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富甲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富甲天下-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个很经典的主意吗?”
    陆芜菁嗔了他一眼,鼓起粉腮气道:“又来搞怪,不说便算。这主意倒是不错,可终归不过是百十贯而已,你堂堂一个斯金贡布,又岂会看在眼里?更何况如此一来,搞得声势浩大的,不说别的,单是这一路安危,就够让人担心的。一旦马匪来袭,这般队伍,又如何应敌?以你的性子,焉肯做这种买卖。”
    岳陵脸上笑意更浓,索性放开手,将身子往后一倒,两手枕在头下,睨着她笑道:“咦?咱们芜菁夫人进了三十万贯,这眼界可是高了啊,百十贯的,都看不在眼里了。”
    陆芜菁听他调笑,不由羞恼,气道:“那三十万贯都是你骗来的,又与我何干。你不肯说便不说就是,却拿这话来挤兑人。”
    岳陵眼见美人儿眼波流转,轻嗔薄怒之际,粉腮如玉,晶莹中透着轻红,说不出的妩媚诱惑。一时间不由得食指大动,心中一荡,如猫抓儿挠一般。
    起身向前一探,又将佳人搂住,低笑道:“嘻,这又生的什么气?我跟你说哈,我便是要他声势越大越好。不单单是郎里,从这开始,往后一路都要继续”


第245章:暗流(1)
    第245章:暗流
    川藏古道忽然从所未有的热闹起来,那位恩义翟王的队伍,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着。遇镇进镇,逢村入村,每过一地,便都将当日郎里镇的一幕上演着。
    这般大的声势,不过数日,便在吐蕃、大周两地传了开来。再加上有戎王复国一事,更是让所有人的视线都汇集到这条古道上。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似这位不着调王爷的举动,却并未让出没在这条古道上的各路马匪,做出什么攻击的举动。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各路人马也绝不似表面上那般平静。时常可见一些劲装皮裘的马客,奔驰于山路旷野之中,往日平静宁谧的高原上空,气氛诡异。
    随着这支越来越臃肿的队伍,以龟速向大周蜀中成都的靠近,时间渐渐进入六月。按天家规矩,公主尚婚的规定时间,也已然到了将要出行的时间段。
    洛阳,这座大周的最高统治机构所在的大城,平民百姓对此并无什么反应,毕竟,公主嫁不嫁,又或嫁给谁,离着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过遥远。
    而在皇城内,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按大周律,初一十五皆为大朝日,京中百官,七品以上者,无论在职与否,皆须入朝朝会。
    其实在大周来说,这种大朝会与平日并无太大不同,不过是天家彰显威仪的一种程式而已。
    然而,在大周崇圣三年六月初一这天,却明显的有了些不同。
    一大早,皇宫的朝天门外,便汇聚了各级官员大臣。这些人,却又隐隐分成几堆,相互之间,颇有壁垒分明之态。
    只是不论哪一方,所有人互相招呼寒暄之际,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不时的将目光投注到站在最前的几人身上。
    这几人皆身着蟒袍,只是服色各异。而袍子上所绣龙纹又分出不同,最中一人袍色尚淡黄,有八爪八龙,正是当今大周太子武逸。
    武逸身边一人,年纪在与他相仿,生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身上虽也是着莽龙袍,却带着一股武人特有的萧杀之气,这人却是镇守北地的二皇子,被封为燕王的武戈。
    围在二人身边的,便是如今崇圣帝的其他几个长成的皇子,分别是齐王武和、楚王武宣、蜀王武重、凉王武定。
    大周有鉴前朝藩王之乱,所以各皇子并不往封地就藩,而是皆在京中各有职司。只有燕王却是唯一的列外,一来是因着北地军权,名义上,是掌握在靖北侯手中所故;二来,这燕王自幼喜好战事,而靖北侯一职也曾有过变故,这才有了武戈坐镇幽州一事。
    但也正因如此,亦使得大周皇子接位一事,从此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崇圣帝年轻之时,因其杀伐果断,刚厉英明,倒也没什么,但到了晚年之时,这个隐患,便渐渐凸显了出来。


第245章:暗流(2)
    尤其近几年来,随着崇圣帝沉迷于佛事,对于朝政便有些无心无力之态,而偏偏边患又日益加剧,作为以武力力拒边患卓有成效的燕王,比之向来以敦厚温和显现人前的太子,这种隐患便愈演愈烈起来。
    这种局面连带着的结果,便是使得朝中人心各异,分成太子派和燕王派两系。而更多的,却是些骑墙派墙头草,哪边强便往哪边靠,大周承平百年之后,渐渐已是显出难以挽回的颓势。
    而此次拔野部联合哈依族,悍然攻击古戎后,又转而向大周求婚,便是这种颓势的一种表现,也成了朝中两派角力的一个爆发点。
    古戎王姬罕达在大周被封为顺义郡王,本来若是彻底被灭也就灭了,大周也不会为了这么一个没什么势力的边荒藩王的死活,真去动什么干戈。这才也有了崇圣帝最终答应了拔野部的求婚一事。
    但是,没人能想到,就是这么个原本不被重视的藩王,竟而在得了岳陵这个bug的帮助下,竟能从吐蕃借到大军,从而决然北上,发动复国之战。
    而且,还在前不久,正式呈送上书奏章,求大周皇帝给予支持。要知道,按规矩来说,古戎和党项都属于大周藩属,拔野部不宣而战,屠杀古戎,根本就是全然没有道理。
    而姬罕达此次复国之战,却先上告宗主,明示天下,俨然已是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而偏偏这个复国之战,却是在大周做出允诺了拔野部的求婚后而来,这让一向自诩公平的宗主国大周,就面临着极尴尬的境地。
    若继续和亲之议,显然对古戎不公,更会使其他藩国心寒;但是若推翻和亲,不但关系到大周颜面问题,还极有可能引发党项的异动。毕竟,拔野部再如何混蛋,也是隶属党项一族。
    党项李氏向来便是大周一直防范的重点,对于拔野部和古戎的战事,李氏上次虽然表示与他们本族无关,但却也是模棱两可,态度暧昧。谁知道其会不会借着这个由头,就此开战?
    如今北地不靖,再要引发了西北的混乱,大周两线开战,别说如今这个繁荣其外、内里糜烂的时候,便是鼎盛时期,也绝非上策。
    而在对于和亲一事上,大周朝廷中,当时便多有质疑,甚至连民间都颇有反对之音。燕王一系,便是其中的最坚定反对者,但燕王本人,却是三缄其口、不置一词。若不是顾彦之一系的文官力挺,和亲之议究竟能否最终通过,委实两说。
    只是,摆明了是太子一系的太子太傅、尚书右丞顾彦之力挺的和亲,偏偏却遭到了太子本人的反对,几次不惜触怒天颜,请求崇圣帝收回成命。
    这其中,固然可看成只是太子心疼妹子之举,但也未尝不能表明,是太子对这项议案本身的反对。
    这种局面实在太过诡谲了些。作为两派之间的角力,偏偏两派的首领,却都或明或暗的表现出,各自与其派下的声音不同,让这起事件,从头开始,就蒙上了一层迷雾,扑朔迷离。
    朝野上下,对这种局面自然都是提防,小心着不去触碰这个诡雷,唯恐一个不好,将自身炸的粉碎。
    但是,就在所有人都选择了默默的观望时,忽然又传来那位戎王的义弟,古戎的恩义翟王引领吐蕃商、教之士来大周出访。而且近日得知,这位恩义翟王甚至还广招各部平民同行,声势极为浩大。
    这位恩义翟王此次的出访,本非官方性质,但便因着这种太过宏大的声势,却逼得让大周不得不拿出个官方的态度来。毕竟,这人一多,沸反扬天的,怎么也要考虑舆论的问题。而舆论导向,不论什么时代,都是与政治是分不开的。
    当然,在古代之时,舆论并不叫舆论,而是称为“清议”。
    而因为这位恩义翟王之事的轰动,也自然而然的会由此及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位戎王身上,从而将原本想要低调处理的戎王复国一事,彻底摆到桌面上来,避无可避。
    面对着这么一个结果,众人也是各自心思。有咬牙的,有暗喜的,有嗟叹的,也有摇头的。但不论是哪种心态,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认同,那就是:这位古戎的恩义翟王,实在他妈是个异类!行事举措全不按理出牌,简直迹近于胡闹,果然不愧为蛮人夷狄。
    而等到再打听明白,这位恩义翟王根本就不是一个戎人,而是周人,甚至还曾有才子之名。而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声势,殆因这厮为了敛财,以组观光团名义而施收取费用所致。众人瞠目结舌半响,随即却又摇头顿足,齐齐大骂:真真有辱斯文!
    但骂归骂,却也只能骂过算完,齐齐将心思回到即将来临的这次朝会上。此次朝会究竟会对这次戎王复国一事,做出什么结论?而后的大周朝局,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第246章:帝心(1)
    第246章:帝心
    初升的旭阳刺破雾霭,皇宫顶上的琉璃瓦便在翻翻滚滚的奶白中,蓦然放射出金碧辉煌的光彩,展露出巍峨之姿。
    云板九响,奉天门在吱扭扭的声响中缓缓打开,众王子与各部大臣各自收了假笑虚应,眼观鼻鼻观心的按官阶排好队,依次走进大殿。
    进得殿中,文右武左分站两边,不多时,便听的后面脚步声响,随即,有内侍高声唱到:“皇上临朝!”
    众文武齐齐一整衣衫,转身面对玉阶上的九龙宝座,躬身而立。待到听着内侍再喊“皇上升座,众臣拜见”,众人这才齐齐拜伏下去,齐声高呼道:“臣等参见吾皇。”
    龙椅上,崇圣帝一脸的疲惫,只是在听到众人的参拜声时,仍是不由的眼中闪过一道精芒。居高临下的左右看看,这才淡然道:“卿等平身。”
    众臣山呼谢恩,行完九叩之礼,这才纷纷起身站好。
    老太监蔡和面无表情,持着佛尘静静的站在玉阶之下,双眼在站在最前的太子和燕王身上一转,随即半睁半闭,如同睡着一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