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土豪 作者:苏晨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北宋当土豪 作者:苏晨沫-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氏似乎并不那么称职,但是他也尽量接纳和承受着。
“没想到你也这么早就来了,感觉怎么样?”张浚比周毅要大一些,所以说话的时候像一个长者。
周毅笑了笑,说道:“其实我挺不喜欢黑暗的,看不见的时候总让我感觉到有些慌张。不过现在好了,天亮了。”
对于周毅说的,张浚显然也是感同身受,笑道:“我也不喜欢天黑,但是日升日落的事情,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顺其自然,有时候能够获得更大的快乐。”
周毅深以为然。两人开心地交谈了几刻种的时间,到了寅时,有宦官过来将他们召集到了一起,然后穿过广场,来到一个偏殿里。
尽管说是偏殿,比不得正殿,但是这偏殿容纳个几百人完全不显得拥挤。周毅不明白这是要干什么,直到看到那些宫女们端着托盘过来才直到,这是官家要请大家吃早饭。
张浚显然比周毅要明白其中的道道,见他有些疑惑,便兴致勃勃地为他讲解起来。
原来考中举人的,当政者为了表达对这些人寒窗苦读的感谢,要在殿试的当天请这些巨人们在这明慧殿用餐,吃的包括了全国各地口味的早点,都出自皇宫御厨之手。


、【105】白卷考生

吃过了精美的点心,这些读书人马上就开始为官家歌功颂德起来,说这是爱才惜才云云,更有甚者,痛哭流涕,双膝跪地,朝内宫拜服。
对于这些人的行为周毅不好多做评判,反正他觉得自己以后也是要为这个国家服务的,那么吃国家领导人一顿饭这并不算什么稀奇事吧?
他心中没有那么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等于封建等级的认识还停留在苏嘉明能够抄他的家和不抄他的家之间的水平。
过了一会儿,听见了钟声,原来是卯时到了,一般这个时辰,各个衙门单位就已经开始上班,称之为点卯。看来今天大家也都要“点卯”了。
手中的灯笼拿进皇宫里面去自然不像话,于是放在这殿中,有人专门保管的。然后大家都往讲武殿的方向去了。
讲武殿中,早已经依次排开了数百张长桌,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周毅他们这些人进去的时候,都安排有两个宦官为他们搜身。
想起自己全身上下被两个性别不明的人摸来摸去,周毅就感觉到浑身恶寒。但是没有办法,待会儿官家也会要来这里,为了防止有人刺杀,自然要这样折腾一番。
作弊大家倒是没想过,当着官家的面作弊,你不想活了吗?
越靠近大殿,周毅心中就越是恐惧,他甚至萌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因为他突然想起,自己是交白卷当上举人的,假如殿试的时候什么都答不上来,不仅仅自己要治一个欺君之罪,恐怕成都府贡院也要遭殃。
想想,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这可不比高考作弊,抓了就抓了,现在作弊,还作到官家这里来了,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还记得宋开宝六年,翰林学士李仿知贡举,主持在东京贡院进行的全国会试。经过各场会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三十八人。其中有两人在召对时因“材质最陋,对问失次“而被黜落。
落第进士徐士廉击登闻鼓,控告李仿“用情取舍”,要求殿试,以求公道。
宋太祖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一百九十五人和已中的三十六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宋太祖亲自主持,结果又有一百二十七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十人落选。
张榜后,朝野大哗,李仿降职。这次科举案,不仅成为殿试的发端,而且自此确立了封建社会的三级考试制度。
周毅可不想重蹈覆辙。但是殿试已经开始,没有退出的可能。周毅心中暗暗懊恼,自己这是找什么罪过,若是自己不来考什么殿试,就当个举人,在青神县也觉得是荣耀之至了,现在搞成这样,实在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后悔已经没有用了,周毅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他心存侥幸,因为殿试不用考四书五经,而是策论,官家随便出题目,大家作答。这样一来,周毅的超远见识就能够发挥作用,不至于发生交白卷那么尴尬的事情。
众人按照安排的位置坐好,周毅发觉在座的数百人中,以中年人居多,甚至还有白发苍苍身材佝偻的老者,听着他们喘粗气的声音,周毅很担心待会儿会不会一紧张就嗝屁了。要是死在了这讲武殿上,不知道算不算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荣耀事。
相反,像周毅这样年轻的人,在这数百人中却是独一份的,像张浚这样年纪的倒是还有几个,但是今年张浚已经二十一岁了,比周毅还大四五岁呢。
周毅一直以为,治国需要沉稳不假,但是也需要锐气,国家和公司一样,也要朝气蓬勃,才能锐意进取。年轻人总归比老人要有创新精神的。
假如当官的都是半只脚进了棺材的,那这个国家也距离棺材就不远了。周毅印象最为深刻的当然就是苏嘉明。几十岁的人了,升迁无望,他还怎么会尽心尽力去管理青神县?当然是尽量维护稳定,在自己任期内别处乱子就好。至于自己走了之后怎么样,那就不是他关心的范围了。
赵佶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按照道理来说正是一生当中精力最为旺盛的时候,但是周毅看他却似乎有些阴郁之气,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
他从里面出现在大家的面前,随便一扫,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后面的周毅,就他那年龄,想要不被注意都不行。在刚才进来的时候就有好多人在讨论他了。不过周毅自己能够听出来,这些人说的还是嫉妒居多。这让他心中有些小得意。
看了大家一眼,赵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淡淡的说道:“开始吧。”
他也没有宣布题目,而他旁边的宦官却马上展开一幅字,上面只有两个大字:“国论。”
周毅心中一震,这题目好大啊,不过——我喜欢。
他毫不犹豫地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中国”四个字。
随后,在心中给梁启超说了几句好话,然后下笔如有神助。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周毅将一篇《少年中国说》精简,删除一些比较先进的,或者说看起来很明显大逆不道的话,然后将剩下的原封不动地誊抄下来。他自认为自己的水平还不足以改动里面的任何一个字,删除了那么多,已经算是对梁启超的大不敬。
特别是最后两段,每一次诵读,他都能够感觉到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在工作中干劲十足。他在想,假如在这大宋,将这《少年中国说》传播开来,那将会是一种如何震撼人心的场景。
当然,周毅除了美好的一面,实际的一面也要想到,自己能够写这样的东西,若是有人深究起来,依旧逃脱不了大逆不道的嫌疑。但是对于这一点周毅还是很自信的,因为在大宋朝,文人是可以有言论自由的,在这方面,宋朝和明朝中后期比较像,在明朝,官员在朝堂上掐架也是常有的是,甚至于海瑞和皇帝辩论的时候都激动得往皇帝身上吐口水,也没听说他获罪。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文人的幸福,是士大夫的胜利!
两个时辰之后,考试结束,宦官下来将试卷收上去给赵佶查阅,而这些举人考生则在原地等候,因为殿试是当场宣布结果的。那刺激的程度直逼购买了大量即开型彩票,能不能中,不用隔夜就能够知道结果。
殿试自然不糊名,看到眼前一亮的,直接就能够挑选出来。而宋代的进士录取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可以说,只要中了举,那就有一半的机会中进士,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啊。
看了几份试卷,赵佶突然之间勃然大怒,他抽出一张白纸抓在手中,青筋暴跳,强压下声音,道:“谁能跟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周毅心中一惊,还真是有人交白卷的,这也太大胆了吧。
下面没有人回话,自然不会有那么蠢的人自己站出来。赵佶咆哮了几声,然后厉声厉色地说道:“很好,不说话是吧,都欺负到朕的头上来了,那还了得?等朕一一查探过后,必然会追究到底。”
说罢,他接着看试卷,还好,白卷只有那一张,周毅觉得如果再多个一张两张的,今天可就不得善了了。
终于,赵佶看到了周毅的那一张试卷,情不自禁地说道:“少年中国?”
周毅心中一紧,终于到自己了。他深呼吸一口气,自己的今后是什么身份,就看赵佶今天怎么宣判了。
看了看考生姓名,果然就是周毅,赵佶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不由得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丝笑容来。
将周毅的试卷单独交给旁边的宦官,赵佶接着看。所有的试卷过目之后,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了,外面的太阳最强烈的时候,整个讲武殿里面都十分明亮。
“来人,将刚才交白卷之人押下去。黄旭。”赵佶站起来,面无表情地说道。
那个被点到名字的,顿时面如土色,整个人如同烂泥一样瘫倒在地。赵佶厌恶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对其他的人说道:“看来这次考试,还是有些不尽人意啊。为了公平起见,朕一定会彻查此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至于你们剩下的这些人,水平都还不错,特别是周毅,表现十分突出,这一次的状元,就给他吧。”
众人哗然,张浚第一个对周毅笑道:“恭喜你了。”
顿时,这个叫做周毅的年轻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当看到他那么年轻的时候,心里面的嫉妒和羡慕简直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
在场的人,哪个不是考了几次的人物?有些人甚至已经考了三次了,这一来一去至少就是八年时间,加上读书十几年,可以说,他们走上科举道路的时候,这状元郎还没出生呢!


、【106】踏马游街

周毅没想到,自己居然是个钦点的状元郎,想想一路走来,三场考试,自己第一场是被答案砸中了脑袋,这第三场感谢梁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