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用。”徽瑜道,阚志义很快就会从边关回来了,到时候自然会知道他的打算。
  雪莹不敢再说什么,就去找钟大信了。
  钟大信得了雪莹的话,就躲着人去见了他哥哥,俩兄弟一见面钟大信先叫了一声哥,这才问道:“姑娘让我问问有什么急事?”
  钟大年四下看了一眼,压低声音说道:“今儿早上来了不走的后院子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多了一个人,受了重伤,铺子里的伙计都被吓坏了。然后他们去找了他,问怎么办。”说着就把事情仔仔细细的讲了一遍。
  钟大信一听脸都白了,摊上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什么好路数,他在主子手下当差这些日子也学会了些眉眼高低,看事情也有了几分厉害,就面上带着笑容,故意大声的道:“我知道了,铺子里的事情我会替你说一声,姑娘说了库里还有些皮货让你拿去卖,你带了先回去吧。”说完这些,压低声音紧跟着说了一句,“你放心吧哥,我会跟姑娘说的。”
  钟大年笑着拍拍弟弟的肩膀,也没说什么就去了库房提货,然后直接坐了马车回了铺子。
  钟大信这边就去了徽瑜的院子,隔着屏风把他哥说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然后低着头等着姑娘的吩咐。
  徽瑜半眯起眸,来了不走的后院突然多了一个重伤的人,在阚志义快要回来的关头,出了这样的事情……
  “人现在怎么样了?”
  “来了不走的掌柜已经把人安置在了下人房,也请了信得过的郎中给他看了伤,说是伤的极重又是连夜赶路,这才起了烧昏了过去。若是醒不来这人怕是保不住了,若是醒来就还有救。”钟大信回道。
  不管这事情是不是巧合,总之这个时候突然跑出来这么一个人,于情于理都不对,徽瑜就道:“把人挪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尽量救治,救醒后先关着。”
  钟大信心中一颤,不敢多问,就躬身退下去了。钟大信跟往常一样出了董家的角门,看门的小厮笑着打听他去做什么,钟大信就笑着道:“姑娘让我铺子里传句话,这不是还有快要入冬了,皮货肯定抢手,去看看货备的怎么样了。”
  “钟哥哥是姑娘跟前得用的人,以后可得提点这点弟弟啊,我记着您的好。”看门的小厮谁愿意看一辈子的门,都想着在主子跟前露个脸能重用,这钟家出了一个奶娘,没想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全家都跟着二姑娘吃香的喝辣的,满府上下谁不羡慕啊。瞧瞧人家这胎投的,生来就是一条当奴才的好命。
  钟大信笑呵呵的跟看门的小厮哈啦几句,估摸着大房的人都听到他的话了,这才抬起脚走了出去。
  等到了好再来他哥哥正等着呢,拉着弟弟就进了内屋,问道:“姑娘怎么吩咐的?”
  钟大信把话交代一遍,额头上的汗珠密密实实的,看着亲哥问道:“哥,不会有什么事吧?”关系着一条人命,把人弄到自己的院子里看起来,这要是真的出了事,是要抵命的。
  “有姑娘呢,你怕什么,瞧你那点出息。”钟大年拍了弟弟一把,心里叹口气,嘴上却说道:“这又不是咱们杀人放火,说起来也是咱们善心瞧着有人受伤了想要救人一命,说出去那也是菩萨心肠,瞧你这怂样就这点胆子还想出人头地?”
  钟大信这才松了口气,“我这不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事吗?”话音一落,他哥也是第一次遇上,但是哥哥就没怎么害怕,自己比起哥哥来真是差远了。
  “我都知道了,你回去吧,等我把人安置好了,再给姑娘回信。”钟大年打发走了弟弟,悄悄地从后门出去了,直接去了邓阳羽住的地方。
  邓阳羽是个挺有意思的人,住的地方是三教九流什么都有,周围的邻居个个凶神恶煞的。钟大年每次从这里走一遭都觉的胆子又大了一分,因此对这邓阳羽他也是格外的小心翼翼,这可是北安侯送来的,他可得罪不起。
  邓阳羽面无表情点点头,“我知道怎么做了,你等信吧。”
  钟大年回了铺子,一直到后半夜才得了邓阳羽的信,不等天亮他就悄悄地回了自己家,把事情给弟弟说了,天亮后钟大信回府当差就把消息带了进去。一切都在暗中进行,无声无息。
  徽瑜得到了消息,知道邓阳羽把人安排好了,这才松开一晚上都没疏开的眉头。
  第三日,阚志义回来了。
  他一回来听说了铺子的事情,就先偷偷去见了钟大年,等到后半晌的时候徽瑜就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原来倒在来了不走铺子里的那个人,正是跟阚志义曾经合伙做生意的同伴。后来阚志义去了榆州,他们就分道扬镳了。谁知道在阚志义去边关的路上又见到了他,一番交谈之后这人就知道了阚志义在京都开了铺子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他这同伴再见面却是阎王跟前走一圈,差点没命了。
  徽瑜知道这个人也许不是坏人之后,这才松口气。现在也只能等着那人醒来,才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又过几日,才得到消息那人醒了。然后徽瑜才知道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人跟阚志义分开后,不晓得怎么回事就被人盯上了。一路吊着他,他不知道自己得罪了谁,心慌之下绕了一个大圈子,躲了几个月还是跑回了京都,谁知道还不等他找到阚志义的铺子躲一躲,就被人从后面砍了一刀,后来拼死逃了出去,就翻墙进了阚志义的宅子。
  也就这人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挨了砍,委屈着呢,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祸事吗?
  但是徽瑜却明白了,这人是替阚志义挨了一刀,救了他一命。想来追着这人的那些人是跟错了人,错把他当成了阚志义,再加上这人一回来就是朝着来了不走去,自然是确认无误,这才下了杀手。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进了京都才动手的原因。
  京都里面有人要阚志义的命,所以一路跟着阚志义出去,只是没想到跟错了人。
  徽瑜看明白了,阚志义自然也明白了。
  来了不走在京都里到底是让人除之而后快,至于这个人是谁,徽瑜现在还不知道。商人重利,来了不走赚了大钱,就是碍了别人的眼。生意上争不过,阚志义又不会把自己的货源渠道共享,自然是得罪了别人,然后动了杀机。
  说起来阚志义的这个同伴真是倒了血霉,不过见到好友,喝了一壶小酒,聊了一个通宵,续了一下旧情,就被人追了几个月,最后还是挨了一刀差点见了阎王。
  这里面的实情阚志义还不能跟他讲,只能含含糊糊的,好吃好喝的供着,让他养好伤,再给他一笔丰厚的路费让他回家,这事儿才能是完了。
  除了这件事情,阚志义还带回来了北安侯的一封亲笔信。这信没走驿站而是由阚志义贴身带回来,徽瑜就知道这信里的东西怕是不能见光的。
  看着手里的信,徽瑜第一次觉得有些沉手。她这个外祖父一路从小兵拼杀到今天封侯,自然不是寻常人物,先是把阚志义叫去边关看了几个月,现在就开始跟徽瑜谈话了。
  徽瑜有些头疼,她外祖父这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架势,真是让人抓狂。
  让屋子里的人都退下,徽瑜打开信,一行行的读下去,面色慢慢的凝重。
  信中的事情说得很简单,就是让阚志义去南方沿海码头做航海的生意。说起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就那么几个产业,盐、铁、煤、漕运、边贸跟海运。前边的事情都被朝廷把在手心里,想要沾上没有根基是办不到的,而且沾上这样的事情就等于在皇上面前挂了一个危险的信号,随时都会有危险。唯独海运这一项,大晋朝还没有开海禁,只有些零星私船贩卖海外的东西做生意。这点私利朝廷还瞧不上,但是北安侯却从徽瑜这段时间的一举一动察觉出了海运的庞大利益。
  他外祖父这是要蓄私银,养私兵?
  徽瑜浑身一颤,脸都白了。
  北安侯的忠心在原文中是明明白白的,那么现在他的所作所为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北安侯要为子孙后代开始打算了。他现在手里有兵,但是是朝廷的兵,用朝廷的银子养朝廷的兵,等到有一日朝廷换了他,这些兵就不是他的了。可要是邢家能有自己的私兵……徽瑜万万没想到外祖父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也就是说想要能得到未来皇帝的青睐,北安侯已经开始加重手里的筹码了。
  有了银子,在边关他能招兵买马,不管是兵器还是马匹粮草,哪一样不需要钱?
  养私兵蓄大志,这件事情可真是要命啊!
  徽瑜能不怕么?
  原文中压根就没有这件事情,徽瑜有些头疼,不晓得邢玉郎怎么就能想着做出这样的决定。不过原文中阚志义是投效了夏冰玉,最后为姬夫晏所用。所以到底姬夫晏有没有让阚志义做这样的事情徽瑜不知道,因为作者君没有写呢就坑了。但是现在邢玉郎却做了,而且是毫不犹豫的拉着她这个外孙女一起跳这个大坑了。
  徽瑜现在都想不明白,邢玉郎怎么就能把她一个只有十一岁的小姑娘看得这么重,认为这样的事情交给她没错呢?古代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么牛的是从娃娃抓起,基本上她们这些高门勋贵家的嫡女,从能握住笔就要开始学写字,从能拿针就要学针线,琴棋书画纵然不能样样精通,至少也得有一样能见人。具体参照物,董家大姑娘董婉。
  董徽瑜因为有个自己婚姻不幸福导致性子有些不着调的亲娘,在教育女儿的这一项光荣有伟大且肩负重任的事情上,就有些随心所欲。所以原文中董徽瑜只是一个杀伤力有点巨大却根上是个无脑子的美丽花瓶角色。指她杀伤力巨大,可不是因为她有无比聪慧的头脑,而是因为她那十分出名的性格使然。
  徽瑜不想成为炮灰不假,但是也从未想过有一天能被她外祖父拖到这样的深渊中。
  果然大树不好靠,是要付出代价滴。
  而且,徽瑜想得更深一些,综合各种历史情节发展来看,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