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房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房二-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清楚后果的众人,齐刷刷的打起了冷颤,面色也冷峻严肃了不少,看向反对建立保安系统安置退伍老兵的酸人们的眼神,一个个的都带出了寒芒。

天朝威仪,大唐威严,若是没有了防守门户,震慑诸边的强兵悍卒,单靠酸儒文人的嘴皮子,如何能护得大唐上下的安危?!

四周所属皆为蛮夷。何为蛮夷?任谁都知道,蛮夷者,就是不通教化,只认切实的好处利益,眼里只有拳头大的人才能发号施令。

这种蛮夷之士,离了武力的威慑,能是单单依靠之乎者也可以说的通的吗?

对付蛮夷最直接有效,也是最简单省事的办法,就是像房遗爱和众武将们说的那样,先狠狠的揍他们一顿,将他们的人打残打死,一直打到让他们一听到大唐军队的威名就心肝发颤,双腿发软的时候,他们才会好生生的坐下来跟你好好的谈判说话!

既然说服不痛,无法让他们打心眼里信服的话,那就用拳头计谋,让他们心存畏惧和害怕好了。

所以,兵卒之事不是简简单单的小事一件,而是关乎国之安危存亡的大事!

既然想要马儿跑得好,就得好好的给马儿草料吃,饿着肚子,没有盼头和希望,谁***都是天生的傻子白痴不成,白白的流血出力。

爱国护国的热血激情,并不是单纯的口号就能支撑良久的,没有希望,看不到曙光,盼不到未来,热血早晚会冷却,激情迟早会湮灭。

务实派的文官们,一直都觉得只会耍嘴皮子的清流酸人们可恶,从来都是划清界线懒得理会,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他们是如此的让人恨,让人想要扁死他们。

哼哼唧唧,狼狈可怜的,再一次在朝堂上挨揍的酸人们,感受到朝堂上所有人带着寒意的目光,仍不住打起了寒颤,心也跟着悬了起来,哼唧声也渐渐的消失了,身上的疼痛也被他们渐渐的给忘记了。

心翼翼的感受着朝堂怪异的气氛,偷瞄着李世民满是寒霜的冷峻龙颜,酸人们的心啊,提溜提溜的不知该如何存放,也歇了往日挨打后向李世民哭诉一番的心思,全都小心的琢磨李世民的态度。

按往常的惯例,英明伟大的皇帝陛下,不是应该安抚自己等人,再训斥一番不读圣人之言的无理蛮横的武夫将军一顿吗?怎么今天变天了,皇上竟然冷眼怒意的看着自己等人?

感情,这些个只看书,看典籍和政令文案记载,不查施政结果和政令执行过程的酸人们,到现在还没意识到,他们当初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强调文士是治国之根本,曾说国泰之后军武多是祸国之根,对于退伍之军的安置,有先皇的一条政令足够。

却也因为他们的不通实务,不干实政,不查实事,让他们到现在都没意思到,朝堂上的情况为何会变的如此的诡异,竟然所有非清流酸儒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到底是如何犯得众怒。

在李世民的问话的过程中,秦琼已经将各处收集来的相关证件和资料,全都通过李安阳转给了李世民。

房遗爱适时地,愤愤然的追加了一句,“为一己之私而误国害国者,当与窃国者同罪!”

这句话的分量不可谓不重!

所谓窃国者,就是谋逆反叛的重罪,想要取皇上而代之,那可是要诛灭九族的!

房遗爱的话,直接将尚未完全搞清楚状况的酸人们给彻底的砸蒙了,不明白,自己等人明明是因为先皇已经有了安置退伍青壮老兵的好政策,这才极力反对皇上再次因为退伍兵卒的安置之事,消耗更多朝廷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自己等人一心为国,防止皇上下达重复的政令,耗费不必要的朝廷的力量,难道这也有错吗?

为什么自己等人忠君爱国,一心为朝廷尽忠,现在,呵呵,现在竟然,竟然,竟然,一心为皇上为朝廷着想的自己等人,现在竟然成了与窃国者同罪了?!

酸人们不敢置信的看看面带寒霜的李世民,又看看皱眉板脸的太子李承乾,再看看目光不善的众多同僚们,为什么连同为文臣,关系还算不错的那些实干派的人,竟然也用这种,可以说是凶狠的目光望着自己等人?

在酸人们心中冰凉,不解朝廷状况的时候,吏部上下凡是够格上朝的人,除了那些个算人中人外,一个个全都满头冷汗的跪下朝李世民认错。

各地官员的人名,都需要通过吏部的确认和任命才能算是正式定下职位,拿到吏部开具的所有手续和证明之后,才能走马上任,这其中就包括各县的县令!

虽说其中有不少县的县令是皇上直接任命的,可是身为一国之君,掌管天下和所有百姓生死的君王,皇上怎么可能会犯这种错误?即便真的是错在皇上身上,那说出去错的人也不能是皇上,只能是跟此事牵连最深,掌管天下官吏考核任命的吏部!

吏部的人倒是很想怪罪兵部的人和众多武将们,转念一想,这件事情完全是酸人们打头挑开的,人家兵部和武将们也只是见招拆招而已,并不是刻意而为。

看之前兵部尚书秦琼的样子,开始显然没打算将此事在朝会上摊开来讲,全都是被酸人们给逼的,到最后不得不将折子和证据全都拿出来。

等酸人们静下心来,认真的从朝堂众人的问答对话中,分析出具体事情的时候,人也都懵了,心下开始发寒,头上也冒出了冷汗,有几个年纪大且胆小的人,不用装就已经吓的晕死了过去。

甚至,有几个私下里嚷嚷过之所以反对这项提议,就是为了想要驳倒房遗爱,好挽回年前舌战输给房遗爱的颜面,这几个人通过朝堂上的君臣对话,弄清楚事情牵扯的利害之后,人就吓呆了。

【第四零七章 定帅】

'最新章节 第四零七章 定帅'

第四零七章定帅

还没等李世民考虑好如何收拾这些个一直不务实证,却在天下莘莘学子中间有这不小声明威望的清流酸人们。

边关送来的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被风尘满面的传讯兵,一路请示着急急的送进了朝堂。

实力逊色于西突厥,无法做到大面积迁移,也无力越过西突厥向西行掠夺之事,年前却同样遭受到严重的雪灾。

欺凌压榨完周边夹缝求生的零星部落之后,现下已经是青黄不接的薛延陀出现了内乱,主张亲和大唐,想要向大唐求救暂缓薛延陀危机的国君,被强势的军队首领给强行软禁了起来。

那位将军盯上了大唐境内,水草丰美、稻谷丰硕的,有着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想要将这块足以支撑薛延陀上下的肥沃土地,纳进薛延陀的版图!

在薛延陀形势被他基本掌控之后,现在已经开始猛烈攻击大唐边境,给大唐边关来了个措手不及!

李世民将军情让李安阳通报之后,想要主和的人,看了看摩拳擦掌义愤填膺跃跃欲试的众武将们,将心中主和的腹稿又给咽了回去。

想到朝堂上才停歇没多久的全武行,一个个窥着李世民的神情,沉默不语,等着李世民的圣裁。

自从当年追击吐谷浑王伏允时,唐军将领所喊出的“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口号,经过了吐蕃犯境、平叛高昌国等一系列的军事外交之后,已经深深的烙进了大唐军士的心中,就连不少的热血文人,对此语也是深表赞同。

国家的强盛,军人的荣誉,只有在经过热血的洗礼和生死的考验后,才会让人有个更加清醒的认知,才会让人心中的烙印更深,才会显得更加的耀眼!

朝堂上众武将们争先恐后的上前请命,想要领兵出征,为国效劳。

乱哄哄的热血请命中,不知是谁说了句,“天欲予之,如若不取,恐招祸事。”

话语清晰的响彻了整个大殿,虽有众人的声音掩盖,一时间让人没看清楚是谁说的,却让每个人都明白的听到了。

谁都不会嫌弃手里的钱财多,身为国君又岂会嫌弃自己治下的国土面积广?

李世民高高在上满意的看着低眉垂目,躲在人群中的房遗爱。

别人或许一时间品不出房遗爱借着内力激荡传出的这句话是他说的,高坐龙椅的李世民双眼明亮的岂会看不出来?

房遗爱的这句话说的,实在是挠到了他心中的痒处。

李承乾眼角的余光瞄了下李世民的神情,知机的朝李世民行礼道,“儿臣附议!”附议的自然是天即予之,就该顺势取之。

“臣等附议!”机灵的朝臣们,一个个也都朗声说道。

李世民之前被气郁的心情爽了不少,朝堂上的大臣们全都齐心协力的主战,没有一丁点儿不和谐的声音,让李世民很是满意。

那些个立在一旁充当人形柱子,不敢出声的酸人们的意见,被李世民给无视了。

许是怀念当年的纵马疆场的热血豪情,许是觉得在京城憋得慌,也或许是今天太过高兴,也许是想要教训一下那些只是读书,未曾怎么见识过血腥战争的酸人们,又或许是什么别的原因。

一时兴奋之下,李世民不但不顾朝臣们的反对,定下了御驾亲征的事情,更是钦点了今天朝堂挨揍的几个文人中威望较大的几个人,让他们随御驾一同出征!

李世民的金口一开,玉言落地,失望者有之,怔神、担心者有之,惊吓者有之,松气者有之,心腾怒气者有之,更多的是幸灾乐祸的旁观看戏之人。

失望的人是李承乾,早就听房遗爱等人说过战场上如何的惨烈,如何的悲壮,如何的真性情,西北那种一眼天地,尘沙漫天的荒凉景致,李承乾早就想要去体验一番,感受一下军士的热血激情。

现在可好,自己打算的挺美,却被老爹一句“御驾亲征”给生生的敲碎了。

那人是君父,李承乾关心的劝阻几句不见成效之后,也只能是认命的留在京城,继续当困守的劳力。

怔神、担心的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琼等人。

皇上带兵征战已经是多年之前的事情了,现在养尊处优这么多年,身手和战场上的指挥之策,真的还能够适应现在的两军对垒吗?

何况掌权多年,皇上要顾及的事情极多,根本不能像早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