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中兴-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且被叶尔马克击败的西伯利亚汗国虽然丢了首都,但库楚姆汗出逃之后由于叶尔马克转头又输给大明,撤回了乌拉尔山,库楚姆汗显然开始蠢蠢欲动,虽然实力不强,但无疑让李如松发现游击战的敌人实在难以解决,清剿起来显然也需要花费时间。

    因此,议和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使节现在正呆在京城鸿胪寺商议事情,但是貌似进展也不是很顺利,比如希望大明不继续支持克里米亚汗国的提议就正在不停扯皮中,让和自己敌对过势力就这么轻松了,显然不符合已经从以德报怨变成以直报怨的大明官员的性格。

    除此之外,这个莫斯科大公国的使节还非常机灵地打算在京城打听一些消息,对于大明使用的医疗方式也很感兴趣,当然,锦衣卫等人很快就采取措施了,这事报到万历这里,才让他回忆起俄罗斯似乎在原本历史上从清朝那里学过治疗天花的人痘方式。

    不过这回估计是没有机会了,欧罗巴人继续用‘保护膜’抵挡黑死病,放血治疗百病吧,没有阻碍他们的医学发展已经谢天谢地了,万历可没有帮助对方走上进步的打算。

    “还培养自己的卫队?”摇头笑了笑,万历无语地看着另一份锦衣卫送来的奏报。

    “热血青年真的很麻烦啊。”放下两份奏报,万历感叹到。

    皇帝自己不是才二十五岁吗?要说热血青年,显然也在年龄范围内吧,对于万历的说法,张鲸心中吐槽式似地想到,吐槽是万历经常干的事情,跟在皇帝身边久了就学会了,但吐槽皇帝肯定不会说出来,低头说道:“皇上说的是,布塔施里确实麻烦。”

    “不要做多余的事情。”万历默默地说道,显然他知道,东厂和锦衣卫肯定有的是办法,只要他有一个意向,凭借锦衣卫以及东厂现在对于草原十年来的渗透程度,下个月就会传来布塔施里暴病而亡的消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拿起三娘子的书信,上面先是写着布塔施里的行为失当之处,接着又向皇帝求情,希望皇帝能够饶恕他们的儿子,不要治他死罪。

    万历不由地感慨一声。

    三娘子显然不是软弱之辈,他能为了自己的儿子归顺明朝不错,但却不会跟着自己的儿子一起犯傻,背弃大明的事情这个女人显然知道不能做,大明的龙脉(铁轨)已经向草原方向铺设了,马拉轨车带来的便利她看得一清二楚,蒙古已经彻底失去和大明朝翻脸的机会了,只有老老实实归顺才是唯一的出路。

    “草原上对大明不满的不仅仅是一个布塔施里,一直解决不掉也不是办法。”万历吸了口气说道:“让他们闹吧,一次性全部揪出来以后就不用为草原问题发愁了。”

    “是!”皇帝打算一网打尽,张鲸显然知道该怎么做。

    “但是不要闹得太过火了,从大明到鲜卑利亚的补给线不能断太久,太久就糟了。”端起茶杯抿上一口,万历说道。

    漫长的补给线,莫斯科大公国这么简单的想法他怎么可能猜不到。

第204章 三娘子的遗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子把蒙古草原形容的实在是太美丽了。

    但是这话现在的牧民听到,只会在鄙视地目光下啐你一脸。

    你要是喜欢在这里牧羊放马,那你就来啊,正好咱们现在正不想干了呢。

    整天除了草地就是蓝天,然后就是牛群、羊群、马群,单调的环境几乎令人发狂,拿动物的粪便的当燃料,夜里点了个火把蚊子就能把人叮成蛤蟆,甭说比起大明内地,就是比起一直当做军事重地的九边军镇,草原上的生活也远远不如。

    要不是如此的话,游牧民族也不会一天到晚想着南下掠夺或者和中原王朝互市换取自己需要的资源。

    前者万历朝之前干过,或者说隆庆之前干过,边市开放之后除了一些刺头之外,就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等到万历朝之后,满朝勋贵们在羊毛所带来的利益下,飚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把不臣服于大明的部落给犁了个遍之后,除了互市之外,蒙古人就只剩下互市一项选择了。

    大明以较为良心的价格收购蒙古草原上的各种物资,草原上同样可以得到大明的商品,万历显然不是太过纯粹的民族主义者,在照顾草原蒙古的利益上,比起朝中那帮封建大地主官僚和大资本家们,已经显得仁至义尽了。

    但即使这样,也不是所有人都领情的,不说一开始就和大明闹得不愉快,被一路追着吊打的扯力克,单单是许多在大明军事实力之下被迫臣服的蒙古部落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从。

    要不是打不过你,我早就和你打起来了。

    没错,就是这种心态,许多臣服于大明的蒙古王公贵族就是怀着这种心态臣服于大明朝的,这点和了解明朝,并且认定只有跟着大明才会有出路的三娘子显然有所不同。

    不过,现在三娘子却遇到了让她极其苦恼的问题,她宠爱的儿子,被大明册封的草原首领,布塔施里竟然和自己的观点不一样,反而和那些鼠目寸光的王公们走在了一起。

    “布塔施里呢?”归化城不是小小蒙古包,这座花大力气建造的草原城市无疑在草原上有独特的地位,至少现在已经成了蒙古的中心,但即使归化城再大,也仅仅是相对于草原上的小营地而言的,和大明的许多城市都没有的比,这样的小城市,许多天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无疑不正常,三娘子发问道。

    “首领带着自己的卫队去哈拉和林去了。”手下的奴仆中立刻有人低声回答道。

    砰!

    三娘子面色阴沉地拍了手边的桌案。

    “他去干什么,去那里想要恢复成吉思汗的荣耀吗?!”

    还真是这个意思,被三娘子的动作吓住的仆人们虽然知道自己首领的心思,但这种时候显然不适合回应三娘子的话。

    哈拉很林是什么地方,曾经的蒙古中心所在,那里简直是蒙古人古老荣耀的见证了,布塔施里不住在归化城反而跑到那里居住,什么样的心思自然再显而易见不过了。

    三娘子知道自己的儿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已经成为草原名义上的领袖的他,现在却因为大明皇帝拿走天可汗的称号,连称汗的资格都没有,年轻人无疑不会感到满意。

    那个曾经在蒙古帝国时代作为世界中心之一的哈拉和林早已经在战火中破败久矣,但是前几年却重新被发掘出来,恢复了一丝昔日的容貌,这无疑让布塔施里相信,这是苍天预示他能够恢复蒙古荣耀的重要证据,脱离大明的心态无疑更强烈了。

    对于这件事,三娘子很想无奈地告诉自己的儿子,哈拉和林确实发掘出来了,甚至被恢复了昔日的一丝容貌,但不要忘了,哈拉和林是那个大明的工部尚书李幼滋带头派人发掘的,发掘的结果,是把那里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全部都运回了大明去,哈拉和林不是自然现世,而是大明考古发掘出来的。

    但是遗憾,布塔施里对于这件事并没有兴趣,自己母亲三娘子的劝告被他当做耳旁风,依旧做着恢复先祖荣耀的春秋大梦。

    “把他”想要派人把自己的儿子给带回来,但话到嘴边三娘子却有闭上了嘴巴,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若是能够简单的被人带回来就不是他了。

    “他打算把蒙古带上不归路吗?”无奈地张了张口,三娘子闭上眼睛幽幽地说道。

    蒙古人已经没有祖先拥有的精神了,甚至游牧这一特点都渐渐丢失了,遵从大明政令的他们,早已经放弃先祖那样粗放自由式放牧的方式,转而使用大明规定的能够最大程度利用资源的系统放牧方法了。

    现在的放牧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各部落不再像以往的年份那样,走到哪就放牧到哪,而是规定了放牧区,按照顺序轮流在规定的土地上放牧和轮休了。

    倘若这么说显得不太清楚,那么再说白一点,就是说蒙古各部的已经有自己的规定的居住地了,基本上已经等于是定居在一处不在流动了。

    倘若是征战的年代,这样显然不利,但是归顺大明之后,内地和蒙古之间的商业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有系统的放牧方式无疑比传统方式更有利。

    即使有的部落认为明廷这样做是为了把他们锁死,心里不是那么乐意,但面对贸易所带来的利益,也都纷纷闭上了嘴巴,讨厌大明统治草原不错,但没人会讨厌过上好生活。

    现在这样做只是权益之计而已,等到中原王朝势微的时候,一切还都会回到原来模样的,草原上的首领用这样的思想麻痹自己。

    蒙古人定居之后,自然还要伴随着另外一件事。

    大明的道路已经修到归化城了,原本游牧的时候没办法修路,应为修起点没有终点,但现在有了,从大明境内到归化城,无疑比早年更为简单了,除此之外,大明的木芯铁皮的龙脉也逐步地向草原深处扩张,无论是单纯的马车还是铁轨马车,都渐渐让归化城彻底归于大明的统治之下了。

    大明现在从京城达到归化城,比起当年快了三倍有余,朝发夕至虽然不可能,但也用不了以往动兵就要花费几个月了。

    负责戍卫京城的精兵只要需要,随时都能把归化城给包了饺子,蒙古人失去了传统的游牧方式,如何能够和大明对抗?

    十年以来的经验告诉三娘子,无论是自命俺答汗继承人的扯力克,还是抱着当年土木堡成就不放的瓦剌,亦或者遥远的西面,那帮骑着顿河马高呼乌拉的哥萨克,还没有哪只骑兵能够顺利冲破大明的军阵,给大明造成过的较大伤亡的,反倒是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被大明击败,一次又一次的溃逃和被俘虏。

    骏马和弯刀,这种东西在面对火铳和大炮的时候,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更何况即使是弯刀,大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