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普京传-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0余万,其中大部分为信奉伊斯兰教的车臣人,俄罗斯人2 万。车臣战争爆发后,
居民已大批外逃至邻近地区。

    车臣是在1859年被沙皇俄国吞并的,此后剽悍的车臣人反抗沙俄统治的斗争
不断。苏联成立以后,斯大林的大俄罗斯主义和宗教、集体化、肃反政策都伤害
了不少车臣人,使车臣人和当局积怨深。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战火很快就燃
烧到高加索地区,许多车臣人投靠了占领军。苏联当局随即对整个车臣民族实施
了残酷的报复,在1943~1944年将70多万高加索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车臣人)
集体迁移到哈萨克斯坦、中亚和西伯利亚,造成了这些民族对俄罗斯人的深仇大
恨。1957年赫鲁晓夫纠正了斯大林的这种错误政策,车臣人得以回到故乡,车臣
-印古什共和国成立。此后车臣比较自然地被俄罗斯化,车臣青年到俄罗斯读大
学、当兵的很多,例如在1993年和叶利钦对抗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就
是车臣人。后来担任独立的“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将军曾经是苏军的将
领。著名匪首巴萨耶夫也曾经苏军服役。

    80年代后期苏联政治动荡,分裂主义思潮沉渣泛起,车臣的独立运动也方兴
未艾,并且得到俄罗斯民主派的支持。1991年10月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随即
宣布正式独立。俄罗斯当局不承认车臣独立,与杜达耶夫当局对话,未能解决问
题。1994年底,叶利钦下令攻打车臣,这就是第一次车臣战争。这场战争打得非
常窝囊。首先是俄国国内反对出兵的意见甚嚣尘上,盖达尔就强烈反对以武力解
决车臣问题,媒体的意见也很不一致,没有形成同仇敌忾的气氛。其次是俄军士
气低落,指挥无能力,后勤保障不力,又不敢使用高技术武器。第三是军人家属
组成的“士兵母亲组织”,发动士兵家属到车臣前线找儿子、丈夫,经过车臣方
面的渲染和俄国媒体的报道,动摇了军心。结果,车臣战争打了两年,双方签订
了和约,俄军撤退,车臣地位问题搁置5 年再议。实际上俄国中央政府失败,军
方更是如骨鲠在喉,视为奇耻大辱。

    签订合约后的车臣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在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
力的支持下,车臣当局和军阀获得了大量现代化军火和通讯联络设备。一些国家
的极端主义伊斯兰教徒将车臣视为家园,毒品贩子、伪造货币集团和走私集团纷
纷在车臣建立地盘,各种绑架勒索案件层出不穷,车臣成为罪恶的渊薮,犯罪的
天堂。俄罗斯当局对此束手无策。

    1998年8 月,车臣非法武装两次入侵邻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制造恐怖事件。
1999年俄罗斯的一些城市先后发生居民住宅大楼爆炸事件,死伤的居民甚众。俄
当局经过侦察,确定为车臣恐怖主义分子所为。

    普京1999年3 月出任国安会秘书,开始协调和处理国内外重大的安全问题,
包括科索沃问题、总检察长和总统对抗问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车臣问题。

    1999年8 月9 日至16日普京担任第一副总理和代总理,8 月16日正式就任总
理,就开始解决车臣问题。他没有公开宣布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而是将解决车
臣问题定性为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俄罗斯国内对此几乎是一致支持。

    普京作为总理,先是对车臣非法武装表示了藐视,他说,恐怖主义分子在哪
里出现,就在那里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此话一出,俄人对总理刮目相看。

    接着普京下令保证进军车臣所需的经费和物质供应,免除了军方的后顾之忧。
普京又任命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卡赞采夫上将全权指挥战事,以北高加索军区为主
组成联合作战指挥部。俄军大举出动,全面进攻车臣。虽然,俄军伤亡惨重,损
兵折将甚多,而且车臣非法武装的战斗力惊人,但是俄军毕竟在半年左右的时间,
收复了车臣95%以上的国土,并且重创了车臣非法武装。3 月12日,俄罗斯联邦
安全局在局长帕特鲁谢夫直接指挥下,以精干的特工分队和特种部队,一举擒获
车臣叛军头目拉杜耶夫。拉杜耶夫涉及在俄国制造震惊世界的劫持千人大案和多
起爆炸、抢劫案,心狠手辣。3 月13日普京亲自召见政府各部部长和国家电视台
宣布这一消息,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普京这天神情欢悦,可见对捕捉车臣匪首?
结束车臣战事的重视。

    其实,在普京接替叶利钦担任代总统的当天,即1999年12月31日晚上,他就
带着妻子一同飞往车臣前线,慰问军队将士。普京果断地用武力解决车臣问题,
放手让军队打仗,又使用联邦安全局捕捉匪首,不仅使军队和安全系统士气大振,
老百姓也多表示支持。

    西方媒体和一些伊斯兰国家猛烈批评俄国政府此举,但是普京不为所动,表
现了他强硬的一面。车臣军阀巴萨耶夫对普京恨之入骨,悬赏一百万美元,下令
追随者追杀普京,但是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深谙保卫和反间谍之道,巴萨耶夫这笔
悬赏,看来很难有人能拿到。倒是巴萨耶夫本人能否逃脱普京的追捕,似乎是更
现实的问题。

    俄国人这10年经历了太多的动荡、混乱和失败,见证了太多的争权夺利和官
商勾结,国力衰落,经济凋敝,民心不顺。在这种情势下,普京年轻而富有活力
的形象,干练和果断的行政风格,获得了普遍的好感,包括军方和强力部门的好
感。普京并不是滔滔不绝的演说家,实践了为政不在多言的道理。这种强人作风,
自有俄国文化本身的因素,也是叶利钦时代的一种修正。

    普京的人事布局

    1999年10月7 日,普京作为总理度过了47岁生日。虽然作为总理他比基里延
科年长,但是基里延科也毕竟太年轻,叶利钦动了一根手指头,这个总理就下台
了。但是叶利钦对普京却极为欣赏,最终将普京指定为接班人,并在一个最佳的
时机让位,使普京提前进入克里姆林宫。

    普京担任安全局局长和国安会秘书之后,和叶利钦经常接触,使叶利钦得以
观察这个来自圣彼得堡的前克格勃。前面已经提到,普京之前的两个总理都是克
格勃,尤马舍夫之后的总统办公厅主任也是克格勃,这说明叶利钦在统治的后期,
已经将克格勃作为执政的重要支柱。但是,并非克格勃就一定能获得叶利钦的信
任,普里马科夫就得罪了叶利钦。

    据报道,在99年年中之后的一段日子里,特别是叶利钦决定撤换斯捷帕申之
后,他经常翻阅有关普京的档案,最终作出了选择普京的决定。普京年富力强,
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在国外工作的经验,有在圣彼得堡推行改革的经验,又在莫
斯科锻炼了三年,没有明显的党派色彩,既不左,也不右,和各方面都能协调相
处,该出手时就出手,是一个能够办大事的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普京不随
波逐流,不落井下石,这从他和索布恰克同进退可以看出。叶利钦及其家族在这
10年招惹了不少是非,卷入了俄罗斯“洗钱风波”,瑞士当局通缉博罗金,是一
个危险的信号。如果不能指定一个可靠的接班人,让俄共候选人上台的话,追究
叶利钦家族将成为政坛新的热点。全斗焕、苏哈托、皮诺切特这些下台的领导人
面临牢狱之灾,使叶利钦不能掉以轻心。而普京已经表明他忠诚于上司,不会落
井下石。

    普京担任代总统之后签署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保护叶利钦总统及其家族今后
不受追究。这就从法律上保障了叶利钦。同时,叶利钦也有理由相信,对控制强
力部门有丰富经验的普京能够执行这一命令。

    叶利钦是一个做事干脆的人,说下台就下台,一点也不含糊,同时也不垂帘
听政,大权完全交给了普京。

    普京在对叶利钦表示了充分地方尊敬和足够的保护之后,也开始适当地同叶
利钦保持了距离。他在担任代总统之后的第三天,就解除了总统办公厅四个副主
任(其中一人还兼任总统新闻秘书)的职务,总统顾问季亚琴科(叶利钦最宠爱
的女儿)也被免职。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谁主政都要用自己可以信任的部下,普京也不例外。
西方观察家认为,普京的“圣彼得堡帮”已经成型。他的班子成员基本上来自圣
彼得堡,这在俄国/苏联政府中也是从来没有的。

    政府办公厅主任德米特里。科扎克,1958年生,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
在列宁格勒当过检察长助理,在市司法局工作过,当过副市长,后自己开业当律
师。普京出任总理后,被邀到政府工作。

    在政府这一级,普京本人自己在当选总统前,仍兼任总理。他注意到西方对
他的疑虑,特别是他没有直接管理金融的经验,而俄国和国际货币基金会的合作
对俄国稳定金融极为重要。他任命卡西亚诺夫为第一副总理兼财长。米哈伊尔。
卡西亚诺夫也很年轻,出生于1957年,毕业于莫斯科公路学院,在苏联国家计委
工作,能说流利的英语。他在俄罗斯财政部一直负责和西方的债务谈判,得到国
际金融界的信任。

    普京任命了两个新的副总理都例子圣彼得堡。伊利亚。克列巴诺夫原来是列
宁格勒光学仪器厂厂长,在普京担任第一副市长时期,得到普京的支持,完成了
该厂的军转民。他现在主管军工生产和销售,就职后即到中国访问,和朱熔基、
钱其琛等中国政府首长会谈。

    瓦莲京娜。玛特维科延当年是圣彼得堡市副市长,现在担任主管文教卫生的
副总理。

    普京担任总理之后,国安会秘书这一要职即由伊万诺夫接任。联邦安全局局
长则已经由帕特鲁谢夫担任。普京和他们二人合起来,堪称“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