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完结)-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富二相素有盛誉,且年富力强,来日方长……”赵宗绩缓缓道:“你若一点面子不给他们,怕是日后会坐蜡。”
陈恪知道,赵宗绩这是为了自己好,对于一个预备进入官场的新人来说,让年龄不大的大领导忌恨,对整个仕途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且不幸的是,两位宰相都是公认的‘正人君子’,与他们作对,连个好名声都得不到……
“谁怕?!”陈恪却冷笑道:“大不了回四川老家,让我给这些伪君子擦屁股,休想!”老子好容易捡了条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尽开颜?
“唉……”赵宗绩苦笑道:“那你考什么进士?”
“十年寒窗,总得给自己个交代吧。”陈恪冷冷道:“我本来就打算,要是这官做得开心,就上当几年,算是对朝廷有个交代。要是不开心,立刻回家,快活过我的衙内生活。”
“衙内?”赵宗绩错愕道:“你还有这等理想?”
“我早跟你说过。”
“我以为你是说笑的。”
“我也以为大宋官家黑白不分是说笑的。”
“……”
“……”马车中陷入了沉默,两人都不说话了。
快到宣德门时,赵宗绩方轻轻按住陈恪的肩头,低声道:“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是不是我的话,会被当成你的意思?”陈恪明白了。
“嗯,你是我叫进宫的,他们自然会认为,你是在替我说,不方便说的话。”赵宗绩洒然一笑道:“管他们呢,我个闲散宗室图什么?你只管说个痛快就是!”
“……”陈恪又沉默了。
——————————————————————————————————
如果要选中国历代最气派的皇宫,定然有一番争论,但要选最寒酸的话,就毫无争议,非北宋汴京赵家的皇宫莫属。其前身乃唐宣武军节度使衙署,后梁改此衙署为建昌宫,拉开了此地为皇宫的历史。
之后又经历了后晋、后周,才轮到本朝入主。建隆三年,稳定了政权的赵匡胤,终于征发工匠,命人按照唐代洛阳的宫殿制度来营建。但由于周围居民拒绝搬迁,宋朝皇帝也不知道强拆为何物, 最后只得将皇城和宫城合而为一,把部分中央官署设在皇宫内前部,而把皇帝居住的寝宫和后妃宫及一些宫廷设施放在皇宫后部,中间以一条东西横街相隔。
如果画成俯瞰图,你会发现,别的朝代的皇宫,都有严格的中轴线,讲究对称、法度严谨,只有宋朝的皇宫,固然每一部分都讲究法度,但整体像搭积木似的堆在一起,只求功能齐全,其它就顾不上了……
当然所谓的‘寒酸’,也是因为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纵向比较,单单在这个年代,大宋皇宫还是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每个初次站在宣德门下的子民,都会深深震撼于其高大雄伟。
但不包括陈恪,因为宣德门形制与后世故宫的午门相同,而且还小了一号。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对参观过北京故宫的人来说,很难再有一座宫殿,能让他大惊小怪。
进了宣德门,一座坐落在三层丹陛之上的宏伟宫殿扑面而来,这是大庆殿,相当于后世的太和殿。这让陈恪感觉不太习惯,因为在太和殿与午门之间,还有个太和门,南北两个开阔的大广场,尽显泱泱的皇家气象。
但这宋朝的皇宫,一进了宫门就是正殿,只有殿前的三层平台作为缓冲,比紫禁城不知寒碜多少。看来那不与民争地的传闻是真的了……这让陈恪对宋朝的官家,终于多了一丝好感。
“这边走。”赵宗绩示意陈恪右拐,沿着北廊向东走,进左长庆门,北行一里左右,过左银台门,上了分隔内外宫的东西大街。在这条御廊上,又行了一里左右,到了垂拱殿门前,赵宗绩才说一声:“到了。”
领着陈恪进了垂拱殿,赵宗绩让太监进去通禀。等候的时候,有小太监请两人到耳房烤火,又端来了姜汤,还拿来两双干净的鞋履……虽然打着伞,但这一路走来,两人身上还是湿漉漉的,尤其是脚上的鞋,已经完全完全湿透了。
待两人摆弄停当,内侍也来传了。
两人赶紧起身,屏息凝神,穿过层层帷幔,到了御堂门口,便见一位穿蓝色纱袍、碧玉簪发、眉目和气、面带病容的中年人,坐在胡床上朝他们微笑。
“孩儿拜见叔父……”赵宗绩马上深深作揖。
“草民拜见圣人。”陈恪也赶紧马上深深作揖……来的路上,他已经反复确认,这就是大宋朝臣见君的礼节,虽然明知是因为‘跪礼’没有发明出来的原因,但他还是感觉暗爽……不用三拜九叩,实在是太好了。
“平身吧。”一把温和的声音响起道:“绩儿,这就是陈三郎吧。”
“是,叔父。”赵宗绩道:“这是就陈恪。”
“唔……”官家微笑的打望着陈恪,见他身材高大,肩宽腰细,端的是英气逼人,又穿一身太学生的白衫皂带,眉宇间难掩书卷之气,给人一种文武双全的感觉。他不禁微笑赞道:“陈司谏养得好儿子!”
陈恪也在偷偷打量大宋,这位温和的中年大叔,言谈举止让人如沐春风,要不是在这皇宫中做不得假,他真无法将其与一国之君联系起来。
“不要拘束,你父亲和寡人马上就成连襟了,”官家笑起来道:“论起来,你还得称我一声姨夫呢……”
“……”陈恪这个汗啊,虽然他们私下里也这么开玩笑,但谁敢去攀这门亲戚?口中连道‘不敢’。
“就算不叫姨夫,”官家微笑道:“也该自称‘为臣’,而不是‘草民’,莫非嫌承事郎的官阶太小?”
“不是,草民……哦不微臣,”陈恪对见到大名鼎鼎的宋仁宗,还是有些紧张,这才恢复正常道:“实在是没把自己当成个官儿,这承事郎,不提就忘了。”
“呵呵呵,忘了可不行。”官家挥挥手,便有宫人,端上两个锦墩。
赵宗绩谢了座,便端坐下来。
陈恪也不知道该不该坐,有些愣怔……前世的电视剧告诉他,宫里规矩多,比如赐坐是对高级大臣、或者像赵宗绩这样的王公才有的待遇,自己这样的小咖,不跪着就不错了,哪还奢望有个座?
“坐吧。”官家微笑道:“不要拘谨,自家人闲谈私聊,便当我是你姨夫就好了。”
陈恪口称不敢,搁了半边屁股在锦墩上。
—————————————————————————————
“其实咱们也算神交已久。”官家让人给陈恪和赵宗绩,上了两碗当归红枣汤,让他们喝下去驱寒。待两人一饮而尽,这才微笑道:“你的《字典》,还是寡人作的序哩。”
“官家的恩德,”陈恪赶紧起身道:“微臣铭感五内。”
“坐下说,不要动不动就站起来,你不嫌难受,寡人还难受呢。”官家笑着责怪道:“那算什么恩德,你自己可能都不明白,这本《字典》对大宋朝意味着什么。”
“微臣确实不知,”陈恪轻声道:“只是觉着该做这件事,便做了。亦没想过会惊动官家。”
赵宗绩颇为意外的看他一眼,心中暗笑道:‘还以为你在谁面前,都不知天高地厚呢,这不在官家这儿,也乖得跟小猫似的。’
“往大里说,此乃文教之盛世,我大宋的百年国策,亦因此而光大。”官家微笑道:“识文字、读经典、知礼仪、明信义之人,将大大增加,我大宋文教之昌盛,必远超八代。”
“官家谬赞了。”陈恪这个汗啊,难道皇帝要开夜校扫盲?

第一四零章 又忍不住了

“你说寡人该怎么赏你呢?”官家微笑望着陈恪。
“官家不是已经赏过了?”陈恪装糊涂道。
“那是平定岭南的赏赐。”官家摇头道:“其实寡人一早就想见你,是你那老师拦着了。他说,凭你自己的本事,中个二甲进士不成问题,还是等春闱之后再说……寡人深以为然。”说着笑笑道:“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听绩儿说,你遇到了些危险。”
“微臣谢官家厚爱。”陈恪真心实意道:“这段时间,时刻绷着弦,确实很辛苦。”
“还是要多加小心。”官家缓缓道:“你可知对方的身份?”
“应该是无忧洞的人。”
“无忧洞……”慈眉善目的官家,偶露龙颜真怒道:“真是愈发放肆了!”
“叔父也知道无忧洞?”一直保持安静的赵宗绩问道。
“寡人在这京城四十多年,无忧洞的大名,还是听过几次的。”
“听说这些人住在汴梁城下的沟渠中,抢劫行骗、掳掠人口、无恶不作,历任开封府尹都无法剿灭……”陈恪道。
“繁华帝京,首善之都,却容忍这样的匪类存在,真让人匪夷所思。”赵宗绩愤愤道。
“向日听闻,也没有那么恶劣,”官家缓缓道:“看来这任府尹不力。”
“王府尹是位有德君子,但治理京师,光想着不得罪人是不行的。”赵宗绩毫不讳言道。
“嗯。”官家像是个看遍了世情的长者,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能真正扰动圣心了:“是寡人的错。”说着看向陈恪道:“这件事,朕不能不管,不然以后,他们会愈发猖獗。”
“官家圣明。”陈恪马屁奉上。
“真要圣明,就不至于有无忧洞的存在了。”官家自嘲的笑笑道:“寡人已不求尽如人意,但求能将就下去。”
“将就,也大不易。”陈恪感慨道。
“哦……”官家颇为意外的望一眼陈恪,笑道:“你小小年纪,怎么说这样老气横秋之言?”
“微臣是有感而发。”陈恪道:“这一点小事,就让微臣挠破了头。想想官家,每天要面对全国内外那么多烦人的事,就觉着极是不易。”
“唔,”官家颔首笑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想不到今日,寡人还遇到一位知己。”
“微臣惶恐。”陈恪挠头道:“微臣不知帝心,只是拿平常人之心,去想这件事。”
“寡人,何尝不是平常人呢……”官家微微笑道:“小知己,六塔河的事情,你心里肯定有话要说,现在可以跟寡人一吐为快了。”
“微臣,无话可说。”陈恪却摇头道。
“无话可说?”官家笑道:“是不愿跟寡人说,还是有顾忌?”
“不,这就是我要说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