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紫-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窦昭为之气结。

这不是亏不亏的问题,这是会不会被视为辽王党的问题。

前世,是因为有宋墨毫不犹豫地射杀了太子。辽王才能顺利地逼皇上禅让。

这一世,她好不容易让宋墨走了正路,辽王起事的时候。谁能像宋墨那样宁愿背负杀主的罪名,遗臭万年地射杀太子?

太子不死,皇上岂能乖乖就犯?

可上一世,辽王也的确登基为王。

他们还是远离辽王,安安稳稳地过些小日子的好,何苦趟这滩浑水?

辽王登基之后,那些没有参与谋逆的臣子只要不像梁继芳那样撞柱而亡的,辽王为了稳定大局,还不是一样重用。

“爹爹既然没准备收回那五万两银子,又何苦把那契纸给我?”窦昭逼窦世英表态,“莫非爹爹想让我背这个空名不成?我不管,您许了日盛银楼的股本给我,这股本就是我的了。我现在要退股!那日盛银楼休想从中剥落我一分银子!”

窦昭自幼丧母,从小跟在真定乡下长大,懂事,又体贴人,窦世英原本就觉得自己对这个女儿亏欠良多,在窦昭面前有些心虚,此时窦昭杏眼圆瞪,脸上像挂了一层寒冷似的,立刻让窦世英额头冒汗,道:“要不,我再给你五万两银子?”

“我缺那五万两银子吗?”窦昭盯着父亲,“我就是不喜欢你这样事事都无所谓,谁想占你的便宜便占。那郭颜是山西的大地主,家里良田万倾,凭什么您一个人就拿五万银子出来,他就和赵大人、陈大人一起凑份子……”

“不是,不是!”女儿一心一意维护他,窦世英自然很感动,忙道,“是我想多给你点银子,主动提出来拿出五万两银子的……”

窦昭心中一动,嘴上却道:“五万两银子是小数目吗?就算是您主动提出来的,郭颜若是真心等您,也不应该您一个人挑大梁?谁敢保证日盛银楼就一定赚钱?你这次说什么都没有用,我铁了心要退股。您不去跟张掌柜说,我让高升去说!”

窦世英焦头烂额。

第二百三十四章 连轴

窦昭毫不退让。

窦世英拔腿就跑:“皇上已经回宫,我怕皇上哪天想起来了,叫我进宫召对,我要回书房去看看书才行。免得殿前失仪。”

窦昭跟着窦世英去了书房,然后吩咐小厮:“请高总管过来!”

窦世英躲在次间里看书,只当没有听见。

窦昭吩咐高升:“你这就去见张掌柜,就说你写信去真定要银子,家里管庶务的三伯父知道父亲要入股日盛银楼,怕影响窦家和通德银楼的交情,写了信来劝父亲。父亲思量再三,决定不入股日盛银楼了。只是之前曾经许了张掌柜五万两银子,若是张掌柜开银楼资金不足,可由郭大人担保,我们窦家借一笔款子给他,不要利息,随他什么时候还。”

这借口倒好。

两边不得罪。

四小姐真是个天生做生意的料。

只可能是位小姐,这要是位少爷,西窦还有什么好担心!

高升不敢表态,往窦世英那边瞅。

窦世英把头埋书里。

高升知道窦世英这是默许了,忙笑着应“是”。

这样一来,若是辽王成事,就算是结了一场善缘。若是辽王失事,可以说成是借银子给郭颜一凭窦家和曾阁老的交情,就算皇上要清算,也罪不致死,却能在士林中站得住脚,保全了父亲的名声,以图来日。

窦昭看了眼默不作声的父亲,有意高声吩咐高升:“你这次去张掌柜那里,把崔十三和张富贵也一起带过去凡是父亲用印用章的文书都收回来,不可遗漏了一张。小心张掌柜翻脸不认人。”

高升忠厚有余,精明不足。

怎么能把别人当贼防?

何况是自己失诺在先!

窦世英抬起头来正想说两句,看见窦昭一瞥冷冷的目光扫了过来,他喃喃地低声嘟呶了几句连自己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的嘀咕,又低下了头去。

高升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听说窦昭派了人和他一起去,又朝窦世英望去,见窦世英装聋作哑,他不由长长吁了口气,恭谨地应喏退了下去。

窦昭笑着吩咐小厮好生服侍父亲读书,又让丫鬟洗了盘水果进来亲自放在了父亲的书案上,这才转身回了屋。

窦世英立刻泄气般的瘫坐在了太师椅上。

窦昭回到舟己的厢房。

素绢笑盈盈地迎了上来,笑道:“小姐,外院的送了信来,说高管事已经到了宛平,明天一早就能到京都了。”

窦昭却像在油锅上煎似的。

父亲的契纸不知道能不能要回来,还有三天就是她和宋墨的婚期何去何从,她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

拒绝,机会难得!

接受,以后怎么办?

她辗转反侧了一夜,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眼圈有些发青。

小丫鬟却进来禀道:“真定的高管事来了!”

和高兴同来的还有宋为民和宋炎叔侄。

“四小姐如今要出阁了,我也应该辞馆了。”宋先生笑着和窦世英辞别,“这些年来承蒙窦大人照顾,老朽不胜感激。只是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等来日有缘,再和窦大人相聚。”

窦世英挽留再三,见宋先生执意要走,留宋先生喝了窦昭的喜酒再走。

宋先生欣然允喏,和宋炎在客房住下。

高兴膝下只前两个儿子,大的十四岁,叫高嘉,小的十岁,叫高赞。听说窦世英把他们一家赏给了窦昭,想着以后又能和段公义等人一起当差,他高兴的几夜都没有睡好,只顾着和老婆儿子憧憬跟着窦昭去国公府后的荣华富贵了。

他领着老婆儿子先去给窦世英磕了头,然后去见了窦昭。

窦昭嘱咐两句以后要好好当差之类的话,崔十三和张富贵来了。

素心就朝着高兴使眼色。

高兴忙起身告退。

窦昭在书房见了两人。

崔十三道:“……张掌柜听说老爷没办法入股,倒也没有勉强。说开银楼的银子他自己再想办法,倒不至于借向老爷的银子。然后说自己之所以想和老爷及几位大人合伙做生意,主要是仰慕几位大人学识渊博,想结交一番,做生意倒是其次。问老爷能不能再考虑考虑,像郭大人一样,只入一小股,怎么相识一场,给他的银楼撑个场子!”

他的话音刚落,一直想在窦昭面前表现一番而苦于没有机会的张富贵忙道:“四小姐,我看那张掌柜忒不是个东西一一嘴上说的像抹了蜜似的,可十三爷向他要老爷的入股文书的时候,他却左顾右盼的,就是拖着不能。我看那意思,老爷不占那么大的股份可以,若是想退股,却是万万不可。”

果如自己所料。

窦昭眉头微蹙。

父亲不过是个普通的翰林院翰林,而且性格绵和,仕途上也没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对方如此不依不饶,十之八九是项公舞剑,意在五伯父窦世枢。

这件事只怕还得从五伯父入手。

她吩咐崔十三:“你悄悄去找槐树胡同的大总管,就说父亲派了你这个差事,你拿不下来,请他出面帮你把父亲的入股书拿回来。至于具体怎么做,你们这两年常和那些官员打交道,应该很有经验才是!

崔十三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张富贵看窦昭的目光刹时就带着几分崇拜。

难怪人家都说人从书里乖。四小姐足不出户,却对这些门道门清一东家交待下来的事你要是办不好,那你以后就别想在府上立足了。他们去找槐树胡同的大总管,说明来意,送上银子槐树胡同的大总管想着是给七老爷收拾烂摊子,说不定能卖七老爷一个面了,他们又懂规矩肯出银子,定会十分乐意扯着五老爷的虎皮做大旗,威胁利诱那姓张的一通的。

窦昭却想着张之琪既然能和榆树胡同搭上关系,自然乐于丢开父亲了。

至于他能不能劝五伯父入股以她对五伯父的了解,五伯父首辅的位置还没有到手,他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留人诟语。

“你们快点把这件事办妥了。”她吩咐崔十三和张富贵,“免得夜长梦多。拿到契书之后立刻送到我这里来。为了避免他们伪造父亲的笔迹和印章,我还得劝父亲停用盖那枚用在契书上的印章。”

两人拱手应是表姐璋如跑了进来。

“寿姑,寿姑,”她jī动地道,根本没有注意到书房里的崔十三和张富贵,崔十三和张富贵避之不急,连忙低下了头,站到了一旁“宋家来人了,送了你出阁的章程过来确。我帮你偷偷地瞥了一眼,他们明天卯时过来催嫁,抬三十六抬催嫁盒子过来。我娘亲正和六太太商量着派谁去送妆呢!”她说着,眼睛骨碌碌转着坐到了窦昭的身边低声道,“你准备派谁去安妆?你让她悄悄把我带过去瞧瞧热闹呗!”

按礼,女方会派人和男方交接嫁妆,布置新房。

交接嫁妆的,通常是女方的长辈,布置新房的,通常是熟悉女方生活习惯的人,有可能是嫂子,也有可能是乳娘,甚至是贴身的丫鬟。

当初窦明嫁的时候,是素心去布置的新房。

也不知道窦明用得习不习惯。

窦昭不无嘲讽地想着,示意崔十三和张富贵退下,笑道:“你不准备去认亲了?”

双朝贺红,女方的兄弟嫂子,未出阁的姐妹会去男主喝认亲酒。

“也是哦!”赵璋如摸着下巴道,“双朝贺红的时候我若再去喝认亲酒,被宋家的人认出来那可就糟糕了一与其装作丫鬟偷偷摸摸地去英国公府瞧瞧,还不如又朝贺红的时候让你带着我好好的逛逛英国公府。”她说着,又兴冇奋起来,“寿姑,我听人家说,英国公府占了一个胡同,从正门走到正厅,得两刻钟的功夫,若是到垂花门,得坐油车。可他们家只有三个人,你嫁过去了,会不会害怕?”

窦昭哭笑不得,好不容易把赵璋如哄走,她犹豫了半晌,吩咐素心:“我想见见世子,你让陈先生安排一下。”

素心抿了抿嘴,应声出了静安寺胡同。

※※※※※

宋墨正要向万皇后辞行:“只…我请了四天的假。四天之后就会回金吾卫当值。若是娘娘有什么吩咐,我随时进宫听候。”

尽管保养得当,但连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