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中兴-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遴呢?让他过来,朕要问问他。”万历吩咐道。

    有必要特地把户部尚书叫过来问这种问题吗?申时行心里想到,皇帝这又是打算折腾什么?

    气喘吁吁的王遴被叫到万历面前,传讯的太监自然也提前告诉了他皇帝打算问个什么问题,自然不肯能没有做一丝准备。

    “我大明交税的人口现如今六千万有余。”面对万历的问题,王遴回答道。

    又是有余,到底是余多少,并且那个交税的人口是个什么情况,不交税的又属于哪些人?万历听了王遴的回答,嘴角略微抽搐了一下。

    这还不好解释吗?交税的人口就是朝廷统计到的在册人口,不交税的人口就是编制外人员,换句话说就是大明朝的黑户。

    因为大明实际上是要收人头税的,为了避掉这个税种,百姓自然想办法虚报自家的人口,这样,大明的编制外黑户人员就这么来了。

    “那么我朝到底有黑户多少?”万历看着王遴问道。

    这种没有统计的数据,他这个户部尚书怎么可能知道!问在册人口,就是拿出来查,都能精确到个位数,不在册的人数,他这个户部尚书就是再能算,也算不出来啊!

    “每十人有一人为黑户,那么我大明的黑户大约要有六百万之数。”王遴拱手回答道。

    简单的乘除法计算,万历鄙视地看着自己面前的户部尚书,一个十人有一人为黑户就把结果算出来了,真是太厉害了!

    “不对吧。”万历的话立马让以为混过去的王遴心里猛然一跳,看着在自己面前拱手低头的王遴,万历说道:“我怎么听说我朝各省十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为在册人口,其余九人都为黑户呢?”

    “一派胡言!”一直在听万历问话的申时行立马站出来,“如此一来,我大明人口岂不是有六万万之数,我大明境内的土地,如何养的了如此多的人口,别说是六万万,就是四万万也养活不了!皇上万万不得相信如此流言之事!”尽管不知道万历想要干什么,但是申时行生怕万历做什么了不得的打算,赶忙打住对方的念头。

    那你就等着被打脸吧,看着信誓旦旦的申时行,万历心中想到,大明现在的土地到底能够养活多少人,他这个皇帝清楚的很,毕竟玉米红薯等作物已经被带回到大明境内,在万历的推导下,已经开始种植了,并且冯保的干儿子冯茂正忙着在大明各地实验着万历告诉他的嫁接、杂交等新的方法,再过几年,大明境内的土地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口,万历实在太清楚不过了,满清都能达到的人口数目,凭借现在的大明未必达不到,更何况比起满清,大明对关外等地的开发也是异常卖力的,即使没有化肥,那些黑土地到底能够养活多少人估计也是个庞大的数字,因此,对于申时行所谓的养活不了四万万人,万历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不知皇上是何处听到这么荒唐的事情的?”谁告诉万历江南等地十户人家九户都是黑户这种话的,这种人肯定要拉出来,狠狠地批斗一番以儆效尤,这是申时行和王遴此刻的想法。

    “利玛窦神父告诉朕的。”万历很无辜地把利玛窦给推了出去。

    利玛窦是哪个?申时行一脸疑惑但立马反应过来,随机咬牙切齿地想到,果然欧罗巴的白皮都不是好人,这个欧罗巴邪教的传教士,竟然如何胡言乱语迷惑皇帝,实在是罪不容赦,还有皇帝刚才怎么称呼对方?不是利玛窦传教士,而是神父,莫不是皇帝已经鬼迷了心窍开始信奉他们的这个邪教了吗?

    这些欧罗巴拜上帝教的传教士果然留不得,申时行心中想到,听说有些和尚和道士们都已经开始反感这个宗教了,自己一定要想办法,让那些秃驴和牛鼻子们联合起来,把这群邪教人士都给赶出大明去!

    “既然是假的,那么我大明的人口到底是六千万余多少?余一千万还是两千万,亦或者是再余出六千万?朕要彻底的查一查。”不知道自己手下内阁首辅此时的打算,万历继续说道。

    怎么查?只要收人头税那么就肯定查不了,谁会乐意自己跳出来告诉朝廷自己是黑户,让朝廷把自己这个人重新给登记上,然后每年多交上一份人头税?除非对方是傻子,否则怎么可能会干出这样的事。

    更何况现如今朝廷又不是没有钱,单单靠商税,就足以朝廷的各项花费。即使大明的人口再多出六千万,又能收到多少钱?一两银子已经值得了五千钱了,朝廷的人头税才百十个铜板,几十万两的银子现在国库里有的是,申时行还看不上呢。

    “朕不是为了收人头税。”摇了摇头,万历说道:“今后人头税可以取消,但是即使取消了,朕还是要知道,我大明现如今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不是为了收人头税,那么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口干什么?申时行对万历的想法很是疑惑,身处户部的王遴同样不解。

    “把兵部尚书张学颜叫来,朕也有话问他!”不理申时行的疑惑,万历再次吩咐道。



第138章 军户义务教育

    “我大明现如今军户有多少?”

    万历的话刚说出,申时行和王遴就翻了白眼,今天皇帝到底有发了什么疯,问的问题,怎么都是问人口啊。

    张学颜自然不知道皇帝已经问过了内阁首辅和户部尚书类似的问题,军户的事情在他的管理范围之内,自然老老实实回答。

    “约有两百万户。”

    为啥这帮人在回答自己的问具体数字的时候,总是喜欢用上大概、大约、余等词呢,这是什么坏习惯,万历心中想到。

    “不知道到底具体有多少人吗?”万历继续追问道。

    这种问题谁能回答的上来?和大明的户籍制度一样,军户的户籍制度,同样是有着不小的缺陷的,但是张学颜和王遴毕竟不一样,他有自己的回答方式。

    “皇上有所不知,各家各户到底有多少人的记录倒是有的,然而我按照我大明的制度,各处卫所的军户只要每家抽够男丁服役即可,因此兵部有全国卫所各地士兵的名册,但是各地军户的统计并不准确,倘若皇上要详细的名册,微臣可以回去整理。”

    “哦?”听了张学颜的话,万历微微瞥了一眼一旁的王遴,后者略微尴尬地低了下头,同样是问人数,兵部能拿出大致的人数资料,反倒是他户部,拿不出天下民户的人数资料,这确实是显得自己这个户部尚书有些不太称职了。

    “天下民户众多,单单是在册的户数,就是军户的四倍,况且户部有负责掌管钱粮,任务繁重,王爱卿也不要丧气。”

    万历这么说,王遴是不会感到一丝的安慰的,反而只会更加的羞愧,这么说只能让王遴觉得皇帝在讽刺自己只在意钱粮了。

    然而万历却管不了这么多,没能从对方的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已经万历对自己的户部尚书产生一丝不满了,不能处理好自己事物的大臣万历才懒得理睬。

    “朕要大明所有军户年不满十岁儿童的名册,你能拿得出来吗?”万历向张学颜问道。

    不要成年丁口的名册,反而要儿童的名册,皇帝这是又想干什么?张学颜苦笑地摇了摇头,军户的职责是军屯和服兵役,然而这些都是成年男子干的活,即使兵部的在册记录按照后世的标准可能有使用未成年人的嫌疑,但是最低限度也会放在十五岁这个标准上,十岁以下的名册哪里找得到!

    “那么明年能拿得出来吗?”万历继续问道。

    现在还是春季,离下一年的到来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反正军户都有严格的户籍,在这么长的时间重新统计一下数据也并不是一个不能完成的数目。

    “臣定不负所托。”并不是什么太过难完成的任务,比起各地卫所和边关要消耗的钱粮统计,这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

    “户部那边可以缓一点,但是两年内,我也要全国人口的具体数字,以及各地儿童的数量。”转过头,万历看向王遴吩咐道。

    皇帝这究竟是是要干什么?不仅要具体的人口,还要全国小孩的数量,难不成真的养成了他爷爷炼丹的恶习,或者向西游记里那样要全国儿童的心肝练长生不老的丹药吗?没道理啊,皇帝才二十出头,生活又知道节制,宫里的太医也没有传出皇帝身体不行的消息,好好的要儿童人数这种统计数字到底有什么用?

    不用等自己的大臣继续疑惑下去,万历接下来的话自然而言揭开所有的谜底。

    “明年,全国上下所有军户子弟,都必须接受我大明的六艺教育,所有军户子弟必须接受启蒙并且接受六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在三人惊讶的目光中,万历郑重地说道。

    义务教育,对于万历而言,多么熟悉的词汇,但是对于三个大臣而言,这个名词显然就显得陌生了,但是三人不是笨蛋,这个词的意思还是搞得清楚的,显而易见,以后军户读书必须上学,而且上学不要钱了。

    皇帝疯了,让军户都读书,岂不是都要去科举,还有谁服役当兵!这是申时行的想法;皇帝疯了,竟然让军户们都读书,到哪找这么多的老师?户部这下要播出多少银子!身为户部尚书王遴,看待问题显然和申时行不同,他站的角度,可是实打实的钱上;皇上疯了,不是疯狂了,张学颜和前两者的评价略显不同,如果说前两者都是惊愕,那么张学颜就是兴奋,为什么兴奋,不仅因为他老人家是兵部尚书站在兵部的立场上,更是因为,和前两位不同,他这个进士出身的官员,在高中进士的同时,更有着另一种身份,那就是,他出身大明卫所的一名军户家庭。

    “此事万万不可!”

    “皇上不可!”

    “皇上圣明!”

    果然阶级立场不同,政治立场就肯定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张学颜不同于前两者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