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氏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知道马忠却又把脖子一梗,厉声说:“我没错,奈何认错?”
  周瑜怒其不争,说:“你好歹认个错,干吗非要顶撞主公呢?”
  “我没有顶撞主公。”马忠毫不领情,厉声说道,“张牛犊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江东儿郎的鲜血,在龙亢更斩杀了黄老将军,乃我江东死敌,我提出用张牛犊换回我家将军,这有何错?各位将军倒是替我评评理,我有错吗?敢问我错哪了?”
  程普和韩当诸将哑口无言,马忠这话却戳到了他们心中痛处。
  事实上,要不是孙策拦着,程普、韩当等人早拿张牛犊人头祭奠黄盖去了。
  孙策却是越发暴怒,喝道:“匹夫还敢出言不逊,如何饶得?再敢求情者,与马忠等人一并论处!”
  说完了,孙策又命令亲兵将马忠和十几个青州兵推下去斩首。
  好家伙,现在却不是打八十军棍了,而是直接换斩首示众了。
  这一下,原本冷眼旁观的张牛犊也没法再旁观了,顿首说道:“将军且慢!”
  孙策神情稍缓,回头对张牛犊说:“牛犊不必多想,马忠等人乃死有余辜!”
  见孙策犹不肯放过马忠等人,张牛犊心下大急,当下奋力一挣,竟然就挣脱了身上的麻绳,又反手夺下其中一个亲兵的环首刀。
  看到张牛犊夺了刀,程普、韩当两位老将便赶紧护在孙策面前。
  程普更是反应神速,因为他既有孙坚被刘表军射杀的血腥回忆,又有孙策中伏险些被袁军射杀的痛苦记忆,又一直怀疑张牛犊是诈降,所以第一时间就护在了孙策面前,需知,此时的孙策箭疮未愈,未必就是张牛犊的对手。
  只不过,让程普意外的是,张牛犊夺了刀之后,并没有上前来杀孙策,而是反手将环首刀架上了自己脖子,这厮竟然要自杀?
  看到张牛犊把刀架到自己的脖子上,孙策急道:“牛犊,你要做什么?”
  张牛犊却真的已经存了死志,他原本就很为难,不知道该复归袁氏还是应该留在孙策麾下,这会让马忠这么一闹,就立刻萌生了死志。
  也罢,既然无以为报,那就拿这条命来报答吧。
  至于老母,在来之前,张牛犊就已经有了妥善的安排。
  张牛犊拿刀架住脖子,哽咽着对孙策说:“将军,牛犊不过是袁氏帐下一司马,何德何能,先蒙你赠以先翁遗甲,又礼遇至此?今日将军又要因我而斩杀大将,牛犊于心何安?牛犊虽死不足惜,唯愿将军能放过马忠将军还有诸位军士。”
  孙策急道:“牛犊你把刀放下,我杀马忠却不是因为你的缘故。”
  张牛犊却不理会孙策,又回头从程普、韩当众将脸上逐一扫过,大笑着说道:“程老将军,韩老将军,还有各位将军,我知道你们早想杀了我张牛犊,拿我人头祭奠黄老将军,我人头在此,你们……这就拿去吧!”
  最后一个吧字说完,张牛犊毫不犹豫的拿刀用力一抹。
  下一霎那,张牛犊的右颈上便一下绽开了一道大口子,殷红的血液,顿时间便如利箭一般飙出来。
  “牛犊!”孙策瞠目结舌,这下却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周瑜也是同样的目瞪口呆,他完全没有料到会出这事。
  孙策回头,跟周瑜交换了一记眼神,周瑜暗暗的点头。
  张牛犊引刀自刎,这个有些出乎周瑜的意料,不过话说回来,张牛犊这一自杀,效果却是更加的好了。
  当下孙策暴怒道:“贾华!”
  贾华按着刀上前,应道:“主公?”
  孙策手指着马忠以及一众青州兵,喝道:“拖下去,马忠杖两百,再贬为什长,令其戴罪立功,其余杖八十,统统贬为辅卒!”


第107章 诱惑

  当天晚上,一封箭书就射上了居巢南关。
  巡夜的哨卒捡到后呈给纪灵,纪灵赶紧又送来袁否行辕。
  袁否手拿箭书,问纪灵道:“老将军,这个是从哪来的?”
  纪灵答道:“是片刻之前,有人从城外射上南关城楼的。”
  袁否皱了皱眉,从箭杆上取下帛书,然后展开,然而,袁否只看了廖廖数行便立刻脸色大变,纪灵还有刘晔的心便立刻悬起来。
  袁否匆匆看完,又一声不吭的将帛书递给刘晔。
  纪灵心痒难耐,却也只能等着刘晔看完再给他。
  纪灵看完之后,失声说道:“太史慈部将马忠,要投降公子?”
  这封箭书,却原来是太史慈的部将马忠射出的,信中俱言孙策残暴不仁,虐待部曲,马忠决意弃孙氏投袁氏,并且约定明晚三更以举火为暗号,马忠率青州兵以为内应,打开辕门放袁军铁骑直趋孙策中军大帐,斩杀孙策!
  袁否问刘晔道:“子扬,你怎么看?”
  刘晔沉吟说道:“此事,真假难辩,不过以常理度之,诈降的可能性极大!”
  袁否立刻说道:“但若不是诈降,我们将错过一次绝佳的重创孙氏的良机!”
  如果马忠投降是真,这无疑是一次极好的逆袭的机会,若能有马忠为内应,袁否再亲率骁骑部趁夜突袭,则定然可以重创江东军,没准真可以斩杀孙策还有周瑜,同时令居巢城外的三万江东军土崩瓦解。
  真要是这样,他袁否也用不着去冀州,直接就可以据扬州了。
  虽然刘晔定的方略是北上冀州,袁否的初衷也是北上,但若时势有了突变,有了更佳选择,为什么非得要北上冀州呢?说到底,去冀州只是求存的手段而非目的,去冀州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争霸天下。
  既然留在扬州也能达成目标,又何必非去冀州?
  所以,袁否真的很难拒绝这个诱惑,这样的结果真的是太诱人了!
  纪灵沉声说道:“公子,老臣也认同子扬先生的看法,马忠多半就是诈降。”
  袁否也认同刘晔的判断,不过内心终究还是存了一丝念想,并没有马上放弃。
  当下袁否屏退了刘晔和纪灵,然后一个人回到了行辕后堂,袁否其实是在等,等他放出去的小蜜峰能够尽快传回来消息,如果,马忠书信中所说属实,这么大的事情,稍后细作必有确切的消息传回。
  果然,袁否刚回到后堂坐下,小若榴就匆匆进来了。
  因为急跑的缘故,小若榴的俏鼻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不过看着却格外可爱,小若榴喘息说:“公子,小蜜蜂一号有消息了。”
  袁否伸手说道:“密信何在?快拿来我看。”
  小若榴便从腰带里取出一截细竹管,旋开盖子,从中空的竹管取出一个小卷。
  这个小卷却是用极薄的轻纱卷成的,小小的一卷,展开之后却足有尺许见方,只是上面什么都没有。
  小若榴不慌不忙,将白纱浸入水中,稍顷,上面便显露出了字迹。
  袁否再取出白纱,摊平在案几之上,上面却详尽的记述了昨夜发生在江东军大营里的事情,看完之后,袁否不禁长长叹息一声。
  张牛犊也算是忠义之士,却竟然就这样自杀了。
  不过,有一点却已经确定无疑,马忠并未撒谎!
  而且孙策杖责马忠,也的确是事出有因,并非造假。
  说到底,也是周瑜设计的太绝,就连程普、韩当等江东诸将也都被瞒住了,袁否虽然也跟刘晔一样,心下存疑,但也仅只是疑心而已。
  而疑心,却是不足以拿出作为判断凭据的。
  当下袁否又屏退小若榴,再将刘晔、纪灵召了进来。
  “子扬,老将军,马忠降书中所说,全部属实。”一见两人,袁否便说道,“张牛犊自杀了,孙策就是因为这事才杖责了马忠。”
  纪灵讶然,问道:“公子何以如此肯定?”
  袁否说道:“老将军休要多疑,我有确切的消息来源。”
  纪灵跟刘晔对视了一眼,不再多说什么,从离开寿春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悄然过去,现在纪灵已经不太敢挑战袁否的权威了,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袁否倒行逆施,纪灵还会犯颜直谏,谁让他性子耿介呢?
  但是这回,袁否显然没有倒行逆施。
  纪灵相信袁否真有确切的消息来源。
  因为此前十几天,袁否从流民中挑了十几个少年孤儿,每日都在行辕驻留,让小若榴教他们识字筹算,这却明显是在培养细作。
  没准,江东军中就有袁氏的细作呢?
  刘晔沉吟了片刻,说道:“公子,既便马忠所说属实,也有可能是苦肉计。”
  袁否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说起来,周瑜是有苦肉计的前科的,赤壁大战中,周瑜就曾经拿黄盖演了出苦肉计,结果一把火烧了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哦,不对,这不叫前科,毕竟此时赤壁大战还远未爆发呢。
  甚至,这个时空还有没有赤壁大战都是个未知数。
  所以说,马忠投降之事,真可能是周瑜的苦肉计。
  但问题是,马忠投降的收益太大,大到袁否根本就无法拒绝。
  做任何事,都有一个风险收益比,只要收益足够大,冒些风险也是完全值得的!
  要说危险,北上冀州难道不危险?率领一支孤军,穿越曹操、吕布的地盘,说是九死一生也毫不为过,其危险程度,又能小到哪去?
  然而,要说收益,北上冀州的收益却远没有夜袭江东大营来得高!
  北上冀州,既便诸事顺利,最理想的结果也莫过于当个辽东郡守,然后徐图发展,至于以后的事,却是太过遥远,谁也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
  就说多智近妖的诸葛孔明,早在隆中对时就替刘备定下了复兴汉室的三步走计划,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才走两步就出了岔子,关羽丢了荆州,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又败于夷陵,以致蜀汉元气大伤,导致第三步北伐中原直接就胎死腹中。
  所以,北上冀州未必就能事事如袁否、刘晔所愿。
  而如果夜袭江东大营得手,他袁否立刻就能取代孙策入主扬州!
  两相对比,北上冀州、投奔袁绍立刻就变得没有一点吸引力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袁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