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裁-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英国海军的这种制式主炮,在威力比老式的1892型大幅度提高。由于中国海军舰炮制式弹药已经完成了通用化改造,不再使用英国海军的棉火药,而是使用北洋兵器重工开发成功的威力巨大的黑索金火药。
    这样一来,中英两国海军使用同样型号的舰炮,在炮弹出膛速度、射程、杀伤力等方面上却有了极大不同。英国海军发射的305毫米炮弹的初速仅680米/秒,而中国海军发射的12英寸炮弹却能达到900米/秒的速度。如此高的炮弹初速也使炮弹的射程大大增加,以建威级的主炮用20度的最大仰角发射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8000米,相比之下英国海军却只有14000米的射程,可见其姓能上的飞跃。
    当然,装填黑索金高爆火药也不是没有负面影响。例如使用相同型号的305毫米舰炮,英国海军可以发射200发炮弹后才更换炮管,而中国海军因为使用了黑索金炸药,炮管寿命大减,发射180发炮弹后就得更换炮管。无形中,中国海军的后勤维护保养费用增加了。
    不过,不能够因为拍黑就不上厕所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洋兵器重工的火药和化学专家们正在努力改良黑索金炸药,在发射药内添加一些保护炮管的制剂,以提高炮管寿命。相关研究正在进行,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海军来说,舰炮使用的炮弹当中,超过152毫米的火炮炮弹将采用弹头、发射药分装方式,因为超过152毫米的炮弹如果采取弹头弹体一体化的话,一发炮弹实在太重太长,不利于搬运和储存。因此海军主力舰的大口径主炮依然采用弹头、弹体分装方式,不可能向重机枪那样射击方便。
    为了能加快主炮炮弹的供弹速度,中国的工程师们在建威级主力舰的主炮炮塔内首次安装了新式的电动扬弹机,效率比原先的扬弹机高了很多,因此主炮的射击速度也比以往的战舰更为快速。
    主炮还得引进英国人的,但是副炮却实现了国产化,采用99式40倍伸152毫米双联装速射炮,炮塔化的设计使其射界比曰本海军敷岛级的廓式安装的副炮更为优良,打击面更广、防护更强,能够在恶劣的海况下开火。
    同时,电机驱动的副炮塔对于近距离高速目标的反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副炮的主要作战对象并不是敌人的高速雷击舰,但有了它无疑等于增加了双保险。
    由于中国海军大量装备了高速雷击驱猎舰,对于高速雷击驱猎舰对大型主力舰的威胁,中国海军方面不得不重点关注,因此如何抵御敌人以鱼雷作为主要攻击手段的高速驱猎舰和鱼雷艇,这成为未来海战中面临的越来越紧迫任务。
    对付高速驱逐舰和鱼雷艇,三级、四级火炮是主力。
    由于曰本海军敷岛级主力舰三级火炮装备了20门口径为76毫米的速射炮,比中国海军登云级的三级火炮多了4门。为此,中国的工程师们在建威级战舰上安装了20门88毫米速射炮,双方数量一致,但口径却比对方大了12毫米,火力差距不言而喻。
    至于四级速射炮方面,建威级保留了登云级的火力配置不变,依然压制曰本海军敷岛级的四级火力。
    建威级战列舰在速度和火力上都超过了曰本海军的敷岛级战列舰,为了控制排水量,装甲方面就不能再增加了。好在原来登云级战列舰的装甲防护就高于曰本敷岛级战列舰,因此建威级只需要保持登云级的装甲防护设计即可。
    尽管这样,建威级的装甲重量依然超过了登云级一千多吨,主要是因为建威级增加了二级、三级火炮的数量,加长、加宽了舰体,这些都导致装甲覆盖面积的增加,最终导致装甲总重量增大。
    为了降低不必要的装甲防护,按照重点防护的思想,建威级战列舰的装甲设计上沿用了妲己号的设计思想,主装甲带延伸至艏艉主炮炮塔,同时向上包裹了炮塔座圈、司令塔、炮塔下弹药库,以及供弹井、锅炉舱、电机房等要害部位。主炮、副炮的炮塔完全装甲化,而位于水线和船艏炮室内的88毫米速射炮,也拥有至少能抵御炮弹破片的适度防护。
    当前世界各国主力装甲技术为克虏伯装甲和哈维钢,而中国海军主力舰从建威级开始,在装甲钢材上面首次使用国产特种钢。
    国产特种钢又名中华钢,是王辰浩根据他那个时代的航母专用特种钢的思想特别指示直隶钢铁公司研发的。当然,尽管直隶钢铁公司拥有世界顶级的钢铁技术团队,但是一时三刻还是无法开发出后世的航母专用特种钢的。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团队们来说,他们不是研发不出来特种钢,而是他们缺乏指导思想,缺乏“偶然发现的契机”和“灵感”。在王辰浩的提醒和引导下,直隶钢铁公司的技术团队开始向钢材当中加入王辰浩所说的铬、镍、钨、钛等金属,将原本比较单纯的钢材改变成合金钢,进而一步步的开发出军用特种钢来。
    经过一番努力,直隶钢铁公司的技术团队开发出了十几款特种钢,其中几种钢材经过严格的强度和硬度测试后,结果显示这几款中华钢超过了当前的克虏伯钢材和哈维钢,成本也低于二者。于是王辰浩将其命名为中华钢,并为了刺激技术团队继续努力,王辰浩要求海军舰政总署将中华钢首先在建威级战列舰上使用。
    这样一来,建威级战列舰采用中华钢后,原本需要310毫米后的克虏伯钢材作为装甲防护,如今只需要安装295毫米厚的中华钢即可达到同样的防护强度。如此一来,建威级战舰的装甲重量得以降低不少。
    中国海军是经过多次海战的,对于战舰在海战中的表现,中国海军经验丰富。在战舰水线下的防护设计上,建威级覆盖有4英寸(101毫米)厚度的水下防护装甲层。不仅是有装甲保护,还在战舰的两舷的水下,安装上了防护隔舱。这些在受到鱼雷或者水雷袭击时,能破裂进水以减低爆炸对于船体伤害的隔舱,使军舰在遭到水下破坏时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最后,在通讯指挥上面,建威级战列舰从一开始设计时就为安装无线电系统和电话系统预留了读力舱室和管线,舱室拥有装甲防护,管线布置在装甲内侧,并经过科学规划,设计多处备用回路,以便在线路遭到破坏时得以保障通讯持续畅通。
    建威级的无线电系统远比北洋科技授权给曰本和俄国的无线电系统先进的多,同样也比授权给美国和英国的无线电系统强。俄国和曰本海军的无线电系统还停留在可以横跨英吉利海峡的距离上面,属于马可尼二代无线电系统。英美两国作为中国的准军事同盟,其海军授权使用的无线电系统叫曰俄强,是马可尼三代无线电系统,可以横跨大西洋。但中国海军自己使用的无线电系统却是在马可尼四代基础上由特斯拉改良的特斯拉二代无线电系统,已经可以横跨整个太平洋了,而且信号强度也大幅度提升。
    在火控系统方面,建威级战列舰采取最新的火控系统,使得火炮命中率大大提高。这得益于北洋科技光学实验室所研发的最新光学观测系统。
    19世纪中期以前,战舰炮多是前装弹滑膛炮,射速慢、射程近,作战距离很近,一般保持在五个跳板长度的距离内,靠火炮数量多取胜,实在不行就来接舷战。
    随着大口径的战列舰出现,305毫米主炮的射程已经达到14000米以上,主炮打击成为制胜关键。各种光学仪器是火控系统的关键。交战中没有人能够拿着皮尺丈量舰体之间的实际距离,枪炮长只能通过光学仪器来读算距离,指定火炮角度。同时观测弹着点,确定下次齐射位置。早期的计算尺只需要确定适合的仰角和提前量就可以了。
    甲午战后,海上交战距离已经超过2500米,简单瞄准器不能适应这种远距离需要,作为直接指挥火炮射击的枪炮长急需一种能够快速测定目标距离、航向和航速的新办法。
    (未完待续)


第244章 卖身契
    甲午战后,海上交战距离已经超过2500米,简单瞄准器不能适应这种远距离需要,作为直接指挥火炮射击的枪炮长急需一种能够快速测定目标距离、航向和航速的新办法。
    于是由北洋科技重工的一大批专家们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很快,由陀螺仪、光学仪器和计算尺组成的最初的火控系统诞生了。陀螺仪是必备的,他是用来解决射击的首要问题的。因为战舰在交战是不可能停下来,就算停下来射击,放浪的影响也势必造成舰体摇摆不定,影响火炮射击精度。陀螺仪的作用是确定一个水平参考面,在射击前测出舰体纵横摇摆引起的甲板倾斜,并修正其对火炮射击的影响,所以不管舰体如何摇摆,舰炮都能以水平面为基准进行射击了。而大型舰载光学仪器则由德国引进,经过北洋科技光学实验室改进安装在军舰上,用以测量5000米外的海上目标。
    该火控系统原本是被用来在妲己号战舰上进行测试的,但海军部认为,一旦有了这种先进的火控系统,那么交战距离就可以拉开至5000米之外,这样一来中国海军可以先于敌人开火,掌握主动权。
    这种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海军部加紧了在妲己号上试验这种新式火控系统的进度,以便在建威级战列舰舾装前在上面安装这种仪器。
    可以说,建威级战列舰在设计上处处领先当前各国海军的战舰,虽然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款战列舰,但是中国工程师们的智慧却发挥的淋漓尽致,令这款战列舰成为中国海军走向海上强国的重要标志。当然,海军部对于建威级战列舰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具体建造参数对外严格保密,尤其是中华特种钢和先进的火控系统更是处于绝密。
    建威级战列舰的各项指标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造价也因此变得高昂起来。每艘战列舰的预算增加至750万龙币,折合150万英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