,取这个舰名是为了纪念为中国造船事业发展而贡献了一生的裴荫森老人,毕竟,中国的第一艘自制装甲巡洋舰“龙威”(就是后来的“平远”)就是在他主持下建造的。

这么一单大生意,是很难躲过嗅觉灵敏的赫德的。

赫德很可能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为大英帝国拉生意来了!

当然赫德也不会想到,孙纲也考虑过要“照顾照顾”英国人的生意。

孙纲的话可能让赫德想起来了当年发生的那些“龌龊事”,他看着孙纲,干笑了一声,说道:“我听说贵国在德国订造了一艘新的大型主力舰,规模要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定远和镇远,而且是贵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出来的,而贵国在大连的造船厂的船坞中,还将建造同样的一艘。中国人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感觉十分欣慰,只是,照我看来,贵国仅仅在德国建造一艘的话,足够贵国海军使用么?为什么不多建造一艘呢?难道是因为经费问题吗?”

孙纲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声狡猾,嘴上却说道,“我本来想在英国再建造一艘的,但是我国政府因为当年在贵国购买大型战舰未成一事心存疑虑,所以没有向贵国订购,我其实是很看好贵国生产的舰艇的。”

他一脚把皮球又踢给了赫德,看他怎么说。

所谓的“无利不起早”,赫德的狐狸尾巴,现在应该已经一点点的露出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