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氏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否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孟浪了,当下岔开话题道:“华侍医,我听说当年你在谯郡行医时,曾经救活过一个行将下葬的死人?”
  “是有这事,那是一个难产的妇人。”华佗见袁否不再坚持以先生相称,便也恢复了从容,微笑着答道,“不过,那妇人其实并未真的死亡,而只是假死,当小人施以金针活血之术,化开她梗阻的气血,人便活过来了。”
  “华侍医真乃神医。”袁否由衷的道。
  作为一个来自两千年后的未来灵魂,袁否当然知道假死这回事。
  所谓假死,其实就是深度昏迷,用人手已经感觉不到病人的心跳以及吸引,往往会被误认为已经死亡,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死亡。
  袁否正想继续请教华佗,忽有宦官入内唱道:“宣,公子否上殿觐见。”
  “上殿觐见?”袁否愣了下,才猛然反应过来,是他的父亲仲家皇帝袁术要见他,当下赶紧吩咐若榴道,“若榴,快替我更衣。”
  (分割线)
  仲家皇帝袁术自称帝始,便大肆征集民夫于寿春城中修建宫室阁闱,一应制式,皆与洛阳皇宫一般无二,既便是召集臣工议政的大殿,也沿用了汉故宫大殿温德殿的称呼,而且形制上相比洛阳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
  袁术对于民夫役使,那是丝毫不知体恤的。
  此刻的仲家皇帝袁术,头顶冲天冠,身穿玄朱二色冕服,正在温德殿大发雷霆,殿上的文官、武将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
  “吕布匹夫,三姓家奴,不识抬举!”
  “孙策小儿,悖主求荣,忘恩负义!”
  “刘备,织席贩履之辈,兵不过五千,将不过关张,居然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真当朕是好欺负的?需知朕的二十万大军可不是摆设!”袁术越骂越生气,气得一下就将手里的玉玦掼在地上,又厉声大喝道,“纪灵何在?”
  纪灵应声出列,大声道:“末将在。”
  袁术铿的拔出腰间佩剑,又凶狠的盯着纪灵,满脸狰狞的喝道:“即刻召集六军,朕要亲出南门,誓取大耳贼狗命。”
  “诺!”纪灵轰然应诺,转身就要走。
  “大将军且慢!”一名头戴三梁进贤冠的文官急忙制止纪灵,又对袁术长长一揖,满脸焦急的道,“陛下,刘备不足挂齿,只需谴一上将即可将之击灭,可问题是,倘若我军与刘备缠斗之时,曹操亲率大军掩杀而至,断我后路,如之奈何?”
  “这……”袁术顿时语塞。
  说来说去,曹操才是仲家的大敌啊。
  恰好这时候,袁否在宦官的引领下上了温德殿。
  看到袁否,袁术立刻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喝道:“温德殿乃朝廷议政之所,你一黄口孺子来这里做甚?”
  敢情袁术一生气,把之前召袁否前来温德殿的事给忘了。
  若换成以前那个可怜的公子哥袁否,看到袁术大发雷霆,必定唯唯诺诺退出殿外,但此时的袁否却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袁否了。
  袁否正了正衣冠,朗声道:“父皇见召,儿臣不敢不来。”
  “是朕召你来的?”袁术愣了一下,才想起来的确是他下的旨,因为刚才纪灵说,若不是袁否率军出城反击,捣毁了曹军的攻城器械,只怕寿春已经失守,袁术不相信,所以下旨召袁否前来询问,只是刚才一生气,就把这事给忘了。
  袁术招了招手,对袁否说道:“上前来。”
  袁否便依言上前数步,站到了金阶之下。
  袁术打量了袁否几眼,眸子里面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厌恶之色。
  从外形看,袁否身高七尺有余,剑眉星目,面如傅粉,容貌堪称俊伟,私下里就有不少人夸赞袁否是人样子,但袁术就是不喜欢袁否,如若不然,袁术也不会给他这个庶出的长子起名叫否,否者,厄运也!
  很少有人知道袁术为什么会如此讨厌袁否。
  其实,这跟袁术幼年、少年时期乃至长大成人之后的经历有关。
  因为在袁术的幼年、少年时期,都始终处在从兄袁绍的阴影之下,无论长相、才智,他都与袁绍相去甚远,袁绍虽然只是庶出,但由于自幼过继给伯父袁成,在整个袁氏家族中的地位反而居于嫡出的袁术之上,对这事,袁术始终耿耿于怀。
  成年之后,袁绍更是英姿魁伟,名声显扬远远胜过袁术。
  十八镇诸侯讨董之时,袁绍更是被天下诸侯推举为盟主,风头一时无俩。
  所以,每次看到同样相貌魁伟、英姿不凡的袁否,袁术就会本能的联想到袁绍,袁术又怎么可能对袁否产生好感?
  “听说,你之前率军出城反击了?”袁术皱着眉头问。
  “回父皇,儿臣的确率军出城了。”袁否不亢不卑的道。
  “而且,还小胜了一仗?”一场大胜,到了袁术这却成了小胜。
  “是的,托父皇的福,儿臣侥幸小胜了一阵。”袁否心里腹诽不已,脸上却绝没有流露出半点不满,在这个时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袁术身为他的老子,就是无缘无辜把他打杀了,他也是不能有半句怨言,否则,就是不孝。
  一贯耿直的纪灵却是看不下去了,出班说道:“陛下,不是小胜,而是大胜,曹军经此一败,三五日内怕是再组织不起像样的攻势了。”
  说完之后,纪灵还侧头看向袁否,微微颔首致意。
  “那也只是暂且拖延三五日而已,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我军的困局,又谈何大胜?”袁术却对纪灵的话颇不以为然。
  纪灵哑口无言,从这个层面上讲,今天这一仗的确算不得什么大胜。
  袁术闷哼一声,又扭头对袁否说:“你薄有微攻,回头朕自然会赏你,现在朕还要与诸位大臣议事,你暂且退下吧。”
  “儿臣领命,儿臣告退。”袁否长长一揖,倒着退出大殿。
  看着神情从容、一步步倒退出温德殿的袁否,袁术忽然间觉得这个儿子好陌生,不知不觉间,这个一贯不受他待见的庶长子,竟然已经长大成人甚至可以独立领兵作战了?再看看纪灵,似乎对这个庶长子还颇为心折的样子。
  毫没来由的,袁术忽又对袁否说道:“且慢。”
  袁否便停下脚步,再一次长揖到地:“父皇有何吩咐?”
  “你已经长大成人了,也该学着参谋政事了。”袁术看着袁否,神情复杂的道,“先别急着回,留下来听听父皇和诸位大臣是怎么议政的。”
  “儿臣领命。”袁否再次长揖到地,然后退到了殿角,与小黄门站到了一起。
  看到袁否如此识礼仪,知进退,以长公子之尊却屈身与小黄门站一起,大殿上的一干文臣也不免对袁否刮目相看。


第7章 献玺

  被袁否的事情一打岔,袁术的怒气也稍稍收敛了些,议事的主题,也再一次回到了如何应对目前严峻的形势上来。
  袁术缓步踱下金阶,环顾殿上的文官武将,问道:“诸位爱卿都说说,现如今我们该怎做才能够撑过眼前关口?”
  一位大臣出班奏道:“陛下,淮南连降阴雨,半月不绝,寿春城中积涝已经极为严重,城墙因长时间浸泡水中,根基已然松动,今日西门部份墙段已经出现险情,臣以为,寿春已经不可守,为今之计,只能先突围,再做打算。”
  袁否看了一眼出班的大臣,发现是袁术帐下的主薄阎象。
  袁术虽然被曹操说成是冢中枯骨,但他识人善任的本事却还是有的,手底下也颇聚集了一群文臣武将,武将有纪灵、张勋、桥蕤,文臣有阎象、金尚,全就是难得的忠臣,不然那么多袁氏子弟,为什么只有袁绍和袁术混成了一方诸侯?
  “突围?谈何容易。”袁术苦笑道,“曹操、孙策、吕布、刘备四路联军,将寿春城围得是水泄不通,朕谴人与孙策、刘备、吕布暗中联络,指望他们让开通道,放朕一条生路,结果却是没一人肯答应朕,甚是可恶。”
  殿上群臣这才明白,刚才袁术为何会大发雷霆。
  又有大臣出班奏道:“陛下,臣有一计,可令联军不战而退。”
  殿上群臣尽皆侧目,袁否扭头看时,发现出班的是长史杨弘。
  这个杨长史却是有名的佞臣,因为惯会逢迎拍马,颇得袁术宠信。
  袁术也是大为振奋,当下急切的道:“爱卿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杨弘道:“陛下,曹操此番之所以征发大军,前来攻打寿春,所图者并非陛下本身,实为玉玺而来,陛下若能献上玉玺,曹操必然欣喜而退兵。”
  听到这,袁术的一张脸便立刻垮了下来,玉玺可是他的宝贝,他又岂肯献与曹操?何况献出了玉玺,他拿什么证明他的帝位是天命所归?
  然而,殿上的不少大臣却认为杨弘所言完全在理,纷纷出班附议。
  “陛下,臣以为杨长史所言,甚是在理。”
  “陛下,老臣也以为,献出玉玺方可避祸。”
  “陛下,若是一方玉玺能换来寿春之保全,献之又有何妨?”
  “陛下,玉玺实乃不祥之物,献之于曹操,还可嫁祸于人,何乐而不为?”
  满殿群臣,除了廖廖几个人,几乎所有人都赞成献出玉玺,袁术不禁大为惊慌,既便他身为仲家皇帝,犯众怒的事情却还是不敢做的,毕竟,他还得靠麾下大臣治理国家,还得靠殿前大将镇守城池,他一个人可守不住一个国。
  “你们,你们……”袁术手指群臣,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对。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宏亮的声音突然响起:“父皇,儿臣以为,断然不可献玺!”
  袁术和殿上的文臣武将不约而同的回过头,却很意外的发现,发话的竟是袁否。
  袁术尽管内心里很不待见这个儿子,但是此时此刻,他却极需这个儿子的支持,当下和颜悦色的道:“否儿,为何不能献出玉玺?”
  袁否看了杨弘一眼,朗声道:“适才杨长史言,曹贼之所以征发大军前来,非为父皇本身而来,实为玉玺而来,窃以为大错特错。”
  见袁否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